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啊,三国在线阅读 - 第三章 打不死的小强(二)(1)

第三章 打不死的小强(二)(1)

    穷则思变。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就不再摆摊了,通过别人的资助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准备投身于军伍行列,干起杀人的买卖。

    虽然是初出茅庐,以前最多也就是杀个鸡或者鸭,从来没杀过人,但刘备的名号还是很响亮的,平原县刘子平对刘备的印象非常好,“有武勇”。估计不是刘子平买过刘备的鞋,而是刘备还没出道之前跟过九江太守卢植做事。

    卢植是东汉末年十分出名的人,上马可带兵打仗,下马拿笔可写论著,是个文武多面手。师从大儒马融,和郑玄、管宁、华歆是师兄弟。这几个人估计大家都不熟悉,只知道他们都是牛人就可以了。

    黄巾军是东汉末年的产物,刘备、孙权、曹cao等等《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豪杰都打过。刘备的第一场仗就是和黄巾军打的。

    这股黄巾军的首领是张纯,原本归属朝廷,后来反了判。张子平被受命负责讨伐这股黄巾军。由于没有写明的原因,张子平只派了从事(官名)带兵前去讨伐,路过平原县的时候,张子平把刘备推荐给了从事。

    就这样刘备正式开始了他几十年的征战之旅。

    刘备的队伍有了朝廷的番号,从属校尉邹靖。刘子平没有亲自带兵前来讨伐,而是派从事带兵过来,这证明在刘子平的眼中,这次的军事行动是可预见成功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只是过程却有惊险,这点是对刘备来说的。

    两军相遇于宽阔的平地上,刘备打马来到跟前,身后是他从涿县带出来的武装队伍,虽然人数不多,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刘备交的朋友,感情未必很深,拿起刀跟着的都是走到一块的兄弟。也许刘备并不知道,在这群人中有两个他现在并不认识,却最后陪伴他几十年的真兄弟,张飞和关羽。

    刘备的队伍事先并没有经过像样的军事训练,上战场杀敌靠的是一种理念——“人多势众”。作为这支队伍的领袖人物,刘备也没有参加过激烈的战斗,大家都是新兵蛋子。至于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等都是扯淡,提刀上马、杀敌如切菜这才是打仗的粗理——最粗的军事理念。粗理,就是在单兵战斗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一万对一万等于两败俱伤,两万对一万绝对取胜。

    黄巾军都是被压迫、连口饭都吃不上的农民组成,他们的战斗力在训练有素的政府军面前大打折扣,但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杀伤力,只要是个人,拿起菜刀就有把你剁了的能力。

    刘备的勇猛看在大家的眼里,接下来的就是收回你的目光,拿起你手里的刀,冲上去和敌人进行血和rou的厮杀,不管是政府军也好,黄巾军也罢,在这场战斗中,生命都是平等的,挨刀子很可能要和这个世界说拜拜。

    刘备犯了英雄冒险主义思想的错误,骑着马舞着剑,大喊一声“冲啊!”就直接冲入敌军阵中。刘备手起剑落,一剑劈在一个黄巾军的脖子上,鲜血唰地一下喷了出来。这是刘备第一次杀人,强压着内心的恐惧和有点颤抖的双手,在这样的时刻,发愣就意味着死亡,大脑无意识地下达继续杀下去的指令。刘备双脚夹马,举起剑再次杀入人群之中,忽然一把长枪刺了过来,刘备斜身用剑一挡跌下马去,心中大惊,还好反应快。

    两军的士兵胶着在一块,到处是刀光剑影和残肢断臂,看着满地的死人,刘备怕了,怕自己一个疏忽就和他们一样躺在地上永远起不来。身后呲的一刀砍在了刘备的背上,顿时感觉火辣辣的痛,刘备顺势栽倒在地上,旁边还有几具尸体。英雄此时应该忍住身上的伤痛,握起武器继续奋勇杀敌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死在敌人的大刀之下。这样的人最后只能成为烈士。刘备没有再站起来的勇气,躺在地上直接就装死,还好身上的伤不是大出血。

    装死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打仗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主簿来记军功的,他们手上有个本簿子,叫军功簿。除此之外,军功还用人头来算,你砍了多少人头回来,就给你记多少军功。你在地上装死,别人一刀咔嚓下来,你的人头就被拿去记军功了。

    受伤也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的有限,破伤风疫苗是没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消毒也是十分困难。如果你挨了一刀,最好保佑敌人的刀上没有铁锈、病毒、鹤顶红,否则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刘备虽然没有战死,但受伤、装死两样风险很大的事情他都沾了。《典略》“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如果没有涿县那帮和他结好的朋友把他从死人堆里挖出来,还用牛车把刘备送回来及时医治的话,估计刘备坟头早已长草。

    这次的死里逃生让刘备心有余悸,也改变了刘备对于打仗这件事的看法。

    虽然刘备又是受伤又是装死,但刘备战场杀敌的军功不能磨灭,刘备是涿县武装队伍的首领,况且这场仗最后的结果是胜利的,所以必须给刘备嘉奖,中山安喜蔚。这是刘备第一次得到朝廷正是的封号。

    安喜蔚、下密丞、高唐蔚、高唐令,这些都是朝廷颁发证书认可的官,后来的情况表明,当官并非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样,刘备当了这些官,都因为某些原因弃官而去。某些原因是指对朝廷的用人制度和潜规则的反感。

    按理,刘备这种鞭打朝廷主要公务人员、还拍拍屁股走人的行为,放到现在是要被全国追捕的。但东汉末年群魔乱舞、黄巾军到处造反、朝廷内部混乱不堪,谁还有空管刘备的不法行为,再说,刘备不干了,正好上面的某官员可以安排自己的亲戚朋友上任,真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皆大欢喜。

    在刘备鞭打督邮,不当这个狗屁的安喜蔚离开后不久,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下来募兵。估计刘备对这次的募兵很感兴趣,也打算着加入何进的派系当中,所以在碰到毌丘毅后,就跟他一起走了。

    还没到丹杨,只走到徐州下邳的时候,突然前面出现了一股黄巾军,人数一千不到,武器装备方面明显落后,从整个战斗力情况上来看,和刘备的这路人马不相上下。刘备粗略分析了一下,自己怎么也算是正规军,再加上毌丘毅的几十号人,如果这个时候不好好变现一下,那等到什么时候表现。刘备当下决断要和前面的黄巾军开仗。

    刘备吸取上次受伤的教训,不再是大喊一声冲啊就单枪匹马杀入敌阵,而是和其他士兵一起杀敌,尽量有所依靠,换句话说,刘备的刷怪模式由单刷转向了组队。

    战场上到处是刘备的身影,举着明晃晃的剑,伴随周围的鲜血飙溅,还有呐喊和指挥的声音。刘备在这场仗中的表现十分英勇,黄巾军表现出来的实力也不俗,双方的战斗十分激烈。由于黄巾军的组织能力不强,再加上军心不稳,这场仗最终以刘备军的胜利结束。

    刘备的英勇表现给了毌丘毅十分好的印象,也由于刘备再立战功,表为下密丞。

    这是刘备的第二场仗。就像很多股民一样,一开始都是赢的。

    随后的几年是东汉末年最混乱的时期,十常侍、何进、董卓等作乱,朝廷被搞得是鸡飞狗跳。189年,汉灵帝终于解脱,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去了。董卓进京,废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汉献帝,专擅朝政,倒行逆施,杀人放火,**掳掠,坏事做尽,人人得而诛之。

    讨伐董卓的联盟开始组建。

    《三国演义》里面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场面是相当壮观。另外还有曹cao、孙坚和刘备。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成为了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典故。

    事实上,华雄是孙坚斩的,刘备连吕布的毛都没有看到,更不用说三英战吕布了。至于十八路诸侯,却只有十路,加上曹cao和孙权,十二路。在《三国志》曹cao的传里面: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以上十路诸侯共举讨伐董卓的大旗,最后自相残杀,真正和董卓交手的只有曹cao和孙坚。在这些人中,最后留下来成就一番霸业的,也只有曹cao和孙坚。

    其实,还有一支武装队伍参加了这次讨伐董卓的行动,那就是刘备。但刘备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是十九路军,在各路诸侯面前,刘备实在太渺小,压根排不上号。比起后来的曹cao和孙坚在史书中的表现,刘备在这次讨伐行动中只有四个字表现“为贼所破”。

    很多人认为,此处的贼是刘备任高唐县令的时候,黄巾军打破了高唐县,刘备只能去投靠公孙瓒。但《三国志》裴松之记载“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此处引用的是《英雄记》的资料,裴松之没有对这段资料提出反驳,引用出来的意思是,裴松之也不能十分肯定刘备究竟是被黄巾军打破了城,还是被董卓打败的。这时候《三国演义》书写了刘备三英战吕布,虽然这一段是YY出来的,但罗贯中考究刘备参加了讨伐行动。结合《英雄记》的资料,我们肯定刘备参加了这次行动。

    只是刘备的运气实在不好,带领队伍还没有和盟军胜利会师,半路就被董卓的某一路人马给打败了。之前刘备打的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巾军,这次真刀实枪面对的是董卓的正规军,再加上董卓的人马明显比刘备的要多(董卓曾派出三万部队抵抗盟军),很可能刘备还是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了董卓的兵马,打的是遭遇战。

    《三国志》惜字如金,具体的情况没有描述,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刘备兵败的过程。但依后来的情况来看,刘备应该不至于全军覆没,依然保留了部分军事力量前去投靠公孙瓒的,所以我们猜测,刘备和董卓的兵马交战了,但刘备一看形势不利,果断下达撤退的命令。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去哪里,刘备选择了投靠曾经的好同事、好朋友公孙瓒。

    公孙瓒,白马将军,在几路诸侯之中,算是比较出色的人物。

    189年以前,公孙瓒靠着幽州三千骑兵起家,在辽西一代抗击黄巾军和胡人,由小小的骑兵都督一路到封侯,战功累累。公孙瓒打得黄巾军张纯抛弃妻儿逃入鲜卑,带着人马敢大胆地追杀如鲜卑境内,由于过于深入,最后被敌军丘力居围困在辽西的管子城二百多天。在这段被困的日子里,公孙瓒依然大力和敌军作战,天天都是砍人。公孙瓒被困得粮尽士溃,丘力居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后丘力居实在忍受不住公孙瓒这疯子的打法,远走柳城,公孙瓒这才得脱。

    此后,公孙瓒守护边境,只要听到敌人来袭,立刻打满鸡血,能够从早上一直打到深夜,一打起来就像打杀父仇人一样,搞到最后乌恒都怕了这个战斗狂人。

    191年,青州三十万黄巾军攻打渤海,公孙瓒率领两万步骑兵在东光南大白黄巾军,斩首三万。败退的黄巾军渡河的时候,被公孙瓒渡半击之,杀死数万,俘虏七万。公孙瓒名气大震。

    此后,公孙瓒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幽州变乱的主要问题还是少数民族,虽然公孙瓒在攻打张纯、丘力居之中取得胜迹,奈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些人慢慢地让幽州十分头疼。但在幽州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却让这些少数民族很佩服,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幽州刺史刘虞。一看着情况,朝廷又把刘虞派了回来,还是幽州刺史,公孙瓒的上司。

    刘虞采用的是怀柔政策,深得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心。公孙瓒却是十足的好战分子,再加上担心功劳给刘虞抢了去,居然派人杀掉丘力居等人派出臣服刘虞的使者。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安定面前,公孙瓒就是一个搅屎棍。

    接下来盟军要讨伐董卓,董卓迁都长安。

    这个时候刘备来到投靠公孙瓒,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

    刘备投靠公孙瓒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昔日友好的交情决定的。刘备十五岁已不再卖草鞋,母亲让他出来游学。刘备和公孙瓒当时都在卢植手下当差,公孙瓒对刘备是很不错的,刘备一直称公孙瓒为大哥。

    只是现在的公孙大哥不再是以前的公孙大哥了。

    汉献帝不想被董卓软禁的长安,派了刘虞的儿子刘和偷偷跑出来,让他去幽州找他的父亲刘虞带兵去长安把献帝接出来。刘和途径袁术地盘的时候,居然把这件事告诉了袁术。袁术把主意打到了刘虞的身上,把刘和给扣了下来作为人质以此要挟刘虞帮助自己。

    自己的儿子被扣,刘虞只好派了几千骑兵给袁术。这件事情被公孙瓒给知道了,公孙瓒认为袁术这家伙可不只是要几千兵马这么简单,很可能要造反,所以不想发兵给袁术,还阻止刘虞发兵。

    刘虞不听,派了几千兵马过去给刘和带,跟着的是袁术。公孙瓒害怕袁术知道他阻止刘虞发兵这件事而怨恨他,他的做法是,也派自己的堂弟公孙越带几千兵马过去跟着袁术。公孙瓒还偷偷让袁术把刘和抓了起来,夺了他的兵权,也就是那几千人马全都归了袁术。这算个什么事!

    公孙瓒虽然是偷偷干的,但这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刘虞还是知道了。刘虞和公孙瓒两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明显升级。

    最后刘和还是从袁术那里逃了出来,只是脱了狼窝又进了虎口,在北进的途中被袁绍给扣了起来。

    这个时候袁绍、袁术两兄弟的矛盾也不可调和。袁绍派周昂去攻打袁术的阳城。袁术派公孙瓒和孙坚迎战。结果是,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在战斗中中箭身亡。

    公孙瓒把公孙越这笔账算到了袁绍的头上,异常气愤要把袁绍给剁了。袁绍虽然人手众多,但白马将军这个疯子疯起来也是让人十分害怕的,所以袁绍想缓和一下公孙瓒的关系。把渤海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的另外一个堂弟公孙范,希望通过渤海太守这个位置作为补偿,平息公孙瓒的怒火。结果公孙瓒拿了这个渤海太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还是要来找袁绍算账。

    袁绍也不是懦夫,派麴义作先锋与公孙瓒交战,生擒严纲,一直把公孙瓒打到蓟县。

    公孙瓒回来了,而且把兵扎在了刘虞不远的地方。两座小城能够遥相对望,公孙瓒站在城墙上能够看到刘虞的怒火,刘虞站在敌楼也能够看到公孙瓒仇恨的眼光。

    最先出手的是刘虞,刘虞的军队虽然众多,但都是不怎么打过仗的,刘虞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动武基本上是没有。再加上刘虞再攻打公孙瓒的城墙的时候还下达了士兵不得sao扰百姓的军令,最后被公孙瓒一把火给烧了营,败逃居庸城。

    公孙瓒集合队伍,用三天的时间就打破了居庸城,俘虏了刘虞。

    董卓已经死了,在公孙瓒俘虏刘虞的同时,朝廷下达了增加刘虞封地督统六州,升公孙瓒为前将军的圣旨。圣旨已经到达了公孙瓒的手里,但公孙瓒依然选择污蔑刘虞称帝,把刘虞一家斩首示众,还派人把刘虞的首级送往京都。

    公孙瓒变了,变得如此的不仁不义,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却为了自己的私欲杀害忠良。

    刘备见证了整个过程,公孙瓒和刘虞、袁术、袁绍之间的矛盾,和公孙瓒的为人。

    刘备为公孙瓒打了好几次战,据《三国志》记载“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其中包括刘备和曹cao的第一次非正面交手。之所以说是非正面,是因为《三国志》也没有记载他们两直接动手。

    袁术和袁绍打架,袁术向公孙瓒请求支援,这事情发生的时间估计在191年。公孙瓒派了刘备屯兵在高唐县、单经屯兵平原县,还有陶谦屯兵发干县,看上去三路兵马来势汹汹要逼迫袁绍。

    面对这三路兵马,曹cao和袁绍“皆破之”。具体情况不详,只有结果。其中刘备有没有遭遇曹cao的军队不得而知,所以说是非正面交手。

    从190年到194年,公孙瓒的军事行动比较频繁,从“数有战功”看,刘备基本上都参加了公孙瓒的军事行动。这个时候刘备的队伍里面两个战斗力强悍的人才由于突出的表现,得到了刘备的重点关注和青睐,就是刘备后来的兄弟,张飞和关羽。还有另外一个人在此期间也和刘备达成了共识,这个人就是赵云。

    赵云一开始跟随公孙瓒也以为公孙瓒是一个仁义的人,后来慢慢发现公孙瓒压根就和仁义两个字沾不上边,所以赵云早就有了离开公孙瓒的念头。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赵云在公孙瓒这里却发现了另外一个人很符合自己仁政这个理念的人,这个人就是刘备。经过多次的交流和接触,赵云和刘备达成了共识。而后家兄的过世给了赵云离开公孙瓒最恰当的理由。

    赵云离开了公孙瓒,但刘备还不能离开公孙瓒。因为没有更好的时机,和更好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