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鸟丝奇遇记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六章

    箭矢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制作了,用硬木制作的尾翼一定要比箭杆轻才行。但是如果每根箭杆都去掏这么四个镂空的尾孔,那工时成本就太高了,一旦有一个不合格,直接影响效率啊。

    当然,这难不倒鸟丝这个现代灵魂,他用了最简单却最高效的组装法,生产切削箭杆的就只负责切箭杆,切完了箭杆送去打磨工序,其实圆形纯钢刀具切出来的箭杆几乎是不用再深加工的,只要拿到下一个工序打磨毛刺,然后开出插箭头的杆和插箭尾的杆,一个两头细中间粗的弩箭箭杆就成型了,统一扔进桐油中浸泡,然后取出阴干。

    浸泡桐油是为了防潮,因为潮湿再干透的箭杆会发生自然变形,但是经过桐油浸泡之后再密封封装,几年下来箭杆都还会笔直。

    箭头全部是半钢制品,用大型冲压机,一次冲压成型,三棱状的镂空箭头保证了足够穿甲能力的同时还能保证杀伤效果。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好定性的冲压产品根本就连打磨程序都省下了。只要淬火师傅不偷懒,箭头的硬度就足以保证能穿透现如今除了重钢甲之外的所有甲胄。

    组装木制箭尾的就只负责组装也是冲压制造的木质箭尾,组装箭头的就只负责组装箭头,箭杆和箭头箭尾通过皮胶粘合,轻易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两千两百个女工一天下来能组装出二十万支箭矢,其中最后的两百人是负责检验,挑选出不合格产品。但凡是箭杆不直的,组装出现偏差的,都要挑出来。挑选的程序也很简单,在一个7度角的平整斜面上,自然滚落的就合格,滚不动的就属于次品,挑选出来拿去从新加工或者直接报废。

    好吧,报废产品也没浪费,稍微能用的都拿出去卖给辽国人了,甚至各地的屯堡都很需要这种制式弩箭的,哪怕是次品呢,拿去修一修,比正品也丝毫不差的。只是浪费的人工成本太高,武安军的军工坊懒得去再加工。

    不说别的,仅仅箭矢一样,武安军装备量就已经能把辽国人或者西夏人吓死了。

    先说用捡大户长弓军团,三千人每人配备长杆箭十壶,每壶二十支,普通羽箭十壶,每壶二十支。这就是每人四百支箭矢的基本保有量。仅仅一个长弓军团就能搜刮出一百二十万支箭矢,折合造价就是三百六十万军钱。

    一支普通羽箭造价在两个军钱左右,对外出售是五军钱一支,就这大宋枢密院一个订单就是百万支。

    更大的大户是弩弓骑兵部队,跟普通的弩弓步兵只带三壶箭不同,他们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一次所携带的弩箭数量是十壶,弩箭的装量跟羽箭不同,羽箭要考虑到尾羽的完整性,所以只能用稀疏的木质窿架插装羽箭,一壶箭二十支连轻木的箭壶也就只有两公斤重,一个弓箭手可以轻松的背上三五壶箭。马匹更是可以十几二十几壶的驼装。

    可是弩箭就不行了,一壶弩箭全部是圆形的,不用考虑尾羽的问题,一壶足足可以装下五十支弩箭,每壶重达五公斤。

    每个连弩骑兵不仅仅要带五百支长杆弩箭,他们还配备了一把防身的手弩,可以快速上弦,射程只有二十步,杀伤只有十步的手弩需要配备一百支短杆弩箭。

    长杆弩箭一支造价两军钱,短杆的也有一点五军钱。不算其他,仅仅连弩部队所需要装备的战备箭矢就有二百四十万支,价格更是高达四百六十万军钱。

    这仅仅只是远程骑兵部队的配置,在武安军除了重骑兵外,几乎人人有弓,人人两壶箭的情况下,箭矢保有量更是超过了一亿支的数量。

    就这么多箭矢,如果让大宋的枢密院提供,没十年,别想。当初辽国来打阳方镇,所携带的箭矢量也不过百万而已,跟武安军的富庶根本就没法比。

    这还只是常备基数,后勤部队是可以随时向战场运送大量的补给的,按照武安军最低补充标准,一百辆重型箱车的补给量是要给前线部队补充两个基数的弹药的。

    当然了,这个基数就没远程压制部队那么夸张了,只要保证每个士卒能有两壶箭矢就可以了。两个基数也就是四壶箭矢,八十支罢了。

    不过要是完全配给一万六千人的骑兵部队,这数量也是很惊人的,要知道所有骑兵的箭矢携带量都是跟步兵翻倍的。

    不过他们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耗箭大户是战略打击部队,别的不说,连弩战车的耗箭量根本就凶残,五连发的弩箭,突突突,就没了,长杆的上弦绞盘能在几息之内完成上弦,每个弩匣里的十支弩箭,一会的功夫就突突完了。

    看看下面的战场就知道了,没别的,满地的尸体上插的全是黑色箭矢,地面上跟种麦子一样,密密麻麻的都是箭杆。

    看到这种恐怖场面,山顶上观战的辽国皇太子耶律淳已经无力吐槽了,对于武安军的富庶,他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对抗的兴趣了。

    战争来的快,结束的也挺快。主战部队只需要打仗,抓俘虏和打扫战场这些活是辅军的。甚至骑兵部队的辅兵都不需要动手。

    后续赶来的一万多步卒就给搞定了,当然也少不了前来抓俘虏的往生营了。一战定功,要知道现在骑兵营中,还有很多骑兵是戴罪之身,好在此战之前,主官们曾经承诺,只要打出威风,所有参战的奴兵都可以转军籍了。

    混战并不多,但是宋军的战斗热情却不低,虽然被冲散成一堆一堆的西夏人还有零星反抗,但是总体上已经近乎平稳。所以负责收尾的游骑兵大队也没有啥大伤亡,只有零星的几十人伤亡罢了。

    唯一有点损失惨重的是重骑兵部队,负责第一波冲击敌阵的他们伤亡倒是还能接受,只是后面他们冲过去负责堵住山谷入口的时候出了些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