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权御江山在线阅读 - 第九十九章 朝堂暗战

第九十九章 朝堂暗战

    “千百家似围棋。”

    长安古朴、大气,布局方形端正、宽畅阔达。在长安正中央,坐落着一座巍峨的帝王宫宇,气势宏伟,暗含“天人合一”之势。而在皇宫之中,有一座太极殿,更是富丽堂皇。

    太极殿中,皇帝陛下一脸威严坐在上首,两边宦官伺候,在大殿之中,百官弓着身子,肃然的站着。

    现在天色尚早,但却是早朝的时刻。太极殿后边,有不少闲散官员正睡眼惺忪的打着盹儿,左摇右晃,好在位置靠后,皇帝也看不到。

    “此次天下文会,我们翰林院的翰林学士莫非能够夺得榜首,实乃大唐之幸,……圣上庇佑,先祖余荫。……届时,我大唐的文道势必会如日中天……”

    大殿中央,站着一位古稀老人,满脸的褶子,嘴巴一张,口中只有稀稀落落的几颗颤动的牙齿。此人名为吴庸,本身并无品秩,但由于其历经三朝,资历深厚,身上携挂不知道多少名头。倒是谋了个翰林院的承旨,统领翰林院诸学士。

    吴庸此人有些迂腐,但是为人不坏,为官尽责,又颇会审时度势,所以,很受一干朝臣敬重。

    之前在大唐文会上,莫非获得榜首之后,已成为翰林院的学士。虽然翰林学士只是一个闲职,却是隶属吴庸手下的官员。这次天下文会,能见到翰林院的莫非拿到天下文会的榜首,吴庸心中与有荣焉,很是高兴。

    因此,才在今日的太极殿上,专门写了一篇贺折。贺折之中,满含赞誉之词,毫不吝惜的去夸奖莫非。当然,在朝堂之上,天子面前,吴庸多少有些分寸。在不遗余力赞扬莫非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拍着皇帝陛下的马屁。

    不过这种马屁,大家见惯不惯。

    这篇贺折陈词颇为讲究,引经据典,慷慨激昂,直到将莫非夸赞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才陡然停止。有些初入官场的官员,不懂其中的门道,只当吴庸在提携新人,可劲儿的点着头。

    只有叶经权、庞太师和冷苍云这些久经官场、老谋深算之人才看得懂,吴庸这番作为,看似溜须拍马,实则大智若愚。

    吴庸人虽衰老,心却精明。

    翰林院的莫非虽然只是一个年不过二十,又无官场经历、没有背景的的毛头小子。可纵观中州百年历史,能够从天下文会上夺得榜首的人,到最后,怎么可能屈居他人之下。即便此人不喜权势,好闲云野鹤,可天下文会榜首的地位,只怕他也不好腆着老脸再做翰林院的承旨。

    因此,吴庸只能退位让贤。可若是直言此事,反倒会让莫非受人置喙。只好慢慢铺垫,循序渐进。等之后莫非受赏赐时,他可以顺势辞职让位,到时候,皇帝陛下看他这般识眼色,也不会亏待他。

    再有叶家和莫非顾念恩情,他也算结个善缘,落个提携后辈的名声。

    这些弯弯道道叶经权等人明白,那个向来猜忌成性的皇帝陛下,也了然于胸。其实,在天下文会之后,他也有意提拔莫非,拉拢这个天下文会的榜首。这几日,正愁没有适合的职位,赏赐于他。没想到,吴庸倒有眼色,所以,吴庸说完后,皇帝对着朝臣,和颜悦色的夸奖了一番吴庸。

    吴庸谦虚应是,心中高兴。

    此事了结,闲话自是不必多说。

    朝臣的奏本已经完毕,陛下环顾了一下百官,威严道:“众爱卿,还有本要奏吗?”

    群臣鸦雀无声。

    皇帝见众臣不再说话,点了点头,身旁的宦官刚准备开口。

    “陛下,臣有本奏。”说话的是一名言官,所属大皇子一系。

    皇帝陛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这段时间里,从城郊命案的事情开始,长安流言四起。朝堂之上,几派官员互相攻讦,言官争吵不休,搞得皇帝一个头两个大,早已不耐烦这些事情。

    现在看到言官发言,心中怫然不悦。

    那位言官见皇帝陛下不说话,心中叫苦连天,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硬着头皮等圣上发话。

    这样冷了一会儿,皇帝知道,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他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失了虚怀纳谏这一美称,只好道:“奏本。”

    皇帝发话,那位言官送了一口气。

    斟酌了一番言语,缓缓道:“陛下,臣所奏之事,和叶老被刺、城郊命案、叶家少爷中毒、长安小巷黑衣人四件事有关。臣听闻,经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联合审理,那些涉案人员已经招供,二皇子是此四件事的主谋人。如今,长安谣言四起,民声沸腾,倘若不及时处理,极为有损天家威严。臣斗胆,求陛下对二皇子从严处理,以正视听。”

    这段时间,不管朝臣如何奏本,不管留言如何叫嚣,皇帝忌惮冷家的实力,一直拖延此事。

    不过,迫于压力,虽然没有让二皇子直接受审,却下令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将下边犯案人员一并抓捕查审进,彻查此案。

    二皇子背靠冷家,自然毫不惧惮。但是,三司会审,有庞太师和大皇子保驾护航,李言蹊的推波助澜,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后矛头直指二皇子,也确实了二皇子的主谋嫌疑。

    这位言官是大皇子一派的官员,想趁着天下文会结束之际,秦、汉两国使臣尚未离开,利用舆论压力迫使皇帝陛下做出最后的决断。

    皇帝听完之后,心有意动,实际上,二皇子作为冷家的外孙,在皇帝心里,他是绝对不能登上帝位。

    不过,此事冷家未表态,他也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想法,犹豫了片刻,刚准备说话。

    忽然,又有言官道:“臣附议。”

    随后,朝臣接二连三的站出来道:“臣附议。”

    ……

    朝臣越来越多,看情况差不多了,庞太师微眯的双眼睁开,颤着声音道:“臣附议。”

    庞太师发声,那些左右摇摆的朝臣似乎找到了主心骨,瞬间响应。

    ……

    不一会儿,朝堂之上,几近三分之一的官员附议。余下的,要么就是冷家一派的官员,要么就是以叶经权为首的中立官员,不过,此事涉及到了叶公书老先生。

    叶经权自然不能坐视不理,道:“臣也附议。”

    这个从来不牵扯任何事情,不参与党争的当朝右相,忽然出声。百官震惊,随即,那些以叶家为首的官员纷纷道:“臣等附议。”

    太极殿中,只有冷家一派还在保持缄默,皇帝陛下看了看冷苍云,不温不火的问道:“冷爱卿,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