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民国二三事在线阅读 - 第两一零章 鏖战淞沪炮战

第两一零章 鏖战淞沪炮战

    “校长正在与诸省长官商议划分防卫区的事情,事情进展的很顺利,相信数日之间就有消息传来。现在最要紧的还是上海那边的战事,不知道十九路军抵得住抵不住,抵不住的话,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就得顶上去,到时我们就落在了下风。”康泽回答道,:“这样,你们先回去吧,战事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焕然,教导总队那里要随时做好奔赴前线的准备,校长的命令一下来,立刻就要执行。”

    “知道了,兆民兄,我做事你放心。”范杰点点头,和主任告辞之后,随着酆悌离去了。至于军政部还有何应钦,早就被遗忘了。

    日军继续在战线北段持续炮击。一直到3号下午2点,日军步兵才开始发起进攻,攻击方向,就是炮击了几乎一天的战线北段。

    左勾拳没效果,换上右勾拳,显然,日本陆战队指挥官鲛岛具重想换个方向试试运气。

    按说呢,这个想法也很正常。但是,既然要变招,就应该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变换方向猛打。但是鲛岛具重却在他准备进攻的方向,炮击了整整一天才发起进攻。这就等于提前告诉中国人,我准备在你这个方向发起进攻,让中国军队早早的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且,这炮击的效果还真不咋样。

    你说炮兵在巷战中作用大不大,那还真的很大。君不见,解放军攻打上海,突破苏州河时,为完整保存城市,不用炮兵,就受到敌军火力压制,伤亡就很大。但是,那是在进攻过程中以炮兵清除火力点。

    而这回日本人的炮击,只**,却不同时使用步兵,这只能叫炮火准备。本来呢,在进攻发起之前,以炮火准备清除障碍物,破坏敌军工事,杀伤守军,也不能说错。但是这回是在打巷战啊,日本人的炮打了半天,房子炸塌了不少,但是剩下的残垣断壁依然可以作为中国军队的防御工事,何况中国士兵隐藏在街区,也很难观察发现。这样的炮击,能有多少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炮打了一天,19路军的死伤却是个位数。

    在炮击之后,日军新到的援兵,太田实少佐的第5大队跃出了战壕发起了进攻。第5大队是2月1日傍晚6点才登陆上海的,不到一天时间就投入了战斗,但是由于意图已经暴露,炮击又没有多少效果。日军的进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快,看看讨不到便宜的日军被打退回了出发阵地。

    不过,谁都知道,日军可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炮击和试探进攻之后,很明显,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可就在翁照垣鼓励将士,准备再战的时候,一份命令发到了他的旅部,要求他当天撤出闸北阵地。

    翁照垣是2月3日下午接到命令,撤出闸北的。

    从1月28日夜直到2月3日,156旅以两个团在闸北已经奋战六天。两团参战官兵两千五百人,阵亡118人,负伤195人,共计伤亡313人。

    156旅撤出闸北,有两重考虑。156旅中的第六团伤亡很大,需要后撤休整,而另一方面,此时的吴淞,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驻守吴淞的,是同样属于156旅的第4团。因而,19路军指挥部命令翁照垣率领156旅主力(5、6两团)全部撤出闸北,伤亡最大的第6团退至后方休整,第5团则在翁照垣旅长率领火速驰援吴淞口的第4团。

    吴淞口,位于上海黄浦江流入长江的口子上。只要是进上海港的船只,就必须要过吴淞口。海上来的敌人,不管是英国人、日本人,但凡要打上海,就必然要打吴淞口。

    也正因为这样,早在清朝年间,这里就建造了吴淞口炮台。炮台最开始对付的,不是外患,而是内战。顺治年间,郑成功的舰队屡次从海上冲进长江口,四次进攻吴淞。特别是顺治17年,郑成功舰队开进长江,直逼南京城下,震动清廷。因此,第二年,清政府就在吴淞口,夹着黄浦江修建了两座炮台。

    到了**战争那会,英国人进攻吴淞,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就是在这里战死的。不过,等到一二八这会,吴淞炮台已经不是当年陈化成抗击英军的西炮台了,光绪25年,当地官员觉得这个西炮台碍着搞商业开发,居然把这炮台给拆了,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第二年,清政府只好在附近重建了一座南炮台,加上光绪12年建成的北炮台,合称为吴淞炮台。

    正因为很清楚吴淞炮台的重要,19路军战前就下令要固守这个炮台。此时,镇守跑台的是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

    邓振铨,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但是在当年,邓振铨却是黄埔系早期的一员名将,他本来就是黄埔军校训练部的中校副官。谁都知道******的嫡系,是黄埔军校学生军组成的第一军,而第一军中最嫡系的,就是第一师。邓振铨就曾经是这第一师的师长,他的前任师长很有名,叫薛岳,他的后任师长也很有名,叫胡宗南。

    能指挥******嫡系第一师,可见邓振铨本来不是一个庸才,龙潭战役拼死冲杀,邓振铨本来也不是一个胆小鬼。然而时过境迁,这位中将要塞司令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吴淞口在上海的北面角上,而邓振铨却把自己的公馆放在了远离上海,更远离自己防区的苏州。没事也不在炮台露脸。

    吴侬细语相伴,消磨了锐气的邓振铨已经忘却了一个军人的本分。

    1月25日,19路军下达命令,固守吴淞炮台。作为要塞司令本应该立即赶赴自己的岗位。可这位邓振铨司令却扭扭捏捏,开始推说炮台配件不足,后来又干脆提出辞职。

    这样的行为,摆明了是临阵脱逃。按理说,这样的事情放在正常的军队中,拉出去军法从事都没问题。然而,诡异的是,战事开打以后,邓振铨的辞职却神奇的得到了军政部的批准。

    原来,这位邓振铨司令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心腹。何应钦既是他在贵州军校时的教官,还是邓振铨北伐时的上司。所谓门生故吏,两样都占全了。而邓振铨的女儿,还拜了白崇禧当干爸。这样的门路关系,邓司令在开战的时候,却完成了胜利大逃亡。

    而就在邓振铨溜走的时候,被自己司令抛弃的吴淞炮台官兵迎来了惨烈的一战。

    上海这边战事发生之后,吴淞炮台最初并未与日军交火。

    因为一二八当夜的战事,在开始不到一天后,就在外国领事调停下停战了,所以虽然眼皮子底下,日本军舰忙着经过吴淞口补充援兵给养,炮台也没有开炮。

    但是2月3日,闸北方面重新发生战斗后,吴淞炮台就没法置身事外了。上午9点,炮台接到命令,向日军汇山码头和日舰开炮。

    要塞司令邓振铨溜走后,主持要塞实际防务的,是要塞参谋长滕久寿。滕参谋长同样是何应钦在贵州军校的门生,然而这位参谋长没有像他的司令那样脚底抹油,而是忠实的执行了命令。

    炮击迅速演变成炮战。

    此时经过吴淞黄浦江江面的,是护送日军战死者遗骸回国的第26驱逐队三艘驱逐舰。11点25分,双方开始炮战。这轮炮击,吴淞炮台发射炮弹三十多发,步兵也以机枪步枪向江面上的日舰射击。

    在距此4海里的第3战队也闻讯紧急赶来参加了炮击,因为日本军舰并不是以摧毁炮台为目的,而只是压制射击。因此到下午1点,炮战就平息下来。在炮台停止发炮后,日舰也就迅速开走了。

    然而,此时,日本海军正在不断向上海增兵和派遣军舰,吴淞口是一个交通要道,要是被炮台打沉几艘船,损失可小不了。日军第一外遣舰队司令盐泽幸一下令,第26驱逐队回过头去再次炮轰吴淞炮台,准备夺取这个炮台。

    炮战再次爆发,因为这次炮击不是为了安全通过,而是要摧毁炮台,因此这回的炮战分外激烈。吴淞炮台总长750米。其中吴淞南炮台。当初有152毫米快炮4门,56毫米快炮4门,120毫米克虏伯后膛炮2门。北炮台有305毫米英制前膛炮4门,203毫米后膛炮2门,120毫米炮2门,152毫米炮1门。几经风雨,到一二八那阵,跑位小有变化,但两个炮台加起来还有炮20门。

    吴淞炮台的炮乍一看不算太少,但大多是古董货,最早的是光绪12年的货。这样的炮战,自然少不了吃亏。但是这面拿着祖宗的东西撑场面,那边日本人也太托大了。盐泽幸一这个眼高手低的指挥官,在陆上轻敌,打了个鼻青脸肿,到了水面上,还是一样的轻敌。居然只派了一个26驱逐战队来炮击吴淞。这下,日本人也讨不了多少好去。

    因为同样是驱逐舰,你也得看是什么样的货。比如日本二战的吹雪型驱逐舰,吃水就有1600多吨,而26驱逐队全部4艘驱逐舰,全是轻型的枞型驱逐舰,这种驱逐舰排水量只有850吨,舰上仅有120毫米炮3门。整个战队也只有12门炮。数量、口径都比不过吴淞炮台,防卫又差,挨上一发203或者305毫米的炮弹,不死也要脱层皮。

    结果,这次炮战中,按照目击者的说法,日方应该有一艘驱逐舰被击中。按照中方的资料说,是将其击沉了。但是我查遍这两个战队的军舰,即使被击沉也都是很后面太平洋战争时候的事了。日方的记载,只提到“榆”号驱逐舰舰桥被击中一发子弹。而中方的记载,吴淞炮台有三门火炮被毁。

    吴淞炮台的活跃,引起了日本海军的注意。一场凶猛的报复很快来临了。

    26驱逐队没讨到好,盐泽幸一坐不住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4日,他出动了第三战队和第一水雷战队的主力,前来炮击吴淞炮台。

    说到水雷战队,可能有人会纳闷,怎么把布水雷的布雷舰也派上来炮击了。其实,日本人说的“水雷”,就是中国人嘴里的“鱼雷”。而驱逐舰当初就是为发射鱼雷(水雷)而设计出来的。所以这水雷战队,其实就是驱逐舰。

    这个第一水雷战队,听听声势很大,其实在上海只有一艘夕张号驱逐舰。不过这艘驱逐舰比较变态,2000吨的排水量,却装了8门140毫米的舰炮。而第三战队就更不用说了,三艘全是5170吨的长良级轻巡洋舰,每舰有140毫米炮7门。

    而且除了水上游的,还有天上飞的。一二八当晚,轰炸上海的只有几架水上侦查机,还是把19路军炸得够呛。这回,一下子飞来轰炸炮台的,却是20多架飞机,而且是正宗的攻击机。

    原来,这次增援到上海的日本军舰,还有两艘货真价实的航空母舰,加贺号和凤翔号。两艘航空母舰,加起来可以带的飞机达到一百架还要多。这些飞机主要分为两种,90式舰上战斗机和89式的舰上攻击机,均能携带炸弹,都配备了两挺机枪。

    鸟枪换炮,打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跟水面上的军舰拼,虽然实力有差距,但吴淞炮台好歹还有个能还手的目标。而对于头上飞的飞机,炮台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更糟糕的是,吴淞炮台是晚清的时候建造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想过会有飞机这回事,所以炮台是露天的。这就等于日本飞机俯冲下来轰炸的时候,目标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一点防护都没有。

    对于日本飞行员来说,这场炮台攻击战,几乎变成了一场打靶比赛。炮台内,被炮弹航空炸弹炸出的弹坑,最深的甚至有数米。整个战斗中,日军共计发射舰炮500发,投掷航空炸弹150枚。

    对于这样一面倒的战斗,滕参谋长还在苦苦支撑。苦战两个小时,炮台又有6门炮被炸毁。滕参谋长依然在督军奋战,终于,他所处的区域也遭到了火力射击,一块弹片首先击中他的左臂,紧接着又一枚敌弹飞来,打断了他的右手,最终,第三块弹片直接穿透了他的胸腹。这名33岁的贵州籍参谋长,军校里学的就是炮兵科,此时,终于在这样一场守卫国门的炮战中,为国捐躯了。

    而要塞司令部的两员副官,也先后在炮战中殉难,自此,要塞司令部主官全部牺牲。炮毁人亡,指挥断绝。下午1点多,吴淞炮台沉默了。炮台内尸横遍野,残存的炮台士兵们纷纷逃出炮台溃散而去。而日军军舰飞机还不罢手,继续用炸弹舰炮攻击四散逃跑的官兵。

    日方的记载,炮战中,30驱逐队的“如月”号驱逐舰在江上转向时搁浅,下午4点方脱离。整场炮战,日本海军战死1人,轻重伤13人。

    此时,奉命赶来吴淞增援的156旅旅长翁照垣,在凌晨时分已经赶到了这里。但是对于这样一场海陆空现代化的大战,翁照垣却什么也帮不上忙。他手里此时虽然有一团步兵,但是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炮台守军在敌军优势海空火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

    他所能做的,只能迅速集结手中的兵力,准备抗击炮击后的日军登陆。然而,这样的登陆他并没有等到。因为,就在吴淞炮战正酣时,日本陆战队全部力量已经陷入了闸北的苦战之中,没有什么力量能抽调出来登陆吴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