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统天下在线阅读 - 真正的朱熹思想精髓

真正的朱熹思想精髓

    朱熹的思想精髓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

    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主意这一点啊),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yin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由此根据事实可以看得出来朱熹所言的存天理灭人欲和现在人们批评他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绝对不是一个意思。要不然他也不会反对佛教的无欲了。可以理解朱熹的意思便是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不过你的欲望确实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的,你不能因为你的欲望而做出危害国家和他人的事情,这就和现在你不能强行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别人发生关系一样,要不然你就是强&jian了。

    所以说朱熹本身是没有错的,只不过错的是后世的人,而且朱熹也是那些自认为受过西方先进思想教育而看不起中国本身思想的伪君子们为中国的落后找的一个替罪羊而已。他们千方百计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来抹黑朱熹。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当你全面的去否定某一件事物的时候你本身便是错误的。最后你的否定也是可笑之极。

    总而言之朱熹本身思想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他是根据当时南宋的情况为当时的人们提出来的这些思想,他又没有让后代的人也只能这样认为,后代的人完全可以继续创新吗,就像明朝的大儒王阳明一样,人家就能够不断的发明出来新的儒家思想。不过朱熹的贡献还是远远大于他的思想产生的不好的影响的。

    就像孔夫子一样,你看一下从民国开始一直到开放之前孔子被批判成什么样子了,就好像孔子的思想是一无是处似的,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孔子中国几千年来因为儒家思想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从何而来。没有孔子中国和以前那些蛮夷有什么区别?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传世名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类别:教育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类别:读书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类别:修养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类别:友谊

    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守:cao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类别:道德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类别:道德

    朋友,以义合者。类别:友谊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类别:道德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类别:读书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类别:修养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类别:修养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类别:修养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类别:时间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类别:道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类别:读书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类别:道德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类别:修养

    人之cao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cao履:cao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类别:道德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类别:学习

    礼即理也。类别:修养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类别:道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类别:学习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类别:修养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类别:道德

    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类别:志向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类别:人生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