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军阀是怎样练成的在线阅读 - 第六章 偏殿议事(两更求推荐)

第六章 偏殿议事(两更求推荐)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内采取镇压,对外采取妥协的政策,并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导致生灵涂炭,中国大地上满目创痍,志士仁人奋起反抗,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反清浪潮。

    李逸成立的中华会,成立的时间虽然尚短,但是其中还是存在很多拥有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国人,他们看着清政府如此无能,纷纷以上书是形式传达了,要求中华会光明正大的参加反抗清政府的斗争。

    而此时的中华会人员已经极大的扩充,不光是学者,军人,几乎囊括了各个阶层的社会人士,微观可以看出这里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中华会的几位干事也纷纷抵达李逸所在的徽州府,联名要求中华会以正规的党派形式参加新掀起的反清运动。

    不过李逸有着自己的打算,他了解历史的走向,不过他并不希望历史象着原先的那样进行,毕竟清朝结束后,来了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后面还有国民政府,这一个个政府发动不断的战争,不断的争斗,以至于人民生活穷困潦倒,卖儿卖女度日。

    就整个中国近代史而言,人口也因此剧减三分二,可想而知战争之惨烈。

    而李逸想的正是尽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历史。

    李府的偏殿内,中华会的几位负责人,坐在里面。有广东的宋思民,北京的王宠惠和詹天佑,江西来的王虎,湖北来的张合,以及美国来的李明和冯如等人他们都是一些地区的负责人。

    中华会广东分会负责人宋思民是来徽州要求改组最强烈的一人,虽然他名义上是中国同盟会的一员,但是其实暗地里也是中华会的一员。他在广东的身份是宋教仁的私人秘书。他每天跟着宋教仁奔波在各个反清前线上,了解这些反清志士的斗争的心情,长时间的接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他们的影响,自己希望推翻清政府的愿望更大。

    开会的偏殿从里面不时的传来几声争吵声,不过偏殿的外面却没有人站在这里,在开始讨论前李逸已经吩咐府上的下人禁止靠近偏殿。唯一站在偏殿外面园子门旁的是身为李府的外事大掌柜张根生。

    “李主席,我们中华会不能这里坐以待毙啊,我们要和其他的反清志士一起反抗腐败的清政府。”宋思民站在座位旁,口气粗硬的喊道。

    李逸坐在主位上,穿着一身早已经有些发旧的丝制长衫,脚上穿着一双纳了千层底的布鞋。听着宋思民的话,捻了捻手上詹姆上次回国看望朋友,带回来的新式怀表,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始终一脸笑呵呵的样子。

    不过在场的几位也许是被外面世界所感染,所以今天是一鼓脑的都把话扔在李逸这里。他们知道李主席在会里一直很于倾听下面人的说话。

    北京负责人王宠惠是在场官位最高的,是当时奉天府的高等审判厅的厅长,而且还是李逸徽州地区的老乡。

    而李逸发现他成为中华会的一员后,都有些不知所然,历史上他可是追随老蒋去了台湾的。

    “现在国内都乱套了,我们现在不加努力的话,以后我们中华会在中国大地上将一无所作为啊。我们总不能放着我们中华会的宗旨不管吧,如果这样以前还成立中华会做什么。”王宠惠很生气。

    “不能这么说,起码我们现在也一直在为国、为民而努力啊。只是没有摆在明处罢了。”李明这是去美国后第一次回国,他看着自己的老师被这些人叱呵着,心理有些不舒服,顶了一句。

    李逸也没有帮助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只是微笑的对李明点了点头。嘉许之意很明显,不过其他几位负责人则在强烈要求树起大旗,开始反清大业,都没有注意到李逸淡然的表情而已。

    整个偏殿内,就这样一直被这些人吵来吵去,闹烘烘的。最后吵的是大家都口干舌燥,失去继续吵下去的力气了。

    李逸捻着怀表,看了看时间,从这帮人进屋开始,现在都过了三个小时,现在终于停下来了。

    原来以为美国国会经常吵闹,没想到现在自己到也这样了

    李逸正在回忆着美国国会吵闹的样子,这时。

    “李主席,你看我们中华会到底以后怎么走,难道一直都这样当缩头乌龟。要是这样,早知道当年我还不如不参加呢。”宋思民有些大嘴巴的说道,刚刚吵闹的半天,都些心灰意冷了。

    李逸把怀表放进怀里,走到众人的中间,望着屋外。

    “你们说我们建立中华会的目的是什么?”沉思半天后李逸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问了下面几位一句不相干的问题。

    李明在国外生活这么长时间,而且负责建立了好几个海外分会,对中华会成立的目的很了解,宗旨明确,措施也很得当,在国外这么长时间都搜集了很多在国外的华人,而这些华人也愿意为国家的进步和解放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华会成立当然是为了中华的独立和解放啦,这有什么好问的。”

    其他人听到李明的话,都点了点头。

    宋思民情绪有些低落的说道:“还好不是反清复明,要是那样还不如不成立。”

    李逸转过身来,他知道刚才宋思民那么激动的为参加斗争做辩护,而现在情绪低落的原因。不过他也不好批评宋思民,毕竟他为国家、为人民的心还是好的,只是现在有些激进而已。

    “思民啊,我知道你想尽快的参加斗争,但是你参加了斗争又如何,你能解决到北洋扩建后的36镇士兵,他们可都是清政府的武装啊,我想北方的那些革命党也没有这个势力吧。”

    “那也不能不努力啊,起码也能集少成多,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是啊,不过这一天太长久了。我们拖不起啊。”李逸有些忧愁的继续说道:“中华的解放和独立终有一天会来临的。你要相信我。不过我们不能太着急,我们要树立为中华计,为黎民计的思想,而不是浮、大、空啊。”

    众人都被李逸的话给点醒了,北洋陆军现在还有36镇新军,除新军外,各地还有勇军、旗军、绿营。而且势力在全国遍布,其中那36镇新军不管是人数上还是武器质量上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即使想反清也不能蒙着头去撞。

    王宠惠在这几年位置上,对清政府的新式陆军还是很推崇的,虽然还比不上德日英法等国的军队,不过也算的上的精锐了。如果想消灭这只保护清政府的军队,那要死多少人啊。他想到这里也不知道怎么开口继续下面的话题。

    不过这么多人当中李明估计是最了解李逸的为人的,当年在天津武备学堂,他们几个人会经常在一起研究国际形势,而李教习到是每次都引出问题,让大家深思,然后等大家都没了主意,才娓娓道来自己的想法。

    “李教官,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主意?”李明开口问道,他内心里,一直把这位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当作自己终身的老师,虽然他很年轻。

    李逸没有马上接话,他需要这些人自己思考一会,起码要让这帮人明白自己等下要说的东西。

    李逸走到主位上拿起泡了有些时间的冷茶抿了抿,有些凉。李明看到李逸端起茶杯后,马上走近跟前,拿着开水壶给李逸添上了新开水,并沿着主次位置依次为大家添上了开水。

    下面参加会议的几位纷纷端着热茶喝了起来。

    李逸轻声的对大家说,“你们先想想刚才的话题,等会我们再继续。”

    会场内的气氛慢慢的缓和下来,刚刚还争吵的很激烈,被李逸简单的几句话说的,这些人都没有话了。

    李逸没有影响大家,而是对着坐在末尾的两位科技人才招了招手,指指门外。

    詹天佑和冯如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他们都是科技人才,对于这样的军事和政治事情虽然关心,但是插不上口,也不知道从那里开口,所以刚才都没有发声。

    而李逸这次叫他们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参与到这样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中华会的魅力所在。

    再激烈的争吵,都是为了国家的解放和独立,再恶毒的语言,都是为了表达心中对清政府无能的愤恨。

    “詹大哥,冯大哥,我年轻比你们小的,我就喊你们为大哥了”李逸拉着两人走到园子内的小石凳上坐下来。

    “李主席,还是叫我们名字吧,”也许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詹天佑忙说道。

    “没事,没事,主席这个称呼,你们也不用在这里喊,毕竟我们都只是随意聊聊,不是公事。”

    冯如在国外生活多年,他还是不太习惯叫李逸主席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李逸太年轻了,叫主席有些别扭。“那我们就喊您革新小弟了”

    詹天佑听着这个称呼很不舒服。“什么革新小弟,叫起来怎么那么拗口啊,还是叫革新吧。”

    李逸微笑的点了点头。

    “其实我这次叫你们两位来,主要是希望以后两位能为国家多建设一些铁路和飞机,这些可都是国家富强的标志啊。另外我也希望冯大哥两年内不要应聘任何一家飞机制造企业,也不能亲自试飞飞机。对于您在国外研究飞机的一切费用都由我来支付。詹大哥只要多造点铁路就行,而且也不能为任何一个人独立服务,总有一天我会把你们召集过来,为国家建设更多的铁路和飞机的,希望你们能够答应我。”

    李逸一口气把心中想说的都说了出来,象詹天佑这样的铁路设计师,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铁路可是一个国家富裕的标志。而飞机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上,将未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两位科技人才思考了一会,答应了李逸的要求。李逸站起来,带头往偏殿走去,隔着几米,詹天佑和冯如才紧跟上来。

    不过冯如还是有问题要问的。“不知道革新你里能够弄来我研制飞机的资金,那可是一大笔资金啊。不是一个小财主能支付的起的。”

    张根生一直站在园子门口,听到冯如的话,在远处喊到。“我们少爷可是全国第一首富,您就放心吧。”

    声音虽然不大,不过因为园子比较安静,所以还是传到了两人的耳朵里。

    两人听到外面管事的话,停下脚步。回头望着门口站着的张根生,很眼熟,好象在一些报纸上看过,此时他们才想起这位张管事,虽然只是个外事管事,但是手下掌管着十几家洋务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每年的利润在全国同行业中都是排在前列的。从一位管事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李家的实力有多么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