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十三年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哼哈二王(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哼哈二王(二)

    靖难之变,对大明朝政治制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太祖朱元璋的国初肇建。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引用太祖中关于藩王权利的条款:“如国无正臣,内有『jian』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起兵叛『乱』。三年后,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帮助朱棣夺取了南京。朱元璋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建文皇帝或曰『自杀』,或曰失踪。朱棣自立为皇帝,年号永乐。此后大明的十位皇帝,全是朱棣的燕系子孙。

    朱棣起兵的法律依据当然是苍白的。他没有建文密诏,也没有依制“讨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

    本来朱棣进了南京,想抓住亲侄儿,然后『逼』迫他来个事后追认和禅让。哪知道建文更极端,一个火烧皇宫,让朱棣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下那些不怕死的儒生们有话说了,比如蜀藩第一任世子傅方孝孺便是其中之一。方孝孺不仅拒绝起草朱棣的即位诏书,而且当众大骂朱棣为『乱』臣贼子,最后被恼羞成怒的朱棣灭了十族,还差点连累到蜀献王朱椿。

    然而绝大多数的建文臣子还是决定继续在朱棣手下当官,为大明皇朝的稳定和谐继续尽绵薄之力。建文身死以后,太子朱标一脉只剩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两人年纪尚幼,未能就藩,很快废为庶人,禁锢凤阳高墙。如此一来,朱棣不仅以武力控制了朝局,而且他的身份优势也凸显出来。

    太子朱标、秦晋两王先后故去后,朱棣便是太祖朱元璋时存年纪最大的嫡子,即嫡长子,在血统上完全有继承大明皇位的资格。太祖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需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庶子的政治权利与嫡子差别极大,根本没有皇位继承权。因此朱棣在靖难起兵之时,檄文中开篇即称他自己是高后马氏之后。即位之后,他更是再三宣称马后为生母。

    然而这种说法很快遭到了时人的质疑。除了个别居心叵测者的流言外,质疑的主要证据是朱棣自己送上门的。

    ……

    南京有座古刹,后毁于火灾。永乐十年,太监郑和奉旨于原址重建大报恩寺。按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余万人,耗银二百五十余万,历时十九年方才完工。大报恩寺内最有名的建筑,便是那座九级五『色』琉璃塔:楼高百余丈。飞檐下有金铃,塔心置篝灯。每遇风起,铃声不缀;一入暮『色』,光照百里。永乐御赐为“天下第一塔”。凡到南京之人,必去此处游玩。

    此塔如此盛名,但是却有个奇怪的地方,让众多游人香客疑『惑』不已。因为塔下正殿之门经年关闭,从不让人上香膜拜。故而此塔究竟供奉何方神圣,便成了时人纷纷猜测的话题。顺着一些蛛丝马迹,官员和文人们逐渐发现,此塔供奉的很可能便是明成祖朱棣之生身父母。

    朱棣的生母是谁?不是官方宣传的马皇后么?为什么不能正大光明,供人上香膜拜。偏要如此鬼魅,秘不示人?

    内江王三大五粗的汉子,眼睛里却燃烧着熊熊的八卦之火:“小王听到传言,说南京有盗贼进到塔内,看见了供奉灵牌!后来便生出许多街谈巷议,说朱棣生母是个蒙古人!是元朝末帝妃子!”

    “还有种更诡异说法,是个朝鲜女子李氏。”朱平槿打了个哈欠,侧身将烟卷灭了,补充道:“总之是汉夷混血,血统不正!”

    “原来世子也知道,难道舒师傅这些也教你……”内江王和石泉老王一起恍然大悟。

    见他俩对眼神,朱平槿笑笑提醒:燕王生母之事尚是谜团,如今也不到揭开之时。不过,不必光盯着别人家的事,蜀藩出身也不低么!

    得了世子提醒,内江王顿时醍醐灌顶:“蜀、代、谷三王,本是同母兄弟,皆出自郭惠妃。郭惠妃乃滁阳王与次妻小张夫人之亲女,而马氏不过为滁阳王之养女,身份只高不低!就凭我们身上有滁阳王血脉这一层,我蜀藩身份就比他燕藩贵重!他朱棣能凭刀枪入继大统,我蜀藩为何不能?如今燕藩一脉误了太祖传下来的花花江山,那他们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

    “老朽所恨者,倒是京师的刻薄寡恩!”石泉老王跺着拐杖来帮腔,“你父王下葬,京师那个吝啬鬼竟然连一文钱也不给!平民百姓死了,买不起墓地棺材,街坊邻居还要凑几枚铜子,备床破席裹了,这才扔进化人场!你父王好歹也是亲藩国主!这钱能省么?这钱能省么?京师不要天家脸面,我们还要呢!好在世子纯孝,给了你父王风光大葬,也给我蜀藩挣回了脸面!要不然,外头那些官员百姓一定会说朱家快败了,天下要易姓了……”

    石泉老王说话时怒不可遏,样子好似他百年之后,他的不肖子孙们把他的残躯用破席草编胡『乱』裹了,扔进化人场喂野狗。

    朱平槿看看石泉老王,又瞧瞧内江王,心里点点头。该给他们说点实质『性』的东西了。朱平槿笑道:

    “燕藩世系如何,如今尚不到穷究之时。宝塔扔在,将来找个机会进去看看,便可真相大白于天下。皇帝既是天子,上天若要惩罚皇帝,自然会有凶兆降下。本世子以为,天意叵测,人心难猜。我们与其坐等天意降下,不如趁早收拾人心,以顺天意。”

    两位郡王都知道戏rou到了,呼吸急促起来。

    “如何收拾人心?请世子明示!”

    “人心么,其实最简单。只是知易行难,能做到的很少。孟曰,人有恒言,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太平安康、衣食富庶,娶妻生子、病老有养,这便是人心所求,百姓所欲。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便能收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