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神奇的生命之光褚蒜子传在线阅读 - 第四十章 小神葛洪逸事二

第四十章 小神葛洪逸事二

    二.东晋道教领袖兼儒学达人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而且对儒家思想有很深的研究.葛洪学兼道儒,在修身养性方面,他主张依照道家的原则,见素抱朴,不为物役,天真自然,不事雕饰,而在经世治国方面,他又赞同儒家的方式,重视教化,抬高文学,认为虎豹之皮胜过犬羊之皮,文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合理的、进步的、有宜的。

    正是由于葛洪主张文胜于质,他与那种厚古薄今、尚质朴而轻文饰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认为今文之金玉,胜于古书之质朴,今日之雕饰,胜过古时之醇素。厚古薄今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弊端,道家重先天之自然,轻后世之文饰,故厚古而薄今,儒家推崇敬天法祖,重视长幼之节,故亦厚古而薄今。葛洪力辟此风,非但为后世的文风华丽张目,亦是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喝彩。在文胜于质的思想引导下,葛洪又对传统的本末观念指出了质疑,大胆提出了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尚博》)的新观点。中国传统意识习惯于将对待的两方分为一主一从,而不惯于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即便是自然的存在,也非要搞出一个上下尊卑不可,譬如天尊地卑等等。而本末这对范畴本身便是不平等的,重本轻末是自然的观念,以本末而论古今,自然以古为本,以今为末,厚古薄今亦属当然,以本末而论文质,自然以质为本,以文为末,重质轻文亦不为怪。葛洪则对本末的尊卑意义提出了挑战,认为重本轻末、扶本抑末未必足取。他指出,本末只有先后之分,并无尊卑之别,譬如锦绣之因素地,珠玉之居蚌石,云雨生于肤寸,江河始于咫尺.

    在这里,葛洪不仅反对本末尊卑论,还暗示末胜于本,雏凤清于老凤声,因为锦绣之华丽胜过素地之质朴,珍珠之贵重过于水中之蚌母,美玉之价值远逾山间之石璞,江河之****怎比下游之行橹!因此葛洪提出文章虽为德行之弟,未可呼为余事也,以文章为德行之弟,颇有意趣,正说明即便二者有先后之分,也是基本上平等的,有如兄弟.总之,葛洪批判了传统的对于文章的偏见,将文章提至与德行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循本》)将二者并称为修身之本。这对于崇德轻文的传统思想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

    《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三.化学上的成就

    早期的化学家葛洪为什么喜欢炼丹呢?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yin逸的生活,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种炼丹术。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长生不老的仙丹是剥削阶级的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这就成了现代化学的先声。炼丹术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葛洪也是一个炼丹家。

    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等,这些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

    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在葛洪的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这些记载,对治疗关节炎有一定效果。雄黄中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毒虫很怕它,所以我国民间在五月节前后烧燃艾叶驱虫。铜青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能治皮肤病。密陀僧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用来做防腐剂。科学与宗教之间时常并非严格对立(聂文涛语)。作为一个道士,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效用,在医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小神仙的由来

    “葛公”是后人对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文学家葛洪的尊称。

    葛岸村民并不姓葛,葛岸之所以名为葛岸,就是起源于那个东晋时代善于炼丹的道家领袖葛洪,传说他在罗浮山和南海丹灶先后炼丹,有两次到葛岸为老百姓治病。

    葛洪来葛岸,是因为村子历史上曾两次发生“恙虫病”(即“沙虱毒”),对这些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村里先后到罗浮山请葛洪来村子给人治病,村民因得葛洪救治全部安然无恙。

    据说葛洪很喜欢葛岸这个地方,葛岸人也准备为葛洪在葛岸常驻建了炼丹灶,挖了炼丹井,但是因为村子里有人对葛洪炼丹的动机有些闲言,有些话传到了葛洪的耳里,葛洪是道家,讲究的是和谐,听到这些声音,为了不引起误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决定离开。葛洪走后,村民发现,他从葛岸到罗浮山留下三个脚印,一个在葛岸村北堤围,一个在西樵山下,另一个就在罗浮山上。———原来葛洪不但是医生,爱好炼丹,他还是一位神仙!

    村民惊诧之余,为了表示葛洪的敬意和歉意,决定凑钱修建一座纪念葛洪的牌坊———“葛仙道岸”,葛岸村也因此得名。现在葛仙祠前的一块壁墙上,镶嵌的石碑上有“葛仙道岸”四个字,虽然经历岁月风雨,仍然清晰可见。据证,这是公元996年葛岸村建村时候的石刻,它已经成为“葛仙宝殿”来历的历史见证物。而葛仙祠前边的葛洪石雕,虽然是现代石刻,但是形象栩栩如生。葛洪手持葫芦,眼看前方,一副悬壶济世的表情。

    为了纪念葛洪,葛岸村每年农历三月廿四还举办巡游活动,缅怀历史,启迪后人。葛岸村最近一次巡游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