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南宋雄起在线阅读 - 第147章 士兵委员会

第147章 士兵委员会

    张达正领着人在蓬莱城下的小港中接收那些个根本就没有打算出水闸门的元军水师战船,就听到黄县被围,赶紧组织人马,想着去增援一下。

    但还没有抵达黄县,前面已有有快马过来报告了黄胜战死的消息。

    这样,虽说北海舰队偷袭胶东半岛很成功,但黄县一战却落了个惨胜。黄胜的牺牲,让苏刘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张达赶紧向他进言,怕影响士气,只好拖了俘获的战船,返回了济州岛。

    朝中听闻黄胜战死,海军陆战队三旅还死伤了一百多人,一时反响巨大。

    自南钓海南岛后,宋军打顺风仗的次数多了,哪里还经过这样惨烈的情况,顿时许多大臣开始向苏刘义发难,纷纷指责他指挥无方,用人不当,损兵折将,而且还破了死伤人数最多的纪录,又开了折损大将的先河。那奏本就如雪片一般地向着赵昺飞来。

    赵昺虽说现在早已到了泉州里,但作为军事秘密,这消息还是不能向外界透露的,只有几个朝中大佬才知道。但重大的政事和军事信息,还是能快速传递到手中。现在看着桌上堆垒的这许多的奏章,大部分都是关于向苏刘义难的折子,一时头大起来。

    其实,对于军事上的干预,现在的文臣好多了,他们一般都不会在背后指手划脚,来触这个霉头。但现在好容易涉及到了军事中人事方面的事,可算是逮到机会,当然要群起而攻之了。

    早些时候,对于军事上人员的任命,朝中就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集中的就是和张世杰相关的人员安排。

    张世杰做为海上******的三架马车之一,无论其从龙的时间,还是在军上的地位,还有他的军事经验与绩功,身居要职,这也无可非厚。但他后来被赵昺任命为总参谋长,成为一个纯军事首脑,脱离了以往文臣御武的圈子,还是让许多文臣有所不习惯。再加上苏刘义本身就是他的女婿,而苏景瞻又是苏刘义的儿子。这三个人都成为军中重要将领,这对于宋朝既往的防武将的传统就有了相抵触的现象。这可是文臣最怕的事,况且一家子都手握重兵,苏刘义还自有一体,带兵居外,而张世杰又身居要位,可以制定军队作战方略,不可不大防。

    只是这样的事,对赵昺来说,也就是一笑了之。

    文臣们并不知道,赵昺的制军路线和手法,军中非军功是很难提升的,要靠着关系和家族血缘就象领兵,首先在赵昺这里就走不通。而且赵昺前期辛辛苦苦的又是教学,又是亲自训练,难道就是为了强化军队?

    现在赵昺在军队中的威望,那绝对是个神一般的传说,许多的初级军官,那就是天子门生,许多的战士和将领,那就是睡在一个帐篷里共同训练出来的战友,是一同战斗过的兄弟。这后世传说的“四大铁”,这就有共同扛过枪的友谊。所以,最近军中已经在基层将士中有了一个新的组织,那就是崇拜赵昺的“保皇党”。只不过,赵昺最反对的就是朝中和部队中结党联社,所以,这些活动都是私下里的一些活动。

    但赵昺也知道,随着将来北伐后,军队的组成会越来越复杂,参与的人员也越来越复杂,而自己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总不能还如现在,没事了找个借口就往军校里跑,往军营里跑吧?到时,大陆上投降的军队加入部队的事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本来具有军阀性质的部队虽说要折散了重新训练才能分配到军队里,但旧将领只有统兵一方才能自保的传统思想还是很强烈的。这样的情况下,对军队的掌控势必要比现在困难一些。

    所以,赵昺从情报部门了解到军中有了“保皇党”性质的小团体后,就开始想办法如何去掌控和利用这些组织,把他们转化为积极健康的良性组织,来更好的为部队服务。

    现在,有了苏刘义这件事,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做做文章?

    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士兵委员会”。

    其实,军队早些时候就有个宣慰官的名称,后来划归宪兵部管理,主要就是后世的“指导员”身份,对军队实行督察作用,监督军队纪律,督查武将,安抚士兵心理和思想动态,还对军队的饷银、抚恤金、奖金等实行实名制发放。但这种如同监军又不是监军的官职,由于只有职,没有权,而且对于士兵的思想动态把握的并不是很全面,所以,虽说对于避免过去吃空饷和榨取士兵应得的各项资金作用很大,但士兵存折发行后,其作用就逐渐淡化,只余下了对军队的督察和安抚士兵心理的作用。

    如果现在再有组织的成立一种士兵委员会,和宣慰官相辅相承,两者对于军队的监督,作用就更显著了。这样的组织没有军事指挥的权力,当然就没有了掌控军队的权力,但却可以对军队首领有监督的作用。这样,即使真有某个长官想掌控军队进行叛乱,士兵委员会因有广大的基层群众力量,而且个个都忠君分子,他们也不会响应军队首领的指挥。这样,避免了军队对政权的威胁。

    赵昺把穿越前学习的军史上有关的内容和自己在部队基层知道的经验与制度,略加变化,应对现在形势,下达了指令。

    士兵委员会的功能主要是参加军队自我管理和抵制违背军事委员会指令的所有军事行动;自觉维持军队纪律,监督军官和士兵的违纪现象;监督连队经济和士兵各项经济发放情况,监督军功申报制度;作群众运动,向占领地或驻守地宣传军队政策;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助宣慰官疏通士兵心理问题。

    其体制完全模仿红军时代的士兵委员会,最低层设置在连,全连士兵大会选举5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士兵委员会代表一人。营按每5人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委员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织营士执委,推举1人为主任。以此类推,各士委不设常委机关。

    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兵开会时,主官必须在场,不得召开闭门会议。在战时,军事主官可以暂停士兵委员会的各种活动,以防止了极端民主化。

    当然现在的士兵委员会还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民主不民主概念,要求他们选举,就选举了,至于选举了干什么,怎么干,都是一头雾水,这个还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后,才能慢慢步上正轨。但赵昺并不着急,因为现在军队的管理上,自己还是能完全有能力掌控的,只要时间久了,士兵委员会组织完善了,成熟了,自然就是自己的好帮手。

    但现在应该引导他们从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开始,从已经熟悉的,包括班里的内务整理安排,打扫卫生,管理伙食。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热情就会激发起来,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会加强。

    作为各级军士、军官,有权严格按照军事条令和纪律来管理手下的士兵,但是无缘无故的虐待士兵、向士兵索要财物之类的事情,在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每个连都有士兵委员会,宣讲士兵的权力。一旦被士兵“投诉”,士兵委员会就会派人秘密调查,把结果汇报到更上一级那里去,结果是很不幸的,搞不好要降职处理,严重的要上军事法庭的。

    当然,这些个初级的自我管理,也是为了将来让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监督权,最后对整个军队严格执行军委会的政策和命令起到相关的监督权力。如此一来,将来有军官想要鼓动士兵哗变,就得看看士兵是不是要买他的帐了,或许当官的还没有动手,这样的消息早就被上面获知,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次北海舰队的军事行动所造成的振动,虽说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给赵昺在军队中实行士兵委员会带来了楔机,但对于朝中的反响,赵昺还是不能不采取点措施的。

    于是,一份由赵昺亲自签属的命令下发下去,苏刘义不能不对此事完全不负责任,职位降一级,还是暂代北海舰队司令一职,留用查看,将功恕罪。张达留职查看,以观后效。虽说轻描淡写,但这在古代也算是对重要将领很重的处罚了,对他们今后的升职那是要打上nongnong的一笔,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样的处罚,对士兵的士气影响也很大。所以,赵昺又同时签发了第二道命令,按上报上来的战绩和功勋册,重奖了那些立功人员,并相应提拔了一些基层将士,这才安定了北海舰队的军心,同时,也给朝中大臣们一个安慰。

    不过,这一处理,也给了各作战部队一个信息,那就是打仗不怕有牺牲,但如果这牺牲是主战官的失误而造成的,谁的责任,谁要负担的。

    同时,这次损失,对于赵昺来说,也可谓之巨大。这些将士都有赵昺的心血在里面。他虽说平时在教学和训练之中,总是强调“零伤亡”。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古代冷兵器的战争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各作战部队必须要在战前认真制定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伤亡。而且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超时代的武器,把伤亡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如此超时代的武器,都不能更好的战胜敌人,获得每一次完美的胜利,那赵昺精心发展新式武器来决定战争的胜利,那不就成了泡沫?还不得给那些顽固分子们一个反对的机会?所以,赵昺对战场上己方的伤亡是很注重的,他决不允许掌握着新式武器去打败仗,打有重大伤亡的仗。这也是这次事件后,他对全军的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