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在线阅读 - 第六二六章 施家祠堂

第六二六章 施家祠堂

    第6章施家祠堂

    第六二六章施家祠堂

    另外,林啸还存了一个小心思。

    对这首批受训的三百人,他还有一个额外的期待——培养若干基层干部。

    毕竟,白驹场只是弹丸之地,整个两淮地区,还有那么多的盐场尚未接管,盐业生产基本瘫痪,盐民的生计问题很大,要解决这一切,急需大量的人手。

    然而,林啸自忖在此滞留的时间有限,手头又无足够的部队,所以,他决定另辟蹊径,利用“盐场团”,将这两项工作合二为一,争取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半军事化的基层干部,逐批派驻各地。

    林啸的目光,就落在了这首批人员的身上,他们是培养重点,既要训练军事,又要培训一些地方工作的常识。

    他的这个思路,同样也来自于后世经验的启发。

    在后世,抗战时期,活跃于游击区的“武工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使全国解放后,农村的基层干部,也有许多来自于退伍军人,这个做法,是有一定成效的。

    因此,为了兼顾日常劳动和军事训练,他决定采用全员轮训与少量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轮流担负一些常备任务。

    在他的设想里,整支民工队,最终要做到全民皆兵,从中不断发现、选拔基层干部,为以后的大发展,预备下一些资源。

    武器方面,除冷兵器外,应该额外配备一定数量的火器,最好是步枪,军工进度跟不上的话,哪怕燧发枪也行。

    不过,林啸担心,这件事真正实施起来,困难不小。

    首先,这个“盐场团”,为什么是半兵半民的性质,为什么既要生产,又要兼顾剿匪和治安,要跟民工兄弟们解释清楚。

    其次,即便思想工作做通了,他们八成会要求提高待遇,对这一点,要有所准备,设法解决。

    因为,无论民工还是盐民,他们的思想是朴素的,对自己理解不了的事物,通常会很迷惑,会抱有怀疑的态度。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明朝的规矩,“兵”就是军籍,“民”就是民籍,是含糊不得的。

    应征当兵,说白了就是拿脑袋搏前程,用性命换钱财;而民户,就是在田地上卖力气,他们的活法很简单,就是向土地要活路,给官府交赋税。

    要他们干士兵的活,接受部队那般的管理和训练,却不给当兵的待遇,这是说不通的。

    毕竟,讨虏军战士每月五两的军饷,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而他们作为随军民工,如今又成了盐场工人,每月两吊钱的工钱,是写在了契约里头的。

    老实说,能拿两吊钱,他们本来已经非常满意了,这从他们的工作热情上可以看出来。

    可如今,这个“半兵半民”,是啥玩意儿?

    这个新身份,到底算不算从军打仗,是不是应该涨工钱?

    “这个问题不能敷衍,”

    林啸蹙眉沉思,“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诉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才能支持你,心甘情愿地听从你的指令行事。”

    “每月再增加一两,应该差不多了,”

    他默算着,“毕竟,他们终究能想明白,剿匪,跟直面鞑子的骑兵,完全是两码事。”

    “五千人,每人增加一两,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用力揉了揉太阳xue,感觉头都大了。

    另外,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文化程度问题——即便那三百人中,还有近半是文盲。

    在这个时空,如果仅仅当一个普通军人,不识字的问题倒还不算太大,但是,作为未来的基层干部,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就不大合适了……

    林啸苦思冥想,越想越多,越想越头疼,训练大纲几乎写了一整夜,直到东方发白的时候,他才倒在行军床上,和衣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