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国术感应与枪对抗的理论系统
印证,融合,形成了新的东西。 张钺有两个师父,但是严格的算起来,都是不完整版的。 国术前辈留下了很多的拳谱经纶,但是都以方法居多;没有人说透,没有人把在根子上的原理能说的出来;包括‘武神’孙禄堂留下的四本著作,也是有方法,有境界,但是没有原理。 那是时代,是知识的限制,是无法改变的。而在当代,很多人开始了阐述,开始用自己的文化,用自己的知识开始解释拳谱,阐述原理。 可是,一帮没有体悟或者体悟不完整的,没有境界的,靠想象的热心人,把国术都搞成了什么样? 当年国术的对抗,是靠手头功夫的对抗;可现在国术的对抗,似乎演变成了笔头的对抗,嘴巴的对抗! 一百个人,竟然能把国术描绘成一百种不同的东西!一种功夫,竟然被诠释出了N多种的练法和理论根基!哪怕一个拳派,一个创始人之下,竟然会出现后期的传承攻击早期传承的理论! 一个人创的拳,竟然也能分成两派!国术界,是否真的令人感到悲哀?国术,是否已经变成了一种拿来玩嘴巴,玩笔杆子的东西?这样的国术,还不如让他淹没,湮灭… 所幸的是,张钺一路走过,看到了更多的看不到的东西,用自己的体悟,见识过的人,都让他感觉到了希望。 希望的过程中,他也有迷茫!探索的道路,每个人都会迷茫,特别是针对没有原理理论基础,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国术! 而现在,张钺找到了一个理论依据,找到了一个系统依据,那就是原传佛教。觉悟者的教导,觉悟者的系统。 这个系统很宏大,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张钺关注了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国术需要的那部分。 当然,此刻,张钺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境界,去为国术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但是,此刻,他却为国术在三层划分之外,做出一些具体功力的标准划分。这个划分,是从五蕴和六根之中启发,结合国术对抗和人的身体条件,参照自己所接触的和资料中记载的国术前辈的功夫水平得来的。以人的反应和行为感应程度为基础,其初步划分大致如此: 一:国术对抗的刺激:正刺激,负刺激,零刺激。 1.正刺激的定义为:来自对手的攻击,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刺激。对方动手了,自己感觉会受到切实的攻击,会受伤。 2.负刺激的定义为:来自对手的破绽和空挡,能激发自己攻击对手的刺激。对方动手了,却同时暴露出了自己难以回防或者易于你反击的地方。 3.零刺激的定义为:对手没有进行攻击,也没有露出破绽和空挡。就是两个人面对面或者在游走试探状态的时候。 二:国术对抗中对于刺激的反应行为:滞后反应,即拍反应,离体反应,同动反应,意识反应。 1.滞后反应的定义为:承受到对方攻击后产生反应。也就是被打了之后的反应。 2.即拍反应的定义为:在对方的攻击到达身体的瞬间产生反应。对方打到你了,但是力还没有发出来。 3.离体反应的定义为:在对方的攻击似挨未挨及自己身体时产生反应。对方的动作已经出来了,快要沾上你的边了,但是没挨着。 4.同动反应的定义为:在对方的攻击动作刚刚开始尚未完整形成时的反应。比如对方的手要做一个动作,基本上是肩膀先动,在别人肩膀动的时候你就开始动了。 5.意识反应的定义为:在对方的攻击意识形成的那一刻就产生反应。这个基本上是等于在面对零刺激的时候,还有就是背对着对方,甚至不知道有攻击者的时候。更进一步可能是相隔甚远不知道有攻击者存在的时候。 三:国术对抗中行为感应:无反攻感应,单一反击感应,完善感应,完美感应。 1.无反攻感应的定义为:对于正负刺激,不能在反应后马上形成反攻动作。也就是反应归反应,知道人家要打你,但是自己干等着挨打,动作速度跟不上反应速度。 2.单一反击感应定义为:对于正刺激,只能产生一种肢体本能反击动作。就是别人打你了,你的动作也出来了,但是很单一;比如别人一个直拳,你习惯是格挡然后冲拳,当时你就是格挡冲拳了;但格挡冲拳,未必是最适合当时对方对你的攻击的,对方也可能是个虚招,你就要入套了。 3.完善感应的定位为:在感应到正刺激的同时,也能感应到负刺激;并产生最佳最适合正负刺激的反击动作。这是肢体智慧和脑子智慧结合出现的感应。就算对方故意卖的破绽,你也能感应出来,反应的到最合适的方法。 4.完美感应的定义为:完美感应就是肢体智慧和脑子智慧结合在国术中的最高感应层次了,是在意识反应产生之后,不只是身体的动作反应,而且能根据当时的环境,做出最适合当时的行为。比如,别人隔着你五十米准备开枪,你在他想开枪了要瞄准你的时候就感应到了,感应到之后,如果按完善感应,可能是就地打滚躲开对方的枪,但在完美感应的境界,可能你当时会滚到现场的一张桌子后面,然后又连续的变换位置。 在这里,最高的境界就是一个意识反应加完美感应的组合,而次之的则是同动反应加上一个完美感应了。 在张钺所看到过的资料里,似乎达到过境界的,只有孙禄堂,孙存周父子。而在第二层境界的当然,因为资料的不完整性,和记载的不准确性。实际可能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特别是民国时代。比如李存义,车毅斋,李景林,尚云翔,唐维禄,薛颠等人。但已经是无法考证的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基本都是活跃于江湖,经历多多,经受各类遭遇刺激多多的人!国术境界,实际上到民国时期才发展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层次!为什么呢?张钺分析,应该是火器的进入中国! 在国术史上,在国术名人,在国术修炼达到了巅峰的前辈当中,曾经有一个惨痛的悲剧,是和枪有关的,那就是人称‘眼镜程’的一代八卦掌宗师,‘武神’孙禄堂曾经求之以艺的程庭华先生!他是死在八国联军的排枪扫射之下的! 很多现代人,都认为国术再高,包括民国时代发展到最强盛的时候,功夫再高都是无法和枪对抗的。他们的一个根本言论,就是因为作为一代国术传奇的孙禄堂说过无法对抗火器的话,并且孙禄堂的武学,到后期开始了中和之道,以修身为宗旨,这似乎是一种退让和否认心灰意冷的表现。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分析国术和体察国术的现代盲点! 张钺,用自己独立冷静的思维,对孙禄堂说过的话,表示了深刻的怀疑! 怀疑来源于两点。 首先,在关于孙禄堂的记载里,有过对抗枪的经历!那是五个鬼子向他求证中华国术,他表演了一手五个鬼子压在身上,用柔道之法锁死了他的手脚还有脖子,但是老孙在叫了开始之后马上就跟掀翻布娃娃似的站起了身,然后一个鬼子恼羞成怒,拔枪要射,可是在鬼子刚朝着老孙原来的位置瞄准的时候,老孙已经到了拔枪鬼子的身后用手抵住了他的脖子! 第二,什么是中和之道,修身养性是为了什么?就是让身体强健?以孙禄堂一代宗师的身份以及他对国术的体认,会2B到把国术转向锻炼身体的路数,会想不到锻炼身体何必练拳练国术?修身养性大把的方法,练拳练国术是吃苦的活,是最难的一条路,拳练不好走错路反而会伤身,老孙要让大家锻炼身体修养心性,何必如此,高调跑出一个‘中和之道’呢? 这么大的一个破绽,让几乎现代的所有人,包括孙禄堂后期那个时代的人,竟然没有发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想想孙禄堂在自己的著作中的那句话,关于至诚之道,可以先知……,然后的相关补充解释,就可以发现了!翻翻儒家的经典,就可以发现,以中和之道为修炼指导达到的最高程度,就是至诚!‘至诚之道,可以先知’,说到底也就是沿着中和的思想修炼最终就是达到先知的程度! 先知是什么?要拥有先知的能力,目的是为了什么? 张钺的认识里,恐怕最终是为了和火器的对抗!作为老师兼好友的程庭华的死,给孙禄堂留下了心里的烙印!而且孙禄堂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国术修炼到最高的程度,恐怕都快不过子弹;但是,先知就是为了在子弹没有发射出来之前! 任何的对抗,都是有先决条件的! 我快不过你的子弹,但是我可以快过你的人!这就是国术对抗火器的根本所在! 孙禄堂用行动和自己的语言形成了一种矛盾,并形成了一个国术不能对抗火器的谎言!而明眼人如果有心去看,就能发现其中孙老隐藏却在表现的东西! 对于孙老的谎言,张钺仔细的思考了一下,马上也就释然了!历来的江湖人,都有留一手在关键时刻保命的潜规则,这几乎是江湖人都知道的秘密了;老孙的这种矛盾,恐怕就是留一手的鲜明表现! 但孙禄堂的留一手,并不萎缩,并不小家子气;反而尽显了一代国术宗师风范! 中和,至诚之道,然后再加上一堆的儒家道家和《易经》上的经典语录,如果换成是一个外国人来研究这些,张钺相信,那个外国人就算研究个十八辈出来,恐怕都搞不懂到底是什么内在的涵义!孙禄堂留的这一手,不是针对国人,针对的是外国人,是当时的侵略者! 可惜的是,当时的国人,国术界的人,也没有人真正参透孙老,看穿那一层遮掩和他的真正用心! 武神,只有一个!把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了国术修炼宗旨和方法,了悟通透的人,当时只有孙禄堂一个! 后来出了个以《易经》演武的薛颠,可惜却死在了大势之下!被人民解放军一个排的人,机枪带步枪,窗户,前后门一起封堵,不以活捉为第一目的!死在了乱枪扫射,飞天不行遁地不能之下!后路之绝,犹绝过当年的程庭华。 其实,这不是国术不能对抗火器的证明,这反而是一个最好的反证!直接说明了一些事实!只看你懂不懂得分析,有没有清晰的头脑和思维能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