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年繁复在线阅读 - 二百四十章 陇晋纷争夜未央之小树成材

二百四十章 陇晋纷争夜未央之小树成材

    望着侯景远去的背影,宇文泰深深地思索起来。这侯景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人,高欢更是个难得对付的家伙。侯景今天这样空手而返,没有收编到一兵一卒,高欢岂会善罢甘休。他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独裁者,早晚必然要向西北发难。军事家的语言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为此不能不早做准备呀。

    宇文泰此时才刚刚有了当上西北王的苗头,冷静地告诫自己说,冲动是魔鬼,此时更应该好生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到自己有势力了,有本钱了,那时才有力量与高欢抗衡。宇文泰自己为自己制定了这一整套的发展规划和宏伟蓝图,这才带领部队往西北出发。

    宇文泰的部队一到达平凉,为了收买人心,就专门组织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为贺拔岳设置了一个显赫隆重的大都督灵位,部队下半旗致哀。宇文泰率领部将,跪成一片,他眼泪长淌地在贺拔岳的灵前致祭,为死去的贺拔岳大唱赞歌。

    宇文泰是假戏真唱的高手,一身稿素,跪拜在贺拔岳的灵位前,几次痛哭昏厥,比死去了亲娘老子还要痛苦。这一来,简直是把贺拔岳的旧部僚属感动得无以复加,人人都庆幸自己运气好,再遇明主。有的人甚至在心里表决心:此生跟定宇文公,鞍前马后打江山。

    宇文泰深知自己人微言轻,别看众将领此时感动,其实暗中瞧不起自己的大有人在。他们此时为自己感动只是暂时的,说不定一言不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对自己暴动。千万不能让他们妄自尊大的野心疯长,要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打江山,这才是高手。由此,宇文泰决定给众人打预防针,就在主祭的位置上对众将领说:

    “侯莫陈悦害我大都督,必然率兵前来剿杀我们,此时东有高欢几欲趁火打劫,与侯莫陈部队联合行动。北有曹泥蠢蠢欲动,妄图火中取栗,形势逼人啦。诸君既然推我为统军,必得唯我之命而行,不得三心二意,坏了规矩。今我军要北上讨伐侯莫陈悦,为大都督报仇雪恨,东边要分兵抗拒高欢,巩固江山社稷,形势的严峻,不言自明。今天我们就在贺拔公的灵前盟誓,但有二心者,可此去依附高欢,本都督悉听尊便。过了今日,若再有二心者,人神共诛。”

    众将领尽皆跪伏在贺拔岳的灵前宣誓,表示愿意听从宇文泰的调遣,绝不变心。

    宇文泰在平凉安抚百姓,毫不犹豫地一把接过贺拔岳的权力和印绶,急急忙忙上表呈报朝廷,表示自己已经“升任”大都督,境内“一切平和安定”,并没有因为这次意外而发生变化。要孝武帝元修承认宇文泰治陇的既成事实,也就是进一步向朝廷要钱要权。

    孝武帝正为贺拔岳罹难而扼腕叹息,为今后没有了依靠对象与高欢抗衡而惶恐不安。这天,突然接到宇文泰的表章,此人的决心胆识比之贺拔岳更胜一筹。皇帝此时就是个光杆司令,根本无权指挥东部的贺六浑、西部的宇文泰这两个大军阀,干脆就来个借坡下驴,封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大都督,统率贺拔岳原有的地域、部队。

    皇帝这样做的目的,纯粹是病急乱投医,他在留心观察这个小青年宇文泰,看此人今后可否成为依靠的对象。

    贺拔岳一死,他手下的部队就成了诱人的肥rou,没有人不为此垂涎三尺。高欢为此是口水长淌,他派的侯景等人没能整编贺拔岳的部队,决意使出收买的手段。他相信没有人能抗拒金钱的魅力,就派散骑常侍张华原、义宁太守王基、长史侯景再次携带军资、礼物出使平凉。高欢野心不小,决定把宇文泰也一起收入麾下。

    在三个使者面前,宇文泰高高兴兴地收下了礼物。三个客人心里正在暗暗高兴,没想到宇文泰却翻脸不认人,突然变色,命令左右将士:“把这三个家伙捆绑起来。”

    宇文泰见三人面对突变,神色各异,就拔出宝剑,直逼张华原的喉咙,说:“你们三人就留在我军中,我们共享富贵,不然,你们就再也没有回去的路了。”

    侯景本来就是一只脚长一条腿短的家伙,素来立场不稳,此时吓得脸色苍白,正要跪地求饶,张华原用肩膀一撇,挺身挡住侯景,义正词严地说:

    “明公以死亡之祸胁迫使者,这恐怕不是一个刺史应该的做法。再说,我们三人若是怕死就不敢来了,和‘不与人善的人交流’确实困难,要想杀人,你快动手吧。”

    谁都知道,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何况来人是友好使者呢。宇文泰看见威胁不起作用,急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装作惭愧刚才粗俗无礼的样子,为三人松绑,解释说:

    “我素来佩服高公,也想见识见识诸君的高风亮节,怎么可能做出杀害使者的举动呢,这是和将军们开玩笑的。黑獭我听说诸君到来,在此已略备酒席,为将军们接风,来,请入席。”

    宇文泰在平凉设宴,好酒好菜地款待来者。酒宴上,宾主双方摆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玄龙门阵,酒足饭饱之后,主人高高兴兴地送别客人。

    三人回到晋阳,高欢此时还在因为没能诛杀宇文泰而懊悔,自然是很关心地向三人询问宇文泰在平凉的种种表现。

    王基首先汇报说:“宇文泰尽管年轻,此子真雄杰也,今后此人必然和大王争江山。请大王此时趁其羽翼未丰,击而杀之。”

    侯景至今对平凉一幕还心有余悸,同时对宇文泰的两面手法,风云之下脸变得比脱裤子还快的果断大为赞赏。宇文泰此人完全是一派老练的政治家风度,看着他那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确实是让人打心眼里佩服,侯景赞不绝口地说:“黑獭真豪杰,大丞相应该部署兵力,尽快将其剿而灭之,千万别为此而大意失荆州。”

    王基的眼光老辣,侯景有识人之明,他们已看出了今后二十年的社会走向。如果高欢此时听了两人的话,一举砍掉宇文泰这一棵未成材的小树,也就没有后来那一段东西分裂、山河破碎的悲剧了。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作家还得按历史的走向老老实实地描写。

    高欢认为宇文泰不过二十二岁的小青年,只比儿子高澄大十岁,就被众人如此的吹捧,心里暗想:我儿子高澄也是真雄杰,怎么就从来没看见众将军对他真心服从呢,更没有谁对他这样真心诚意的夸张,倒是对一个外军将领这么心悦诚服。

    由于“狐狸与酸葡萄定律”,高欢认为众将此时太高看宇文泰了,逆反心理作怪,自然就忽略了未来的劲敌,同时也为了安定军心,故意装作大大咧咧的样子,说:“你们没看见侯莫陈悦和贺拔岳之间的内讧吗,本王将施以计谋,让他拱手而取之。”

    历史证明,善有识人之称的高欢此时的大意,确实是养虎贻患。

    贺拔岳生前曾委派心腹干将李虎为东雍州刺史兼左厢大都督。贺拔岳死后,雍州的部队一时树倒猢狲散,李虎一路狼奔豖突,独自逃到荆州,晋见贺拔岳之兄贺拔胜。请求贺拔胜急速带兵前往雍州,收归贺拔岳的部队,壮大自己的力量。如是这样,自己愿为先导,共同击杀侯莫陈悦。

    贺拔胜却不这么看。从荆州到雍州,途中要经过不少的州县,会遇到不少的部队阻拦,其辛苦可想而知,未知的变数也太大了。更重要的一点,弟弟贺拔岳也算是一方豪杰,居然轻而易举地就被侯莫陈悦斩杀,足见此人并非草莽。自己如果率领荆州的几万兵马,天远地远的赶往西北蛮荒之地的河曲,以疲惫之师与地头蛇侯莫陈悦交战,胜利的把握究竟有多大,还得打个问号。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这荆州兵马可是贺拔胜最后的本钱,他可不愿去干这一锤子的买卖,弄不好是会倾家荡产的。小富则安的贺拔胜没那个气概,也没那个胆量。要为弟弟报仇,今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李虎见此人居然不为弟弟报仇,更不是气概干云的大丈夫,苦苦的劝说也无法打动心硬如铁的哥哥,看来弟弟只有含恨九泉了。李虎叹息而无奈,只得不辞而别,悄悄从荆州潜逃,回程投奔宇文泰。

    李虎一路慌慌张张,没想到在返程途中,被高欢的部将抓获,押送到洛阳,请有司论罪问处。

    孝武帝此时亟需笼络军事人才,听说李虎不远千里,前去游说贺拔胜,为的是替雍州大行台贺拔岳报仇,如此忠义,其情可嘉。而且,此人向贺拔胜提出的建议,已充分显示出其人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元修对其自然视若珠宝,不仅不问罪,待高欢的部将一离开洛阳,就从狱中放出李虎,封其为卫将军,好言好语劝慰一番之后,派他携带礼物,前往平凉投靠宇文泰。

    宇文泰得到皇帝的密旨和部将李虎,高兴异常。没想到对自己毫不了解的皇帝居然如此倚重自己,为了向皇帝表忠心,也为了表示自己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为了排除异己,宇文泰当即发兵讨伐侯莫陈悦。

    部队临行前,按照惯例,交战双方要发布宣战檄文一类的文告。宇文泰为此特意致书指责侯莫陈悦。信中说:“贺拔公有大功于朝廷,身受一方之寄。君名微行薄,贺拔公荐君为陇右行台,恩德优渥。今高氏专权,君与贺拔公同受密旨,屡结盟约。而君党附国贼,共危宗庙,口血未干,匕首已发。负恩反噬,人人切齿。今吾与君皆受诏还阙,今日进退唯君是视。君若下陇东迈,吾亦自北道同归。若则首鼠两端,吾则整率三军,指日相见。”

    信件发出,宇文泰为扫除前军障碍,令部将先行拔掉与侯莫陈悦结营,互为犄角的原州(今宁夏固原)。不待此人清醒过来,一举扫除此人的左右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