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潇潇雨歇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裴寂

第四百一十八章 裴寂

    裴寂抬头看看李渊,再看看李建成,一咬牙点头:“突厥人就是看我长安繁华,多次侵扰就是为了抢夺财宝和人口,只要我们一起离开长安,将都城暂时设置在南方,那么,突厥的战马不好越山南下,就自然不再南侵,就无法再威胁大唐。等大唐国力恢复了……”

    “突厥的骑兵不好走山路,撵不下来?哈哈、哈哈……”不等裴寂说完,唐瑛是一阵大笑,笑的裴寂上都冒汗了:“我的骑术不精,不知道这战马居然不能走山路;我地理不精,不知道从长安到襄阳一路上全是大山。不过,我见史书上写道,东汉末年,曹cāo)率领骑兵从邺城出发,一直南下,拿下了襄阳城都不说了,他还带着精骑兵追击刘备,就在襄阳城外吧,一天追了三百里,追上了提前走了十多天的刘备;我还知道,当年陛下随着隋朝大军南下江南,似乎也是带着骑兵的吧?敢问裴大人,难道那个时候的战马是用飞,而不是用跑?”

    “这……”裴寂子往后缩了缩,没敢回答。

    “我还记得,书上说,刘备带了十余万的百姓一起南下,被曹cāo)的人马追杀的血流成河。当年,西晋南迁,一路上死了多少百姓和官宦人家?中原沃野千里的大地上,留下的何止数以十万计的白骨?如果我们也带着长安的民众南下,突厥随后追击怎么办?长安的百姓要走,这一路南下数百上千里的路途中,还有多少城池乡村的百姓也会跟着南迁?裴大人,你能否保证突厥人不追?能否保证不会重复西晋的悲剧?”

    “这……”裴寂再退两步,快缩回去了。

    唐瑛不bī)他了,转bī)李渊:“陛下,当然,您也可以不带百姓走,就这个小朝廷,上百人,不学别人,就学杨广,这些人往南跑,跑的快,肯定没事。至于百姓嘛,留给突厥人也好,让他们自生自灭也罢,您说呢?”

    李渊苦笑了,难道我还不如刘备了?还拿杨广说事,你这女子呀,真是当众让我下不来台,咳,唐瑛说的对,关内这么多百姓都是我大唐的基础,把他们扔给突厥人,亏裴寂这帮家伙想的出来,嗯,不迁都,就是这个理:“朕是体恤百姓的皇帝,肯定不会放弃朕的百姓,更不会学西晋那些傻蛋和杨广这样的暴君。”

    裴寂一看,皇帝被bī)了,我还是出来救驾吧:“咳,郡主言重了,老臣等不是商议了嘛,会留下一支精兵强将保卫长安,然后将百姓慢慢南迁。”

    萧瑀在一旁冷哼一声:“大唐既然有这么一支精兵强将能守卫住长安,那,为什么不干脆北上迎击,把突厥人赶回去?”

    唐瑛一拍手:“对呀,萧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咱大唐有这样的军队吗?”

    李渊的目光不由地看向李世民,要说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就是李世民率领的玄甲军了,只是……

    李世民很配合唐瑛和萧瑀,一下子就站出来了:“儿臣启奏父皇,我大唐有这样的部队,儿臣愿意率领他们去击退突厥,保我大唐。”

    唐瑛往李世民边一战,掷地有声:“臣跟随平阳公主驻守苇泽关时,公主曾对臣道:你我虽为女儿,然为大唐效力,当宁战死,绝不后退。臣牢记公主之言,也请陛下三思。”

    李渊缓缓点头,再看一眼众臣:“今都退了吧,迁都之事,不必再议。至于突厥嘛,再等等,看看颉利到底想干什么。”

    “是……”众臣松口气,慢慢退出太极。

    “瑛儿,朕累了,你扶我回两仪吧,就陪朕用了饭再走。”

    唐瑛嗯了一声,听话地上前扶李渊起来,向后走去。

    李世民望着李建成等人冷笑一声,拔脚就回承乾了。李建成和裴寂一起走出太极后,裴寂长叹一声,迁都之事不可能了,得赶紧把前两天布置的事收回来。李建成也在叹气,这次不仅不能阻止李世民获取军权,也无法将其控制在朝廷之外了,此路还是不通呀,唔,好像,又和唐瑛拧上了。各怀心事的两人没有再交谈,都匆匆回府去了。

    走在林荫路上,唐瑛默默地扶着李渊前行,她不知道李渊把李世民等人都撵走,单单留下她是什么意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渊绝对不会是因为找不到人聊天说话,才留下她的。要论聊天说话逗李渊开心,她自诩远远比不上裴寂。

    “瑛儿,朝廷之上你用反话劝阻朕迁都,但那些理由怕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吧?你告诉朕,太子和秦王各自的观点是不是都有可取之处?你真正的想法又是什么?”走了一段路后,李渊侧头看看沉默的唐瑛,先说话了。

    唐瑛轻轻嗯了一声后,才回道:“太子和秦王各有各的想法,有没有道理,陛下比我清楚吧?至于我真正的想法,我想的是,陛下是真想迁都,还是说说而已?”

    “你在猜测朕的心思?”李渊愣了一下,看着唐瑛玩味地笑问:“怎么?你以前可不是这样,是不是秦王嘱咐了你什么?还是太子对你说了什么?要不,就是李靖教了你什么?”

    唐瑛摇摇头,否认了李渊的猜测:“陛下猜错了,唐瑛可不是那种先猜测帝王的想法,再投你所好之人。”

    “朕觉得你也学不会这。”李渊乐了:“告诉朕,你为什么这样想?”

    “因为唐瑛觉得,陛下不是那种胆小的君主,对突厥人也没有畏惧之心,您之所以要让我说下去,其实是想把反对迁都的理由再说的充分些。还有,唐瑛从心底深处不相信您会同意迁都,因为,人人都知道您不会惧怕突厥人,您可是前朝大将中的突厥克星。”

    虽然唐瑛的话有拍马的嫌疑,但李渊听在耳朵里,却是很舒服:“呵呵,唐瑛,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裴老儿的本事,喜欢说朕最听的话啦?”

    唐瑛微微侧头看了看李渊,发现李渊真是在笑,而不是嘲讽她,她苦笑了:“陛下觉得我在拍您马?可,唐瑛说的都是心里话。唉,当年在瓦岗军中,臣不止一次听那些将领和兵卒讨论天下义军的首领们,陛下可知,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您和李密有成大事的本事,而王世充等都不行吗?”

    李渊还是第一次这样直接地从别人嘴里听到对自己的议论,虽然知道必定是好话,但还是很感兴趣:“哦?朕倒是很想知道为什么。”

    “当时,虽然大部分将领都是因为李密的名头而投向瓦岗军的,但在大家的心里,却并不认为李密就是唯一的成功者。这里面除了有个十八子的传说外,更重要的原因却是陛下和李密的能力,让大家都另眼相看。李密就不说他了,陛下也了解他,而陛下您之所以被看好,除了家世、号召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您能把突厥人打的哇哇乱叫。或许陛下自己不觉得,但当年您在雁门关率兵将不可一世的突厥骑兵杀的溃败而逃的故事,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被唐瑛勾起了往事,李渊那颗心也有些发烫了:“当年,朕风华正茂的年纪,二郎才十三岁,我们父子齐上阵征讨贼,朕连发七十余箭,箭箭毙敌命。雁门关,敌强我弱,二郎用计,我们几千人马装成几万骑兵部队,将突厥人吓跑了。呵呵,老喽,朕自己都快忘记那些事了,没想到,别人倒是都还记得。呵呵,现在不行了,拉不开弓啦。”

    唐瑛虽然知道李渊也打过不少硬仗,有很多辉煌的战绩,但也不知道李渊那么厉害,连发七十余箭?太强悍了吧,那得需要多么强的臂力才能办到。偷眼看看李渊垂在侧的双臂,唐瑛暗自吐了一下舌头。

    李渊没有忽视唐瑛的小动作,微笑起来:“现在说这些,连朕都不信了,可当年,朕的箭法可准了,二郎也比不过朕。”

    唐瑛笑道:“别人不信,我信。我可是听说过雀屏中选的故事,嘿,陛下的箭法,堪比养由基。”

    李渊大笑:“你呀,说的朕心里美滋滋的。唉,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没以往的雄心壮志了。”

    “陛下正当壮年,体康健有力,您说这话,是逗唐瑛吧?”唐瑛继续笑着回话:“所以,刚才在大上,太子和秦王争论的时候,我就在想,陛下以前屈意结好突厥,不过是一时之策,您从内心是看不起突厥人的,更不会怕他们。迁都之说,肯定不是您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渊默然了一会儿,苦笑一声:“朕如果说,真的有些怕突厥人,你会怎么想?”

    唐瑛摇头了:“陛下别逗我了。我知道,眼下群臣中倒有一多半赞同太子和裴大人的迁都之议,陛下并非没有心动过,但,您即便可能会赞同迁都之说,也绝对不是出于真怕突厥人,一定是另有思虑之处。”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