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状元在线阅读 - 番外(一)君心(完)

番外(一)君心(完)

    皇帝的尊号正式改为“成宗”,名“勋”,回头我再都改过来。

    ****

    金乌西沉,饶是白日里金碧辉煌的宫殿,此时也融进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整座皇城唯有御书房里灯火通明,即便后宫之中也只有星点火光。陛下不喜奢华,奉旨侍寝的后妃也只高挂宫灯而已。加上如今与突厥战事紧张,陛下在御书房理政到深夜,时常便在旁边的含元殿歇息了。

    “陛下,幽州有军报呈上。”程恩将函件递了上去。

    “知道了,下去吧。吩咐准备茶点。”成宗皇帝放下朱笔,抬头说道。

    “是。”

    幽州的军报,红色火漆封口,看来是军需方面的事务。不知道那位状元公又有什么事情。

    翻过正面,却不是那熟悉的隽秀字体。潦草粗犷的字迹让成宗不禁皱眉:难道,有什么急事那人不能亲笔写信么?

    撕开封口,墨迹映入眼帘:

    “臣等惶恐启奏:领户部侍郎兼平西大营军需监察使李宛年初五日至云州,途遇突厥大军,或遭不幸。现调度无人,恳请……”

    皇帝只觉得眼前的字一片模糊,待察觉时,才发现,御笔上饱蘸的墨汁因为他身体的颤抖而落下,印湿了纸张。只有“或遭不幸”几个字格外清晰。

    “陛下,点心备好了。”程恩进来回禀,发现皇上一言不发地怔在那里,双目失神。

    “陛下?您怎么了?”程恩有些担心,服侍了这么多年,很少见皇上有这样难看的脸色。他走上前轻声唤道:“陛下,现在是否要用些茶点?”

    成宗回过神来,只说道:“先下去吧。朕到院子里走走,不要人跟着。”

    “是。”

    成宗独自走到莲塘前的凤怡亭,那日将别离的情景还在眼前:

    “臣愿效班固其笔从戎,请随出征。”

    “你若决心已下,答应朕,好好保重自己。”

    “臣谨遵圣谕。”

    谨遵圣谕?你抗旨了,若是回来,朕一定治你欺君之罪!

    难道不记得,朕对你说过,国之栋梁要好好保重,活着的人对国家更重要。

    怎么就这样轻易的……

    回想起开战以来,源源不断送来的表章,条理清晰而又不失文采,行文流畅,气势昂然,让人赏心悦目,便如同他的人一样。

    还记得朝堂上,那铿锵有力、滔滔不绝的话语,优雅的身姿并着桀骜不驯,昂首挺立于群臣中间,分外耀眼。

    而这个人,已经消失在塞外的风雪之中,掩埋于飞舞的黄沙之下了吗?这样短短的时日便……

    心中有些酸酸的,还带着隐隐的痛。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自从登基以来。

    ***

    记得那段时间,李宛因逾越进谏而被停职,便被召进宫来成为侍读。不过是一小小的文职,可外表清秀的他却丝毫不马虎。总是将一些批好的奏章拿回来,一丝不苟的进言。

    “陛下,臣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将这十个字写在一张纸的上面,字迹隽秀工整。这十个字的下面则是历年来给淮夷地区赈灾拨款的数目,一样的整整齐齐。

    “陛下,淮夷地区自先帝十年以来,每二三年间便会歉收一次,每三五年还会遭到涝灾,虽然年年朝廷都会减免一些税负,但民生依旧凋敝。即使拨款赈灾,也是杯水车薪,不能根治啊。”

    “依爱卿之见呢?”

    于是,这人立刻滔滔不绝起来,从淮夷地区地少山多,河流丰富开始,引本朝重农政策的利弊,条理分明地一一道来。神采依旧,风华不减当初朝堂之上,好似从未有被免职至闲过,依旧的镇静干练。

    “没想到,淮夷地区多年的积贫竟是本朝一直以来的重农政策所致。”成宗听言有所悟,不禁感叹。

    “是,本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强行拿来耕种,山林被损,河流改道,时节失常。这才导致连年的歉收遭灾。”

    “这就是逆天而行的后果吧。若不是爱卿查明仔细,这些情形只怕还被蒙在鼓里。”

    “只要重新规整这些地区,林牧得宜,山水相彰,自会风调雨顺,民生太平。”李宛言罢,便要欠身离开。成宗兴致忽起,招手叫道:“李卿且慢。随朕出去走走。”

    白莲盛开的湖边,杨柳依依,微风送爽。桃红色宫装的宫女在对面的园林里若隐若现,莺歌笑语。一身明黄便装的天子负手徐行,沿岸踏青。

    “爱卿为何能如此淡定自若,丝毫不像赋闲之人?”

    李宛笑道:“陛下觉得微臣在赋闲么?是否赋闲并不在于身处何处,而是心处何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①。这正是臣淡定自若的源头。”

    成宗微笑回首,但见翠色堤岸上,柳色长袍衣阙翻飞,那人玉颜含笑,唇红齿白。素雅飘然,好似谪仙人。所谓“冯虚御风”②,“泠然善也”③,想必仿佛。

    可是,很奇怪,这样的人物真的降临了,还混迹在这官场?

    “爱卿为什么要做官?”

    “陛下觉得微臣不应该为官么?”

    “不,只是稀罕。本应逍遥于江湖间的游子为什么会来到这朝堂之上?李侗先生当年名声在外,先帝两次要召他入朝为官,都被推辞了。如今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为朕驱使?”

    李宛笑得风轻云淡:“陛下想听哪种答案?”

    “还有很多答案吗?”

    “如果是佛家的答案,那便是缘份。如果是儒家的答案,那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如果是道家的答案,那便是于有形之境处无形之性……”

    “朕要你的答案。”

    李宛听了,竟渐渐地敛了笑颜,庄重起来,一字一顿地说道:“那是因为,有必须要做的事。”

    ***

    有必须要做的事。

    成宗还记得那时他看到的坚毅的眼神,虽然问了“不能说的事么?”却没有勉强。

    他也坦白道:“一言难尽的事,以后也许会向陛下原原本本地说清楚。”

    但是已经没有机会听了吧。挥之不去的是脑海里那双入浩瀚星汉般沉静的明眸和俊美而镇定面容。

    ***

    “那个李宛,要去幽州了。”那天自己这样对瑞云说。

    一直都是调皮机灵鬼的皇妹瑞云公主,竟然少有的凝重起来,半响说道:“去便去!好男儿志在四方,反正他那样的人到哪里都错不了。”

    “呦,这么放心?就不心疼?你不怕他回不来?”自己戏言道。

    “呸呸呸。怎么会!像他那样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有事的!绝对会平安回来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好好好。”

    ***

    绝对会平安回来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皇妹这样相信他……

    臣谨遵圣谕。

    那是因为,有必须要做的事。

    不对!这样的人这么会如此轻易地消失?

    “或遭不幸……”、“或遭不幸……”

    那是“或”啊,那是“或”!

    成宗抬头仰望夜空,乌云已经被风吹散,变成一缕缕轻浮的柳絮状,带走愁思,重见皓月。满月的清辉泻下,洒在身上,感到一片轻盈。

    不错,皇妹都如此信任他,像他这样的人,决不会这样轻易的消失。

    绝对会平安归来,一定是这样。

    疾步走回御书房,“来人!”

    程恩忙应到:“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宣礼、工两部侍郎入宫议事。朕,要好好摸摸突厥的底细。”

    ********

    ①出自《庄子逍遥游》

    ②出自苏轼《前赤壁赋》

    ③出自《庄子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