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交谈(感谢两位兄弟打赏)
从申阳到沪市,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陆涛一直都在飞机上睡觉。别看有的人外表风光,每天乘着飞机在全国各地的奔走,实则出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再加上到了地方以后怎么说服人家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必须得以饱满而热情的姿态去做,精神肯定要养好。 要找圈子里的人,离不开朋友的介绍,就如同最开始将学校柳老师的研究项目转让给马海川一样,没有人牵线搭桥,是比较难办的。想起这事儿,陆涛就觉得有些好笑,马海川的项目已经上马了,听说前期投入了不少,不过真正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和具体的合作以后,才发现自己被陆涛实实在在的坑了一把。不过他也不是个吃亏的主儿,投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不赚回来可是R痛得很。所以后来以合同违约的名义,硬是*着柳教授找了物化所的朋友,先从贴牌生产开始,借助物化所的名头,搞了个名叫伊特的公司,专门生产色谱填料和柱子,听说现在发展也还算不错。 马海川的企业以后能够做到多大,陆涛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并不怎么去关心,虽然他也做分析检测类的耗材,可主要还是安捷伦、岛津以及aters的,国产的基本上不打算去碰,一是除了价格便宜以外,并没有什么优势,可对科研而言,重要的不是价格有多低,而是要能够保证课题实验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化学方面,也就那些东西,满打满算的,现在博科基本上都有涉及,只不过有的占比较大,有的占比较小而已。 这一次选择到沪市出差,也是有些临时起意,因为刚好记得有一家做生物方面的公司,正是在今年成立,虽说在前世的记忆当中,做了十多年也就那个样子,但是在他看来,主要还是公司上层所选择的发展方向不太一样。 说简单点儿,他们初始的目标是不错的,也就同陆涛的想法一样,做一站式科研采购平台,可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推的东西,而是将精力放在了生命科学分支以下的一个特定方向,也就是面太窄。 当然,都是有利有弊的事情,做的产品单一,那就说明公司的主打方向是固定的,一直没有想着从其他方面去发展,如此一来,在技术方面的积累,肯定是超过大部分的公司的。至于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科研产品上面有绝对的优势,而其他的产品,那就是平平无奇。能够将公司做到什么样的层级,也要受到行业的限制,正是因为太专,所以也从另一层面来说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博科现在分了三个部分,一是计算机团队,主要负责的是平台的运作开发,二是销售团队,人最少,主要负责的是销售实验室仪器和耗材,三是陆涛打算运作的化学试剂品牌,现在只有仓库的几个人,还未正式运营。 听起来做得已经有些杂了,不过陆涛自己心里很清楚,要想将公司发展壮大,除了这三个方面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