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诗意的情感在线阅读 - 第534章二泉映月8.阿红她爹

第534章二泉映月8.阿红她爹

    二泉映月张宝同

    由于阿炳的固执与倔强,得罪了不少的茶社老板和有钱人,所以,也就没人再请他演奏卖艺了。没人请他,他也就没了生活的来源。于是,他就只好回到了父亲原先所在的雷尊殿暂切栖身。王道长过去是父亲的徒弟,见阿炳穷困潦倒无依无靠,就在寺里给他腾出了一间小屋让阿炳居住。

    雷尊殿是家道教场所,寺殿陈旧,少有来人,所以,很少能得到外人的接济和资助,寺里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的是寺庙旁边的那几亩水田。所以,寺庙里的生活清苦且贫穷。但寺庙里的生活道也清静,少有喧扰。干完活,吃过饭,便可以坐在寺庙前的大树下拉琴弹曲,引思怀想,日子道也过得平静无忧。

    可是,就在这年的秋末冬初之季的一天,阿炳突然患上了一种眼病。眼睛又红又肿,流泪不止。因寺庙里没钱,所以,眼病也一直没得到医治。后来,红肿消褪,但却留下了近视怕光和见风流泪的后遗症,稍不注意,一感冒受寒或是劳累过度就要犯病。一犯起病来,眼睛就难受得睁不开眼,去了几家医院都没治好。

    本来,雷尊殿里只有王道长和阿炳两人。王道长年岁已高,身体虚弱,干不了太多的重活,可现在,阿炳又病,严重起来有时连眼睛都睁不开,所以,这样一来,地里的活就受到了影响。地里的活没人干,收成就不好,到了来年,生活就没了着落。没法,他们就只能靠着变卖寺庙里的财物勉强度日。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能长久。寺庙里的财物很快就被变卖一空,王道长见生计无路,便抽身离去,到别的寺庙里寻找活路去了。阿炳也在寺庙里呆不下去了,便拿起二胡、琵琶和笛子走出道门,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卖艺生涯。

    阿炳又回到了清宁街。清宁街依旧,但阿炳却已是今不如昔。虽然离开清宁街才只有三年五载,但他却已是风霜满面,末老先衰,头发杂乱,胡须邋遢,特别是他的眼疾时常犯病,而且越来越重,有时严重起来,眼睛只能眯着,很难睁开。他穿着一身脏旧而宽大的长褂,坐在街口的空地上,用二胡反复拉着那支的曲子。有些清闲无事的人听到他的曲子,就走到他的面前,听过曲子,高兴了就往他的毡帽里丢去一分钱。听到有人丢钱的声音,他就很感激地向人家躬下身,说句感谢的话,然后,继续拉着二胡。

    这天,他刚坐在街口上不一会,就有人过来嫌他拉琴打扰,要撵他走。他没法就起身要走。这时,钉鞋的杨老倌正好从街道那边走来,见有人在撵阿炳,就赶忙过来,拍了拍阿炳的肩膀,说,“阿炳,还真是你。”阿炳一见是杨老倌,就说,“我刚才去你那街口找你,见你不在,说你已经搬走了。”杨老倌说,“我现在不钉鞋了,在西街口那边开了家小铺子。刚吃了点饭,从饭馆里出来,就听见有人拉琴。就觉得这琴声很熟,象是你拉的。所以,就过来看看。没想还真的是你。”然后,就端详着阿炳,皱着眉头说,“阿炳,你是怎么了?混成了这种模样?”

    阿炳就把自己害病和离开雷尊殿的事给杨老倌说了一遍。杨老倌知道阿炳还没吃饭,就把阿炳拉到饭馆里吃饭。然后,就让阿炳坐在自己铺子门前拉琴卖艺。但杨老倌的铺子很小很偏,周围住的也都是些穷人。穷人虽然也喜欢听曲,但手里却是没钱。所以,阿炳就不能老是呆在这里守株待兔。而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坐在小镇街头的码头路边上。这里的人很多,有钱人也很多,说不准哪个人一高兴,就会朝他的帽子里丢进几个银钱或铜板,够他吃住生活好些天。

    白天出外演奏卖艺,日子也算是充实而忙碌,但晚上回到屋里,睡在床上,往事便不堪回首地浮现眼前,阿红一去几年无信讯,不知是阿红过上了富贵日子把他忘了,还是她被人关在深宅大院之中,出入不便身不由已,至今不能回来看他一面。听杨老倌说,小镇里有人在吴家那边住,说阿红掉进了富窝里,成天被老爷宠着爱着,脸也白了,人也艳了,今天让老爷带着去扬州,明天让老爷带着去上海,啥样的光景没见过,啥样的福份没享过。所以,他就想阿红会不会是嫌贫爱富乐不思蜀了。但他又觉得阿红根本就不是那种人,她准是被人看着护着,没有随意出入往来的自由。

    这让他想起了他们清明前那天一起去小灵山求灵许愿的情景。他觉得阿红根本就不是那种贪图富贵负情忘义的人。她肯定是被人家锁在深宅大院里,或是带到了他乡异地,被人看着护着,行动不便身不由已。他可以想像得出那种被人幽禁般的日子实际上是很可怜很可悲的,可是,他却不知道她身在何地,也没有办法去解救她。

    怀念和思恋阿红几乎成了他夜间和闲时的一种排遣方式,成了他受苦受难的一种心灵的慰藉。苦闷和孤寂之时,他便来到漫漫长夜下,坐在河边,望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着渐渐远去的明月,不住地用二胡倾述着心中的那份无边的惆怅和愁苦,极度之时,泪水便禁不住地泉涌而出。

    尽管他对阿红苦思苦恋,但真地让他与阿红相见,他不知自己是否真有这样的勇气,因为他已不是从前那个阿炳了。这几年的风霜雨雪已让他饱经苍桑未老先衰,完全变成了一副叫花子模样,特别是那可怕的眼病一直在无情地摧残着他,使他处在半失明状态。他真不敢想像,阿红要是见了他,会是怎样的感受怎样的表情。

    他日夜惦记思念着阿红,但他却又害怕见到阿红,所以,他也就没再去过吴家村。而且,他也知道去了那里也见不到阿红。因为老是思念着阿红,过去他们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就成了他心目中最美好的回忆。这天下午,他从运河码头那边卖艺回来,路过清宁街那个小阁楼门前时,不禁怅然驻步。这门前的一切都还和过去一样,让人看着,就有种置身往事的感觉。

    这时,门开了。可是,出来的人不是身穿红衣张着笑脸的阿红,而是个年过半百衣着讲究的老妇人。老妇人从屋里出来,见阿炳站在门前呆呆地发愣,就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阿炳,问他是找谁的。他赶忙摇摇头,说不找谁。说着,便朝着街里走去。

    走过街口,翻过小桥,来到了翠花嫂的家里。翠花见阿炳这副模样,就吃惊地说,“阿炳啊,你怎么混得跟叫花子一样了?”阿炳心酸地叹了口气,说,“害眼害得,治不好,没办法。”然后,就向翠花嫂打听阿红的事情。翠花嫂对阿炳说,“阿红去年过年时回来过一次,问你过得怎样,还说她对不起你,要你不要记恨她。”

    阿炳沉默许久,又问阿叔是不是已经不在这里住了。翠花嫂说自从把阿红嫁到吴家后,阿红爹几乎整天都住在桃红院,很少回过家。手里的钱很快就花完了,还借了人家不少的钱,又还不起,就把房子押给了人家。听说现在人得了痨病,住在河边一个废弃的破船里,整天地咳嗽吐血,没人管没人问的,听说活不了几天了。说着,便长叹一声说,“这都是报应。”

    阿炳离开翠花嫂家后,就朝着码头那边走去。站在码头的高处朝河边一眼望去,就见在离码头较远的河边沙滩上停放着几只破船。那些船实在是太破太旧了,破旧得已经没法再在河里行走了,所以,早就被船主废弃不用了,只供那些从外地来这讨荒要饭的叫花子们做为栖身之地。阿炳走到一只破船跟前,见一个头发蓬乱,满面乌黑的孩子正在沙滩上玩沙子,就问那孩子知道不知道这里住着一个老人。那孩子马上就指着那只最破最烂的小船反问道他说,是不是那个欠了人家很多债的人。

    进到小船里,四处透风漏雨的船舱里铺着半块破烂不堪的凉席,一个瘦骨嶙峋,骨瘦如柴的小老头半死不活地偎缩在里面,旁边放着一个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罐头盒和一个肮脏不堪的磁碗。罐头盒里有一些水,而那个磁碗里放着一个长着绿霉的馒头。

    他朝着那人叫了声,“阿叔。”那人微微地动了动身子,声音十分微弱地回了声,“是阿炳吧?”阿炳马上蹲在老人面前,大声地回道,“我是阿炳。”老人显出了高兴,象是要说什么,但是不等说话,便急剧地咳嗽起来,而且,是上气不接下气。

    阿炳就对老人说,“阿叔,我带你回家去。”老人剧烈地咳嗽完,费劲地说,“去哪?哪里还有家呀?”可是,阿炳还是费劲地把老人背起,朝着阳光灿灿的街道那边走去。阿炳把老人背到自己租赁的一间小屋里,把老人放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然后,就开始生火做饭。

    吃过饭后,天色就黑了下来,阿炳就坐在门前拉起了二胡。二胡的乐声悲情幽乱,老人听着听着,就把阿炳叫到了跟前,对阿炳说,“我不行了,活不了几天了,你去把阿红叫回来,让我再见上一眼。”

    阿炳第二天一早,就乘船赶往吴家村。来到吴家的深宅大院门前,阿炳就用力地敲门。门开了,那个当管家的人开了门,一见是阿炳,就赶着他说,“怎么,又想来这捣乱?快快走开,不然,我可要放狗咬你了。”阿炳马上用解释和恳求的口气说,“阿红她爹快不行了,想让阿红回去看上一眼。”

    可那管家却说,“四姨太不在家,”然后,一下把阿炳推倒在地,关住了大门。阿炳从地上爬起,边喊着边用力砸着大门,可是,里面却一点反应都没有。阿炳没法,就只好往回走。

    回到自己住的小屋里,阿炳只能对阿叔说阿红去了外地,一时联系不上,没法回来。阿叔仰天长叹不止,愧愧地对阿炳说,“我真晕头,不该把阿红嫁到吴家。有钱人家根本就不把咱穷人看在眼里。”可是,阿炳心想他醒悟得太晚了。两天后早上,老人就咽了气。阿炳借钱买了口棺材,雇了几个人把老人安葬在埋葬着父亲的那片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