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桃源在线阅读 - 081 忌日(求各种支持)

081 忌日(求各种支持)

    081忌日

    咸平元年三月初三。

    高家庄庄外桃林。高琮夫妇墓前。

    几十亩桃林挂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桃林下,烟雾缭绕,低泣声一片,正是高文举带着前来参加祭祀的各方宾客在稍有暖意的春风中凭吊父亲。

    站在墓碑前主持祭礼的正是高家老管家冯有年,陪同高文举一同前来祭祀的,有徐老夫子的代表柳三变,长乐县令孙显生,云霄县令吴念周,秦克勤、秦克俭兄弟,执意一同前来的海坛岛大当家、如今的二龙山庄庄主许大勇,以及武威镖局总镖头赵威。而这些人当中,最令人注目的,今天经千余里长途跋涉匆匆赶到高家庄的高琮的外甥、年仅十三岁的张义,此刻正陪在表兄高文举的下手,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向从未见过面的舅舅表达着内心的敬意。

    随着冯有年一声声喝礼,众人参差不齐的做着差不多的动作,而除了高文举之外的所有人,此刻都还没能从不久前那一幕让人目瞪口呆的情景中恢复过来。

    原来,大约一小时之前,就在宾客们到齐一同出门前往桃园墓地时,几匹口角白沫四溅的俊马拉着一架已经快要摇散架的大车赶到了。赶车的赫然便是大宋数一数二的镖局,在全国设有三十几处分号的武威镖局的总镖头赵威,而车上的母子俩,正是辗转千里赶回来的高文英和张义母子。

    披麻戴孝的高文英母子顾不上歇息,便要陪同大伙一起前去拜祭。不料想,就在冯有年上前搀扶着高文英打算一同前去的时候,被高文举硬生生拦下了。也没说多余的话,高文举只是让冯有年将张义带上,却不许姑姑同去。

    高文英几乎声嘶力竭的质问为何不许她前去,高文举却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肯说,只是不许她出庄半步。就在高文英试图硬闯时,高文举突然大声命令还抱着小慧站在一旁观礼的香秀和春桃,将姑姑拦在当场,告诉她们,若是姑姑今日出庄半步,就打断她两人的腿。

    高文英虽然悲伤,却也不愿意因此连累的别人,只得委委曲曲的站在一旁。她已经好多年没回过高家庄了,而如今面前这个少年已经不再是她出嫁前那个只会含着她手指冲她傻笑的婴儿了。看着前去祭祀的一行人渐行渐远,高文英奔波一路的那股精神突然就被抽空了,软软的瘫坐在了当场。

    这一幕直看的在场众人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几个试图上前劝说两句的人被高文举那恐怖的眼神吓的不轻,唯恐一不留神犯了他的逆鳞,再弄个血溅当场就不好了,因此都不敢言语。而几乎吓傻了的张义则被高文举牵在手里,一步一顿一回头的参加了祭祀。这个时候,众人心里都在想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向重情重义的高文举变的如此不近人情?一场原本就颇显肃穆的祭祀礼,在众人心不在焉的情况下,越发显得有些凄凉了。

    此时此刻,高琮那唯一的meimei高文英,正被高家几名丫环香秀、春桃等人搀扶着,跪在几里之外的庄子门口放声大哭,边哭边对已经去世的哥哥诉说自己这些年来的苦楚,以及被高文举铁青着脸挡在门口不许到墓前拜祭的委曲。听的几个陪同的丫环伤感不已,泪珠滚滚,泣声一片。

    高家庄大厅内,范贻、秦敬臣相对而坐,他两人与高琮同辈,且年纪又长过高琮,故而依礼不必去墓前亲祭,只需在家中灵堂前点上一柱香便可。而且,以两人的身份,能亲自前来就已经有些与礼不合了。此刻自然不便随着众人一同前去了,只得静静的坐在家中等候。此刻,听着隐隐约约从庄外传来的哭声,两人相对无言,颇有感触。

    秦敬臣颇有不解的问道:“范大人,以我看文举,似乎极重亲情,为何非要将姑姑拦着不许她前去拜祭呢?难道是因为高小姐夫家没来奔丧的缘故?这和他往日的行事并不相同啊。”

    范贻也颇有不解的摇摇头:“我看不止那么简单,以文举以往行事来看,绝非由此而来,况且若是因那夫家的缘故,那张家小少爷又怎会陪同前去?”

    秦敬臣道:“奇怪,刚才在庄口见他凶成那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对自己姑姑说话。认识文举这么久以来,从未见过他大声训斥过女子,即使家中丫环使女犯错,也从不说重话。怎么今天发了这么大的火?”

    范贻端起面前的杯子,品了一口,发现已经凉了,顺手向旁边地上一泼,摇头叹息道:“不明白啊,这小子,行事越来越出人意料了。你也看见他刚才那样了,怎么会如此失态?真是让人费解。”

    秦敬臣点点头:“这些日子,我多少也听到过一些高小姐的事,按说连我都想明白这没能奔丧的事不能怪高小姐,文举又如何不知?今日这一墓,真让我……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认识的文举了。你听听高小姐哭诉的那些事,让人心里怪难受的。”

    范贻给秦敬臣倒上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上一杯,端到嘴边却又没喝下去,隔了好一会儿,重重的将手中的茶杯向桌上一顿:“咱们还是等他回来当面问他吧,否则,这个结装在心里,始终让人不舒服。”

    汴梁城,外城。

    今天是太宗皇帝的周年忌日,按常理应当举国祭祀,但接连几个月全国很多地方滴雨未见,真宗下令求直言进谏,便有臣子说这是由于皇帝德行不修,天下民怨四起,引发的天生异像。又说古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奉一人之礼有违天和……一大段十分奇怪的论调之后,真宗下令将全国祭祀的习惯取消,祭祀之事由皇家自己私下去做,百姓们不必理会,可自行其事。

    无巧不成书,此令一出,大多数地方竟然很快就降下了一场春雨,于是天下百姓莫不歌功颂德。于是,今天本应该举城祭祀的开封城,丝毫没有被太宗忌日所影响,处处歌舞升平,遍地欢声笑语。

    一场春雨过后的汴梁城,已经没了冬天的那股冷劲,迎面吹来的微风也稍稍有了几丝暖意。路边的大小商铺早早就打开了门开始招呼客人了,沿街叫卖的小贩们挑着货架沿着街边悠闲的游荡着,手里的拨浪鼓不停的发出一阵阵欢快的节奏。宽广的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尽显上国风范。

    朱雀大街是汴梁城中最大的一条街道,这条街道南起南薰门,经外城穿过朱雀门到内城,再从朱雀门顺着街道一直向南,便能看到大宋最重要的地方,皇宫了。闻名天下的南衙开封府,便座落在这条街道上。

    此刻,南衙后院一个僻静的小巷子里,开在南衙围墙一个不起眼处的小角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三个一身平民打扮的人来,正是楚王赵元佐和自己的meimei寿昌长公主,还有那个整天陪在自己身边的内侍赵德才。

    刚刚还一副小心翼翼模样的寿昌公主,一出巷道马上变了一副模样,蹦蹦跳跳的拉着赵元佐东瞅西瞧,看什么都稀罕不够的样子。

    “小妹,咱们今天出来要逛久一点,你别蹦的太厉害。回头逛累了可没轿子坐哦。”赵元佐完全是一副溺爱meimei的兄长模样,板着的脸丝毫挡不住他眼里的nongnong爱意。

    寿昌公主浑不在意,松开他的手快跑两步,猛的一跳,扯下一根柳枝来看了看,小心的碰了碰枝条上的嫩芽,依依不舍的放了开去,转头笑道:“不怕,累了就让大哥背我。”

    赵元佐无奈的摇摇头苦笑一下,不再多说,背着手晃晃悠悠的缀在她身后。嘴里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身后的赵德才一脸警惕,小心的四下张望着,丝毫没有踏春游玩的轻松模样。

    三人左转右转,不知逛了多久,双腿有些不争气的寿昌只得和哥哥一道进了一座茶楼。让小二殷勤的将三人带到二楼的雅间中,送上一壶好茶,几样小菜之后,陪着笑退下了。

    寿昌公主端起面前的一杯茶,刚要送到嘴里,突然看到茶杯沿上有少许污垢,皱皱眉头,将茶向桌下的痰盂一倒,掏出怀里的丝绢来,小心的擦拭了几下,那污垢却丝毫没有变化,气的她小嘴一撅,将那杯子狠狠向桌上一顿:“什么臭茶楼,茶杯也不洗干净!这叫人怎么喝呀?臭小二!真懒!”

    赵元佐从头到尾一直含笑看着她,这时候才笑着说道:“小妹这却冤枉人家小二了,这杯口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茶锈,是你自己没看清,还好意思怪人家?”

    寿昌将那杯子又拿起来细看一番,这时才看明白,原来她擦了半天的那个污垢,竟是杯子本来就有的一处瑕疵,当下更是气恼,赌气的将杯子向桌上一扔:“臭杯子!”

    赵元佐挥手拦住想上前给寿昌公主斟茶的赵德才,自己笑着从桌上的茶盘中重新翻起一只杯子来,用茶水烫过,满满的斟上一杯茶,微笑着递到她面前。转身低声向赵德才吩咐了一声。赵德才闻言匆匆开门走了出去。

    寿昌见哥哥给自己倒了杯茶,马上转怒为喜,小心的啜了一口,又愁着脸道:“这是什么茶呀?那小二还说是上等好茶,真难喝。”

    赵元佐笑道:“你当谁都跟你似的,贡茶枕头两月换一个?这升斗小民呀,能喝得起这茶的,还真没几个。你呀,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还怎么出来逛?”

    寿昌闻言,眼珠骨碌一转,笑嘻嘻道:“谁说我吃不了苦?我只是逗哥哥玩一下,看看你还有没有藏着什么好东西,嘻嘻。”说着,将那杯茶一口吞下了肚。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你看!”

    赵元佐微笑不语。手中的筷子不停的飞舞,桌上的小菜样样的尝了一番,频频点头道:“嗯,恒昌楼的小菜,的确不同凡响。”

    寿昌公主苦着脸看了一眼,狠狠心,抓起筷子闪电般的夹起一筷头不知道什么东西向小嘴里一塞,飞快的嚼了几下,用力吞下了肚,又端起茶杯来赶紧喝了一口。服毒自尽一般的架势看的赵元佐直乐。

    “哥,你是不是常常出来在这些地方玩?”寿昌鼓了几下勇气,终于放弃了继续与哥哥同乐的想法,又怕他笑话,起了个话头问道。

    赵元佐点点头:“是啊,常常出来,陈州门这一带,我熟的很。”

    寿昌道:“那你不早些带我出来玩?”

    赵元佐笑道:“以前是怕你太小,又担心你回去跟爹爹告状。这不是就带你出来了嘛?”

    寿昌嘻嘻一笑:“还是大哥疼我。母亲她们一点都不疼我,就只管让我读,学仪礼。闷都闷死了。要不是大哥教我出家这主意,现在还连宫门都出不了呢。”

    赵元佐板脸道:“胡说!母亲自然也疼你,要不然,你一闹出家,大伙都紧张的什么似的。你如今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的,还不是大伙疼你?”

    寿昌道:“嗯。也对,三哥也疼我,有了新玩意也先送我。上个月那桃花岛贡了两只时辰表,三哥就送了我一只。我拿来又没用。改天我给你送来吧。”

    赵元佐笑道:“时辰表我听说过。那东西我要来也没用,还是你留着玩吧。”

    寿昌想了想道:“那时辰表最好玩的东西倒不是它按点走,它那记时辰的数字挺有意思的,可好认了。那桃花岛的人可真聪明。又会炼玻璃,又会做时辰表,又会用简单的方儿记数。”脸上浮现出一副向往的神态。

    赵元佐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一晃,笑道:“可惜了,朝里那帮老迂腐不肯通商,非要说什么官不与民争利。这种东西,只能摆在没用的地方,真正有用的人,想买都买不到。”

    寿昌点点头:“可是呢,三哥为这事发了好大的火,可是那些官儿说的好像又挺像那么回事的,他也为难,这才让范大人便宜行事。可是人家要通商,这一朝一贡,折腾下来,咱们花的钱反而多了,可是见到的东西反倒少了。真不知道那些官儿整天在想什么。”

    赵元佐叹道:“不与民争利?!哼哼,若真的个个清廉,苏杭一带的百姓怎么会一逃就逃了十几万?若真的不争民利,蜀地的百姓又怎会一反再反?这些人,就是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算了,不说了。别脏了我的嘴,又污了你的耳。”

    寿昌道:“也真难为三哥了,整天被一群这样的臭人围着,百姓受苦要怪他,百姓造反他也要怪他,连天不下雨也要怪他……哎,大哥,你说三哥带着大伙今天去祭奠爹爹了,爹爹见不到咱们俩,会不会气咱们不孝?”

    赵元佐眼神一阵迷离:“孝?我早就被他断了忤逆了,还谈什么孝不孝的?倒是你,当初爹爹病了的时候,发了愿要在佛前出家,大家都夸你孝顺。今天倒陪了我出来疯,你不怕爹爹怪你么?”

    寿昌哼了一声道:“我那时候发愿是真心的,如今爹爹都去了,自然做不得数了。要不是为了打发宫里那些人,我才不愿意天天念佛呢。他们今天去祭奠爹爹,一个个都装的人模人样的,心里不定都在想些什么腌臜东西呢。跟他们同去,没得污了我的眼。”

    赵元佐有些伤感的摇了摇头,不再说话,心中却翻江倒海的折腾了起来,他想到了以前伯父做皇帝时的那些快活时日,想到了伯父好端端突然驾崩之后父亲继位的事,想到了自己听到一些传言去质问父亲时他那尴尬的表情,想到了两位堂兄先后英年早逝的事情,想到了三叔被父亲贬为庶人最后郁郁而终的事情,想到了自己和父亲当面争吵被他骂忤逆的事情,想到了二弟得知真相横刀自刎的情景……

    想到那些场景,赵元佐心中不由的鄙夷了起来,孝?什么是孝?那样的父亲,值得自己尽孝么?可无论如何,那都是自己的父亲呀。要是自己没有生在帝王家,那该多好呀。

    寿昌公主不知大哥在想些什么,见他神情悲伤,不忍打扰,轻轻走到他背后,双手轻轻的替他揉着肩膀。赵元佐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转头对meimei抱歉的笑了笑,叹息道:“真怀念小的时候,伯父带着我和两位哥哥一起读书练功的那种感觉。可惜啊,再也找不回来了。”

    寿昌公主知道,一旦和大哥聊起伯父的事,总是能让他开心起来。刚要开口问他几段关于伯父的事,就听得“噼里啪啦”一阵爆竹声的脆响传了过来。两人被这阵声音吓了一跳,不约而同走到窗前向声音传来的街对面看去。

    就见烟雾缭绕中,一群人欢喜的互相行礼问候,那样子,显然是有店面开业之喜了。烟雾渐渐散去,对面那三屋结构的高楼上,一个新漆的大招牌分外显眼,“高升客栈”四个大字光彩夺目。

    赵元佐微微一笑,对寿昌道:“这高升客栈,两年来,换了五六个主人,都是折腾几天就扔下走人了。半年前荒了下来一直没人打理,想不到今日竟然又开张了。不知道这回能撑多久。”

    寿昌看了看对面的格局,不解的问道:“哥,这么大的客栈怎么会经营不下去呢?”

    赵元佐笑道:“傻丫头,就是太大了才经营不下去。这开封府里,大小客栈有两百多家,可是这陈州门一带,地方太偏僻,陈州门又不是什么商道,平日难得一开。经过的人自然就少的多了。可是客人少归少,这么大的店子要周转,却少不了开支。这一来二去,入不敷出,自然也就开不下去了。”

    寿昌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个开客栈的人不是要倒霉了?”

    赵元佐嘿嘿一笑:“这就没办法了,做生意就是这样,有赚的,自然也就有赔的了。要说这高升客栈这块地方,可真不小。要按这个来算的话,他称得上是开封第一大客栈了,可惜,大家住店都是为了方便,一直没什么人愿意到这角落里来住。因此闲了半年也没人接手,这次赶上趟的,想必不是外行人,便是外乡人了。要是本地的,又或是内行人,断然不会接这么个烂摊子的。”

    说完看了看寿昌道:“别管人家了,歇足了劲,咱们这就走吧,还有好多地方没逛呢,一会带你去‘一笑楼’听戏。”

    站在“高升客栈”门口满面春风拱手接客的,赫然正是飞龙堂的老九龙腾云,而站在柜台后面和那个帐房窃窃私语的,正是老大龙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