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神级复兴系统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七章 我为什么不办?

第三十七章 我为什么不办?

    第三十七章我为什么不办?

    金农是清朝扬州,跟郑板桥是好友,郑板桥曾说过,“杭城只有金农是好友”可见两人和气臭味相投。

    这个人出身不错,而且天资聪颖,后来被举荐当官,却一直没什么作为,辞官四处游荡,四十岁之前书法就已经登峰造极了。

    5o岁开始作画,到了江南,后跟郑板桥他们熟识,被誉为八怪之位,雄厚的书**底和常年游历修禅让他的工笔画无师自通,擅长话佛像人物,最擅长画梅,尤其墨梅,现存在国家博物馆的轴和轴都是一级文物。

    这卷王耀不知道跟那副有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他知道这幅画的品质绝对不低,而且这画,能修复。

    以前有一些画家靠着卖画为生,但是一副画耗费太长时间,所以有人就研究出一种宣纸,名为夹宣,这种纸笔一般宣纸要厚,因为它是两张架在一起的。

    这样一幅画,揭开之后就是两幅。

    因此有个行话叫做‘一揭为二’是指一幅画被揭过,表层为母,里层为子,也称‘魂子’,子母画就能卖两份了。

    但是这种字母画有一个缺点,就是会影响画风的质量,水墨画都会有尾笔锋,就是墨干了之后的一些带出去的细微条纹,那些东西看着不重要,但是却占了书法和绘画的神韵二字。

    一揭为二之后,母画的尾笔锋不会渗入子画中,所以要补笔,而且有些子画要比母画但很多。

    虽然这东西是用来取巧的,但是也有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画,万一表面坏了,里面的子画至少还有救。

    这副就是夹宣做的,所以王耀很惊喜,这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觉得这幅画,应该是金农的。”王耀对着沈老和吴馆长说道。

    “金农的?”沈老一惊。

    作为杭城书画古玩界的,对这个名字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是老乡。

    “怎么看出来的?”吴馆长皱起眉仔细打量着,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我也只是猜测,不过这画您如果想修复,得找启功先生。”王耀笑着说道“他对于金农的画,应该会有办法修复。”

    “你小子一定是看出什么了?”吴馆长是人精,自然能听出王耀的话。

    启功先生不是什么掌眼先生,哪里是随便请动的,请动他一定得是真宝贝,听马先生说王耀跟启功先生关系匪浅,吴馆长自然感觉出来。

    “我是看出来了,不过不敢确定,才疏学浅。”王耀抿了抿嘴角“不过启功先生钟爱这金农的手迹,所以送到他那里应该能有答案。”

    沈老正视王耀,打量道“小先生贵姓?”

    起初看不起王耀只是因为他的年纪,虽然王耀没说出什么,但是提起的这两个名字,确实沾边,沈老也变了态度。

    先生这个称呼都是老人家喜欢用的,同行都这么称呼。

    “小子王耀。”王耀回礼道“冒犯老先生宝物了。”

    “谈不上。”沈老笑着摆摆手“不过求小先生解惑,是怎么看出来的。”

    王耀指了指画卷“这画,老先生没重新修复装裱过吧。”

    “只是简单的清理了,不敢乱动。”沈老说道。

    “从纸张和墨迹的年份上看,这幅画不会早于明末,明末之前的画梅大家全部剔除,剩下的范围就小了,而且这卷,画得的是梅花一年甚至几年的花开花落,可见作者是爱梅之人,这画也不是随行为之,特别爱梅的,金农算一个,而且这梅里,有书法的痕迹,我看不懂,但是我知道,另外,有禅意,这些都能推测到金农大师身上,所以我就这么推的、”王耀说完抓了抓脸颊“当然,也只是推理。”

    “有凭有据。”吴馆长眨了眨眼,竖起大拇指。

    “你给连个线?让老吴送去京城。”马先生在身后说道。

    “好。”王耀点点头,笑道“要是看走眼了,您老可别怪我。”

    “这画在我家两百多年了,要是重见天日,小先生就是我家的贵人了。”沈老笑呵呵的看着王耀。

    “怎么?沈老能带着我着弟弟见识一下沈家苏绣?”马先生挑眉笑道。

    沈家苏绣是什么王耀不知道,不过他知道苏绣,被称为天下第一绣。

    “你就总惦记着我们家的苏绣。”沈老笑着摇摇头“等有时间的,我安排这位小先生到家里玩。”

    “小耀你可得时常问候着点老爷子,去他家看看,相当去了故宫文物库啊,里面各个都是国宝。”吴馆长笑道。

    “你们俩真是教坏孩子。”沈老笑着摇摇头,卷好手卷,看着弯腰在案子上写信的王耀,王耀的字让老爷子眼前一亮。

    王耀没有启功先生的联系方式,所以只能用这种递拜帖的形式,顺便问候几句,交代一下近况和这幅的事情。

    吹干墨迹,把信放进信封里交给工作人员,王耀起身看见三个人盯着他看,疑惑的抓了抓头“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第一次见到活的给启功先生写信的人。”马先生笑道。

    “行了咱们继续逛逛,顺便让沈老给我们讲讲那几件宝贝。”吴馆长示意工作人员把字画都弄好,领着王耀等人出了房间。

    这位沈老是博物馆的荣誉馆主,除了那几幅镇馆之宝,还有几十件文物都是沈老贡献,里面有着很多故事,也让王耀有一次听到了有关于那场‘革命’的事情。

    沈老路过一只陶瓷鸳鸯的时候,停下脚步,王耀从老人的眼睛中看到了隐晦的泪光。

    “这东西,本来是一对的。”老人轻声呢喃。

    吴馆长和马先生也沉默不语,神色复杂的看着那只五彩瓷的鸳鸯。

    离开博物馆的时候,还得到了吴馆长的纪念礼物,还互留了电话。

    “这孩子是哪家的?”送走王耀和马先生,沈老问道。

    “听说是长在杭城的,老马不愿多说,但是我觉得,身份气度都不会一般,至少在书法造诣上,很高,同龄人难寻敌手。”吴馆长笑着说道。

    “这么年轻,打从娘胎里练字?”沈老微微挑眉。

    “不知道,总有一些天才,不跟咱们一样的功夫字,不过跟启功先生有旧,那自然是说明了很多问题。”吴馆长微微眯起眼“要是这幅金农的画是真的,那开馆那天,咱们就压明珠博物馆一头啊,老爷子您功不可没啊。”

    “你们年轻人有竞争是好事。”沈老抿了抿嘴角“本来有更多好东西,但是没保住,罪过。”

    “不是您的罪过,走,请您喝酒去,昨天来了两瓶绍兴黄酒。”吴馆长笑呵呵的说道。

    “马先生。”回去的路上,王耀忍不住好奇问道“那场革命跟文物有什么关系?”

    马先生回过神,看了眼王耀“只要跟文化有关系,都跟那场革命有关。”

    王耀皱起眉认真听清。

    “不知道怎么说,反正一说起来心情就很复杂,尤其是我这种琢磨古玩的。”马先生抓了抓头酝酿了一下“知道我为什么办博物馆吗?”

    王耀摇摇头。

    “以前是收藏自己喜欢,后来觉得自己开心,不如大家一起开心,更何况这些都是宝贝,前人智慧,国家代表不拿出来有愧。”马先生笑了笑“刚开始也是抱着有趣的心态,办个博物馆多认识一些古玩行的朋友,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一种责任。”

    王耀有些疑惑的挑挑眉。

    “四年前博物馆开展,来的都是外国人和朋友同行,咱们国家的,走过连看都不看一眼。”马先生怪笑了一声“你说这也有意思啊,旁边一个时装店弄一个时装展,老百姓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可是咱们老祖宗自己的玩意儿,却没人看,真是怪事。”

    “可能是对国外的东西更好奇。”王耀道。

    “嗯,毕竟外国的月亮更圆。”马先生轻嗤。

    王耀讪笑着摸了摸鼻子。

    “在采光最好的地方弄了一张桌子,每天在哪看看书,顺便看看现在的人们,两个多月,除了有几个大学生进来之外,也没人进来,哦,其中还有几个是问路的。”马先生轻笑道“直到有一天,有个上小幼儿园的小孩,拉着他mama的手进来了,因为我在门口摆了一个兽性彩陶,我正式接待的第一个小客人。”

    马先生脸上流露出慈爱的笑意“小家伙什么都不懂,看见什么都说好看,但是让人心生欢喜。”

    王耀眨了眨眼,眼前好像浮现出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满脸笑容的看着那些文玩的模样,确实挺可爱的。

    “小家伙走的时候在留言板上写了一行字。”马先生摸了摸下巴“我来过,很开心。”

    王耀无意识的扬起嘴角,似乎感受到了温暖。

    “估计是刚学会写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但是从个时候,我现了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责任。”马先生语气徒然一变“连小孩子都觉得开心喜欢的东西,真的就那么让现代人讨厌吗?”

    王耀心跳一滞,莫名的沉重起来。

    “我意识到,不是不喜欢,而是没这个意识和概念,现在的人对文物,对历史,对祖宗没有丝毫概念,他们不懂。”马先生语气沉痛“所以我觉得,我得让下一代,有这个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会以这种几百年上千年的物件中,呈现在他们面前。”

    王耀瞳孔猛然一缩。

    “我有点害怕,要是这种意识没人教他们,是不是几百年之后,这个民族就会被遗忘。”马先生轻声呢喃着。

    王耀抿起嘴角,神情沉重。

    “你想知道那段历史,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你。”马先生目光沉着的看着王耀,指了指车窗外路过的西湖,飞来峰那个方向有一缕炊烟缪缪“哪里,当年有人执意破坏,认为是四旧,杭城一所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拼死抵抗,几百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血留了一青石板。”

    王耀心中猛然一颤,瞳孔猛缩。

    “周总理闻讯派部队架起二十座机枪,最后保住了。”马先生的声音有些飘忽,听起来像是呢喃。

    那个地方,叫做灵隐寺。

    龙国最早的古刹之一,一千多年,险些毁于一旦。

    “你说,我为什么不办博物馆?”马先生沉默了很久,转头对着王耀笑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