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在线阅读 - 第五章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第五章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一个普通人要想达到宠辱不惊、从容自在的层次,那非得有大决心、大勇气去否定过去的自己不可。

    那怎么重新审视自我呢,下面将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论证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如果你能把这个观点真的理解透彻,并真正做到,那你一生都不会再有一丝一毫的任何形式的负面情绪。

    这个观点就是“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人的忧虑和恐惧、痛苦和烦恼等一切负面情绪,都是因为过于重视某些人、事、物的得失而引发的。这个结论是无法被推翻的。

    《飞狐外传》:“胡斐弹刀清啸,心中感慨,……他取出金创药为圆性敷上伤口,给她包扎好,说道:“从今以后,你跟着我再也不离开了!”

    圆性含泪道:“胡大哥,不成的……我见到你是我命苦,不见你,我仍然命苦……”她跪倒在地,双手合十,轻念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念偈时泪如雨下,念毕,悄然上马,缓步西去。”

    《神雕侠侣》:“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

    这一****到了河南,……这才上少林寺来。

    正出神间,忽听……一人诵念佛经:“……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方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以上这两段引用,是把这个“爱”只局限在男女之爱,其实不只是这么狭隘的含义。可以将之理解为一切形式的欲望。

    慕容复因为“爱”大燕皇帝这个位子,爱的发了疯,也是由爱生忧怖。

    黄药师因为太“爱”九阴真经,累死了自己的爱妻。

    张翠山因为太“爱”师兄弟义气,终于自刎而亡。

    灭绝师太因为太“爱”除魔卫道,惨遭横死。

    段正淳因为太“爱”各种类型的美女,同样横死。

    太多太多,无法说的完。总之呢,凡是因为自己的抉择导致了恶劣后果的,其中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爱”某些事物了。也许是功名利禄,也许是一个概念,也许是俊男美女,大多数离不开酒色财气、名与利,少数是对某种理念的执着。

    这个“爱”,其实称为“执着、贪爱”更易懂,无论对待什么,想要的念头或怕失去的念头过了分,就是执着、贪爱。

    一旦产生贪爱就必定会有烦恼和痛苦。

    得不到要痛苦,甚至近乎疯狂,(比如何红药、李莫愁,慕容复,欧阳锋等等。)

    得到了以后再失去也会痛苦,(比如叶二娘丢了虚竹,杨过找不到小龙女,黄蓉丢了刚出生的郭襄等等。)

    已经拥有了,担忧失去还是会痛苦,(比如钟万仇终日担心夫人甘宝宝再出轨,尹克西和潇湘子得到了九阳真经怕被对方偷走等等。)

    贪爱越深,烦恼和痛苦就越重。我们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反思一下前半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是因此而生。

    鉴于一般人习惯于把“爱”字理解为人之间的情感,那就先说说感情之“爱”。

    前面说过,除了极少数极其幸运的父母与子女间、夫妻间会有那种特别忘我、特别默契并对等之爱,其余的感情无不充满瑕疵。华丽的锦袍下总是有些虱子,一团和气下掩盖着无数的隐忍和委屈。越是人数众多的大家庭越是如此,人终究是有私心的生物,只要是人数超过一个,就会有利益冲突的可能,何况是多人。

    电影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就说过一句经典台词,“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和动机,却很少真正站在对方或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是在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让自己获得利益。

    亲人之间也往往充斥着权衡利弊的算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观察一下,有多少家庭争吵时,无论是父母子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当观点无法调合时,只要一方能拿出足够的钱或价值不菲之物来弥补,便可平息纷争,对方怨气立消,甚至马上喜笑颜开。

    在大部分家庭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冰冷的规律还是很起作用的。

    一个原本在家庭中话语权不多的人,如果经济条件突然大幅增长,话语权基本会随之增长。其增长程度按与财力增长成正比。

    一个原本收入占整个家庭收入绝大部分的人,如果突然间收入大幅减少,并长期无改善可能,那么话语权基本会随之下滑,下滑程度也于财力下滑成正比。

    这两种情况,只有在双方都是特别通情达理、心胸开阔,并且感情极深,心灵有很高契合度的家人之间才能避免出现。但很可惜,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家庭很少见,即便其中一人达到了,却不等于大家都能做到。

    人之间的爱,大多需要经营和妥协,什么是经营呢?就是为了维护和谐的关系,说话做事要在脑子里转几圈。有些话明明想说却不能说,即便要说也得绕几道弯,否则家人会不开心,即便这句话完全合情合理。

    有些事明明想做,却不能做,因为家人会不开心,即便这件事完全合情合理。或者反过来,不想说的话,被逼也得说,不想做的事,被逼也得做。

    只不过,一个念头或明或暗的永久盘桓在脑海里,让几乎所有人都得习惯这种情况。那就是“平日里家人对我那么好,我如果不能容让妥协,岂不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再者说,如果我对家人不好,以后我有困难、伤病等意外时谁来帮助我呢。”

    这些想法对不对呢?当然对,知恩不报枉为人。对外人我们尚且要宽容谦和、彬彬有礼。何况对家人呢。只不过这里面终究是有了些许的隔阂,不是真正的心意相通。那自然也就没有真正的放松。

    真正理想的亲情和爱情,除了不离不弃之外,起码还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心灵上的高度默契,不拘世俗礼节,坦诚相对不虚饰。

    郭靖与子女的关系就是反面典型,几乎没有有效沟通。要不是仗着郭襄格局极好,心胸极广,只怕又被教育成一个郭芙般的极品。

    提到成功的案例,那得说《笑傲江湖》中的不戒和尚和女儿仪琳,每次看到他们父女沟通,都觉得心头温暖。

    “仪琳啐道:“爹爹,你一张嘴便是没遮拦,年纪这样大了,说话却还是像孩子一般。”……仪琳急叫:“爹爹,快放令狐师兄下来,你不放,我可要生气啦。”……不戒奇道:“咦!为什么胡说?你日思夜想地记挂着他,难道不是想嫁给他做老婆?就算嫁不成,难道不想跟他生个美貌的小尼姑?”仪琳啐道:“老没正经,谁又……谁又……”

    ……不戒道:“是啊。我女儿是恒山派,我是她老子,自然也是恒山派。他奶奶的,我听到人家笑话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却来做一群尼姑和女娘们的掌门人。他奶奶的,他们可不知你多情多义,别有居心……”他眉花眼笑,显得十分欢喜,向女儿瞧了一眼,又道:“老子一拳就打落他满口牙齿,喝道:‘你这小子懂个屁!恒山派怎么全是尼姑和女娘们?老子就是恒山派的,老子虽剃了光头,你瞧老子是尼姑吗?老子解开裤子给你瞧瞧!’我伸手便解裤子,这小子吓得掉头就跑,哈哈,哈哈!”令狐冲和仪琳也都大笑。仪琳笑道:“爹爹,你做事就这么粗鲁,也不怕人笑话!”

    笑傲江湖中颇有几位不拘世俗礼法的“真人”,这不戒和尚就是一位,你看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是父亲、是长辈,就对女儿摆架子、耍威风。仪琳可以和他开玩笑,说心里话,责备父亲的失礼言行。她和父亲在一起一定是非常的放松和快乐。

    反过来看看中国的部分家长,对面子十分的偏执。子女如果对其稍有指摘,便会怒发冲冠,认为子女忤逆不孝,触怒了他/她的权威。而且越是在社会上事业无成的人,这个缺点越严重,外边找不到自尊了,只好回家压迫更弱者,以获得尊严感。还有一些事业成功者,搞不清外边和家中的角色差异,回家也把自己当作领导,动不动就官威发作。

    而部分子女就更不用说了,将父母的付出视作天经地义,毫无感恩之心,啃老啃得理直气壮,还要嫌弃父母没见识、没修养,给他/她丢脸,或者嫌弃父母不是高官、富翁,不能给他/她混吃等死的生活,对父母恶言恶语,毫不尊重,自私的粗暴野蛮,连一点点面子上遮掩伪善都没有,当真是厚颜无耻。

    唐时有一位庞蕴居士,人称“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他有个女儿灵照,这父女二人之间,那才是家庭关系的典范。

    庞蕴父女四处游历时却是靠卖一种叫洒篱的东西为生。有一次卖货时路过一座拱桥,庞蕴不小心,吃了一跤,扑倒在地。女儿灵照见父亲跌倒,便也伏身倒在父亲身旁。父亲问女儿:“你这是干什么”

    “见老父跌倒,我来扶你!”女儿说。倒地是与站立相对的,我也来倒地,差别不就取消了吗这也是相扶。庞蕴闻言哈哈大笑。

    灵照真是灵照!庞蕴真是庞蕴!这二人的心胸智慧真是绝顶。

    有一则新闻,女儿建议家里吃饭时,大家用公筷夹菜,她父亲就觉得失了面子,大发雷霆,实在是有些心胸狭窄。女儿直接了当是有不妥,执着于公筷也未见得就理直气壮,但毕竟有个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错误,何苦生气,说到底,只是为了权威、面子。若是换了通透豁达之人,完全可以一笑而过,开个玩笑,调侃一下女儿细菌学至上的卫生观念,这事就过去了。如果自己有传染病,那更不用人说,就应该主动要求分餐。

    一部分国人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创造就意图占有,成功就必须自居,由此造成的心理缠缚多不胜数。

    生了孩子就是“我”的,我有权支配和控制。孩子必须对我毕恭毕敬,否则就是忤逆不孝,狭隘的令人叹息,如果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不好吗?孩子的人生路你可以引导,但别束缚可以吗。不然,就算你把他/她,捏成了你喜欢的那种泥人,那他/她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与人形马牛还有多大的区别。

    爱一个异性,对方就是“我”的,就想要支配、控制对方,不如意就要痛苦、吵闹甚至凶杀,全无风度可言。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成年人,首先就要有基本的谋生能力,离开任何人都能生存,更要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失去任何人都可以快乐的生活。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任何角度说,都不会因为你付出了“爱”就有资格去捆绑对方。最主要的是,这种捆绑,也绑住了你自己的心灵,使其不得自由。

    这种心态甚至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最简单的,比如某单位,某人来得早,拖了拖地,别人来了,把地上踩脏了,此人都会生气,觉得劳动成果没被尊重,他忘记了,这地不是他的,就算是家里的地也不是他的,擦地只是为了做自己的本分,不是说这地你擦了,就是你的东西了。

    谁爱踩谁踩,擦过了就不放在心上,这才是无牵无挂的正确心态。在家搞卫生也是如此,不要什么事物,你付出了一些、参与了一些,就因此生起了牵挂之心。要过不留痕才能长保心头平静啊。

    否则与上面所说的那种对孩子的“爱”,对异性的“爱”,对父权、面子的“爱”一样,都是引起自己烦恼忧虑的根源。

    其实绝大部分人的“爱”,就是占有欲而已,即便有先行付出的,也只是为了用自己的“爱”去换回对方的“爱”,除了极少数父母对子女可以做到基本无私之外,几乎全部如此。

    我曾和一位好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我俩都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他对我的观点十分反对,激动的说道:“我对我孩子,就一点不求回报,有什么好的我都想到他,为了他的安全我可以付出生命!”我点头道:“不错,我对我的孩子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这不能证明我们没有得到回报。”他说道:“什么回报?我吃苦受累全是为了他,老了也不指望他照顾,我哪有回报!”

    我看他如此激动,就岔开话题,聊一些养育孩子的辛苦等等。等他情绪平息些,我故意诱导他:“你说咱们这么为了孩子拼搏,值得吗?有时候想想挺没劲的。”他又激动了:“怎么不值得,不管多累,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扑到我怀里,搂着我的脖子叫爸爸,我就觉得特别的开心。”我一拍桌子,大声道:“你不是说没回报吗?你这份开心不是回报是什么!”他哑口无言。

    当然,我们是极好的朋友,说话也不需要掩饰、客气什么的,如果和别人,我是万万不会这样争论的。

    任何一个理论,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讲这个,是要做父母的明白,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伟大,不要儿女稍有不如你的意,你就伤心哀怨、愤怒不已,损伤了心灵的平静很不值得,儿女与你都是独立的生命,谁也没有非得缠缚谁一辈子的必要,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琐事由他去。你的付出是很大,但也有了回报,天伦之乐嘛,虽然这回报和你的付出比起来很小,但毕竟是有的。

    这个理论并不是给那些自私的儿女一个不孝父母的口实,还是那句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伟大,最深沉,最无私,最真诚的,如果不知回报,那可真是禽兽不如,更何况,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呢。

    当然,孝不能愚孝,不能说,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

    不敢思考和面对父母、亲人缺点的人是心智不成熟,一生无法摆脱对家长权威的畏惧和情感的依赖。

    而利用父母、亲人的缺点为自己对家人的凉薄、恶劣做开脱就是人品有问题。

    最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反思父母、亲人的缺点是否传染给自己,如果自己受了恶劣影响就尽力改过,并尽力感化家人改正缺点。并且一定要放下童年时父母带来的一切心灵伤害,否则,对自己的自信和心理强大是致命的弱点。

    越精致的东西越复杂,越需要精心维护、保养,亲情、爱情都是这种奢侈品。一个不慎就碰出一道裂痕,然后再付出情感或物质去粘合,大部分家庭就是这样维持了一生。

    亲情、爱情中觉得受伤,就是因为自认为付出了没有得到同等回报,如果开始就明白,爱一个人,是你愿意为他/她付出,而不是求对方必须回报你,这种心态下,根本就不会受伤,导致失望、怨怼,甚至是绝望。

    如果你说,我偏不!我又不是傻子,干嘛付出不求回报。我付出了就一定要回报。可以啊,那就是摆明车马的做买卖,你眼光不好进错了货,选错了销售方式,选错了合作伙伴,赔光了老本,别哭就行,商场无情嘛,想赚钱就得做好了赔钱的准备,有什么可抱怨的。

    为什么着重讲亲情、爱情呢,因为这两种情对人的理智蒙蔽最深,最不容易冷静看待,如果把这两种感情参透了,对其他朋友、同事等,就可以轻松的看破放下了。

    常言道,利令智昏,其实情也一样令智昏,因为凡是令人心神愉悦的,或者即便心中悲苦但是自认为伟大、痴情的,这种种情感体验同样是“利”,一样可以令人失去理智,烦恼无限。

    《侠客行》原文:石清和石破天也跟着进庙。石清素知妻子向来不信神佛,却见她走进佛殿,在一尊如来佛像之前不住磕头。他回头向石破天瞧了一眼,心中突然涌起感激之情:“这孩儿虽然不肖,胡作非为,其实我爱他胜过自己性命。若有人要伤害于他,我宁可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周全。今日咱们父子团聚,老天菩萨,待我石清实是恩重。”双膝一曲,也磕下头去。

    石破天站在一旁,只听得闵柔低声祝告:“如来佛保佑,佑护我儿疾病早愈。他小时无知,干下的罪孽,都由为娘的一身抵挡,一切责罚,都由为娘的来承受。千刀万剐,甘受不辞,只求我儿今后重新做人,一生无灾无难,平安喜乐。”

    闵柔的祝祷声音极低,只口唇微动,但石破天内力既强,目明耳聪,自然而然的大胜常人,闵柔这些祝告之辞,每一个字都听入了耳里,胸中登时热血上涌,心想:“她若不是亲生我的mama,怎会对我如此好法?我一直不肯叫她‘mama’,当真是糊涂透顶。”激动之下,扑上前去搂住了她身子,叫道:“mama!mama!你真是我的mama。”

    这父母子女的亲情感人吧,真挚无私吧。可是别忘了,这时石清夫妇可是以为石破天身上背着jian杀的罪孽呢,还有好友白万剑一家为此事差点闹得家破人亡。他夫妇二人就抱了和受害人一家拼命的念头,这种爱深思一下,令人恐惧。

    他二人越是丰神俊朗、美貌温柔,越是显得自私到可怖,他们的儿子是宝贝,别人的女儿便是瓦砾。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只要是我家人犯的错,哪怕置人于死地,我也要无原则维护,对受害人的苦难视若无睹。对自己家人的“小爱”越深,这种无道德、无底线的维护就越可怕,完全就是对社会的祸害。

    有人也许会说,我管那么多呢,反正我家人好就行。那么有朝一日,别人因为爱他的家人,对你和你的家人实行侵害或杀害时,你又做何感想。

    如果人人都这样,家家都这样,世上就没有公理正义可言。

    小结一下就是,天下人的感情基本都有瑕疵。没有非谁不可的情感,失去任何人,都可以快乐的生活下去,只要看得破、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