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三十三
次夜。 终南山猎宫之中。 正殿之内。 夜已深沉,可李治还是没有能如他所愿,归于后廷,去看一眼媚娘与孩子们,而是留在正殿之中,一边儿批阅着奏疏,一边儿听着德安回报今日内外大小动静。 听得德安道长孙无忌业已出手,他不由一扬眉,转身看着德安,静思一番,才道: “结果如何?” “今日传来消息,说是韩王大怒,业已派足了人手,看样子,是要与元舅公一争到底。” 李治皱眉轻道: “一争到底?” 德安点头,又看着李治道: “主上对此,似是有些不信?” “韩王叔的性子朕也算是清楚,以他之所为,断然不会这般轻易便上了舅舅的当……” 他沉吟一番之后,忽然再度抬头,看着德安: “你现在便去传朕的话儿与媚娘,叫她这些日子仔细着自己身边,莫出了什么乱子。” 德安一怔道: “主上是担心……韩王也在玩声东击西之策?” “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李治沉吟,俄顷又摇头,起身道: “不成,不成,还是朕亲自去一趟的好。否则朕实在放不下心。” “可是主上,这些奏疏……” “无妨,要紧的都已然处置好了,剩下的都不过是些非紧要的,明日再办也成。”言毕,不等德安再劝,便急匆匆起身,急匆匆往后殿而去。 德安见状,摇了摇头,也只得跟着他身后离开了。 两人刚刚离开,便有一道黑影,从暗中走出来,左右看看之后,急忙忙跳上了玉阶之上,前后看了看,这才小心从袖中抽出一本乌金封皮的折疏,再看看左右,然后伸手小心将之塞入那一迭已批阅的折疏之内。 接着,他再看一看左右,这才急步消失在殿中。 他前脚刚走,后脚便又有一个人影闪出来,看看左右,便一撩衣襟,轻步奔上玉阶,从几案上抽出那本刚刚被塞进去的折疏,看也不看地转身塞入右边袖口之内,又从左边袖口里抽出一本与它一模一样的乌金封皮折疏,放在刚刚的位置上,再看看,这才退着,小心地回到阴影之中。 一时间,大殿之上,一片静寂,再不闻半点儿声音。 …… 片刻之后。 后寝殿之内。 李治与媚娘看着两个睡着的孩子,会心一笑,转身相携而出,来到前面的帝寝之中,落坐榻上,然后这才缓缓道: “今日我听得太医们说贤儿进食不香,可好些了?” “不过是积了些食气,小孩子家常有的事,治郎便挂心上了。那若以后他们长大了,身子多少有一点儿不妥的,治郎是不是就要急死了?” 媚娘闻言,忍不住出口笑言。 李治却是一笑,垂首,好一会儿才道: “贤儿刚出生的时候,我着实是有些怕他的,总觉得他让你吃了太多的苦。可现在……” 李治笑了笑: “果然还是一片父母心。” 媚娘却笑着摇了摇头道: “罢了,当媚娘不知治郎的心思么?多半又是前朝那些大臣们给治郎添了什么烦心事,这才来找媚娘,想让媚娘早早儿地跟治郎说一说话儿,一解心忧罢?” 李治闻言却是一怔,定定地看着媚娘好一会儿,才展颐一笑: “果然,天下知李治者,唯有媚娘。” 媚娘笑骂他一句贫嘴,然后才淡淡道: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治郎如此心忧?” 李治摇了一摇头,正待开口说话,却见清和急匆匆奔入,当头便是一记大礼道: “主上,已然截下来了。” 李治扬眉,点了点头,伸手便向他而去。 清和再点头,从袖中抽出一本乌金折疏递与李治,李治打开,看过之后,皱眉不语,然后抬头看着清和: “那一本呢?” “却在此处。” 清和又从袖中抽出另外一本只看外皮却是一模一样的乌金折疏,同样奉与李治之后才道: “那厮刚出了凝露门,便为暗卫拿下,一搜身,果然便见着这个了。” 李治说了声做得好,自又取了出来,仔细翻阅之后,神色显得格外凝重,好一会儿才将两本折疏一并交与媚娘,淡淡道: “你且看一看罢。” 媚娘扬眉,好一会儿却只不言语,伸手取了两本折疏来看之后,又是挑眉不下,抬眼看着清和道: “这两本,只怕是有先后罢?” “娘娘****。” 清和轻道: “先是一人却将娘娘左手这本塞进了奏疏之中,接着又有一人出现,将它换了下来。” 媚娘闻言,看看李治,又转头看着清和道: “先到的人,是雍王的人罢?” “……是。” 清和看了眼李治,咽咽口水,慢慢道。 媚娘皱眉,又沉吟一番才道: “后至的人……便是太子东宫的人了。这两个孩子,终究还是不能让人消停的。” 她摇摇头,又叹。 李治转头看看她,想了一想,终究不言不语。 媚娘回头看一看他一脸痛惋之意,心中有了主意: “治郎,媚娘有一事想求,还请治郎答应。” 李治少见她这般郑重的请求,一时间有些怔忡,想了一想,却道: “什么事?” “治郎眼下已然定了心思,要将媚娘立为中宫。既然媚娘要立为中宫,那自然便该有些中宫的样子。这些孩子们胡闹妄为的事,还是请交与媚娘处置罢?” 媚娘说得郑重,李治也不禁怔然,看着她好一会儿,目光中泛起一丝温暖,不由微笑着伸手紧紧握了她的在手心,淡淡地看着她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