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鸟丝奇遇记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二章

    武装车夫有啥好处?一百辆大车的车夫就有二百人,如果人人都是武装车夫,就可以省下二百人的护送部队。以前大宋的车夫们,一碰到打仗,早就跑没影了。可是在武安军,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因为武装车夫们也都是参加过正规军事培训的,甚至有些车夫将驮马卸下车架,拉出去也能当半匹战马用,冲锋啥的不敢想,但是追击个步兵啥的,完全不成问题。

    这还只是泥瓦匠和木匠们的评估价格,剩下还有铁匠和瓷器师傅们的评估呢,各种金属用品,有价值的保留,没价值的直接下熔炉,至于瓷器师傅们,则在所有搜刮的瓷器里面挑出精品,然后封装运回去继续当商品出售,不够出售水准的瓷器,要么被低价卖给车夫或士兵,要么直接装车运回去,反正是不能让一个完整的碗碟留在西夏,毕竟赵大人说过了,那些干活的奴工们也得有个吃饭的碗啊。

    好在武安军还是比较穷的,几十万人陆续的来到武安军司,几乎都是些身无分文的赤民,有些屯堡里,最后能分到手的就只有一套木头制作的碗筷,吃饭的时候甚至有大人吃完了小孩子继续用一个碗吃饭的情况。至于矿场里的奴工们,他们除了公用喝水的木勺子,吃饭就只能啃杂面的窝窝了。

    穷人看见啥都是好东西,所以被武安军搜刮过之后,老鼠看着都流泪,除了砖墙没人运,整个村镇基本剩不下啥东西,就连好看点的窗户都会被卸下来拉走,不好看不值钱的都当燃料做饭烧了。

    至于被褥啥的,搁在武安军司,那都是奢侈品,现在住在屯堡里的很多百姓到这大冬天的还在盖萱草呢。

    是的就是萱草,喂牛羊可以,装填被褥也可以的一种软草,揉成一团的萱草甚至是大多数百姓过冬的衣服,两层单衣中间塞满萱草,那就是过冬的冬衣了,虽然武安军的皮毛相当多,但是还没多到人人传两三层皮衣的程度。

    只有当兵的才有机会穿上双层的皮草,好歹在大力扶持养鸡产业的同时,武安军司不仅仅收获了大量可以当箭尾的羽毛,就连鸡鸭身上无用的绒毛也被全部利用了起来,在三层丝绸的包衬下,大宋版本的羽绒服就出炉了。

    羽绒服这种土气的名字当然不会从赵羽口中冒出来,美其名曰,千丝绒的衣服在武安军中都是只有高级将领和精锐斥候才能穿得上的。

    不知道躲进山中的西夏幸存者们回到他们的故乡之后会是什么表情,反正当战略打击部队从扫荡一空的西夏村镇中路过的时候,大家都傻眼了。

    好么,这群土匪,连块rou都没留。所以所有的弩车部队都在憋着劲琢磨着怎么扫荡西夏的几座坚城呢。

    或许对这个时代的其他人来说,城墙只要够高大,够结实,别人都会无可奈何。可是对于武安军来说,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任何一座坚城能挡住他们了。

    天下第一关,雁门关够险,够坚固吧。可是有卵用?一天,两台重型投石车就搞定。投石车的拆卸和组装实在太耗时了,此次突击西夏,作为终极战略武器的投石车并没有上场的机会,因为运输长达十五米长的吊装投臂实在是太费劲了,哪怕是拆成两截的三丈长短呢。

    河套地区,跟后世的到处戈壁荒野不同,大宋的时候,这里还是苍茫的草原,走到哪都是成片的丘陵。想从其中寻找可以走大车的路有些困难,不过这并不能难倒舟桥部队的大匠们。甚至在斥候队刚刚过河后,就有舟桥部队已经找好了架桥地点。

    河套地区有多大,看过地图的人都知道,武安军司的范围够大了吧,几十万人扔进去,还填不满呢,可是河套地区可比武安军司的范围大的多。寥寥十万人的队伍扔进去,也就是溅起一朵水花而已。

    但是武安军司有鹰啊,全球鹰啊,鸟丝,哦,不对,应该是赵羽训练的鹰有多厉害,他手下的将领们都领教过了。

    如果是在遍布丘陵的地区找寻一些牧民家庭,那是很困难的,毕竟谁也不会把帐篷安置在丘陵的顶部,在丘陵的凹坑里找住人的地方,仅靠骑兵,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在有了空中侦察之后,这一情况变得无比简单。

    配备到小队的普通训鹰可以给队正清楚的指明进攻方向,甚至在一些复杂地貌上,它们还能给骑兵们指明清楚的行军路线。

    仅仅这一点,武安军的游骑兵大队中的九十个小队已经可以轻松扫荡整片东河套地区了。配合上十几二十人的重骑兵小分队,哪怕碰上成建制的西夏骑兵呢,他们也都是摧枯拉朽一般的碾压而过。

    这种游骑兵扫荡战术在后世的清朝初期,被用到了极致,对于这种经典的战法,乌家的族志上当然清楚的记录了下来。鸟丝也不过只是拿来用罢了,空军侦察战术,这也是为什么满清的贵族们都以训鹰遛鸟为荣耀了,因为清初最早的那批贵族,大都是军队的眼睛,有了眼睛才能充当指挥,有了指挥才有权利。

    遇见大股的敌军,人数不占绝对优势的时候,游骑兵小队是绝对不会贸然发动攻击的,通过空中训鹰的联络,聚集起周围的几个甚至十几个小队之后,他们才会发动绝杀攻击。

    西夏人数次组织起的反抗力量在毫无隐藏的情况下,很快就被击溃了,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的武安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西夏军队可以抵抗的了。

    很快银州城的城墙就摆在了武安军面前,周围没跑了的西夏百姓大都被俘虏了。跟其他宋军的怀柔政策不同。

    武安拆迁队的家伙们严格执行了青杀令的指示,所有青壮绑缚起来装车运往武安军司境内的各大矿场。那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里面已经被压榨干净体力的契丹人在看到风光的同族已经过上好日子后,早就想投诚了,只是面对需求量暴增的武安军工坊,矿场中实在是缺人。现在好了,不断有劳动力补充,契丹人终于可以解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