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委托加工

第三百一十九章 委托加工

    建康。

    东南都督府。

    苏刘义正陪着陛下和许夫人叙话。

    ……

    “这是朕之过,夫人。现今东南已定,太后也颇思及家乡,所以,朕已让工部派人重新检视临安的旧殿,若其中还有可用者,只要稍加整修,即可在年中让太后携皇后前来避暑。如此,既能慰太后思乡之苦,也便于夫人与皇后多加团聚。”

    过去中国人的家乡观念是相当根深蒂固的,而且年龄越大、越是如此,杨淑妃自然也不例外。自从当年离开临安,如今已经快二十年了,她其实早就表达了这个意愿。

    但临安的皇宫于沦陷之后,由于无人管理、修缮,尤其是当杨琏真加掘了宋陵,把皇陵里的遗骨和牛马等枯骨混在一起,施加古时的什么诅咒巫术,然后又在皇宫建造白塔,把这些枯骨放到白塔之中,以镇压所谓的王气,如此乌烟瘴气地一弄,这些地方就日见破败。

    当然,出于这个时代的普遍理念,当初苏刘义在领军重新杀回临安后,也立即就命人摧毁了那个所谓的镇南白塔。只不过在他给太后、陛下的奏报之中,同样描述了皇宫荒废的情景。这也是行朝最终没打算回临安的原因之一。

    东见杨太后思乡之心日重,于是在与她商议之后,决定从皇家的钱里面拿一部分出来,将过去某些宫室重新修缮一下,这样,以后就能让杨淑妃回临安去避暑。

    除此之外,他觉得,若是能让许皇后也陪着杨淑妃前往,还能顺便让她和许夫人多加团聚,以补偿自己前段时间没有召回许夫人的过失。毕竟松江与临安很近。

    听了某人所言,许夫人的脸上有着宽慰之色。

    “官家的关爱,妾身铭记在心。只是如此时刻,妾身也理当首重为朝廷效力。”

    某人赶紧摆了摆手。

    “夫人不见责即好。”

    当初兄弟我的确有点不近人情啊,捂脸。

    许夫人却正色言道:

    “官家不必对此过于在意。嗯,至于前面所言之事,臣定会将其办得妥帖。”

    “唔,如有何为难之事,夫人您还可直接告知刘义将军,他自会协助。”某人接着指了一指苏刘义说道。

    苏刘义立刻接口:“夫人大可放心,在下将密令松江的禁军将领,随时听候夫人的调遣。”

    ……

    深夜,一艘快船停靠到了建康的禁军水师码头上。从船上下来的,是被帝国陛下从北方紧急召回的杜浒。而前来接引他的,则是禁军的殿前将军邓自愿。

    杜浒和邓自愿见面之后,彼此一点头,随即就在邓自愿的引领下,悄悄地进入东南都督府。

    事实上,自杜浒景炎十一年陪同张志仙返回北方后,他在那里转眼已经又待了五年多,这次还是之后第一次回来,其中的甘苦自不必多言。所以某人一见面,立刻就送上了夸赞之辞:

    “杜将军,这些年你和军情司的弟兄们出生入死,都可谓是劳苦功高,没有你们,我大宋绝对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杜浒却丝毫不做作。

    “陛下,臣与军情司的弟兄们尽忠职守,此为理所应当。只要我大宋能恢复故土,臣即使是粉身碎骨,亦有何妨。陛下旦有所命,请尽管示下。”

    得,和这样的兄弟相比,咱汗颜呐。

    某人自此也就不再废话。

    “朕此次请你前来,是有一事想知道,军情司今后能否从北方多弄点羊毛或皮张?”

    这就是某人再度莅临建康的真正原因了。因为前段时间他从赵昺嘴里得知,禁军的冬衣仍旧相当不足,那么为了他的北伐大计,他自然要尽量想办法解决。可经过查证他发现,问题不是出在生产能力上,而是原材料不足。

    几十、甚至上百万件衣服,在这个时代听起来似乎有点骇人,可只要参与制作的人多,实际也不是那么可怕。过去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一样不还是为禁军提供了军衣?而且同样分了季节。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冬衣上不符合军中实际需要罢了。

    问题是,虽然某人已经下令:严禁大宋境内的棉、麻、毛、布帛等物资对外流失。可现实却是,大宋过去的棉花主产地,无论是河南、河北、还是陕西,眼下都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甚至是最近的两淮,也不能说完全落到了行朝的手里,更别提它现在仍然在经历战火。这就导致了纺织原料严重不足。因此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从外面引进原料。

    事实上,由于松江地区的纺织业已经开始起步,出于利益的吸引,前往北地的许多商人已经在换回的物资中,有了过去他们不屑一顾的羊毛,但却依旧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所以某人决定,进一步加大其中的力度。

    听了陛下所言,杜浒怔了怔。

    某人立刻向他解释道:“杜将军,如今的形势是,我禁军已开始逐步北进,但两淮不同于江南,气候入冬即变寒,而将士们的冬衣很是缺乏。缺乏冬衣势必以后影响禁军的战力。朕已经查问过,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织布制衣的棉和毛不足。所以朕考虑再三,觉得只能加大从北方购买的力度。你对此有何见解?”

    杜浒飞快地想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依臣于北地所见,羊毛、皮革之类的物资在哪里并不缺乏,而且草原上在宰杀之后多有摒弃,其中就有羊毛。即使是皮革,他们所看重的,也是其完整性,如有创口,就认为不合格。所以,如果不论其是否完好,军情司并非不能多弄。”

    东点了点头,他知道杜浒说的基本上是实情。

    因为从这个时代的大致情况来看,过去草原上的牧民在宰杀了牲畜、剥下毛皮之后,的确基本上首先看得就是它的完整性。只有相对完整的皮张,牧民们才能用于制作如盛水的皮囊、包裹等等之类的东西。

    当然更好的、韧性大的还被用于做皮甲。

    又由于对牧民们来说,每年剥下来的皮张相对有很多,所以,不完整、或不完美的皮张往往就会被他们丢弃。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值得再去摆弄。

    但某人却从中已经看到了未来缝制的皮衣。

    类似这样被浪费的还有大量的羊毛,织造技术的不发达,是草原上的牧民千百年来始终没能对此充分加以利用的重要原因。

    “只不过陛下当知,眼下在草原上,首重为茶,其次为粮,再者丝绸。尤其是朝廷复国江南之后,北方少了江南的供奉,粮食的缺口非常大。据臣所知,这几年草原上多有饥荒。”杜浒接着说道。

    “丝绸者,江南所产原本即为其中之上品,一直颇受北地豪富之人所喜爱。”

    “所以臣觉得,如能以茶、粮食、丝绸为引,军情司自可从北地再多换回些皮革和羊毛。只是这些东西现在均为朝廷严禁外流之物。”

    杜浒所说的这些情况,其实东大多都知道。

    北方缺粮,这是他始终的判断。他当然还清楚,草原之人一日不可无茶。至于丝绸,它无疑是已经开始变得喜欢享受的蒙古王公贵族们所爱。

    只不过当初东限制丝绸输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丝绸也可以用于制作铠甲的衬里。

    可是,他现在不得不重新另做安排。

    “杜将军,从军情司过去传递来的北地消息,朕大致也了解了一点你说的情况。现在这样,朕已让许夫人安排可靠之人,在松江立刻建造一个新的货栈。但为了不让其他人对这个货栈过多的注意,它所用之人,除了许夫人安排的之外,其他的都将由你们军情司来担当。”

    “朕随后自会授意许夫人将一些你和军情司所需要的茶叶、粮食、丝绸等等之类物资存放到里面,供你和军情司的人随时提取。而用这些东西从北地换来的皮张、羊毛等,也都放到这个库房之中。再由许夫人派人来提走,用于制作禁军的冬衣。”

    杜浒立刻回道:“臣遵旨。”

    某人再度前来东南都督府,自然不是为了什么临安的皇宫之事。而他和许夫人先前真正商议的要事,也正是上述这些。

    杜浒唯一不知道的一个细节就是,同样为了尽量保密,他所换回来皮张、羊毛等东西,将由许夫人出面,以官府委托加工的名义,交给黄道婆的惠民纺织厂来制作成服装,然后再由许夫人交给苏刘义的东南都督府。

    这个计划转了一大圈,其实也是没办法。

    前面人家杨国舅才往外运了几船粮食,不仅被当场罚没,而且本人还被迫回家“闭门思过”,朝廷随后又信誓旦旦地严令禁止。假如明目张胆地来行事,岂非天下哗然?所以只能拐弯抹角地悄悄进行。

    某人随后又叮嘱道:“杜将军,此事你所选派之人一定要可靠,尽量不要露出风声。你明白了吗?”

    杜浒“咔”的一个立正:“陛下放心,臣明白。”

    对此中的缘由,杜浒自然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