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直播六零生存记在线阅读 - 第239章 生意来

第239章 生意来

    “我就是随便说说,你这么敏感做什么。反倒是你,背着我惹出桃花债,今天我要不是我碰巧来接你,还不知道你……”

    “我什么都没做。那个简卫红自己脑子不清,产生了错觉。从头到尾,我的立场都很坚定。倒是你,别想转移话题,赶快从实招来。”

    “我天天在饭店上班,最近为了照顾你,都没去养殖场送货了,能认识什么人?我就是顺口说说。要说单有为的青年,我比较熟悉的,也就是安教授的两个侄子。”

    “其他人,你也认识。你们武装部,还有知协,不是有好些没结婚的男青年吗?你留点心,咱们给那个简卫红拉条红线,让她对你彻底死心,别来和我抢人。”

    “不然,下次我可不会像这次这样好说话,非提鞭子把她抽出花来!”

    “管她做什么。这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别为她浪费精神。”肖义老脸一红,这个小苏说话总是这么无所顾忌。她总是不吝于表达自己对他的喜。

    他牵住苏漪的手:“走啦,回家去。你肚子饿不饿?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随便啦,你做的我都吃。”

    直播间的观众:万万没想到,两人吵到最后,会是这种结果。本来还以为能看他们脸红脖子粗地对骂,或者气急败坏地干架,又或是冷战。

    现实却是,这对夫妻隔空冷冰冰地撒了他们一脸狗粮。

    累觉不!

    ……

    潘公子在城里忙得两脚不着地,都没时间回刘坪看妻子和女儿。

    每周都是刘建军载梅子和珠珠回城陪他住两晚又回乡下,牛车的空间大,苏漪干脆让老爷子和周教授夫妻轮流带大宝小宝和城城回城陪他们住。

    安教授和他的两个侄子,有时也会坐刘建军的车进城,到饭店打牙祭,到邮局收、寄东西,去百货商店买生活用品,或者到苏漪的养殖场买猪。

    费老对刘坪的隐居生活得深沉,他在那里,有固定的棋搭子、牌搭子和钓友。在村里待够了,刘建军还会组织青壮年陪他进山采风。平时还要辅导城城的各门功课,督促他画画练字,没什么空闲,轻易不进城。

    端午节这天,苏漪在饭店看到费老,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

    “您怎么来了?想吃什么?我让厨子给您做。今天客人比较多,差不多坐满了,要不您等等,一会儿我给您打包,您自己带回家吃。这是钥匙……”

    “小苏,我有话和你说。很重要!你马上跟我回去。”费老神冷凝,仿佛被冰覆盖的活火山,浑浊的眼睛里有不可错辨的焦虑。

    “好的。”苏漪叮嘱了英子和裴玉蓉几句,骑自行车把费老带了回去。

    回家后,费老把门关上,直奔主题:“小苏,京市那边我和老周、素芬同志有好些老友都遭了难。”

    “昨儿我打电话回去,听说几个老家伙被儿女举报,大受打击,没撑住自杀了。唉!这世道……”

    费老揩去老泪,说:“我有七八个老伙计,还有他们的家人、学生,一共二十六人,马上要被上面安排去边疆接受改造。”

    “我二徒弟打听到,上面有意把他们安排去北大荒或是新城兵团。那二十六人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有几个老伙计平均年纪五十五,体本来就不好。”

    “这两个地方的条件都太艰苦了,他们去了,肯定熬不下来。我听说小肖和小潘主要负责市里的知青管理工作……”

    苏漪问费老:“您是想让肖大哥和立平把他们弄来川省吗?费老,京市那边,他们俩根本说不上话……”

    “我二儿子和二徒弟有办法把他们安排来川省。我想等他们来了川省,让小肖和小潘想想办法,把他们安排到大弯村四队、五队或者红旗二队、三队。”

    “这些地方在深山里,条件虽苦,可离得近,我和老周他们也好照顾他们。总归能让他们不缺吃穿。他们也不必怕生病没人给治,没药可吃。”

    “这没问题。之前纺织厂处理了几批瑕疵布,我和厂长关系不错,当时看那些布质量还行,就是颜色不好看,有污渍。布匹上的个别小洞也不影响什么,便低价买了十几匹。本想让元清拉回乡下处理。既然京市那边有人过来,我就给他们留着做衣服吧。”

    “小苏,你真贴心!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和小肖。如果不是你们提前把我和老周他们弄过来,安排我们住进刘坪。我们的子,怕是跟那些老家伙一样,甚至比他们还难过。谢谢你们。这布我不让你白出,回头我让儿子汇钱给你。”

    “我和元清要修学校,正缺钱,就不和您客气了。您就让费大哥给我汇个两百块吧。”苏漪知道费家豪富,就昧着良心宰了费老一笔。

    费老因为被他们拐走,不,应该是早期主动投到农村搞援建,被京市那边的领导当成典型表扬过。他两个儿子的仕途,因此也走得颇顺。

    后来,费老的俩儿子见形势不对,处理了家里那些不合时宜的物件,选好了领导站队,还让出不少利益给上面,使得费家在动dàng)不安的京市也安稳如山。

    他们如今的职位都有所上升,在京市颇有几分影响力,还能拐着弯庇护一些遭了难的学者和故旧。

    费老现在不像从前不懂物价,听她报这个数目,嗤笑她,“商!罢了,就当我资助你们建学校了。两百够不够?不够,我叫他们多汇点。”

    “够了。”那些瑕疵布一共才花了苏漪几十块,都是熟人,她也不好意思宰人宰太狠。

    费老看她这么实诚,就想多给她点钱。

    他在这边住的地方虽不如京市的家,可吃的比在京市吃得好多了,苏漪还按一年四季,每季给他做两新衣服换着穿,这可是不小的花销。

    现在苏漪手头紧,需要钱,他儿子又不缺钱,费老自然偏向苏漪,想叫儿子多汇点钱过来。

    他下来给京市那边的俩儿子去电话,叫费家兄弟一人给苏漪汇了三百。

    费家老大和老二知道苏漪自己出钱在乡下修学校,想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念,都很支持她,汇钱特别爽快。

    汇完还打电话到友达总店问苏漪,那些钱够不够,不够他们再追加些。

    苏漪感动得差点没回家烧香把费老一家供起来。

    她不好意思白收费家这么多钱,去养殖场屠宰间选了几十斤上好的五花,抹上五香粉晒干,再拿茶木熏一熏,去邮局把给费老大和费老二寄去。

    现在天气渐,苏漪不敢一次寄太多。她打算等到中秋节,再多弄些给邮过去。费老大他们自家吃不完,还可以送给领导和同事。现在的,可是稀罕物。

    而且,不是她吹,她独门秘制的熏的味道,可比一般的猪好太多,保管他们吃了还想吃。

    ……

    京市那边,费老大和费老二意外收到苏漪寄来的,看到附在袋里的纸条上写了好几种烹制熏的方法,并知道她以后还会寄更多来,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