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回 封黄帝宫建中天台

第一百五十回 封黄帝宫建中天台

    话说,穆王移驾昆仑的一个山凹的行宫住下,之后,命大祝曾主持筹备举行祭祀先祖黄帝大祀典礼。

    穆王这是要干什么,什么意思?有何目的?

    这是一个王者决策的问题,他不需要和任何人商议,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他只要下达命令即可,执行者按命执行就是。

    穆王同时传令,邀请西极国国君,莽国国君,以及孔雀国国君,以及西王母附属所有国君,前来昆仑,参加黄帝封宫大祀观礼。

    西极国国君,莽国国君接到这个邀请之后,不知如何是好,来了,如何表示,称臣,还是平级,一时无以决策,又不敢不来,穆王大军就在这里,这该如何是好。

    西极国国君和莽国国君,心里打鼓,又不知道来是何意,当然,他们知道,应邀,绝不会有生命安全。既然如此,那就来看看吧,走一步,算一步,只能随机应变。

    十天后,受邀嘉宾以及附属诸侯,全部到齐,穆王亲自主持祭祀典礼。

    穆王说道:“各远方的君主,你们辛苦了,小子我姬满,今天,在昆仑之丘,我祖黄帝曾经住过的行宫之宫,举行祭祀他的大典,我祖黄帝,乃我大周上天六大神灵之一,上天昊天至尊为首,黄帝为次,主管四方神祗,四方神灵,都归他所管,他是四方神的中枢枢纽,兼管四时化育,东方青帝灵威仰,主管春生,南方赤帝赤熛恕,主管夏生,西方白帝白招拒,主管秋成,北方黑帝汁光纪,主管冬藏,东南西北,四方之神,都以黄帝之所为中心,黄帝之所,就是天下神灵灵界的中心,任何一个天神,地祗,人鬼,物魅,四类灵界,都得归属黄帝统管,若有另类灵界不来报到,上天昊天至尊不应,黄帝不应,我姬满也不答应,凡有新兴神灵灵界,都得在十日内到此报到,否则,上天的降罪,我小子无法替尔等庇佑。”

    下面众人一听这话,心里立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穆王这是替大周圣灵划分上天地界,以及归属管理问题,穆王厉害吧。

    只听穆王又说道:“现在,朕亲自为黄帝之宫封存培土,以诏后世,遗诏后世,警示后世,留诏天下的人们,以及各界圣灵,从现在起,这里就是黄帝之宫,天下神灵四类灵界的中心枢纽,这个中心枢纽,我祖之所,归我大周天子所管,西至喜马拉雅山西端的大峡谷,喜马拉雅山含在其内,这里的所有诸侯,都归西王母所管,如有异议者,我周大军,替天行道,将其惩罚,将其踏平,绝不放纵自流。”

    西极国国君傻了,莽国国君傻了,此时不称臣,可能回不去了,周军大军可能真的踏平他的领地。

    于是西极国国君下跪说道:“臣奉大周大王之王旨意,奉上天昊天神祗,我西极国的信仰弥陀幻化乘,明日前来拜见黄帝大神,并愿意在此根植神灵之树,臣望陛下赐名此树,以及赐定地点。”

    穆王一听,心中大喜,说道:“朕赐名此树为穆陀树,穆是个朕的年号,陀是汝信徒宗义,根植地点,朕赐名为神岔口,神岔口,顾名思义,就是各路神仙前来向黄帝报到,汇报的必经之地,也是不得逾越的天地圣灵的地界,以穆陀树为标示,故称为神岔口。”

    莽国君也说道:“臣,莽国之地信徒,也将在神岔口种下六根清静之树,臣愿意将中天台迁徙昆仑山。”

    穆王说道:“莽国君,莽国冈底斯山脉,只是意思是中天台之所,但是他没有真正的台,也就是说明,冈底斯山是众山主峰,天地中轴之地,而真实的中天台,将在朕的王宫边上的终南山所见,下次如果有幻化弥陀之人前去观礼朝拜,朕欢迎他们。”

    穆王这么一说,莽国君说道:“臣诚信依附大周王朝,一切奉西王母之命。”

    接着的祭祀典礼,不再去重复解读,本书已经无数次介绍过祭祀的大同小异的祭祀形式。

    看来这个天官神祗争锋大戏,有了预期满意的结果。大家知道什么意思,不去多说。关键性的问题,还没解决。

    此时的周王朝对天官的打压,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天官不被重用,这也是防止天官凌驾王权之上的有效管控,又如何能让新的教义门徒兴盛繁衍,更不能留传中原,否则,将来,朝廷等于给自己找个婆婆来管自己,于是穆王就采用封西王母之法,封昆仑黄帝之宫遗诏后世之举,遗诏天下,这也是历史上右史记载的唯一王权地界,以及神界的地方。

    右史记录了穆王的这次历史壮举,其文如下:“王,别日登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yi遗留,留传)后世。”

    数天之后,穆王回到西王母的宫殿,于瑶池边畅饮,欣赏西部著名舞蹈鹿弗舞,西王母因为这两天触景生情,还沉浸于为夫君于阗王的不幸度化而悲哀中,其唱词也是哀叹不已。

    穆王心中,也还是心有顾忌,这些神祗灵界宗教,目前对于大周还没有太大威慑,穆王最担心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重生转世弥陀之人,此人算来已经十六岁了,他现在在那,这才是穆王心中的结,他在暗中寻找这个弥陀转世灵童。穆王已经下令莽国君暗中巡查此人。查找结果如何,以后揭晓。这次西游无果。

    又过了半个月,西部疏勒国和巴尔楚克国也来向西王母祝贺,表示友好邻邦,称臣朝贡。

    穆王觉得既然于阗周边诸侯都已经来朝,西王母这里也该满足了,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又过了几天,穆王提出辞行,说:“在不走,冬季就要到了,就可能要到明年开春才能离开,朕还有要事在身,不能等到明年。”

    西王母请求穆王再过几天再走。穆王觉得也难得女人一片心意,毕竟自己和人家共塌三个多月,也不能绝情,于是又过了几天忘情的日子,满四个月了,穆王决意要走,西王母无奈之下,只好让穆王走,西王母要朝贡大量美玉,穆王不要,说留着明年去镐京朝贡的时候再带去。西王母含着泪一直将穆王送到塔里木河边,到了龟兹国的醉弭边界,这相送够远的,最少有五百多里,天下痴情都是多情的美女,已经到了别人的国界,西王母只好和穆王依依惜别,还流着泪说:“明年我去镐京朝贡称臣,二来为了看你,再做一回臣妾。”然后待穆王大军远去,方回。西王母内心真的希望穆王能够留下,做自己真正的男人,自己一个孤儿寡母,如何顶得了这么一大片天地,就是顶,柔弱的肩膀也会被压的很疼,可穆王要有天下,他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任何人,他属于他这个位置,一个王者的使命。

    穆王来到了龟兹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方圆有六百里,北到西天山南麓,占据了塔里木河一半流域,人口大约十万人,还有近两万兵力,这在西部地区算是大国了,龟兹国王是个很好客的老王,穆王成了他的贵宾。穆王封于阗王后为西王母,已经传到龟兹国了,穆王在帮助楼兰治理沙土,挖渠引水,开山盖沙工程已经开通,龟兹国王对穆王的神圣职责,大国敢当的行为十分佩服,龟兹人民也希望得到大国关怀,希望周大王能够与龟兹人民共建家园,穆王的到来,得到龟兹国王和龟兹人民的热烈欢迎。

    龟兹是产铁的地方,他的边境地区,有个被命名为铁门关的地方,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周王朝需要引进铁矿石,进行冶炼铁器,尽管穆王刚在鹰国大搞铜矿和铁矿,可远远不够周国人民的需要,就连义楚在盱眙开采的铁山,也不够几年就消耗了。穆王急需铁矿铁器,而这里是最佳地域,而且这里人口不过十万,也就相当于周王朝的一个男爵或子爵的封国人口,可这片土地却够五个侯爵地位的封地,矿产资源更不用说,这里的人民消耗不了,也没有这个能力来大力发展冶炼打造铁器,这正是穆王需要也有这个能力,可穆王还是低调的说:“来日方长,下次再定,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带这方面的专家,待日后再来时,一定和龟兹人民建立一体化的命运方案,成为一家人,共同开发西部资源。”穆王留有余地,他要从长远看问题,不能引起西部人民的反感,他要慢慢渗入西部人心,人心所向,所向披靡。为西部人民谋福祉,这是人人欢迎的事。穆王于龟兹国停留了三天之后,回到韩家台子。

    楼兰侯前来朝见,汇报说,周军已经将孔雀河向北延伸了五十里,可望明年年底将水引进楼兰城边,望穆王将工程兵留下,待明年开春继续挖渠,就不要来回奔波了。

    穆王应允,同意留下一千军人在此,挖沟也很辛苦,就在这里休息一个冬天,希望楼兰候将他们的伙食和温暖问题关心好。

    楼兰候请穆王放心,士兵们生活和越冬问题决不是问题,感谢穆王的支持,待孔雀河延伸段结束之后,一定到镐京朝贡。

    穆王看看天气还没有转凉,于是就在韩家台子,会见了大月王后,两人重温旧梦,穆王要打破不风流的传说。谁说穆王不近女色,你听谁说的,不要认为常年在外,不在后宫,就没有女人,这是笑话呢,还是为了美化穆王的德行!

    数日后,穆王启程回师。穆王十六年初冬,穆王班师回到镐京王宫。

    穆王回宫之后,下令于终南山建造中天台,以此来号令天下神祗以及四大灵界。这也便成为天官之所。

    屈原问:穆王环理天下,夫何索求?三危安在?现在大家明白穆王巡游干什么去了吧,不会再说穆王为了游玩而游玩了吧。游玩,其实对于一个王者来说,永远都是奢侈的东西,也是他们日理万机中,休闲的梦想。

    穆王这次西游,单片行程大约六千多里路,来回一万两千多里路,沿途各个邦国部族都以最热忱的仪式夹道欢迎,穆王第二次打通了西部和中原的通道,第一次到了楼兰边境,第二次到了昆仑山西麓,赐封了于阗王后为西王母,收服西夜国归属于阗国,让西极国,莽国,让疏勒国和巴尔楚克国也成为于阗国的臣服国,与龟兹国建立和达成意向性归属关系,为楼兰开挖了孔雀河延伸工程,为沙漠的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还试探性的对阿尔金山进行开采。穆王西游的业绩和给后世与西部的朝贡及归属起到了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局面。

    穆王西游,不是单一的为了他们的贡品,而是为了那片美丽的版图,以及神灵灵界的划分,在他的脑海中,只要先祖到过和安家的地方,都应当统一,合成一个版图,不管这些先祖的后人和本土居民通婚之后的融合到什么程度,都应当成为一家人,成为一个国家的成员,穆王这次所到之处,就是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三苗后人被流放在三危之地,第二个地方,就是先祖和仲当年定太阳西落为昼夜之别的地方,昆仑山与帕米尔高原之间的眛谷,也就是西夜国的地方。穆王最伟大的地方,还是封黄帝之宫,一统神界的壮举,划清了西域教徒的传播界限和阻止他们向中原发展的脚步,这些壮举,穆王不是凭空捏造而去,或毫无理由的,也不需要理由的去强征暴敛,穆王是有思路的人。

    由此可见,由此猜测,穆王下一个游历的地方是交趾。南方交趾地点在南越,越南,这是当年颛顼所定之疆域,后唐尧派大臣羲叔住宅之地,为定历法而定居南越交趾,最后以此测定仲夏时节。

    穆王是否也会在交趾种下穆陀树!会不会在那祭祀南方赤帝赤熛恕呢?还是来个封羲叔之宅。占时不得而知。

    猜的对不对呢,等待穆王的决定,穆王刚回来,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日理万机,忙的很,一时半会不会外出。

    ---------------------------------------------------------------------------------------------------------------------------------

    附,作者对俗界参佛之悟佛三味,天保九如的独家见解。一看而过,不作正文

    佛界发展历史较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从公元前588年五月园日,转世弥陀在他三十八岁之时,修炼成佛,成为佛陀,佛陀真正修成正果以来,佛家因其倡导向上扬善,保佑平安为宗旨,解世人心理精神之疾苦,为世人在心理上消灾免难,祈祷平安,用佛心在精神上教化尘世之人,普度天下生灵,让世人俱成善果,因此,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世人的认可。

    求佛之人世间众多,信仰自由无可说长道短,然俗佛两界有别,俗界求佛存在误区,求佛在自身,自己在求佛的过程中度化自己,净化心灵,庙堂僧侣是度化的形式和媒介,也是传播佛学文化的途径,佛的本意绝不是让所有的世人都吃斋念佛,过非正常生活,更不是让所有的世人来当和尚,以青灯黄卷相伴终身,如果是这样,那么世上不断了人间烟火,所以尘世之人,做尘世之事,佛祖只能以一袭青烟超度众生,扬善福佑,弘扬佛心,在精神上教化尘世之人。

    佛者重在佛心,佛心即人心,心为人之根,命之本,血脉之源,佛心是佛之根本,修佛需修心,人心所向是正心,也称正果,佛心含盖善心、仁心、慈心、良心、爱心、孝心,凭此心而论,凭此心而行走,凭此心而为,用心去处世为人,修佛是修心,故修佛需从根本上修炼,将歪心、黑心、狼心、恶心、歹心、毒心、邪心、坏心、狠心、丧心、祸心、违心、背心、亏心、私心、贪心修成正心佛心,以成正果,否则人就不安心,劳心、闹心、堵心、痛心、焦心、惊心、乱心,进而伤心、灰心、悲心、死心,修成佛心成正心成正果,人就会顺心、宽心、称心、放心、开心、安心,心安则理得,因此修心是修佛之重要环节,修行人之根本,其他一切环节都是修佛形式。人之初性本善,后天随世俗变化而变化,心分左右室,一边是善心一边是恶心,善恶之分在于修行教育,恶人也有善的一面,善者也有恶之嫌,一切相对,故根分善根,恶根,善有善果,恶有恶果,也称因果,即事情的起因与事情的结果,所以后天的教育与修行特别重要,强调修心养性,性为心生,习性成惯,惯成自然,修行去恶扬善,通过修佛而固善心。

    佛者何在?佛在心中,心中有佛,心想事成。达摩说世上没有佛,佛为人心中之一念想,人与佛神交的向往,佛本无一定存在形态,佛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愿望所想,佛音是佛之心声,世人都认为佛可以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情,这看不到的东西,听不到的声音,不知道的事情为何许,其实是每个人自己内心不可对外人言之事,只能对自己选择属于自己可信赖的佛倾诉,故而每个人心中的佛都在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明白求佛为何,佛为何物,因此佛之境界即天机不可言破之理,知而不言,金口不开,只是默听倾诉,所以求佛之道即求自己心中的佛之保佑,求解开自己心中的魔障,求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的实现,同时在求佛的过程中得到对为人处世的灵感参悟,感悟人生的道理,和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思回顾,及正确与否的确定过程,并对对错的醒悟与亡羊补牢的挽救决心,于是求佛可以说是每个人自己求自己的事情的改变的愿望。求佛即求自己,自己度化自己,这也是一个静心回顾一个人的行为对错的过滤过程,修佛,不知这一点,也是枉修。

    佛者塑像,佛界诸佛即人心众生,佛像是上千年来世人对人心的总结归纳想象勾勒出大众心中的各种需求愿望的代表人物,如观音菩萨是保平安慈善和传宗接代的佛佑之佛,有菩萨心肠,送子观音之说,这也是人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具体化的一个表现,有这类心里需求的人就会拜拜观音,可是大家朝拜观音,为何只知道观音常常身居南海呢?而不在北方呢?无人可解。不,有答案,因为南方主生,所以观音身居南海,故有南海观音之说,也成为生子之神,那她为何不进陆地?因为穆王在哪里种下穆陀树,有了神界分界线。

    而如来佛祖,弥勒佛等众多的佛都有其具体化的人心代表。佛之灵验源于人们心中所想的事件的改变和实现,如愿望的实现与恶运的改变,这都是通过与佛的神交与沟通后的心理倾诉暗示和心理疗法,在与佛的倾诉和心理暗示下,后随自己的努力得到满意的结果,若今年没有实现愿望,明年再拜,年复一年,直到实现,心中的愿望实现后,还要感谢佛之灵验,周而复始,佛便成为人们的心灵的精神支柱。由此看来佛学文化不但要归属哲学,还应归属于心理学科,同时起到向善惩恶的导向引导作用。

    佛之缘份,佛界和信佛之人对身边的万物和事件的总称为佛缘,主张一切随缘,具体的说十二缘觉乘,即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己与万物的关系称为缘,如婚姻,人物事件,衣食钱物,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朋友同事,周边事件等都是每个人一生中遇到的事情,称有缘之人,有缘之物,有缘之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没有满意的结果的称为有缘无份,两者统称缘份。结善缘是佛之三要之一,即一去其烦恼,二广结善缘,三普渡众生。

    佛之修行,修佛之法众多,佛界坐禅颂经,吃斋念佛等行规文理,百姓众生修佛,因心里需求和条件不一,故修佛表像各异,所以修佛体会,心得精髓无有相同,其实,世人只要心中有佛不需三拜九叩,一拜也可,视为礼节,不需吃斋坐禅,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表面上的功夫,是专业佛文化现象,众生修佛不必为,道法自然即可,如只知坐禅不知为何坐禅,只能表明心之虔诚,心诚而心与行为不改从善,何用,正如光想肚子是不会饱的道理一样,应修其心行其善,万事随缘,方成正果,修佛修心,佛心无量。是为俗界参佛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