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梦红楼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条陈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条陈

    第一百四十三章条陈

    贾宝玉与众金钗搬入大观园的当日,荣国府那边便派人送来了帖子,请独孤策过府游园,独孤策倒是也很想去,可是眼下却有更要紧的事做,也只能推辞了。

    而他所谓的要紧事,便是此番北伐突厥,李世民要的条陈,独孤策虽非统军大将,可身为先锋,北伐之时,要当先杀奔草原,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他临济决断,倘若他一个决策失误,便要带累千军万马。

    独孤策知道,李世民还是担心他年少,不足以当此重任,越是如此,他越是要好好的筹划一番,若是能从此真正进入大唐决策层的话,他也将有更多的机会,按照他的想法来重新改造这个伟大帝国,缔造远超历史的煌煌盛世。

    原本的历史上,大唐北伐突厥一役,独孤策自然不陌生,同样是发生在贞观四年,不过如今北伐的时间却要提前了不少。

    历史上,李世民以李靖为帅,北伐突厥,为了配合这次的军事行动,夏州都督窦静潜令人间其部落,郁射设所部郁孤尼等当即率众归款。

    这个郁射设乃是东.突厥王族的核心成员,他的投靠,不仅令唐军实力大增,更令大唐对东.突厥内部的虚实了如指掌,未战已获先机。

    其后更是联接薛延陀,使其袭扰突厥身后,由于遭到薛延陀和大唐的前后夹击,颉利腹背受敌,战略空间所余无几,局面极其被动,大部分部落对未来已毫无信心,而传统的王庭所在圣地更是被薛延陀攻占,令东.突厥的士气遭受了沉重打击。

    此情此景之下,诸部眼见连郁射设和突利这样的统治阶层都相继倒戈投唐,人心自然更加浮动。

    据史书记载:九月,突厥俟斤九人帅三千骑来降,其后,拔野古、仆骨、同罗、奚酋长并帅众来降。

    突厥的崩塌之势至此已无法遏止。

    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兵十余万,分四路出击突厥,在出师时,唐廷宣布了极为优惠的招降政策:凡一人出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帅悉受大官。

    突厥各部本就对颉利的正统性抱以质疑,又对其施政感到不满,大多早怀异心,因此大唐的封官厚赏令很多部落的斗志迅速瓦解,大量部落几乎不作任何抵抗,就归附于薛延陀或大唐。

    与此同时,漠南也趁机起事,配合夹攻突厥,突厥积累多年的各种矛盾此时总爆发,汗国内部千疮百孔,轻轻一碰便会土崩瓦解。

    因此,独孤策所上条陈的第一道就是用间,如今突厥内部,比之原本历史上更加不堪,绥州一战,突厥粮草被焚毁一空,今年从草原上传回来的消息,草原遭遇白灾,各部冻饿而死者甚重。

    当此时,若是加以利诱,那些原本就对颉利口服心不服,只是因其实力强横,不得不委曲求全的部族,必定心动。

    先动摇其根基,而后便是要施以致命一击。

    历史之上,在定襄之战爆发前,突厥已经虚弱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李世民以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大举北伐,李靖按住大军不动,虚张声势,亲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未及接阵,突厥人已经一日数惊,与从前悍不畏死,精锐剽勇的表现大相径庭,显然内乱、天灾和外敌薛延陀的威胁对其影响极大,军队已经远不复当年之勇。

    其后,李靖率所部进攻定襄,先潜细作离其心腹,连颉利的心腹将领康苏密都被策反,这充分证明了当时的东.突厥人心惶惶,皆无斗志的情景。

    此役突厥大败,据史书记载:颉利既败,窜于铁山,馀众尚数万。

    从颉利“仅以身遁”能够看出,定襄之战突厥人败得极惨,以致连重要人物,前隋的萧皇后都为李靖所俘。

    颉利逃至铁山后,又聚集起数万人,史书对此倒是并未有详细的记载,以独孤策猜测,这应该是他原本部署于汗国北部,防御薛延陀的部队。

    也正是因为薛延陀频频进攻,迫使颉利将所余不多的精锐主力置于北部防御,李靖在定襄才会赢得如此轻松。

    在此战之前,突厥人频频入侵,在于唐军的交手中,取得了绝大多数的胜利,即使战败,损失也不大,然而在定襄之战中,参战的突厥军竟然全军覆没,显见其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要知道,就在几年以前,突厥尚能轻易出动二十万大军,国中还有大批随时可以征召的牧民做储备兵源,一直打到长安脚下,唐军完全不能抵御,可随着大将康苏密率部叛离,局势日益恶化引发的大量部族离散,此时的颉利能拼凑所有力量,也不过只余五六万战斗力低弱的残兵,被唐军赶着打,世事变幻之无常,委实令人喟叹。

    《旧唐书》记载:“自破定襄后,颉利可汗大惧,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

    其实这则记载有错漏之处,独孤策前世曾细查史料,在退保铁山和遣使请罪之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

    颉利也是一代枭雄,只一败,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在被李靖击败之后,他还曾幻想着东山再起,可是紧跟着李绩所部又于白道攻击了这数万突厥败兵,大获全胜,颉利率残部败退至碛口。

    此时前有唐军,后有薛延陀,颉利兵力无多,腹背受敌,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大可汗此时已经沦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得向大唐服软请罪,甚至表示准备以自身为质,带领余部甘当大唐的藩属,姿态摆得极低。

    然而颉利低估了李世民的狠辣,当初李世民父子臣事突厥多年,结果等到了突厥内乱这一千古良机,竟然咸鱼翻身,如今又怎么可能效妇人之仁,给他留下翻身的机会呢?

    面对颉利的请和,李世民断然决定趁人之危,痛打落水狗,不过李世民生性狡狯,并不直接拒绝,而是假意允和,还装模作样地遣鸿胪卿唐俭前往碛口洽谈,藉此来诓骗麻痹对手。

    李靖作为李世民的心腹,自然能猜到天子的心意,决定对突厥残部发动偷袭,当时李靖的副将张公谨认为背信弃义不妥,但李靖却知如此方合上意。

    由于唐廷派遣的议和使臣唐俭此时尚在突厥营中,颉利果然就轻信了大唐的和谈烟幕,以致于毫无战争准备,结果唐军逼近至王帐仅仅七里处才被发觉,于是“贼营大溃,颉利与万余人欲走渡碛。绩屯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渡碛,其大酋长率其部落并降于绩,虏五万余口而还。”

    由于切断了退路,突厥人难以脱逃,因此唐军的收获也颇丰,据《旧唐书》记载“靖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

    战事结束后,李靖纵兵大掠,据《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御史大夫萧瑀劾奏李靖破颉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物,掳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弹劾他“持军无律,纵士大掠”,李靖“无所辩,顿首谢”,显然萧瑀所述无虚。

    在绝境之下,各部酋长皆无抵抗之心,唐军没费什么劲就将颉利麾下十余万部民迫降。颉利单人独骑走投吐谷浑,不难看出,碛口的这几万部队,已经是颉利能拼凑起来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了。

    由于北方的退路被薛延陀切断,他只能向西逃遁,投奔于突厥小可汗苏尼失,结果被执送唐军。

    历史上,大唐对颉利发起的这次军事行动异乎寻常地顺利,在独孤策看来,原因有如下几个。

    一是颉利强登汗位,没有合法的继承权,其号召力远逊于之前的历任可汗,突厥内部人心不安,很多人不肯卖力死战,军队战斗力大降。

    而随着战事不利,诸部部民和士兵更是纷纷离散倒戈,最终连颉利的亲信部众也人心惶惶,没了死战之心,各自谋求本部族的后路。

    二是大规模的内讧,令颉利麾下的力量仅剩十之二三,大不如前。

    三是薛延陀和突利、郁射设这三方势力给颉利本部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其将所剩无多的力量再次分散,进一步削弱了手中的兵力。

    四是颉利低估了李世民铲除自己的决心,结果被缓兵之计所骗,猝不及防下被击溃,还被抢先断了后路,没能率部逃走,失去了继续顽抗的可能。

    至此大唐曾经的宗主国突厥灭亡,这场胜利让大唐在其后的数十年中,一直对北部草原居于优势地位,李世民也因之得到了“天可汗”的尊号。

    既然熟知历史上发生的一切,独孤策自然不会去尝试改变一些对自己,对大唐有利的事情。

    关于此番北伐突厥的条陈,独孤策基本上就是在照搬原本历史上李靖的战略,当然,也未卜先知的将一些应该堵住的疏漏提前谋划出来。

    写完这份条陈,独孤策放下笔,走到书房的窗前,看着西北方向,那里便是绥州了。

    早先独孤策按住火器,不让其过早出现,是因为当时的大唐还没有做好一战而竟全功的准备,而如今势在大唐一方,而且比之原本的历史上,大唐所占据的优势更为明显,独孤策自然是要抓住这次机会,彻底为大唐消除西北隐患。

    倘若再给颉利一些时间的话,那个枭雄说不定当真能重新整合突厥的力量,再度崛起,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哪怕大唐如今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火器,也不一定能一战将其扫灭,独孤策很清楚,大唐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当真强大到足以横扫宇内的地步,因此,就绝对不会允许这个意外发生。

    贞观时期大唐的军事实力,经常被后世一些人误认为强大无匹,无坚不摧,其主要原因就是灭掉了突厥这样一个曾经的强国,并夺占了其强盛时打下的大片土地,大幅扩张了势力范围。

    一些人还以大唐能够轻松灭亡突厥为据,论证贞观初年,唐军的战斗力就已经非常高,这些其实都是并不客观的认知。

    突厥汗国确实曾经强大过,一度是北亚地区的霸主,然而公元630年前后的突厥其实已经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像这种程度的对手,不要说是隋、宋、明这些强大帝国可以信手而灭,连与大唐同一时代的吐蕃、契丹、大食都能弹指而下。

    一些人在谈到发生在贞观四年的唐灭突厥之战时,总是要提起突厥强盛之时的辉煌,紧接着便大加渲染唐军如何轻松将突厥灭国,却独独“忘记了”这中间突厥的内乱和衰弱,将前后实力天壤之别的两个突厥刻意混为一谈,这无疑是一种偷换概念。

    在独孤策看来,突厥的覆灭与其说是大唐武力征讨所致,倒不如说是突厥内部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结果,到李世民决定对突厥用兵时,统一的突厥汗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大唐发动的战役,不过是起了收拾残局的作用,委实有取巧之嫌。

    与隋朝比较而言,大唐初年对突厥用兵的规模要小得多,分裂的突厥诸部在突厥汗国的覆灭过程中,更是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大唐灭亡突厥的整个过程中,并未发生过任何大规模的战役,突厥强盛时拥兵数十万众,可唐军在碛口之战中仅仅斩杀万人,就令其冰消雪融,兵微将寡的颉利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能做出,就已经被彻底击败,显而易见,唐军所击败的不过是一具一碰即倒的空壳罢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颉利益衰,国人离散。会大雪,平地数尺,羊马多死,民大饥。”

    大雪对游牧部落向来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草原上饥荒泛滥,最终竟沦落到“种落尽叛,六畜无余”的悲惨境地。

    在独孤策眼中,即使大唐不出兵,颉利如果对突厥的局势依旧不能想出办法来解决的话,最多也只能再撑三年了,显而易见,大唐当时出兵,不过是相当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人将压垮骆驼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唐的出兵,无疑是非常无稽地。

    对于东.突厥而言,大唐毕竟是农耕民族,之前又是自己欺负劫掠的对象,威胁较小,反倒是叛离的薛延陀在生活模式上与自己极为相近,势必会前来争抢草场和部民。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突厥和薛延陀彼此间形成了生死存亡的致命威胁,北方草原上的双雄,绝对不可并立。

    正因如此,突厥第一时间就出动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然而十万主力精骑的覆灭最终动摇了汗国的根本,之后突利、拓设相继战败,实力大损的突厥自此失去了主动进攻之力,被迫转为防御。

    此后薛延陀频频主动对突厥发起攻击,蚕食其剩余的土地和部族,令其元气大伤,与此同时,东.突厥又遭遇了天灾,迅速衰颓,等到大唐出兵时,已经奄奄一息。

    就在这样的困境下,这个羸弱不堪的帝国还不能集中精力抵御唐军,而被迫要将主力放在北面防备薛延陀,这也正是唐军能够轻松灭亡东.突厥的主因之一。

    大唐虽然号称灭掉了突厥,其实只不过是消灭了少数颉利可汗的直系势力而已,直到颉利遭擒,突厥彻底灭亡,原来那个突厥汗国中的大部分部族其实都还完好无损,也没有与唐军做战,只是投靠了新阵营而已,其中一部分归附了大唐朝,更多的则早在大唐出兵前,就已投靠了薛延陀。

    据《旧唐书》记载:“夷男率其部东返故国,胜兵二十万,立其二子为南北部,太宗亦以其强盛,恐为后患。”

    由此可知,那些从东.突厥叛出并组建薛延陀汗国的部落,再加上薛延陀趁东.突厥崩解时吸纳的部众,数量非常庞大,其中仅能战斗的精兵就有二十万之多,部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原本都是东.突厥的主要实力。

    显而易见,薛延陀的叛离给东.突厥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从“恐为后患”也能看出,大唐对突厥的一个分支,新建国的薛延陀都非常忌惮,多方戒备,却没有能力像灭亡突厥那样灭掉对方,甚至不敢主动出兵启衅。

    这也从侧面证实,大唐这次击破突厥,全靠对手自身出了问题,如果突厥不内乱,薛延陀不叛出,大唐对其根本无可奈何,甚至还远非其对手。

    细察历史,不难看出,尽管突厥是在大唐与薛延陀的前后夹击下覆灭的,颉利身边最后的力量也是被唐军击溃,他最终也落到了大唐手中,但说起对突厥的军事打击,其实主要是由薛延陀来完成地。

    薛延陀不仅分走了东.突厥的二十万精兵,还倒戈而击,消灭了突厥剩余兵马中的主力。而忠于颉利的主力兵马的损失,又加剧了剩余各部叛离逃散的进程。

    显而易见,突厥实是亡于薛延陀之手,大唐只不过是捡了个漏而已,并非倚靠自身独自取胜,最多也只能说成是“在一些东.突厥原部族的帮助下,击败了另一些忠于颉利可汗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