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黄沙百战穿金甲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回到大梁(八)

第七十六章 回到大梁(八)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七十六章回到大梁

    侯大勇带着四个亲卫,穿过了数条街道,来到了王朴的府上。

    王朴府弟不大,一溜灰色的院墙和大梁城内中等之家相差无几,远远逊色于大梁侯府,大门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着迎客,门外已停了五六辆马车。

    王朴是柴荣称帝前的旧部,广顺元年,柴荣任澶州节度使,王朴是柴荣帐下的掌书记,柴荣任开封府尹后,王朴就跟着任了推官。显德元年太祖郭威死后,柴荣继位,王朴为比部郎中。

    王朴就在比部郎中任上,和侯大勇相识于郑州,当日,王朴、侯大勇和杨徽之三人酒后畅论天下大势力,惺惺相吸,谈得极为痛快,王朴回京后,总结了三人的谈话的要点,撰写了,提出了先取江淮,再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最后平定北汉的国策,受到了柴荣的高度赞扬,显德三年初,柴荣亲征淮南之时,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权东京留守,以端明殿学士王朴为东京副留守,这种安排,足以显示柴荣对王朴的信任。

    王府管家就似他的主人一样,并不张扬,听到侯大勇报上姓名后,态度极为恭敬,领着侯大勇进了大门。

    大厅里坐着六个人,侯大勇一个也不认识,只觉其中两人似乎有些面熟,但想不起在那里见过面,侯大勇觉得面熟的两人眼中闪现出一丝惊奇,相互对视一眼,其他四人并不认识侯大勇,仍旧三三两两各自聊天。

    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站了起来,对着侯大勇作了一个长揖,道:“没有想到在文伯府上,能见到威名赫赫的雄胜军节度使。真是荣幸。”

    侯大勇知道王朴风骨甚硬、眼界甚高,能受邀到府上之人,定然不是凡品,他不敢怠慢,回了一揖,道:“恕在下眼拙,只觉先生面熟,却实在想不起在那里见过。”

    中年文士哈哈笑了起来。道:“我们可是打过好几次交道,在下司徒诩。”

    侯大勇听罢,也笑道:“在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司徒兄站在面前却不相识。”

    侯大勇到了大梁之后,曾参加过一次朝会,司徒诩在朝会上见过侯大勇,而侯大勇在一次朝会上根本无法认清楚为数众多的官员,所以看到司徒诩。只觉面熟,却想不起到底是谁。司徒诩是吏部侍郎,早年在魏王符彦卿帐下供职,侯大勇想调郑州的梁守恒和霍知行到凤州,曾通过岳父走过吏部侍郎司徒诩的路子。梁守恒和霍知行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动,对于吏部侍郎是小事一件,魏王符彦卿出面后,他痛快地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另一位宽裕大袖。风度翩翩地中年人跟着过来,自我介绍道:“下官薛居正,见过节度使。”说完,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侯大勇。

    侯大勇呆了一下,“薛居正,好熟悉的名字。”他心中想着一会这个名字,却没能想起什么,他回礼道:“久仰、久仰。”

    司徒诩看侯大勇神态。知他并不认识薛居正,介绍道:“薛兄是前都官郎中、知制诰,现在为左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

    司徒诩提到昭文馆学士,侯大勇猛地想起,“这个薛居正似乎就是旧五代史的作者。”可是侯大勇也不能十分肯定,不过,光听昭文馆学士的招牌。就知道薛居正定是饱学之士。于是道:“在下才疏学浅,还望薛兄多多指点。”

    司徒诩然后把另外座在椅子上没有起身。神色有些傲然的四人一一介绍给侯大勇。这四人均不是官府中人,而是大周有名的文人,他们站起身,极有风度地对侯大勇拱拱手。

    侯大勇落坐后,见主人王朴并没有在院中,正有些惊奇,王朴和一名中年太监从内屋走了出来。这名太监态度倨傲地走过大厅,并没有向大厅中的众人望上一眼,只是间或扭头和王朴说上一两句。中年太监一现身,侯大勇就认出了他,这名太监是侯大勇在宫中见过地那名太监总管,那日地安阳宫,就是他在宫门迎接他们一家。

    太监总管是奉柴荣之命,给王朴送来了一幅画。总管太监经过侯大勇身边之时,他眼睛余光忽然见到了坐在大厅的侯大勇,顿时满脸堆笑,快步走到侯大勇身边。恭敬地作了一个长揖,尖声细气地道:“节度使也在这啊,刘三有礼了。”

    侯大勇知道柴荣对太监极为严格,甚至有时近于严酷,太监的权力和晚唐时相比,一个天下一个地下,但是,宫中太监总管是一个不容小视的人物,侯大勇站起来,回礼道:“刘公公客气了,那日在宫中,有劳刘公公亲自来接,在下十分感谢。”

    刘公公脸上越发绽开了花朵,他笑眯眯地道:“符娘子每次进宫,皇后娘娘都欢喜得紧,饭也要多吃一碗,老奴愿意天天在宫门候着节度使和符娘子,只要皇后娘娘高兴,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分。”说完,眼中竟隐有泪光。

    侯大勇暗自佩服总管太监的演技,这眼泪水说来也真就来了,侯大勇也是无比真诚地说:“刘公公的一片诚挚之心,让侯某好生感动。”

    两人你来我往,把废话说得异常真挚,王朴站在一旁,插不上嘴,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侯大勇。

    侯大勇、王朴回到大厅之时,司徒诩和薛居正知道侯大勇和皇室的关系,见他和太监总管相熟,也不太在意,而四个文化人却明显带着一些不以为然之色。

    王朴对众人道:“在下发请柬地时候,没有给大家说明白,其实,今天是的生日,在下想借这个因由,请各位好朋友在一起聚聚。”又道:“陛下日理万机,却记得臣下的生日。派宫中刘公公给臣送来一幅画,让臣惶恐不安。”

    文人中年级稍长的一位见到太监之时,神色间很有些厌恶,听了解释后,脸色稍缓。

    王朴微微一笑,道:“浩然兄,陛下送来的画,想来不是凡品。现在还在书房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如何?“

    这位年龄稍长地中年人姓荆名浩,字浩然,隐居于太行山地洪谷,自号洪谷子,他是一个画痴,王朴的这一番话。恰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他也笑道:“文伯老弟,你这一说,倒把我地胃口吊起来了。”

    王朴对众人道:“大家一起去书房看看这幅画如何?”

    大厅八人,除了侯大勇之外。七人都是琴棋书画皆通的读书人,听到对答,心早被吊了起来,纷纷脸露喜色地站了起来。侯大勇也跟着站了起来。不过,他心里对名画确实没有多大的兴趣。

    八人进了书房,仆人赶紧把窗户打开,让光线透了进来,王朴从书架上,捧出一个小匣子,小匣子上系着一根黄色的绸带,王朴解开绸带打开匣子。取出一轴画卷,小心翼翼铺开在书桌上。

    八个脑袋一齐凑了过去。

    在侯大勇眼里,这就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有树、有山、在太阳及倒影,还有江水和小舟,颜色有绿有红,除了古色古香以外,并无什么奇特之处。看了几眼后。他第一个从画卷上抬起头。

    王朴地藏书相当丰富,除了常见的孔孟之书外。还兵书、历数及一些音律方面的书籍,一个人地书架能反映他的学识及品性,看了王朴的书架,侯大勇有些惭愧,自己的书架和王朴的相比,实在显得很没有文化。

    “这是李思训地真迹啊。”司徒诩轻声说了一句。

    薛居正点点头道,他的历史底子极为厚实,接着司徒诩道:“确实是李思训的真迹,李思训是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李思训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地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法度谨严、意境高超。”

    荆浩如好酒之人饮了百年沉酿一般,看得极为舒畅,他十分爱惜书画,并不用手去触摸,只是盯着画轴一寸一寸地看,他赞许地对着薛居正说道:“李思训地画,多见于宫庭,民间流传甚少,我这是见到他地第三幅画了,另外两幅是和,你们看这幅画,辽阔地水面波光泠泠,几只帆船飘浮在江面,水畔的山石间树林繁茂,树林下有静静在有几个院落,几个农家之人在江边眺望,好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

    另外几个文人,随着荆浩地解说,摇头昂脑品味着画中的意境。

    侯大勇没有想王朴请了这么多文人,整个午餐,可用“如坐针毡”来形容侯大勇的心情,文人们喜爱的酒令、诗词歌赋恰巧是侯大勇的弱项,他没有参与文人们的酒令,要了一壶老酒,自顾自喝酒。

    王朴是主人,和侯大勇连碰了三大碗,司徒诩、薛居虽是文人,也是官场中人,见侯大勇有些落落寡合,也上前来敬了几碗酒。以荆浩为首的四个文人,却在不经意间,把对侯大勇的轻视之意却露在了脸上。

    “要说诗词歌赋画,江北稍逊一筹,冯延巳为人来官都不怎么样,却作得一首好词,你看这首: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荆浩是坐中最有名望地文人,在席上讲起了南唐的诗词,

    他见众人都在认真听,又道:“还有,顾闳中所作,技法堪称精湛娴熟,我辈自愧不如。”

    侯大勇本来独自喝酒,听到冯延巳,不觉冷哼了一声。

    这一声冷哼,恰被坐在侯大勇身边的张争听见了,张争跟着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和荆浩是半友半徒,最是敬重荆浩,他听到侯大勇的冷哼。心里极为不惑之年爽。

    隐士名声一般都甚好,属于社会知名人士,偶尔做些狂妄之事,各地官吏也往往能够包容。侯大勇在边关苦战的时候,他在太行山上俗风而歌,古代信息传播极不方便,在凤州,提起侯大勇无人不知无不不晓。而在达官贵人如云的大梁,侯大勇不过是众多节度使中的一员,张争对侯大勇的成长之路并不十分了解,想当然地认为侯大勇是凭着符皇后地关系而居于高位。

    张争借着酒意,开始斜着眼睛看人了,来到侯大勇身边,有些嘲讽地道:“节度使温文尔雅,定是文武双全。可有大作,让我等开开眼界。”

    王朴和侯大勇相交以来,对其政治见解、军事策略佩服得紧,但他从来没有听过侯大勇呤诗论词,侯大勇地位甚高。又是他地客人,王朴不愿意见到他出丑,打断张争的说,道:“节度使镇守西北边关。屡败强敌,我等今日有闲心在些呤诗赋词,要多多感谢节度使和浴血奋战地黑雕军。”

    司徒诩是吏部侍郎,知道侯大勇和黑雕军的威名全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道:“节度使率领黑雕军在高平、凤州屡战屡胜,西域诸敌闻风,收复唐时就失去土地陇西,令人十分神往。”

    张争很有些倔强。见王朴和司徒诩都帮着侯大勇说话,微红着脸道:“今日只谈风月,不议国事,在下只不过心仪节度使而已。”

    侯大勇对诗词确实不在行,要让他当场呤诗作词,实是极难事。可是,张争不知趣地争辩,倒将了他一军。侯大勇明白。即使有王朴和司徒诩的解释,今天若不整出一首诗词出来。当真会被这些文人们所看轻,此事若在大梁城内传开,虽说对仕途没有影响,可在为数众多的读书人眼中,自己就真是一个鲁莽武夫地形象了。

    侯大勇沉声道:“江南的诗词赋画再好,可jian臣当道,每到荒年,江南百姓还不是一样流离失所,在灾民眼里,再好的诗词也抵不上一碗稀粥。”

    冯延巳是江南著名词人,为官为人十分让人不齿,他在政治上极为跋扈,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江南吏治败坏,他负有很大责任,这些事情,在大周朝都不是秘密。侯大勇此语一出,在座诸人都觉得此话甚不入耳,可是事实摆在面前,一时也不好反驳。

    侯大勇又道:“要说呤诗作词,谁又不会来上几句,既然张郎想听,我就以刚才见过的江水来上一首吧。”

    王朴从来没有听过侯大勇呤诗作词,有些担心地看着他,但是侯大勇话已出口,他也不好阻止。

    侯大勇潇洒地背着手,在大厅转了几步,然后沉声呤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叁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

    这是一代大家苏轼的,侯大勇情急之下,盗用了这千古绝唱。在座诸人皆是识货之人,侯大勇呤毕,众人都沉浸在词中深远的意境中。

    荆浩猛地一拍桌子,道:“好词,好词,此词一出,江南诸子远远逊色了。”又道:“快拿笔来,我的画意来了。”

    王朴这时才回过味来,听到荆浩的叫喊声,道:“浩然兄,请进书房吧。”

    荆浩急急忙忙地跟着仆人进了王朴地书房,然后关了书房,回味着侯大勇所呤词句的意境,只觉画意狂涌。

    侯大勇念完词句后有些惭愧,自己这一盗版不要紧,苏轼名下必然会少了一首名作,“只盗版一首,下不为例。”侯大勇在心里下了决心。

    侯大勇神色肃然地向王朴和众人作了一个团揖,“刚才斗胆作上一词,实在是献丑了,酒足饭饱,就此别过。”

    王朴叹了一口气,道:“我们这几个文人,平日里自负才高,不想侯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我敢断然,此词不久以后定会传唱于大江南北。”

    王朴、司徒诩和薛居正把侯大勇送至大门,回到大厅里,张争等三人默不作声地坐着,司徒诩见气氛有些尴尬,转移话题道:“刚刚听了一首绝妙好词,等一会又能看到浩然兄的精美画作,可真是不虚此行。”

    荆浩拿起画笔,整幅画一气呵成,他放下笔后,仔细看了一会,极为满意,在画上题了四个三个字:匡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