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凉州虎兕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博弈(二)

第三十章 博弈(二)

    说起老边的时候,夏育的口气显得十分随意,透着一种熟稔与亲近。这种口气也被盖勋注意到了。盖勋一边延请夏育入府,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夏护羌与边章亦是故交吗?”

    “老夫与他,相识三十年了。”夏育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慨,仿佛在怀念着年轻时的时光;“元固,你也应该认识老边吧——可曾听说过他的出身来历?”

    盖勋沉声道:“在下曾多方打听过,知道边章乃是当年段太尉麾下的参军。段太尉领护羌校尉职平定凉州羌乱时,边章亦曾于阵前效力,所以,他与护羌营出身的许多武官、部落首领都是故交。”

    “仅此而已吗?你是否又知道,老边当年在护羌营中的名气?”说起当年故事,夏育的脸上带有一丝莫测的微笑。

    这一问当真出乎盖勋的预料。

    当年在边家庄第一次与老边相识,盖勋就对他充满了好奇:一个办一场寿宴,就能将大半个凉州的羌狄首领聚齐一堂,还将护羌营武官叫去一半;这样的人物,又岂是等闲?可是无论盖勋如何观察,都只觉得,老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罢了;无非就是多了一些资历、人脉,有着年龄阅历所带来的经验和睿智——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见盖勋面露探询之色,夏育笑道:“当年段太尉在凉州时,麾下有汉、胡诸部兵马,又多得才俊之士相助;不过名声最广的,却是三个人,被人称作一文二武,雄于诸僚……老夫不才,忝在二武之一;另一位,就是后来接替段太尉,继任护羌校尉的田晏。”说起往事,夏育更多了几分神彩;“不过,若论才华,我和田晏加起来,‘二武’不及‘一文’呐!”

    盖勋肃容道:“夏护羌所言那‘一文’,莫非就是边章?”

    夏育笑叹道:“正是……那个时候,老边还不到三十岁;他虽是文士,但胸怀韬略,论兵战之计,当时段太尉麾下文武,无出其右者。更兼他熟知凉州地理风俗,段太尉对他也极是倚重;每有定计,必要咨询于他。”

    “竟有这样的事!”盖勋讶然道,“如此说来,当真是我小觑了他。”

    盖勋正在自省,夏育又给泼了一瓢冷水:“不仅仅是老边,还有湟中义从。元固可知道,湟中义从当年就是段太尉麾下实力最强的一支兵马。”

    “湟中义从,竟然也是出身段太尉麾下的护羌营吗?”盖勋再一次受到震动,但随即有了新的疑惑;“不对啊,北宫伯玉与李文侯的年纪,不过四十上下,当年段太尉在凉州时,他们不过一稚子尔,如何能在护羌营效力?”

    夏育笑道:“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父亲。当年湟中义从在凉州大乱之际,依然忠于朝廷,尤其是段太尉到任凉州,湟中部每战皆从,摧锋破阵,所向披靡,可谓声威赫赫。当年的凉州叛羌,不惧汉军本部,反而将湟中义从部视为劲敌。由此可知,湟中部落何其精悍善战。”

    盖勋若有所思;原本在盖勋眼里,凉州各部落虽然大多彪悍敢战,但毕竟只是蛮夷,交战时徒仗一时血勇,不及汉军军阵严整、器械精良;正面交锋时,只要兵力相差不太悬殊,汉军必胜无疑。但是听了夏育说起当年湟中部落之旧事,盖勋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夏育又说道:“三十多年了,当年那支湟中营的将士,虽然都已经老了,但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也是多年为国家戍守边塞,麾下人马不失为精锐。哪怕现在的湟中义从实力只及当年的一半,就足以称为劲敌。更兼他们与汉军并肩作战数十年,深知汉军之虚实,对付其他羌胡部落的法子,放在湟中部面前,恐怕是没有什么用的。”

    “一个边章,加上一支湟中营大军,的确棘手啊。”盖勋喟然长叹;“奈何汉阳百姓,不免要遭兵火之劫。”

    盖勋的一声叹息,说明他已经接受了夏育的劝告,不再抱有速胜叛军的念头。

    “元固也不必太过担忧,我军虽然难言必胜,但是依托冀城坚守,足可以令叛军顿足不得东进。到时候,着急的应该是老边才对。只需我们沉住气,破敌制胜亦非难事。”夏育先是劝说盖勋谨慎,此时又出言宽慰盖勋。

    盖勋精神一振,忙追问道:“夏护羌此言何意,敢请为在下解惑。”

    夏育笑道:“元固出身凉州,又在凉州为官多年,还不知道羌胡部落的习性吗?而且,如今的凉州诸部,都经历过当年段太尉屠戮叛羌的凶戾,又有几人敢在胜负难料时就起兵反叛的?眼下湟中叛军气势正盛,各部落尚在骑墙观望,可若是老边他们不能在汉阳取胜,甚至吃上点亏,又将如何呢?”

    盖勋恍然大悟:“不错不错,羌胡部落虽然大多桀骜不驯,但是自段太尉之后,便深惧官军之兵威;而且各部之间,也多有恩怨纠葛,难以同心协力;若是边章节节获胜,他们或许会闻风景从,可若是边章稍有失利,那些部落十之八九要落井下石的。”

    夏育和盖勋说的,正是凉州羌胡部落的生存常态;各部落的顾虑,不仅仅在于官军兵威,更在于千百年来,羌胡一贯的弱rou强食之习性。各部落不仅顾忌官军,更顾忌周边的不同部落。因为不论哪个部落,一旦伤了元气,很快就会被其他部落瓜分吞并,这也是诸部坐视观望,不敢轻易出头的重要原因。

    “当年段太尉杀人杀出来的威风,如今余威犹在啊!”

    夏育先是微微叹息了一声,继而说道:“眼下着急的,其实是老边。只要我们大军在一日,叛军就会被牵制一日,目前未反的羌胡部落也会多迟疑一日。时日一久,必定生变;到时候,就是破敌制胜之时。而眼下,一动不如一静。”

    “眼下要紧的,还要将朝廷在京畿驻军十余万的消息广为传扬,要让诸部首领知道,平叛大军随时可以西进,以此震慑诸部不轨之心。”盖勋细细思酌,为夏育之策做出补充;“除此之外,已经发生叛乱的陇西、武威等郡,也要坚壁清野,固守待援,不可轻易出战。”

    夏育心情大好,突然又笑道:“如此说来,老夫还要多谢那左刺史。他断盗军资,府库钱粮不足,正是老夫固守不出的绝佳借口。否则,老夫还真不知如何向急于求成的朝廷交代。”

    盖勋恍然大悟,笑指夏育道:“夏护羌怕是早就有这个打算,才会大闹刺史部衙署吧?”

    二人同声大笑,各怀深意,可谓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