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章迎接明军的鲜花和牧场

第一百二十章迎接明军的鲜花和牧场

    总兵陈棐和女真万户钱隆胥彻马狂奔,两万骑兵只用了两天就赶到了乌鲁木齐,和以前想象的不同。这里只有满速儿汗很少的一点留守部队。

    从吐鲁番的百兵中,这些人知道满速儿汗已经倒台,并且已经被明军活捉,所以他们一看见明军部队就投降了。女真部队的马刀都没有来得及挥舞。

    总兵陈棐一见敌人这么爽快就投降了,就留下五千人马镇守此地。自己带着九千明军骑兵和六千女真骑兵,赶往昌吉而去。

    女真万户钱隆胥作为乌鲁木齐的留守将领,踌躇满志。他让牙木兰和他细细讲解乌鲁木齐的来源和风俗。这乌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辖区东毗吐鲁番地区,南在阿拉沟一带与巴音郭楞蒙古诸地相邻;西邻昌吉州昌吉市;北与阿勒泰地区相接。南北最长处约231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6千米。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78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91平方千米。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气往往滞留在盆地内,大雪飘飘,银装素裹,是乌鲁木齐冬景的一大特色,风采独具。南郊山前丘陵却有一条“暖带”,一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度。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应进行大棚蔬菜生产,而且南郊积雪长达175天,极易开展高山滑雪、高山冰场速滑和雪地“叼羊”、雪地“姑娘追”等冬季运动。

    乌鲁木齐市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

    乌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15.2℃。

    乌鲁木齐四季分配不均,冬季有逆温层出现。每年6至10月是乌鲁木齐的黄金季节,这段时间花木争艳,瓜果溢香。

    乌鲁木齐春天来得迟,北郊一带3月26日步入春天;市区要晚两个星期,到4月8日春天来临;南郊还要迟十几天,4月20日左右山前才见绿波。每年从6月上旬起,乌鲁木齐之春自北而南相继结束。春雨占全年降水的40%左右,对春播及旱地作物十分有利。

    夏季的乌鲁木齐城郊山区山花烂漫,市区林带郁郁葱葱;北郊的夏季,从6月4日到9月21日整整90天;而南山牧场却没有真正的夏天,春秋相连。乌鲁木齐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尽管夏日炎炎,却热而不闷,而且昼夜温差大,乌鲁木齐城区夏季平均气温为23℃,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早在新石器时期,乌鲁木齐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战国时属古车师人的活动范围。

    东汉时期,为东师六国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

    三国时期,车师后国在今乌鲁木齐南郊(现乌拉泊水库一带)建淤赖城,为乌鲁木齐第一城。

    后经晋、隋两朝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乌鲁木齐处于新北道要冲之地。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朝政府在距现市区以南10公里处设置轮台城,隶属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萨尔)。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

    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

    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此后,当中原王朝统治衰弱时,地方政权更迭频仍,乌鲁木齐屡经战火,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乌鲁木齐的秋天从8月24日开始。北部平原推迟10天,入秋后,天气环境比较稳定,天气不冷不热,温和宜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天山南北的瓜果汇集在乌鲁木齐。9月下旬以后,冷空气频频袭来,气温下降迅速。10月份昼夜温差增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民谣正是乌鲁木齐深秋气候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