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袁术末路无能为
话分两头,咱们先看孙翊等人。 五日后,孙翊一行回到了庐江。刚来到太守府,孙翊马上召集庐江诸位大佬进行议事。 孙翊先道,“诸公,此番去六安,颇有收获。前些日得子明进言,吾心甚慰。却不知众位还有何意见?” 庐江二老,贾诩、董昭都未说话,其他人也就不敢先言。孙翊见状,只好点名了。 “子敬兄,说说你的看法。” 鲁肃闻言,心事重重的拱手道,“回禀三公子。子明所言之事,末将确实和孔明兄详谈过。但因牵扯面太大,故而未有结论。前几日得三公子令,吾心方安。现在末将已经开始布置裁军之事。不过,庐江大营兵马,多为江东旧部,若是贸然下令,恐怕军心大乱。因此,末将未敢轻动,只等三公子回来主持。” 孙翊皱着眉点了点头,道,“吾亦知此事不好办。所以,吾才说等此战结束后,方可进行整编。至于庐江大营裁撤下来的人马,嗯~~,不妨让他们回返江东,帮助家兄。江南地广人稀,还有盗匪之祸,山越之乱。吾料想大哥那边兵马未必够用。”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道,“三公子处理得当。不过,庐江水军尚有五千之众。末将前几日接主公通告,言公瑾已被任命为扬州水军大都督,率兵屯驻柴桑。末将以为,不妨将庐江水军全数划归公瑾统帅,就近威胁荆州,使其不敢妄动。” 孙翊眼睛一亮,道,“子敬兄言之有理。吾即刻下令给苏飞、蒋钦二位将军,让他们前往柴桑,听周大哥调遣。” “诺!”鲁肃拱手接令。 此时诸葛亮道,“三公子,各位统兵大将所部人马并不多。若是再行精简,怕是战力有损。” 孙翊苦着脸道,“吾何尝不知啊。可眼下庐江有左嵬、右锋、飞龙、飞羽、神速、白眊六部人马。再加上子瑜、文向、子敬所统万余猛虎军,以及文聘、廖化、丁奉三部兵马,共计三万七千大军。这还不算汝南文达公帐下两万汝南兵马。唉,我庐江实在养不起啊~” 董昭此时说话了,他慢悠悠的道,“此战过后,寿春一郡便在我军手中。但以两郡之地,近百万人口,养这些兵丁,也是刚刚够用。所以,精简兵丁之事刻不容缓。” 孙翊瞅了瞅董昭,心道,“废话,我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听你再说一遍苦处!”但面上却施展卖萌之术道,“公仁先生,麻烦您给小子出个好主意呗?” 董昭听到孙翊那装出来的靡靡之音,身上一阵恶汗,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过老头很淡定的指了指旁边的贾诩,悠然道,“若问对策,自去寻文和公便是。”言罢,两眼一闭,养神去了。 贾诩在旁边正喝着茶水呢,闻董昭之言,差点没把茶水喷出来。他那双三角眼直勾勾的盯着闭目养神的董昭,恨不得上去打这个白胖子一顿。 但孙翊显然转移了目标,急声问道,“文和先生有良平之能,还望先生教我!”边说边拱手一礼。 贾诩淡然的摆了摆手道,“三公子勿须如此。此事易尔。”说罢,放下茶杯,正了正身子道,“若拿下寿春,自然当由李文达统领。可在寿春设大营一处,着子敬统三千猛虎精锐,并文聘、丁奉所部驻扎。另外,李文达原汝南兵马两万,精简至五千,作为寿春地方部队,处理郡内治安剿匪之事。” “啊?”众人听罢,皆惊诧失声。 为啥?因为贾诩一句话,就让李通原本统帅的两万大军,立马变成了五千。整整裁去了一万五千人。 不过,孙翊并没有失色,反而请贾诩继续讲下去。 贾诩老头看着孙翊,接着道,“李文达精简下来的士卒,统统送往六安一线。他们都是汝南本地人,时刻不忘回返家乡。现在令他们去六安,正是要借助这一点,藏兵于民,防备曹cao。” 众人听罢,这才明白,原来贾诩已经把谋划放在了今后的战略中。这份才智,实在让人咋舌。 贾诩不管旁人如何想,自顾自的道,“六安还是设行营一处,着徐元直统三千猛虎军,并廖化、孙礼所部驻扎。松兹亦设行营一处,着诸葛瑾统三千猛虎军,并徐盛、陈武所部驻扎。” 孙翊听罢,点了点头,心中盘算着贾诩的人事安排。 丁奉原来常驻濡须口附近,对寿春的情况比较了解;再加上不愿意同荆州为敌的文聘,另外还有鲁肃这个大帅坐镇,和李通这样的文武全才,寿春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六安一线,徐庶本就是原汝南大营主帅,自己又是颍川人,对此处情况相当熟悉。廖化则是流落于汝南,和同是北方人的孙礼搭档,一起协助徐庶,可谓更加的稳妥。 至于松兹方面,人员基本没有调整,只是让陈武这个松兹当地人替换孙礼前往,也是人尽其才。 孙翊考虑过后又道,“子敬去了寿春,那庐江大营怎么办?” 贾诩呵呵一笑道,“庐江大营自然由你三公子亲自统帅。着黄忠、徐晃、陈到、魏延四部人马屯驻,以为机动。如此一来,各处皆有猛虎军精锐,又有统兵大帅,再加上庐江大营一万两千机动兵力,当可保四方无虞!” “那~,以两郡之地养近五万大军,尚可否?”孙翊试探的问道。 此时诸葛亮回禀了,因为他在贾诩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在计算着人口和军队的比例,等孙翊刚发问,诸葛亮立刻道,“三公子,以属下看来,庐江、寿春二郡,足能供给大军所需,绰绰有余!” 孙翊听罢,点了点头。这次裁军可以说是只针对了李通,那么如何安抚李通就成为了孙翊的课题。虽然孙翊知道李通不会对此有何异议,但明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足的。 于是乎,孙翊想了想道,“一切皆由贾公之言便可。另外,着升李通为折冲将军,领寿春太守,轶比两千石。” 众人一听,都没什么意见,毕竟人家李通这次是吃了大亏的。 此时陆逊忽然道,“三郎。既如此,不妨令子敬兄马上率领猛虎精锐前往寿春如何?一来可以增加我军力量,二来能与诸将进行些许交代,三来使子敬兄早些了解寿春各方面的情况,以待日后作为。” 孙翊听罢,哈哈一笑道,“伯言啊,这句话可说到我心里了。子敬兄本就为庐江大帅,威望甚高。请子敬去传达吾等决议,确是极好的!” 鲁肃闻言,起身应诺,自去准备。而孙翊等则继续研究着其他问题,以及这段时间以来的各方动态。此皆略过不再详说。 可若是身在寿春的袁术知道这些,恐怕会气的吐血。因为庐江诸人,居然已经把他的老窝,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而且还明目张胆的进行着人员调配和安排,着实太不把这位代汉自立的仲氏“皇帝”放在眼里了。 当然,现在的袁术,也已经快要崩溃了。因为他现在的处境实在不好,而且是非常不好! 五日前,袁术得报,曹cao亲率大军,并会同庐江李通兵马,与张勋所部在武平大战一场。袁术部将杨奉被许褚阵斩,张勋大败而逃。不久后,张勋汇合了偷袭六安不成的吕布,本欲整军重战。然而吕布却在夜里忽然偷袭袁术大军,杀死韩暹。张勋不得已,率残兵往寿春逃窜。但是,在张勋回军的路上,又连续遭到了庐江廖化、丁奉所部的袭扰追杀,损失惨重。雷薄也于乱军中被丁奉所杀,张勋大军几近崩溃。最终,张勋率残部向曹cao请降,袁术南线五万大军尽墨。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过一日后,北线刘勋所部也传来了坏消息。夏侯渊与刘备聚兵一处,并暗暗联络在刘勋军中的陈宫、高顺等人,突然夜袭刘勋大寨。袁术大将乐就,在黑夜中被关羽杀死。刘勋无力回天,引败兵往寿春撤退。岂料途中遇吕布大将臧霸、郝萌率兵拦截而不得前行,只得率残军绕走广陵。 但眼下袁术最烦的不是这些,而是寿春城外的那一万多庐江兵马。若非纪灵机敏,险些让庐江魏延所部左嵬军偷城而入,可也把袁术吓得不轻。他现在是明白过来了,人家庐江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干仗的。 袁术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了,他召集手下众臣,商议如何退敌。 只可惜,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袁术那些“开国”功臣们,全都一言不发,默然无语。 袁术急道,“众位爱卿,寡人自问不曾亏待君等。却为何值此险峻之时,皆作泥塑木人状?” 良久后,“丞相”袁胤出班道,“陛下明鉴。我军此时已无力回天。为今之计只能北上投靠本初公了。” “绝不!”袁术听罢,拍案而起,激动的道,“寡人为嫡子,他为庶子。起兵之时早就通报于他,让其响应。若是袁本初率大军南下渡黄河,攻曹cao腹背,我等焉能落魄至此?” 众人一看,都这时候了,袁术还在顾及面子,为自己推脱,便也不再多话。 袁术见诸人又装哑巴了,恼羞成怒,正要发作。 此时,武将班中居首的,也是现在袁术仅存的大将纪灵,拱手对道,“启奏陛下,末将以为,若是不去投靠袁绍,便只能东向广陵,与刘勋将军兵马汇合,但求自保。” 不得不说,纪灵算是袁术尚可依靠的人了。袁术听罢纪灵的话,虽然无奈,却也无法。但袁术还是试探着道,“若是我们等待刘勋率兵回来,坚守寿春,有几分把握?” 纪灵皱了皱眉,沉声道,“刘将军帐下兵马最多还有万人之数。而曹cao、刘备、吕布、孙翊各方兵马相加,不下十数万。况且江东孙策何时发兵,也是未知数。若我们再不走,则必定会困死在城中。如今城外只有庐江一部军马,兵不过两万。我军此时冲城而出,直奔广陵而去,谅其未必敢追击。况且,即便他们阻挡,我军尚有一战之力。庐江各军成立时间较短,战力不足。末将敢担保,定能护得陛下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