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瓦德西和戈尔茨

第十五章 瓦德西和戈尔茨

    要说当下心情最好的德国人,恐怕瓦德西算是其中一个。

    新军事法案的通过达成了他的夙愿,俾斯麦首相的去世则让他在登上权力巅峰的道路上少了一个大大的障碍。

    瓦德西将军出身德意志军事贵族世家,父亲和外公都是将军。普法战争前,瓦德西作为总参谋部一处的上校军官被派驻巴黎担任大使馆武官,在这个职务上他搜集了非常详尽的法国军事、政治情报,正是因此而引起总参谋长毛奇的注意和欣赏。战争爆发后,瓦德西回到德国却没有上战场,而是担任威廉一世国王的副官,虽然没有战功,但是给国王和宫廷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强烈的自信心和不凡的人格魅力以及永不懈怠的工作热情得到了老国王的极高评价。

    战争结束后,瓦德西在第10军参谋长的任上迎娶了一个漂亮的美国富孀,这一点,让他在贵族上层讲究排场的交际圈很受欢迎(有钱就是好啊!)。到1882年,毛奇物色自己的接班人,因为对瓦德西才华的欣赏和他的家世背景而选中了50岁的瓦德西,任命他当军需总监。

    毛奇当时已经八十多岁,又对瓦德西完全信任,所以瓦德西可以全权处理所有的总参谋部事务。

    因此,到1890年为止,虽然瓦德西只当过3年正职的总参谋长,但实际上掌握总参的时间却要长得多。

    威廉在皇后奥古斯塔的帮助下,努力找寻“失去的记忆”,以帮助自己建立人际关系网和幕僚集团。

    瓦德西的能力和政治野心,即便奥古斯塔不说,威廉也是非常清楚的。毕竟此人担任过德国的总参谋长,对第二帝国的历史进程有过一定影响,所以威廉在前世便有所了解。

    从1882年开始,瓦德西全面负责总参谋部的旅行训练,并创新性地使旅行训练成为检验战略和战争计划的手段。而在此之前,老毛奇只用旅行训练来检验战术、地方安全和行军组织等次要性事务。瓦德西在1885年组织的东线旅行训练在德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值得写上一笔的。这次旅行训练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参演双方自由对抗的战略层级的战争演习,而且演习地域与德国东线战争计划中的设想地域一致,因此构筑了一个真实的作战地理环境。演习的规模也由以前的军级提升到集团军级。

    当时德军在平时的最高军事单位是军,在战时则由两个或以上的军组成集团军,因此一个集团军级的演习就要假定至少出兵6万人,在当时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另外,瓦德西要求演习指挥部不向对抗双方提供对方的真实情况,而在此之前的军事演习中,敌对双方的兵力及部署情况是公开的。这样,瓦德西就构筑了一个真实的作战心理环境,使战争迷雾第一次降临到军事演习当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高的成就。

    与此同时,瓦德西在追逐权力的道路上也一刻不曾停息。在1883年担任军需总监的时候,他便越过战争部以及首相俾斯麦取得了直接面君的权力,这是老毛齐想都不敢想的。之后,他耍弄权术,把自己的两个手下分别扶到了战争部长和皇家军事内阁主席的位置上。1887年,他甚至提出对俄国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并指示驻维也纳使馆的武官就此联络奥国,此事让正在极力促成《再保险条约》的俾斯麦大为光火。

    眼下的危机时刻,威廉确实需要一位敢想敢干,并能驾驭全局的总参谋长来辅佐自己,瓦德西是唯一的人选。

    不过,时任军需总监的施里芬伯爵和时任德国驻土耳其军事顾问的戈尔茨男爵也进入了威廉的视野。

    前者在瓦德西之后担任总参谋长长达16年之久,著名的“施里芬计划”更成为德国总参的象征之一。后者则是普法战争后崛起的德军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超前的眼光堪称当时无两。

    戈尔茨出身于东普鲁士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父亲被迫卖掉了祖传的地产,在他六岁的时候,他那个在普鲁士军队服役19年还是个中级军官的父亲因霍乱死在但泽。1861年以少尉军衔加入驻柯尼斯堡普鲁士陆军步兵第41团,后进柏林军事学院进修,以学员身份参加了普奥战争并负伤,战后进入总参谋部工作,普法战争其间在血王子卡尔·腓特烈的第二军团服役,参加了边境交战和梅斯包围战和最后的扫荡巴黎外围战。1878-1883年在波茨坦的柏林军事学院任军事史教官并晋升为上尉。在研究普法战争史的时候,他发现,这次战争并不是当局让全世界军事史学家相信的那样是一次短期的速决战,实际上巴黎包围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加上甘必大组织国民自卫军在外地的抵抗,新的法兰西共和国已经能够动员国家意志进行人民战争,德军在此期间的损失不低于对法国正规军作战。妄想以后对法作战还是一次简单的速决战是不现实的。由于他揭露出可怕的真相,违背德国军方的主流看法,因此被赶出了军校,下放到部队。德军中识货的人还是有的,老毛奇把他找了回来,称他为20年后必定是德国总参谋长的人物。他又回到了军事学院,当了5年讲师,进一步深入阐述他的论点。期间出版了两部经典军事名作,从《罗斯巴赫到耶拿》和《武装的人民》(另译为全民皆兵),尤其是后者,开创了开创了人民战争的概念。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誉。他没有预料到,正是他的这些观点使他成为德国20世纪军国主义思想之父之一,因为遵循这一思想走下去,一切国家的和人类的关系都将最终归结到战争之上。戈尔茨对可能出现的新的“耶拿会战”怀有一种恐惧,这种忧虑在当时法国的军事文献中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戈尔茨坚持认为,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可以进行战争,当然战争一旦爆发就可使用任何手段

    当德国总参谋部成为世界的样板后,许多国家以德国总参谋部为目标改组了他们的战争机构。1883年,同时有两个东方国家的军队来向德国陆军要人培训他们的军队,土耳其和日本。戈尔茨当时是大尉军衔,比梅克尔少校(后曾担第二军需总监,战术水平一流)还低一级,但却派往了对德国更重要的土耳其。他也是唯一负有政治使命的顾问。12年间,他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里,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土耳其宫廷弥漫的不可救药的贪污受贿风气,手握德国武器进出口采购权的他杜绝了一切腐化拉拢行为,尤其重要的是,他说服苏丹,将有前途的土耳其青年军官送往德国去培训,这样,他就造就了新一代土耳其军队的骨干核心力量。他的成功是如此明显,土耳其政府不断授予他荣誉称号,从首席帕夏到授土耳其元帅军衔。1897年的希土战争成了他改革成果的试金石,新的奥斯曼帝国陆军把希腊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只是靠英国和俄国的干预希腊才免除了亡国的恶运。

    1896年,戈尔茨返回德国并晋升为中将并指挥陆军第5师,1898年升任主管筑垒的工程兵总监,1902年指挥第一军,他本是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之后德军中声望和能力最强的人,但他和施里芬战略观点迥异,他是陆海二维战的辩护士,主张在西方采取守势,而向东方发展直抵遥远的亚洲;认为英国是德国未来众多潜在敌人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应予以打击。当进入暮年的冯·德·戈尔茨从新闻界获悉,施利芬因其制定的计划而获得“统帅”美名时写道:“我们已堕落得太深了。”德皇威廉二世以他性格太强,无法控制为由选了续位居第四,性格软弱的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主持实施施里芬计划。1908年大演习后升任上将,1911年与施里芬伯爵一同被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同年退休并创建了右翼的青年德国联合会。

    一战爆发后在1914年8月调任德军驻比利时军事总督,对当地出现的游击队进行残酷镇压,声称“我们是以我们刀剑的锐利而不是我们思想的锋利来赢得世界的尊重”。他的做法为二战德军总体战开了先河,而受到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和希特勒的追捧。

    面对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的失利,戈尔茨在日记中写道:对我来说,当前的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一个长期历史阶段的开始,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尾声,英国的全球霸权将崩解。20世纪的特点将是有色人种对抗欧洲殖民主义帝国的革命。

    1915年秋天,土耳其加入中欧列强的行列。12月,经土耳其政府请求,戈尔茨出任德军驻土耳其的高级军事顾问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五世侍从武官,他拒绝了更高的土耳其总元帅的任命,但兼任了守卫首都的土军第一集团军司令,戈尔茨曾打算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行军事合作,共同对付塞尔维亚和南俄;德土军队对大英帝国的大动脉苏伊士运河发动进攻;同时,为摧毁英国的前哨阵地印度和将英国牵制在佛兰德以外的其他战场上,还准备在波斯采取一次行动。1915年3月,奥托·利曼·冯·桑德斯接替他为第一集团军司令。6月,调任驻美索不达米亚前线的土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卫巴格达铁路的终点。

    同年他以辞职相威胁拒绝了恩维尔帕夏下令屠杀亚美尼亚平民的命令,武装和非武装的敌人他还是区别对待的。1915年11月22日兼任任土军伊拉克第5集团军司令。他联络波斯人牵制俄国,亲率所部打击了沿着底格里斯河进犯巴格达的英印远征军,经过三次战役,以其统帅的天才取得了最后一次胜利,将汤森部残兵2.3万人包围在泰西封,并击退了英军的一切解围行动,就像凯撒大帝的军团在阿莱西亚之战一样。

    戈尔茨元帅1916年4月在英印军投降前10天因伤寒去世。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胜利。

    遗命葬在伊斯坦布尔德国驻土耳其领事馆内,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他的去世使德国和土耳其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那样把双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他的东方思维,远见,毅力和信念都是他的继任者不具备的。在帝国议会举行的追悼会上,人们感叹他的去世预示着是德国总参谋部的古典时期的结束。

    新的一周,希望大家继续用推荐票支持自由,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