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秋风传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易主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易主将

    沈若寥并没有急着第二天就去找谷沉鱼算账。他另有计划;既然这个人这么麻烦,自己最好一朝出手便釜底抽薪。他可能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隔日,沈若寥头一次被侍卫拦在了武英殿阶前,奉诏在殿外候旨。铁铉和盛庸也在。两个时辰之后,山寿才出来宣三人进殿。

    进了大殿,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和徐辉祖这些股肱近臣都在。朱允炆坐在龙椅上,含笑望着他们,开口道:

    “三位大人久等了;朕刚刚和齐、黄两位大人,方先生以及太傅大人讨论定了,平燕大军的统兵权职,以及三位大人的责任,都有所变动。现在,朕想听听三位爱卿自己的意见。朕想以北平、白沟河两战失利,重伤大军元气之罪,解除大将军李景隆之职,而命历城侯盛庸代行平燕大将军一切统兵职权。以亲军都督沈若寥为左副将,右军都督平安为右副将,协理各项军政战事。进山东布政使铁铉兵部尚书大司马相,随军参议军机,及掌所有军饷输送、战守兵马调配;中军大都督徐辉祖佐大将军、铁尚书所有后备事宜。刚刚齐、黄两位大人,方先生和太傅大人都已经同意了。不知道三位爱卿自己的意思如何?”

    沈若寥一时没敢吭声。他已经做好准备,只要天子的新任命不太离谱,他就全盘接受,不想再折腾了。然而,左副将的头衔还是吓了他一跳。同时让他诧异的还有盛庸的大将军位。只有铁铉的兵部尚书在他看来是合理的。然而现在轮不到他开口;他要先等盛庸表态,听听新任大将军到底说什么。

    盛庸叩头辞道:“陛下隆恩,末将感激不尽。然而济南之役,实非盛庸之力,全凭铁大人指挥,沈大人死力,以及济南百姓的支持。盛庸无功无能,安敢当此大任?”

    朱允炆不急着说服他,转问铁铉道:

    “铁大人,大司马相一职,爱卿自己怎么看?”

    铁铉叩道:“回陛下,盛侯爷对己过谦,对铁铉则过奖。铁铉为山东参政,济南守备乃份内之职,尽力非功,不尽力则为罪也。何况守城之策多出于盛侯爷和沈大人,守城御敌之兵,也都是听他二人号令。铁铉实无功也,先前受陛下隆恩,擢为布政使,已然大大有愧,岂能再受司马。”

    朱允炆接着又问沈若寥:

    “你呢,若寥?你也要推辞吗?”

    沈若寥抬头望着天子笑吟吟的脸,有些犯愁。徐辉祖正看着他,面无表情。

    他说道:“皇上,我写的奏表您都看过了啊,我根本什么都没做。”

    朱允炆听完他毫无新意的回答,有些得意地笑了。

    “三位爱卿,功永远是别人的,自己永远什么都没做。朕早知道你们会这样回答。所以,依朕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也别再推辞了。”

    铁铉看了看盛庸,犹豫了一下,叩道:

    “启奏陛下,从全局来看,臣以为,对我三人的任命都有不妥,还请陛下和各位大人慎重再议。”

    盛庸和沈若寥都没有吭声。朱允炆迟疑地问道:

    “铁大人以为有何不妥?”

    铁铉看了一眼盛庸。盛庸会意,自己开口道:

    “回陛下,临阵换将兵者忌之,每阵换将更是如此。朝廷大军自出征,先是换下了威名赫赫的耿炳文老将军,已是不利军心;现在,又要换下声名在外的李大将军,军心又将因此摇动。更何况,盛庸都指挥而已,以本部三万人马选参将出征,本只是默默无闻,但知服从指挥;即便济南三月守城,靠的也完全是本部的两万人马和济南城内的一万守军,尽的只是参将的本分。列将各拥军数万,战功赫赫,唯独盛庸是平庸之辈,无才无名,根本比不得何福、平安这样的宿将。以庸为大将军,只怕大军军心不服。摇动加上不服,盛庸等于是乱了军心。所以,末将万不能担当大将军之职,还请陛下三思。”

    铁铉接着道:“陛下,臣不能担任大司马相一职,因为臣从来没有过在中央六部任高职的资历。虽然这在平时无关紧要,但现在是战时。兵部尚书一职何其重要,没有时间给臣来熟悉和适应。先前名义上罢了齐大人以缓燕兵,毕竟只是名义上。何况现在,朝廷首胜,完全可以借此恢复齐大人官职。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已然如履薄冰。若让我为司马,只怕谨慎之至,反而会胆小怕事。”

    大家都看着沈若寥,就差他开口了。

    沈若寥道:“皇上,我不能做副将,理由很简单。出征大军里,没有任何一部是我的本部。皇上您心里清楚,为将者的威望,是靠长年累月和部下共处军营处出来的。皇上您更清楚,若寥的本部是羽林二卫,所以我出身禁军,这辈子的威望也就只在禁军里。我带不了外面的大军,没有人会听我的。”

    朱允炆叹了口气。

    “三位爱卿,你们都有道理,你们的这些道理,其实刚才,朕和几位大人都已经讨论过了。盛将军,若寥,你们的担心大可不必。朕的任命,有大将军印和尚方宝剑佐证,从来无人敢质疑半个字。至于鼎石爱卿,朕对你的忠心和能力绝对有信心。你更不用担心齐大人,事实上,要你任司马一职,这个提议正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三位爱卿只管放心就任,放手行权。朕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给你们全力的支持。”

    铁铉和盛庸固辞,天子就是不准。最后,铁铉无奈,只得叩谢隆恩。沈若寥也跟着盛庸一同叩谢了。建文皇帝随即将新的任命朱笔黄绸写好颁布了下去。

    朱允炆放了铁铉和盛庸以及三个文臣回去,却留下了沈若寥和徐辉祖。

    天子说道:“若寥,你马上又要走了,这回是左副将出征。御林军里的事,朕不想老这么让你挂着心,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你需要专心致志地留在战场上。所以,朕想让你和太傅大人商量一下,看看蓝正均接你的位置合适不合适。如果可以的话,就尽快把这件事办了。”

    沈若寥犹豫了一下,问道:

    “皇上,除了蓝正均,您心里就再没有别的人选了吗?”

    朱允炆柔弱地笑笑:“除了你和董平山,朕也不知道别的人了啊。你走了以后,就只有蓝正均隔三岔五还能有时间过来陪陪朕。”

    沈若寥已经在心里把董原骂了个狗血淋头。他看了看徐辉祖;魏国公给他暗暗使了个眼色。他答道:

    “好吧;我和公爷商量商量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