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周末年有战国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开阡陌揽庶民心

第六十二章 开阡陌揽庶民心

    赵括急切的回了马服君别府,连夜与众工师试制“深耕之犁”。赵括如此行事,在众部属扈从的眼里,便以为他因去年坠马,落下了巅症,才会如孩童般说风即雨。其实众人不知,他们君上心中,自有一层深意。

    赵括曾经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到过后人在麦田中套种豆类。虽然梦境迷蒙,梦中的他放眼而望,看到豆麦皆是长势喜人,一看便知是丰收在望。梦醒之后,他也细细琢磨过,还在有意无意间向农人讨教过,得到梦中的豆麦间种可行之论。

    于是赵括将此耕种之方默默记在心中,准备将来乐乘到北方三郡为郡守时教他,让他在北方寒冷之地,行囤田养兵之法,推行此豆麦合种之术,做到就地解决粮秣后勤问题。

    “如今正是秋收之后,正好可以补种上秋豆和燕麦,明年春种之前,便可先收一季节豆麦,解除封邑百姓们的青黄不接之苦…...如果不是有荀子老师为了教我磨炼意志,而偶然提及‘深耕之法’,我是断然不敢在这紫山秋凉之下,试种豆麦,白白损耗地力。”摸着刚才冷却的新铸之犁,赵括如是想到。

    正如赵括口中言道:说干就干;此语自然是闯劲十足,语调间充满着他这个年纪的小青年应有的蓬勃之气;可是真要发动全紫山的百姓和你一起“逆天时”、搞秋种,却还真是不易之事。

    “大公子,今年年成尚好,百姓们估摸着粮食可是吃到来年秋收之时;这秋种之事,恐怕他们不会那么热心吧。”看着赵括为新的农具、农术不能迅速在封地推广而忧心重重,小珠只得在一边轻轻道出其中原因。

    赵括看了看小珠,虽然眼神间有一丁点埋怨小珠太过口快,一下子就言中了他的死xue命门;心想如是琬儿在身边,定能说上两句宽慰之言,使他心神安定。可是如今伊人不在,赵赵却也只好黯然点头,然后又埋头苦想着应对之策。

    所谓封君的食邑户头,多半是平时务农、战时从兵的国人;他们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且多为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武士之流,甚至可能因为战功而得到自己的庶子奴仆,成为一方豪强。只要他们按时上交了税付,服了兵徭之役,甚至可以不奉一国君王之诏,便更不可能任由封君们随意征发派遣――这也是从周朝初年,为了得到稳定的税收和兵源,而定下的国野制度。

    “万事开头难,今年是秋种之初,以荀子老师所说,要让百姓们看到秋天种地也能收粮,他们才会响应你――可是这也要到来年春耕夏种之时,才能见得秋种成效。也就是说,要到明年秋天,他们才可能效仿秋种。

    此事放在别家封君的食邑上也许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可是我紫山一带,地少人多,属于我自家直属的土地早就被母亲分给百姓耕种――就连年初荀子老师的山下开出的那几百亩荒地,也被分给了新迁入我封地的数户人家。

    现在真要像荀子老师所说那般,以庶子示范秋种,只怕是都找不到成片地土地……现在真要实施秋种,也只发动领民百姓。可要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深耕秋种,还是用全新的豆麦间种――爱惜地力的农人自然不会愿意。强令他们从之,便是新开徭役,这便又破了自家法度乡规,更是不可取。”

    赵括想得头昏脑涨,只好揉了揉鼻梁,然后再摇了摇头,深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虽然视野越来越广,思虑越来越深,可真要行起事来,反而是越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失了当年那冲锋陷阵的少年之勇……

    “还是做事欠考虑啊!”赵括大声自责道:“如今,只有命家中庶子,效法关中秦人,在紫山的缓坡之上,开阡陌筑梯田……只是……”

    赵括明知还可征调朝廷受于他的庶子之力,开出新地,又畏首畏尾,不敢当真如此行事。

    “大丈夫立世,因敢作敢当,雷厉风行,才能有所作为!括儿,你现在却是满口‘只是、只是’的,又是为何?

    我知道你想让家中庶子去开荒,行秋种之事,又怕庶人因开荒有功,必须释放为民。你当年敢在平原君的寿宴上,大唱《国殇》。难道现在会为释放几个有功的庶子为平民而左顾右盼,畏缩不前?”母亲要本说来看看这些天来连日来熬夜督造农具的赵括是否睡下,却不想听到儿子在那里怨天尤人,于是急步上前,代赵括说出了言到一半,又咽回去的话。

    “太夫人!”小珠知道母亲又要教训她的大公子,为了不让赵括难看,她施完礼仪,便装做为母亲奉上吃食点心,匆匆退了下去。

    赵括看到母亲来到,立刻上前去迎接,他拉着母亲之手,带着几分委屈说道:“母亲大人,如果的庶子开垦新田有功,按国法就当释放。可是家中这百多名庶子是父亲留下的家业,我实在是不好擅自处理……实不相瞒,孩儿从一开始就想借着开荒之事,还他们自由身。”

    赵括因恋人琬儿为庶子之事,对庶子这种带有奴隶色彩等级很是不满,认为这是丧失人伦之道的弊政。但他以为家中庶子是先父赵奢有意留给母亲,料理她老来生活的,所以不敢私自释放,怕被母亲说他不孝、败家。

    “是啊,这些庶子的确是你的父亲留下未放的,可是他不放庶子们自由,不是看中他们的劳力,想要奴役他们;而是希望你将来把这些人释放,让他们对你感激涕零,颂扬你的德行,使他们全心全意报效我马服家。你的父亲是为你留下的收拾人心的资本啊。”母亲眼中湿润,口带鼻音说道:“在说这两年来,我默许你从家中庶子中选出精壮之人充作家将亲兵,正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和你一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赎回自由。

    括儿你看,母亲把家中土地分于封邑百姓耕种,不光是为了缓解紫山人多地少之困,也是因为家中人力不足,为母的愿浪费良田啊!”

    “如此……我立刻把新造农具发放下去,要家中庶子全力开垦,论耕耘之功,放他们为民――等到他们开出荒地,我连并新开之地和农具一并交于他们,让他们做到独立自给,这才是正真的收拾人心”赵括一听母亲都放话了,自己也不再如妇人般扭捏,索兴一步到位,把如何安置想法释放的庶子之事,也一并做了。

    说罢,他眼中好像在说当时站在紫山巅时的那句:“大丈夫说干就干,行事绝不拖沓!”

    赵括正要吩咐马上办事,却听有人高声道:“大公子要放庶人为民!”

    那声音又继续道:“这可是不光是收拾人心之事――放不能独立自主的庶子为可以自主佃农平民,这更是击发人心向上求好,顺天理人伦的大好事啊!”

    赵括寻音而望,只见荀子和清瘦间却透着几分英气的青年人,已经两两立在门外――先前发言之人,定是这位衣裳褴褛的青年了

    “老师请进,学生正在具体cao办您说所的将改的农具推广之事……老师,这位是?”赵括一面向荀子解释,一面问青年的身份。“看他年纪也不小了,绝无可能是荀子的童子吧;他语调傲慢而略略轻浮――更不可能是老师弟子”赵括看着荀子身边这位鼻孔都是朝天的青件人,心中两番揣测,又两番推dao先前所猜。

    “这个野小子名叫缭,自称是个杂取法、儒、墨、道诸家之说的兵家!”荀子虽向赵括介绍这个青年,但他言语间,却透着几分怨意。

    “荀子‘引荐’之人当非寻常……”赵括打量了此人一下,除了看他手握一剑,觉得他像是个隐士游侠,也没有感他有什么不同常人之处。

    “我是魏国大梁人士,师成于鬼谷子!”年青人说到鬼谷子时,眼神中带着一丝骄傲与得意,好像是在说:想鬼谷子的高徒孙膑、庞娟,苏秦、张仪,那个不是一等一的经天纬地才,我自然也是有才之人!

    “鬼谷子……名缭……魏国大梁人士――秦国国尉,尉缭子!”赵括一看青年一脸傲气,再细细一想,马上得知此人便是日后坐镇后方,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无双奇功的“军师”尉缭子!

    赵括双目直直瞪着尉缭子,心中更是大感荀子了得:“天啊,我本就荀子老师为我引来李斯、韩非等治国文臣,他却给我钓来了尉缭子这条可鲸吞天下的大鱼!”

    本来有一分倦怠的他,立马精神大振,心想:“大鱼尉缭子,荀子老师把你钓到了,我就不会让你跑掉!

    SCER作品推荐:

    在霍格沃茨的中国人书号:125842

    巴伐利亚玫瑰书号:121280

    友情推荐:

    贴身保镖书号:131389

    都市之横财人生书号11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