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名将流在线阅读 - 第二卷 第三章 流民四起

第二卷 第三章 流民四起

    关于流民安置的问题刘炎已经考虑过了,他详细的跟张燕解释道:“你在太行山的山寨建大一点,要能住下十万人,粮食留够一个月就行了。每招满十万新兵,粮食快吃完的时候就通知我,我就率大军前去招降。你假降于我,带老兵在井陉住几天,等我粮食运到,你又反就行了。”

    张燕又问道:“那,那些老弱病残怎么办?”

    刘炎又解释道:“井陉县城,五万人应该勉强挤的下,你先把人送到井陉,那里还有几十万石粮食呢,够他们吃的了。等人凑够了,我会令人去抢人的。你让睦固和杨凤不要抵抗,看到常山军来了,带手下跑到山里转两天就行了,到时候我自然会把人拉到元氏来安置的。”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张燕便告退了。

    第二天,黑山军如一股恐怖的黑色洪流出现在冀,并二州和司隶校尉部。他们全部身着黑衣,头缠黑巾,在各郡乡里村落到处乱喊道:“大贤良师关门弟子张燕,敬告各位父老乡亲:朝廷又加赋税,我等没有活路了,与其饿死,不如反了。跟着黑山军走,粮食天天有;跟着黑山军跑,天天都管饱。”

    张燕完全是看刘炎的太守令看多了,在照猫画虎。刘炎听到斥候来报的时候,不禁笑骂了一声:“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简单点也好,他要是说的文绉绉的,那些没读过书的平民能懂吗?

    关于流民四起的判断不用回忆历史刘炎也可以肯定,连年天灾又刚经黄巾之乱,朝廷不但不减免税赋还加征,平民哪里还有饭吃。田税一征,两州一部,六郡果然流民处处,黑山军这一通吆喝,流民渐渐开始涌入太行山。

    再加上黑山军也不抢掠,也不杀人,只是扯着嗓子到处喊,在八郡平民中名声越来越响亮,各地本来还苦苦坚持,忍冻挨饿的乡民也陆续跟了过来。

    才过了三天,张燕的山寨还没有建好,来的人已经不止十万了,把张燕高兴的合不拢嘴。

    山寨没建好没关系啊,粮食是一次性运过来了,整整十万石,够十万人吃一个月了。只要有饭吃,让这些饥民睡地上都没意见。

    于是张燕把一百斤的石锁摆了一百个,提的起的留下,提不起的全部送去井陉县城。结果才选出不到三万名新兵,有将近八万老弱病残被安排送去井陉城。

    第四天一早,刘炎就收到了睦固的密信,他打开密信一看,直接傻眼了,这才四天啊,就来了八万平民!

    他想着招流民总需要时间的,所以还没开始准备,接到密信他赶紧行动起来。趁着那八万平民路上还要走几天,刘炎急令张任带着两万步卒,就着原来张牛角的大营,向两边延伸,把原纳降营的帐篷和原来各路黄巾降贼带来的帐篷都支起来,起码要建起了一个能挤进去十万平民的平民营。然后,马上招颜清,文浩,沮授,赵虎到前殿大堂商议。

    常山刚经浩劫,这四人本就忙的不可开交,但太守相召,不得不来。当众人匆匆赶到前殿大堂时,刘炎正站一块大木板前沉思。这大木板大概两米高两米宽的样子,下面横向钉了一个底座,木板上面还糊了一层白纸,正中间帖了一张一米见方的元氏县城地图。

    众人躬身见礼时,刘炎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一看四个人都到了,刘炎赶紧招手道:“来来来,都过来,帮我想想这元氏外城怎么建。”

    众人莫名其妙,这正忙着呢,怎么突然想着要建城了?元氏和井陉几乎十室九空,种地的人还不够呢,哪里来的人建城。就算大家不种地了,跑来建城,建完有人住吗?

    沮授也是个胆大之人,直接问道:“太守为何突然想到要建新城?”

    刘炎一拍脑袋,这黑山军的事情还是个机密呢,难怪众人一副痴呆的样子。反正这几个都是亲信中的亲信,刘炎把黑山军的情况和正在做的事情仔细说了一下。

    众人闻言,直接从痴呆变成了惊呆。

    过了好一阵子,沮授才小心的问道:“太守大人为何要招来如此多的饥民?”

    刘炎闻言,不禁也呆住了,怎么跟他们解释呢?他们不知道后面连续几十年的大乱斗啊!大汉六千多万人口,直接打到不到八百万,真正的十室九空啊!对了,十室九空!刘炎不答反问道:“军师你可知道黄巾乱后,元氏县境还剩下多少平民?”

    沮授低沉的道:“十不存一。”

    刘炎又引导道:“那军师可知巨鹿的百姓还剩多少?”

    沮授沉痛的道:“亦是十不存一。”

    刘炎悲凉的道:“军师你且想想,如若这浩劫持续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大汉十三州,除了城内的百姓,城外的平民还能剩下多少?”

    沮授闻言,沉思起来,嘴里喃喃的道:“三十年?”

    渐渐地他的脸色变的苍白,眼中露出惊恐的表情,骇然问道:“浩劫会持续如此之久?”

    刘炎摇摇头,无奈的道:“军师认为这动乱会平息吗?”

    沮授又开始沉思起来,不久他露出痛苦的表情,绝望的道:“自桓帝始,朝政日非,外戚宦官当道,这灵帝更......”

    刘炎赶紧打断他道:“军师慎言。”

    沮授沉默片刻,终于想明白了,试问道:“太守大人是想为大汉保留元气?”

    终于有人理解了自己的想法,刘炎欣慰的道:“公与能知吾心,幸甚,幸甚。”

    沮授激动跪下来,叩头行大礼的道:“太守高义,沮授愿誓死相随。”

    刘炎大喜,急忙将沮授扶起,谦虚的道:“诸君共勉,共勉。”

    得遇明主,沮授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另外三人又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刘炎不得不解释道:“民乃国之本,民可以谓国之元气也。”

    颜清等人终于明白了,大声应和道:“吾等誓死愿追随太守大人。”

    刘炎见差不多了,便指着木板道:“现各方饥民集聚,急需扩大元氏县城,诸位可有良策?”

    沮授马上分析道:“现中山、常山两郡皆在太守掌握,四周皆无强敌,不需先建城墙,宜先建民居。”

    刘炎恍然大悟,是啊,他一直想着先建城墙,再建民居呢,所以不知道如何是好。沮授说的太对了,现在四周都没威胁,急着建城墙干什么?先建民居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他不禁赞道:“公与此言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