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女娲伏羲双螺旋(上)
传话的这名弟子正是从城中赶来的,城中现在都在讨论任地会盟的事。 墨子知道,只有出现需要守城这样的情况时,公族才会听从自己的意见。 但是会盟这种事,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纵使自己面见宋公或是司城皇,也不会改变事情的结果。 他听到司城皇要商量那些种子的事,还不知道皇父臧要做什么,但知道绝对不是因为打断了那名小贵族手臂这件事。 “他还说什么了?” “别的就没说什么,只说请先生一见,又说适曾说过那些谷米种子一粒一金,他深以为然,这等宝物自是能换这等的金子,愿意以金换谷。” 墨子想了一番,他以为是司城皇要用这些新的谷米来市恩于宋人,转念一想又不太对。 这些种子极好,产量也高,可是想要遍布宋地各处少说也要十几年。 若想市恩,既然身居司城之位,把握大权,只需要稍微做一些变革便可以让宋人牢记,又何必舍近而求远? 他想不通司城皇为什么要这些种子,而且是花重金来买。 按说这种子是适所有,算不得为官的俸禄,适可以上交也可以不上交。 他觉得这件事还是问问适的意见,于是叫人去将适喊来。 适急匆匆地赶过来,墨子大致地说了一下情况。 适一听,心说能换金子当然好,如果能换土地才最好。 宋国商品经济在陶邑一代已经有所发展,大量的私田都是可以买卖的,和秦国变法之后的土地制度不同。 秦国虽然变法,但是重农抑商,商品经济不如中原发达,即便变法之后土地仍旧是授田份田制。王翦灭楚前自污的时候,请求秦王多授田产,而不是自己多买田产,也可以说明问题。 宋国因为地处各国中央,武力不强可是经济尚算发达,陶邑更是商贾汇聚之地,买卖成风,有了风气才有一些可以买卖的私田,尤其是贵族手中数量不少。 适也不知道司城皇买来到底是做什么用,但听墨子说对方愿意出重金,想来司城皇这样的人不会和墨子说谎。 有钱就好办事,公田不能买卖,可是一些私田买卖盛行。当年吴起家中也是累有千金土地宽广,最后为了求学都变卖了。 他这样一想,脸上就禁不住露出笑容。 墨子见他面带笑容,问道:“你是想卖?” “是,弟子想要卖一些。” “司城皇此人,不知要这种子做什么。在你手中,总还可以行义。” “先生,卖一些是为了更好的行义。做什么事都需要钱,墨者为官需要缴纳一部分俸禄,用来支撑那些不能求学的人吃上粗米来跟随先生学习。既然为官的俸禄可以这样用,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自己弄钱呢?” 墨子知道适刚刚成为墨者,之前听说的那些墨者之义也是别人转述的,所以一些事并不了解。 可听适说卖钱是为了更好的行义后,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解释道:“与人为臣,是为了劝谏主公行义。” “适,你可听说过当年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晋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带着漏洞的牛皮来挂佩剑,头戴破绢作的帽子,往来朝廷、参见君上。勾践喜好勇士,所以放火烧船,亲自擂鼓让勇士登船,互相踩踏被火烧死的有一百多人。” “既然君主喜好什么,下属就会做什么,那么如果这些为官的墨者可以劝说君主喜好行义,那么下属不就会有很多行义的了吗?俸禄相比于这件事,就像是鱼的rou和鱼的骨头一样,终究我们要吃的是鱼rou,可是没有鱼骨头便没有鱼也就没有鱼rou。” 听墨子这样一说,适知道这是自己和墨子之间的不可调和的路线分歧。 禽滑厘、孟胜、田襄子、腹等巨子,都是这条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他不认同,历史也用结果证明了此路不通。 但,适一日不能成为巨子,就不能公开反对和修正这句话,尤其是他刚刚成为墨者,更不好反驳。 于是借着这句话,说道:“先生,那墨者至今为止又劝说了几位君王封君行义呢?” 墨子闻言,脸色有些暗淡,又想到胜绰之事,喟然长叹。 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 适又道:“先生,那你看我在这村社,可算是行义了吗?” 说到这,墨子终于面露喜色,他很少夸赞弟子,但一旦入了眼,夸起来也不吝啬。 “你在这里做的,当然算是行义。” 适躬身道:“先生,有一人认为自己走路可以捡到一块金子,于是每天都低头走路到处寻找;有人只有百亩地,认为自己努力种植,每年可以收获二十个钱,那么十代之后的子孙就能有一块金子了。金子当然可能捡到,可是种植也能收获,难道不应该这两件事都做吗?” 墨子笑道:“道理是这样的啊。你在这里行义,是积微义而成大义。” 适哎了一声道:“可是小义做起来也需要钱啊。先生,我能聚集众人,不只是因为乐土,更是因为那几头牛。正如这些农夫,为什么要服役从征呢?他们又不是士,不会得到什么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