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三章 韩国被灭,赵国面临危机

第四十三章 韩国被灭,赵国面临危机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经过这次逐客令事件,秦王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统一天下,统一天下,什么是天下?天下不单单是天下的土地,还有天下的民众,天下的思想和天下的民心。秦王决定,要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用天下人的能力,来夺取天下。

    从此秦王大开方便之门,广招天下人才入朝,秦国也如虎添翼,在战国七雄之中,占据了制高点。接下去的任务,就是要对其他六国,一一击破,按照李斯的计划,秦国先把炮口对准了韩国。

    这韩国也实在是够悲催,本身实力弱不说,还挨着秦国这个虎狼一般的邻居,这就是天生挨揍的命啊。韩国虽然瘦小,可痩归瘦,那浑身也都是精rou,秦国想把它一口吞下,也没那么容易。

    秦国几次进攻韩国,都被韩军击退,秦王一看,一个小小的韩国,就让自己这么大费周折,还没有能拿到手,那统一天下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啊!不行,我要转变一下策略。当然了,正面进攻还是要的,可在玩硬的同时,还是要玩软的,在玩阳的同时,还是要来阴的,没错,这些就是李斯的主张。

    秦国一边正面进攻,一边在韩国内部培养亲秦势力,这有骨气的韩国人很多,那只想保自己荣华富贵的韩jian也不少。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的代理太守腾,拿国家土地当礼物,把南阳郡献给了秦国。秦王很高兴,腾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被封为内史,而后秦王为了表示对腾突出贡献的赞扬,又派腾率军攻打韩国。

    这对腾来说,简直就不是个任务,因为对韩国太熟悉了,腾就自己给自己当向导,很快拿下了韩国。公元前230年,韩王安被生擒活捉,韩国灭亡。

    韩国,自三家分晋起,独立于战国硝烟之中,由于天时地利的缺陷,活的一直都比较窝囊,一直以来尽量的不去sao扰邻居,邻居打架,也是能躲就躲,不能躲的,也要权衡利弊,加入到稍强的那一方。站对了队伍,分胜利品的时候,也是尽量拿少拿差,要是站错了队伍,就更是灰头土脸了。

    韩哀侯的时候,趁着邻居没顾上自己的机会,一个猛子,把低年级的郑国给拿下了,从此保证了领土的完整,也算是险中求了次富贵。

    到韩昭侯时候,任用申不害变法,这才脱筋换骨,把自己打造了成了一个刺猬,虽然小,可也算有了自己的独门暗器,在众大国之中,站稳了脚跟。

    要怪,就怪自己的命不好吧,自己虽然从小rou球,变成了带刺的小rou球,可邻居,却已经进化成了虎豹豺狼,能熬到今天,韩国也实属不易了。

    吃掉了韩国,秦国又把目光扫向了赵国。也是该着,公元前229年,赵国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就大地震吧,伴随着大地震,还发生了大灾荒。秦国那肯放过这个机会啊,就派大将王翦带兵攻打赵国,想趁着这个乱乎劲,一举拿下赵国。

    赵国也只好硬着头皮迎战,他们派出了最强阵容,由名将李牧带兵抵抗秦军,司马尚为副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由于赵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整个国家的北面,也就是中原的北边境了,经常遭受到匈奴的袭击。为了保家卫国,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抵抗匈奴的进攻,因为工作位置的特殊,再加上工作性质的特殊,李牧被授予了极大的机动权力。

    这么说吧,李牧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自己手下的官吏,他想让谁干,谁就能干。李牧治下城市的租税,都不会上交国库,直接由李牧保管,作为军队的开支。但是您也别多想,李牧没有把钱放到自己口袋里,全部花到了将士的身上,除了给士兵发很多军饷之外,他每天都会宰杀几头牛来犒劳兵士,还教士兵们射箭骑马,小心的看守烽火台,多侦查敌情

    少动多看。

    李牧制定了规章制度,如果发现匈奴入侵,大伙要第一时间收拢人马,退守营垒,哪个敢出去和敌人交战的,马上斩首。就这样,匈奴每次一来,前方就发动烽火报信,大伙就退到城池之中,站在城上给匈奴阅兵,听任匈奴士兵辱骂。

    就这么几年过去了,士兵们觉得有点窝囊了,每天就是cao练,吃好的,然后等人家来,自己关好门,看人家嚣张,听人家骂。匈奴虽然也觉得李牧胆子够小,可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仔细一想,自从李牧来了之后,自己好像除了在人家面前嚣张嚣张,骂几回大街,其实什么实际好处都没捞到啊,原来这里李牧不简单啊。

    匈奴虽然这么看,可赵王不会站在匈奴的角度看问题,他觉得,自己给了李牧那么大的权力和信任,可李牧只是每天在前线给自己丢人现眼,就派人催促李牧,下次匈奴再来,要给我出去打仗,就算打不赢,也要给我骂回来啊。可李牧就是一根筋,该怎么着,还怎么着,赵王一气之下,就撤回了李牧,派其他人驻守雁门郡。

    新来的将领比较有种,每次刚看到匈奴士兵的影子,就带着人冲过去了,然后就被人家打的头破血流,留下军备物资,逃回城池。迫于赵王的压力,这新将领,每次都是和人家硬干,每次都是被人家殴打,被人家抢夺财物,除了交战之前,能和人家对骂几句之外,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赵王没招了,只好再次请李牧出山,李牧很干脆,天天躺着家里装病,说自己身体不行,去不了。赵王对付匈奴没办法,对付李牧还是很有办法滴,下令,李牧必须去,你不是去不了吗,我派人抬,也要把你抬到雁门郡。

    李牧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就给赵王交了个底,我可以去,但是,我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干,请你啊,不要干涉我。赵王同意了李牧的请求,李牧再次赶往雁门郡赴任。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李牧沿用了熟悉的治军方法,兄弟们好吃好喝好工资,平时练练弓箭骑马,匈奴来了,就继续装孙子。这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匈奴人虽然是没有得到收获,可他们给李牧定了性,这就是一怂货,虽然我们没占到便宜,但是,绝对瞧不起你。

    虽说跟着李将军,吃也好喝也好,还没有生命危险,可做人总是有尊严的,李牧手下的将士们有点憋不住了。老大,我们真的不是害怕匈奴人骂我们,就是觉得啊,这样过日子,没有意义,同样是人,一个鼻子两个眼,我们怎么就不能好好的和他们打一架那!

    李牧分析了一下局势,感受了一下双方的气势,做了个决定,好,就打一架。

    李牧平时虽然不让士兵和匈奴人打仗,可训练是一点都没敢耽误,手下有的士兵善于冲锋,有的善于射箭掩护搞偷袭,作战力还是够的。平时收上来的赋税,李牧也没浪费,都换成了战马和战车,现在将士们都憋着一口气,再加上匈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瞧不起自己,肯定会轻敌,所以李牧也是估摸着胜算比较大,才决定打这一仗的。

    李牧排兵布阵,调集人马,准备和匈奴干,可兵不厌诈,他还先给匈奴人设了个套。这几天,匈奴人欣喜的发现,边关之上到处有人在放牧牲畜,难道是李牧转了性,还是又被赵王给撤职了,不管那么多,匈奴人先是派出了小股部队去袭击,结果得到了不少好处。

    匈奴单于放心了,马上下令,全军出动,大家好好抢一次,过个年。这回可苦了匈奴兄弟了,他们兴冲冲的就钻进了李牧摆好的口袋,匈奴兄弟们在中间往前冲,李牧的手下就埋伏在两侧,拿他们当靶子练习射箭。等匈奴兄弟好不容易调转马头想逃命,李牧的冲锋部队又追着屁股是一阵厮杀,结果,匈奴大败,死伤十万多人马。

    匈奴单于是逃跑了,可是从此以后,十多年,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边境算是安稳了,公元246年,李牧被调回朝廷,他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当时秦国和赵国,还是假惺惺的和睦相处的,李牧就以相国的身份出使秦国,和秦国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双方把酒言欢,李牧趁机还把赵国在秦国作为人质的王子,迎接回到赵国。

    几年之后,赵国内部将军之间发生了斗争,结果是走的走,逃的逃,李牧没有参与争斗,作为仅存的硕果之一,他成了赵国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