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屠刀集在线阅读 - 才高九斗说项羽3

才高九斗说项羽3

    可能人们会说啦,既然才高九斗,政治军事谋略又如此高超,怎么会失败呢?是啊,这个问题不仅把今人搞得七荤八素,也把古人搞得晕头转向,大概是搞的人太多了,结果把本来不甚复杂的项羽问题搞的无比复杂。于是乎,复杂的项羽问题就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如果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也就不是才高九斗了。这个为什么失败的问题同样如此。其实失败不失败,与才高与否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比如才高八斗的曹子建,还不是整天被其兄魏文帝像防贼似地盯着,搞得心情很不好,而且一天也没像项羽这样爽过。但项羽的失败确实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菜九以为,其失败与其才高九斗或者真有一定的联系。而这样一说,可能反对的人就多了去了,怎么才高九斗不助其成功,反而还成为失败的原因,天下有这个理吗?根据祸福相倚理论,绝高的才华正可以埋伏下绝大的祸根。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羽是成也才高,败也才高,其成其败都与才高关系绝大。更何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才高九斗,也不代表能搞定一切。既然不能搞定一切,就有可能被别人搞定。

    早在刘项争斗的大幕还未落下时,对项羽现象及项羽成败的讨论,就开始进行了。最早是项羽在穷途末路行将自刎前曾打算与随从探讨这个问题,这个场面司马迁记得很精彩: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本纪》

    可不是吗,项羽的一生确实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生,这个经历充作才高九斗的注脚再合适没有了,但到头来却失败了,换了谁都咽不下这口气,更何况项羽呢?可能项羽在说这个话之前,已千百遍地拷问过自己,所以这可能是其深思熟虑的答案。是啊,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将一切推到老天爷身上,也非常正常。项羽死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由刘邦君臣接手正式进行了。以上高起、王陵所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的话,就是在探讨过程中的发言。他们的话还不止这些,他们还继续总结道:“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所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对于臣下的这种认识,刘邦认为只是项羽败亡的原因之一,且不是最重要者,所以他笑驳二人,谓之“知其一未知其二”。那么,这个最重要的“其二”又是什么呢?对此刘邦有一段非常精彩有名、且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表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其实,君臣所言都是在说人才问题,只是刘邦所说的人才层次较高、王所说为高而已。但推敲起来,刘邦自以为高的知其二,还是有问题的。因为自范增离开项羽之后,项羽仍然延续着他百战百胜的历史业绩。刘邦最惨痛的两次失败恰恰是在范增离开项羽后发生的。而那个时候,刘邦评出的汉三杰加上陈平,都在正常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呢,但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败涂地。这一事实足以反衬出项羽的才高九斗——以一人之力、一人之智敌天下,并且长期不落下风,这是何等强悍的功力、何等高明的智慧啊,取得这样的业绩,自然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啊!再深究起来,项羽不用的岂止范增,张良、韩信也都没用嘛。范增的作用到底如何,因历史记载不全,我们看不出来;但张良、韩信则毫无疑问是才华极高者,还不是一样被项羽晾在一边了?

    看来,无论是项羽所说的天亡我,还是刘邦君臣所说的人才问题,都解释不了项羽何以失败的问题。但如果将两者综合起来,可能就离事实真相不远了。并且,一旦深究还会发现,即使是刘邦君臣所说的人才问题,还是可以归结于天的问题上。只是这里的天,非项羽所能认识到的天而已。人才问题牵涉到的天,应该是天性。项羽为什么不用人才呢,其根源恐怕还是在于其恃才傲物的天性。像汉高祖评出的汉三杰中的张良、韩信两人,就与项羽有不浅的渊源。如果项羽只是一般的才华,那么,在张良、韩信这样的绝顶高人面前,还不应该表现得如鱼得水、趋之若鹜、言听计从。但项羽则不然,其才华绝高,在他看来,张、韩二人的才华没什么了不起。从韩信、陈平、郦生、高起、王陵的表述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项羽绝高的才华,至少给他带来了两个负面的效应:一个是傲,一个是独。而且因为傲才独,独又强化了傲。傲的具体体现是看不起人。像韩信、陈平,原本就是项羽的部下,以他们的才华,岂肯甘心于平寂,一定经常向项羽提建议;张良在分封后也跟随了项羽五个月,估计也会有不少建言的;但项羽目中无人,哪里会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菜九以为,项羽恐怕根本没把这些人当一回事,否则的话,如果不用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干掉,以免资敌。但项羽因为非常看不起人,所以也不怕他们跑到敌人那里去。韩信是国士,陈平、张良是国师,就连这样的人项羽都不放在眼里,其他的人能受到什么待遇就可想而知了。独的具体体现是好处不肯予人。于是在不重视人才问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刻薄人才的问题。在项羽看来,你立功是理所当然,而你如果犯错误,就罪无可赦了。所以,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为什么不赏人功不给人利?还不是以为自己是大爷,别人无论如何卖力也是应该的。于是乎,立功不赏,有过猛剋,什么人能受得了这个?因此,项羽的属下,即使不像韩、陈、张等人那样跑掉,干活的积极性不高则可以肯定。只因为项羽的才华绝高,即使手下人干活的积极性不高,也并没有影响项羽连连取胜。但久而久之,这个负面因素还是要起作用的。

    可以归结于天的并非仅仅是项羽的人才失误,其性格秉赋方面的缺陷也是与生俱来的。最要命的是,他的这些性格偏偏与时代不相容。时代需求是什么呢?就是司马迁在《高祖本纪赞》中所说的:“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时代特征是文之敝,拯救之道,莫若以忠。而忠这个素质,只有刘邦有。这个刘邦被我们今天的人恨死了,这本身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刘邦所作所为,几乎处处与项羽相反:得地与人分,战胜予人记功,属下有什么过错,也不严加追究;他人有一个长处,就会得到发挥。再则,项羽则是继秦而起的施***者,其在历史舞台的第一次登场,及退出历史舞台的谢幕,都表现得凶狠异常,这个历史时间段记载的几次屠城坑降卒,都有他的份。尽管其日后刻意掩饰了这些残暴,表现得仁而爱人,但无论其如何掩饰,其残暴的天性终究要大爆发,从而祸害社会,其所作所为,与时代不相容,为时代所抛弃,不亦宜乎。

    菜九以为,还有一些可以将项羽之败归结于老天爷的事,是项羽控制不了的,与其才高与否、天性如何没太大关系。比如坑秦降卒的事,就是一件没有办法的选择。收降了二十余万秦军,既是项羽的最辉煌胜利,也成了他失败的开端。试想,这些与诸侯联军人数相去不远的俘虏,如果不杀,总是心腹之患。而一旦杀降,项羽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并且无法在关中立足。坑秦降卒这件事,既是项羽事业的顶点,同时也是项羽事业的转折点。项羽做了坑降卒这件事,换了其他人,恐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这就是令人最感无奈的天意了。大概是天要亡秦,要假手项羽除去秦暴力统治的基础。实际上,项羽在完成了这件事后,也基本上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如果说有天意,或许这个天意就是要项羽止步于此,如果还不肯停下来,就是违反天意了。所以说,如果项羽只是满足于诸侯上将军的位子,不再事进取,或者这件事对他的未来还不会有什么影响,还不至于败得那么快。但心气与才华绝高的项羽,哪里是一个肯居人下之人噢。何况此时的项羽因为成了实力派,就不把地位在他之上的楚怀王放在眼里了。而他要超过楚怀王的途径,就必须通过分封来完成。

    灭秦之后的首务,应该是分封天下。可能今天多数不识大体的历史研究者,以为应该沿用秦始皇的统一模式。可惜这些事情不是他们说了算,甚至不是任何人可以说了算的。按这些人的想法,最好项羽一下子成立一个一切权力归全体人民的共和国,但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理由就不用说了。既然不能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那么最接近统一国家的形式就是在盟主领导下的松散联盟。此前的夏、商、周就是这样的国家。而项羽如果能安于楚怀王之下,当个相当于春秋时的霸主,是较为稳妥的选择。毕竟楚怀王是继承了陈胜法统的合法领袖,相当于各路反秦势力的盟主,由楚怀王来主持分封这件事,应该是名正言顺的。再说了,分封本身并不是一件美差。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不太计较生死得失,但到了论功行赏、分封天下时,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强化,分多分少,该不该分,都成了问题。如果项羽能奉行老子提倡的知止不辱行为指南,不去把这个绝大的麻烦事揽在自己身上,对项羽本人也不是一件坏事。但在心高气傲的项羽看来,分封这样一个天大的难题,似乎是一个总揽天下之权的机会,于是便强出头,变着法子把分封这件事的主导权揽到自己手里,而将楚怀王撇在一边,自说自话地开始宰割天下了,并毫不掩饰地向自己有利的方向cao办起来。这样一来,他就把事情做绝了,绝则错,一错就不可收拾。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绝高的才华奠定了其看不起人的行为基础。于是乎,别人的功劳在他眼里一钱不值。自己的功劳又被绝对放大。这样一来,又使得他自信心爆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因此不知忍让,不行韬晦,处处冒头,从此踏上了一条麻烦无穷的不归路,直接走向失败。比如项羽在分封时,利用各种题材,使分封向自己倾斜,最终将自己的这一块分得特别大;又耍花招剥夺了刘邦王关中的权利。看起来项羽从这件事中得了很大的便宜,其实这两个方面对项羽都是不利的。因为坑杀了二十万秦卒,注定了其本人不能在关中立足。他又不愿意让刘邦如约得到关中之地,于是将关中这个人人垂涎之地封给了秦政权的三降将。这三个秦将此前也不知屠戮了多少反秦将士,此时不仅没有受到惩治,反而得到了天下最好的地盘,这又如何能让天下人心服。而这分封本身就是一件产生矛盾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何况你给自己分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反才怪呢,人们不捣乱才怪呢。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项羽固然才高九斗,文武双全,双拳能敌四手,但他要敌的又岂止四手?八手、十六手、三十二手、六十四手都有,自然要左支右绌、疲于应付,最终智穷力竭,兵败身死的下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无论是才高九斗,还是项羽的最终失败,司马迁在他的《项羽本纪赞》里都有所涉及,那可是一篇史学名文,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菜九在《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一文中曾意译了司马迁的这个结论:“为什么败了,无非是不让刘邦王关中,自己也不称王关中,而是回到楚地,真是损人不利己,贪天功为己有,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磁器活,能过头了,所以失败。就事论事,非常明白,根本用不着扯什么历史潮流之类的劳什子。”并且为项羽如何避免失败支过招,道是:“菜九以为,项羽既然不能杀刘邦,就应该对他好一点,不该剥夺刘邦王关中的权利,硬生生搞出个对立面来;也不应该出头主持分封,他上面还有楚怀王嘛。项羽击秦有大功,分封时自己的那一块绝对不会小的。而他自己主持分封,又把自己的这一块搞得特别大,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还多。分银子还会有人骂娘,何况你自己给自己多分了。于是,嫌分少了的,没分到的,一齐冲着你来,又如何能招架得住。如果你不出头分,最后保住自己的那一块还是没问题的。以项羽之才,他不去打人,人家就该谢天谢地了,又有谁敢动他的脑筋。老子说,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项羽的问题出在争字上,想当皇帝,因时局不允许,便退而求其次当霸王,搞渐进式的大一统。最后驾驭不了局面,兵败身死。”

    这段话及以上拉杂,是否可以作为太史公定论的注脚,相信高明的读者自然会作出判断。写到这里,应该说与才高九斗关系不大了。但如果不写项羽为什么失败,似乎又有说半截话之嫌。要折腾点东西,咋就这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