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乘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徐平给赵烈写的信,最近几日方才传到。信中言茹茹旧部跨越齐长城,向西迁徙而来。 赵烈碾碎了小麦,夹杂在牧草之中,喂养着那些健硕的马匹。草原上的马总是很矮小,但是耐力十足。而西方的高头大马则冲劲儿有余而耐力不够。 那古老的大宛与乌孙的汗血宝马,如今已经成了传说,曾经曹孟德还骑过这等好马,如今却已经成了幻想。 这种|马可遇不可求,千金买马骨也难换得一匹好马了。 马的品种不一,它的特性便不一样,这个很难纠葛其中渊源。纵然汗血宝马,也并非一味优点而没有缺点。 那些兵士看赵烈来了,都站在一旁,不敢轻易开口说话。一旁还有专门儿磨麦子的农人与仆从,赵烈凑上去看那些麦子的精细程度,都比人吃的还要精细。 几人见是自家主家,便要起身行礼。赵烈赶紧阻拦他们,让他们自顾自就好。他治军如同后来的史万岁,治军从来不苛求什么完美,用兵之道,不在于时刻紧绷。 弓弦若是天天紧绷,多少年以后自然就不能用了,人也是如此。临军用兵,如同流水一般顺畅自如,岂不是更好的事情? 那些马匹踢踏着,好像在抱怨伙食上的不够,那槽子里尚有些豆子,他们都不肯吃,一定要吃到麦子,方才算是主食。 赵烈拍着这些马的脖子,环顾左右道:“这群家伙,比人还贪功受赏!” 众人跟着哈哈笑,那些黥面的军士都不太好意思,没见过如此体贴下士的将军,便是那些马匪头领,也不见能礼贤下士,说是一个碗吃饭,到底也是高低贵贱。 黄昏的远方,如同给那金黄色的沙海铺上一层绿色,那种浮土式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源。每天不能明目张胆地用绿洲的水源灌溉,便从各地去装水车,甚至探索暗河,来补给此地用水的不足。赵烈估计着,不出十年,敦煌西边儿就会绿树成荫,而苜蓿草,甚至是紫花苜蓿,都会在树木的脚下,逐渐生长。 商队来来往往,可能是短途商贾,他们对于赵烈的部队非常熟悉。走过来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过来打招呼,以表示对赵烈的敬意。 有的甚至会来到这个绿洲喝水饮马饮骆驼,然后与军营里的兵士攀谈。那些跟随商队的女子,个个看似腼腆,实际上却落落大方。她们会用自己最成熟的地方引诱这些兵士,会用她们那已经成熟且会暗送秋波的眼神,与那些男子“交谈”。 赵烈并不完全阻止这种事情,因为让人自己提防,好过三令五申时候的耳提面命。只需要在小事刚开始滋生的时候按律用法,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夕阳好像都很大,但是在赵烈看来,一定是人们很少观察朝阳,亦或是将初生与垂垂的太阳对比,实际上除了红晕并不尽如人意以外,一切都是平常的波澜起伏。 沙漠中的晚霞感染了半边天际,那些商人则点起了火把,准备赶路。远方的路上尘土渐渐稀少,偶尔有人经过,都是平常人家。 赵烈提着紫金铍在军营绕行,众人都各司其职,不敢低声言语。赵烈指着草仓,眼睛则四处扫射:“秋天来了,草也黄了,正是容易点着的时候。你们若是看守不力,我就把你们剁了喂马!” 众人不敢搭茬,也不敢点头,只是站在岗位之上,抬头挺胸。赵烈手中的长铍反射着辉光,照射过的地方,无人敢问。 阿塔娜骑在马上,等着赵烈载她归家。而赵烈却不慌不忙,他特意将马鞭找出来,而后再去牵马。这时候天已经几乎完全暗下来了,家家户户包括军营都已经掌灯了。 沙漠之中,忽然出现几个行人,他们可能是刚刚才去了绿洲取水,赵烈并未注意。几人呼喝着什么宗教的符号,默默走过的时候,赵烈才看清楚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走着走着,忽然停下脚步。这种整齐划一的行动,吓了赵烈一跳。几人双手合十,始终没怎么动作,领头之人的肤色与他白花花的胡子形成了一个对比,夜色之下,只有他的胡子最显眼。 赵烈忽然想起自己背后便是军营的大门,寨子上的侍卫见赵烈被几个行人拦住,便都开始呼号着。唯有阿塔娜回了一个礼节,问几人有什么事情。 那老僧并非剃光头,而是留着一头脏兮兮的长发,还打着卷,沙子在深褐色的头发上清晰可见。他的嘴唇微微抖动,似乎有话要说。 他身边有个比他还干瘦的青年,站在老者身后问道:“请问,东去之处可是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