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颠覆三国记在线阅读 - 第1062章 赵云的见识

第1062章 赵云的见识

    赵广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问道:“黄顺要真的插手此事,就等于介入朝政,以孩儿对黄顺的了解,对夏吟坊实力的掌握,一旦黄顺介入朝政,无论是江州集团还是汉中集团,都不是黄顺的荆州集团的对手。加上荆州士层的影响,荆州集团把持朝政很可能就成为现实。先主担忧的事情就有可能成为事实。父亲不担心这个情况出现吗?”

    赵云说道:“恢复汉室江山的征途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蜀汉内部一直这么山头林立,互相对抗。不要说一统天下了,蜀汉政权能持续下去,持续多久都是问题。如果朝廷没有强有力手段整顿朝局,拨乱反正,那就不妨请出有能力者站出来主持大局。

    先主担忧六姓实力做大,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六姓虽然被打压,但朝廷的权威并没有借机树立,反而是两个跳梁小丑在朝中斗来斗去。跳梁小丑怎么拔高,也还是跳梁小丑,大事还是要有担当者来承担。”

    赵广一缩脖子,问道:“难道父亲准备暗中支持六姓,支持黄顺了吗?”

    赵云说道:“谁能继承先主的事业,恢复汉室江山,我就支持谁。此前跟随先主,我就是这个原则,现在,我仍然是这个原则。我还是那个我,自始至终未曾改变。”

    赵广有些恍然,说道:“我有些明白了,黄顺说先主没有一统天下的大志,恢复汉室不过是拿来笼络人心的手段。而父亲却真的以此为目标奋斗了一生。所以,其实父亲与先主的志向并不相同。所以,父亲在先主手下没有得志,而父亲也没有主动求上进的意思。原来这才是根源所在!”

    赵广顿了顿,有些不解道:“那为什么先主过世前,顾命大臣中还有父亲的名字呢?先主不中用父亲,证明先主对父亲的志趣看的很清楚,应该知道关键时刻父亲的选择才是。”

    赵云说道:“我这个顾命大臣,与其他人不同。我的身份并没有任何改变,我的职责,仍然是护卫皇室一族的安全。这一点,为报答先主知遇之恩,我至死不渝,一定会办到。其他的,先主可没有安排我任何差使。”

    赵广不服气道:“可是刚才黄顺说了,先主还是给了你一道密旨,特别针对六姓的密旨。”

    赵云微笑道:“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先主针对六姓的苦心。为了蜀汉江山的稳固,先主确实尽力了,只可惜刘禅不争气,当不起先主的期许而已。”

    赵广说道:“父亲可否说的详细些?这儿又没外人。难道父亲还担心我在黄顺那边待过一阵子,就顾忌我与黄顺关系过密吗?”

    赵云笑道:“怎么会?你到底是我的儿子!”

    赵云把笑容一收,语气沉重道:“先主给我密诏,显然是借重我在先帝老人当中的威望。只要我出面公布遗诏,就代表整个先帝的老人层与六姓站在对立面。虽然荆州和六姓士人众人,但关键的职位还是握在老人以及老人后辈的手上。有整个老人层做后盾,遗诏的执行就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但先帝显然也很清楚我的为人,我在意的是一统天下,恢复汉室江山,至于是谁成就这个重塑乾坤的事业,我并不是很在乎。还有,一旦老人层与六姓代表的荆州彻底决裂,就代表荆州彻底脱离蜀汉。失去荆州的蜀汉,就如同围棋中的孤棋只剩下一口气,其存亡的主动权不再掌握在蜀汉手上,而是对手什么时候下子点死蜀汉的最后一口气。所以,虽然我出面公布遗诏效果最好,但副作用也最大。老人层面的遗诏交到稳重的我手上,最为合适。

    遗诏除了给我,还给了李严和魏延。李严自不必说,是江州集团的代表。荆州力量被打压,江州集团是最大的受益者。为了确保手上的权力,江州集团只会不遗余力的打击荆州士层,防止荆州力量翻身。所以,李严有充足的动机利用遗诏对付孔明,对付黄顺。

    而且,李严有足够的权欲,利用李严公布遗诏,让江州集团和荆州集团掐起来,而不涉及老人层,虽然短时期内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无损蜀汉的根本。这是先主最为中意的策略:即由李严公布遗诏。让江州集团与荆州集团互掐。

    至于魏延手中的遗诏,则是以防万一的意思。魏延同样有权欲,而且魏延虽然是诸葛亮推荐的,但之后魏延的一步步晋升,都是先主的主意,相反,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就很慎重,一直打压着魏延。魏延对诸葛亮有怨念,可以理解。

    但魏延毕竟是荆州出身的人,不能保证魏延就一定会选择与荆州站在对立面上。但有一点,魏延和李严都是武将。借助遗诏,李严成功将诸葛亮逐出朝廷,是先主完全可以预料的事情。但让李严为代表的江州集团完全掌控蜀汉兵权,却并非先主所愿。所以,先主又搬出魏延来制衡李严。

    但先主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是魏延先拿出了遗诏,对荆州亮剑了。而诸葛亮代表的荆州根本没有抵抗,很配合的退出了朝廷。这下,反而是李严和魏延为了争夺朝政的主导权,有了矛盾,斗得不可开交。早早抽身的荆州,反而成了坐观成败的一方。

    这一切,如果刘禅有足够的君王的智慧和手腕,这点子差池,根本不算什么。可刘禅虽然有才具,却不是个很称职的皇帝,对如何平衡朝中几大势力,如何伸张皇权,刘禅一点没有自己的主见。刘禅身边的人,又大多为各自的出身着想,他们出的主意,没有几个是真正为刘禅考虑的。这就导致了刘禅的被动。直至现在。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斗争中,最为安静的就数我们老人层了。老人一辈年事已高,去世的已经差不多了,小辈还没有成长起来,只要我不出面,他们不会主动出面介入这场纠纷的。”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