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零章 大公十年的数据堆
大明1805正文卷第六零零章大公十年的数据堆大公十年,又是一个收获之年。 八月一日,朱靖垣来到了松江府的造船厂。 参加大明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广东号交付服役的仪式。 这是一艘史无前例的巨大战舰。 在朱靖垣前后两世的阅历中,这都是最为巨大的战舰。 广东号的空载排水量就达到了十万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十二万吨。 舰体水线长度三百四十米,水线宽度四十五米。 飞行甲板总长度三百六十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八十八米。 比前世最长的航母核动力企业号还要长二十米,甲板宽度比最胖的航母福特号还要宽十米。 总体的技术条件,近似于中期的尼米兹级,设计指标参考了尼米兹和福特的设计经验。 美利坚设计尼米兹的时候,设计师和海军人员综合论证后认为,核动力航母最合适的反应堆数量是四个。 这样当时就能相对容易的堆砌更高的功率,还能拥有相对更高也更合适的动力和电力冗余。 但是在尼米兹之前,已经建成的使用八个反应堆的企业号,建设和使用成本吓到了美利坚国会山的老爷们。 让他们不但否决了小鹰级最后一艘改用核动力的方案,还限制新设计的尼米兹最多只能使用两座反应堆。 要用两艘反应堆,堆砌到足够高的功率,还要保证可靠性。 最终导致总体的设计和建设难度大幅度上升,比四反应堆方案提升了一个大级别。 关键是,尼米兹的舰体设计因此受到了动力的限制,最终舰体规模相比企业号反而缩小了。 大明没有搞使用多个潜艇堆的核动力航母,直接提前开始了大型战舰使用的大型反应堆研究。 朱靖垣允许使用四座反应堆来设计,大明的航母设计师因此基本没有受到限制。 完全发挥出目前能够实现的最高设计和建设水平。 前世到了新世纪的时候,美利坚设计尼米兹的下一代航母的时候,有一个与福特同期的方案。 设计代号是ecbl,基本是在尼米兹的基础上,将整体尺寸都放大一个级别。 试图消除尼米兹从娘胎里带的限制。 结果方案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还被论证为最有性价比的设计。 这时候的反应堆技术,比尼米兹那时候大幅度的提升了,同样两个反应堆能把总功率提升五成以上。 但是美利坚海军的配套设施升级的成本,却让国会山的老爷们无法接受了。 美利坚海军的造船厂船坞和设备,军事基地的维护船坞和设备,都是按照尼米兹和企业号的标准建设的。 新航母要放大尺寸的话,就要对这些所有设施全面升级。 美利坚在冷战时代持续去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随之持续不断地衰退。 这些用了几十年的东西,都已经形成了固定产业了。 整个产业链都指着这个军事配套的工作过活,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可能都只有一个供应商。 全面升级所有配套设施,相当于重建整个产业链,最终的费用难以估算。 最关键的是,美利坚已经没有大型民船建造产业了,造船厂根本没有更大的船坞。 最终美利坚认为,新航母设计放大尺寸的最终收益,可能是无法抵消配套设施的升级费用的。 所以放大航母尺寸的ecbl设计方案就被淘汰了。 最终选择的福特级的方案,长度仍然不超过老企业号,宽度略微增加了一些,吨位稍微增加了一点。 只能在内部设施和搭载的设备上做升级和改进,修修补补的建造使用电弹重置加肥版尼米兹。 在某种程度上讲,美利坚造船厂和海军配套设施的状态,已经成了美利坚战舰设计的“马屁股”了。 大明的工业建设能力仍然是全盛状态,当然不会有配套设施限制主力舰尺寸的问题。 大明仍然在大规模的建设民用船舶,大型客轮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吨级别。 而且有了美利坚的经验,朱靖垣理所当然的有意放宽了标准。 最终的广东号的尺寸和吨位,比美利坚新世纪的大航母方案ecbl还要大了那么一丢丢。 满载排水量从十一万多吨增加到了十二万吨整。 甲板布局上倒是参考了福特的设计,使用完全后置的独立舰岛。 装配了最新的研发成功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时部署了最新的计算机和通讯系统。 舰体上有左一右二总共三座大型升降机,每座升降机都能同时调度两架三十六吨的重型战斗机。 总共四条蒸汽弹射器,目前最大能够弹射满载三十二吨的飞机,未来十年内提升到四十吨。 搭载的主力战斗机是刚刚服役第三代变后掠翼战斗机。 飞机的形态和性能基本上就是前世f14的指标。 同样安装了机载的相控阵雷达,拥有机载计算机和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最新一代的预警机,也更新到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版本,探测范围已经超过了六百公里。 这样一艘大型航母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前世九十年代的尼米兹了。 这些新型大型核动力航母不会再满负荷建造。 而是根据旧有大型常规动力航母的使用状态,在旧航母即将退役前五年开工建设替换的航母。 航空母舰总数量将保持在三十二艘以内。 最新的常规动力航母刚刚服役,预计需要四十年才能完成全部替换。 即便如此,大明后续的核动力航母建造速度,仍然远超前世任何一个国家,差不多要每五年建造四艘。 四十年的时间,科技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在建设中后期同步升级舰载设备。 三十年后开始设计新一代航母。 除了作为主力的航空母舰之外,海军还将陆续建设最多六十四艘两栖舰。 还要建设攻击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数量更多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等等舰艇。 不过,当前的世界局势,与朱靖垣前世截然不同。 大明继续保有的军队的最大作用,已经不是纯粹的威慑和打击潜在敌国了。 就算是某些地方意外出现了叛军,也绝对没有能力掌握与朝廷相同的军事装备,比如第三代的重型战斗机。 所以大明海军更多的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紧急救援。 大明在全世界的重要居民点,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还有数量庞大的海岛。 后续各地的发展规划,也会继续集中在所有的沿海地区。 海上救援比陆地救援要重要和方便的多。 所以,大明的新军舰,包括航母和巡洋舰,特别是两栖攻击舰,都为救援行动做了专门的设计。 都有大量的货仓和大量的集体宿舍,平时就会携带大量的医疗和救助设施。 因为后续所有级别的战舰舰体尺寸都会普遍放大规模。 反正钢材是战舰上最不值钱的。 以后大明海军主要舰艇集体出动的话,能够直接搬空一个正常规模的府。 海军还要负责铺设海底电缆。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他们已经在铺设主干光缆和海底光缆了。 包括海军体系在内,大明五军都督府按照朱靖垣规划,对空军和陆地也完成了全面的改造。 陆军接手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基础民生设施建设。 现在已经开始在全天下铺设主干光缆,建设普遍的移动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了。 空军已经接手了绝大部分的航天工程和探索任务。 在过去的四年里面,完成了三十二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部署。 大明也利用卫星勘探拍照技术,重新绘制了更加精准的全球地图,配合全球定位系统使用。 现在正在组织载人航天的前置实验。 由于没有冷战时代的特殊竞争环境,大明在航天工程上的优先级与前世不同。 载人航天的紧迫程度远不如部署全球定位卫星。 再加上为了绝对的安全,载人航天的前期测试过程非常小心,工程进度自然也就慢下来了。 朱靖垣在这个方面也不着急。 因为有前世的经验,载人航天本身不会产生直接利益,主要服务于很难与普通人产生交集的科研任务。 所以与之相关的项目慢慢搞就是了。 登月和深空探索的实际意义不大,这辈子都没机会在其他星球上建设殖民地。 未来会直接影响所有人的生活的产业,也能够直接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继续飙升的产业,还得是半导体和互联网通讯行业。 这也是在航空工业之后被朱靖垣特别重点关注的产业。 大明的计算机、半导体、光通讯相关的技术研发,在过去的几年里面一直在接近极限的速度向上发展。 大公十年十月初一的早朝之后,新任的司空汪莱和皇子朱迪钚一起拜见朱靖垣。 他们专门给朱靖垣送来了一台特殊的个人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的总体尺寸,相比四年前的第一代个人计算机,已经缩小了一大圈。 与朱靖垣前世用过的正常的全塔机箱差不多。 这套计算机设备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高精尖科技结晶的聚合体。 里面的绝大部分东西都还没有正式量产销售。 就算是全部量产之后,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在普通人的面前。 它的成本和价值太过高昂了。 应该说根本没有详细的成本可以算,得等到同系列中低端产品量产后,才能做一下全面的成本核算。 单纯的看目前花掉的研发成本是天价。 这就是一台专门制作出来,用于技术展示的概念性质的机器。 朱靖垣现在的办公室旁边,有一个专门的半导体房间,用于摆放各种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有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坚固的大型工作台专门放计算机。 工匠们把机器安装好,然后汪莱和朱迪钚以这台计算机为中心,为朱靖垣介绍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大明从大公元年开始建设半导体产业,在大公六年基本完成了产业的框架部署。 朱靖垣在大公六年的时候,提出了一大堆半导体相关技术方向,提点了一大堆的提升制程工艺的技术思路。 有了产业基础,有了正确的研发方向,大明的半导体研发速度也持续飙升。 实现了持续的大范围的跨数量级的提升。 最尖端的工艺制程从两微米开始,四年时间完成了四次大升级,在今年实现了五百纳米工艺量产。 六十四位微处理器四年更新了三代,现在最新版本集成了五百万个晶体管,每秒计算速度达到了一亿次。 并且集成了三万两千字卦的一级缓存。 总体水平略微超过了历史上的80586,也就是第一代奔腾处理器的水平。 半导体生产工艺制程跨越式的提升,受益的当然不只是微处理器,各种专用或者通用芯片能够跟着同步升级。 除了微处理器之外最重要的芯片就是内存和闪存。 相对于内部电路复杂到极点的微处理器,内存和闪存芯片内部结构就简单太多了。 所以内存和闪存芯片的容量升级幅度,也是远远超过了处理器的升级幅度。 已经生产出了单颗粒八百万字卦的内存芯片,容量相当于前世16mb。 大明的工匠们将十六颗芯片装到一条长条形电路板上,构建出了朱靖垣前世最典型的计算机内存条。 由于内存被工匠们称为台账,内存条也因此被命名为“台账架”。 每一个台账架的总容量达到了一千两百八十万字,约合256mb。 朱靖垣面前这台计算机,为了展示最强的尖端技术,安装了最多八组“账表架”。 最终拥有了总计十亿字卦的台账容量,相当于朱靖垣前世八条256mb内存内存条,组成了总计2gb的内存。 朱靖垣前世2010年的时候,常见的家用电脑内存也才2gb左右。 当然,这样对比是不合理的,相当于拿顶级的工作站,与普通家用办公电脑作对比。 2010年的典型内存是单条2gb的,大明现在只有单条256mb的,工艺上也还是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九十年代中后期,各个半导体厂的实验室里面,就已经搞出了单条1gb的内存条。 只是成本层面仍然不可控,没有办法大批量生产。 而且当时的计算机存取速度有限,如此大规模的内存没有用武之地。 再加上随后出现的互联网泡沫打击了整个产业,直到十年之后市面上才出现了1gb的内存条。 在现在这个时代,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闪存芯片方面,在三年前完成了生产验证。 设计和生产出了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朱靖垣前世用过的内存卡和优盘。 这些东西被工匠们因地制宜的命名为“手账”,意思是能够拿在手上带在身上的账表数据。 由闪存颗粒构成的硬盘,也就是典型的固态硬盘,也被同步设计出来了。 这种设备被工匠们命名为“快库”,意思是是快速数据仓库。 闪存芯片比内存更加简单粗暴,可以依靠工艺和尺寸硬堆容量,甚至能够超过同时代机械硬盘的容量。 闪存被发明出来之后,随着大明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提升,迅速完成了两轮工艺和容量迭代。 现在已经生产出了单颗一亿两千八百万字卦的大颗粒,相当于前世256mb的sd卡。 工匠们把六十四个颗粒堆在一个电路板上,造出了一个八十亿字卦的固态硬盘,相当于前世16g的容量。 这台计算机上还装了两块这种硬盘,硬是堆出了32gb的固态硬盘。 只是速度仍然只有内存卡的级别。 至于此时的机械硬盘,体积也已经缩小到了前世光驱的尺寸。 同时单个机械硬盘的容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亿字卦,相当于朱靖垣前世的32gb。 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中间层装了四块,拥有总共128gb的容量。 与此同时,已经完成研发并升级过一次的最新光驱,也被安装在了这台计算机上。 一张光盘的容量在五亿字卦左右,相当于朱靖垣前世的1gb。 同时也有了类似usb协议的通用串行数据链。 可以插键盘、鼠标、优盘、打印机、录音机、游戏手柄等各种设备。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大型接口,类似快速插拔的硬盘接口,可以用来插快库固态硬盘。 同时也可以插接游戏卡带。 这台计算机附带了类似前世游戏机的功能。 这个世界的游戏卡带,是朱迪钚在朱靖垣的提醒下设计出来的。 利用闪存颗粒和配套的电路板,烧录好制作出来的游戏程序,插到电脑上就能玩。 暂时没有专门设计游戏机。 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了第一代ps游戏机了。 只不过从朱迪钚设计游戏开始,现在只过去了短短四年的时间,计算机的性能一直在跨越式的提升。 朱迪钚并没有开创出太复杂的游戏引擎。 也还没有来得及针对计算机设计真正的大型游戏。 暂时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小游戏。 硬件团队倒是完成了专用的三维显示卡设计。 使用和处理器相同的五百纳米工艺生产,核心集成了三百万晶体管,搭配了256mb的专用显存。 最大支持1800x1200的分辨率。 在显示卡和显示设备上,朱靖垣也是专门参与过规则制定,在几个细节上的强调过。 首先是视频输出接口,一定要和所有设备统一。 避免和前世一样,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接口,谁家都是一堆不知道通不通用的线材。 还有一堆用途单一的转接口…… 朱靖垣前世更喜欢dp接口,只是dp接口一边是平的,反过来插也有可能插进去一个角,有时会发生错位。 所以最终采用了类似hdmi的梯形外观。 不过内部具体的传输标准并不是hdmi,是大明工匠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连接在独立显卡上的显示器,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 把工厂做出来的最大的液晶版,没有分割成几块小尺寸的液晶版,而是直接做成了一整块显示器。 面板尺寸是45厘米x30厘米,分辨率是1800x1200,长宽比是三比二。 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尺寸标注,朱靖垣大明的工匠们商量过之后,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案。 直接去计算液晶面板的面积,折算成数量级上最为合适的平方分米来表示。 朱靖垣眼前这个显示器总面积十三平方分米左右。 简称“十三分”显示器。 与前世的典型的16比9的显示器相比,宽度与24寸的显示器基本相当,对角线长度与21寸的相当。 六分显示器大概是十四英寸,二十四分显示器大概是三十英寸。 用对角线长度表示液晶显示器尺寸的习惯,是朱靖垣前世最为深恶痛绝的行业惯例之一。 只是因为,最早的显示器,包括电视机和各种仪表显示屏幕,都是圆形的。 所以当时直接用对角线长度表示圆形显示器大小非常合适。 但人的视野是椭圆形的,后来为了方便人类观看,电视机和显示器慢慢变成了方形的。 传统显像管显示器的原理决定了,想要最大化的利用显示原件投放最大的画面,就要让显示器尽可能方正。 继续用对角线表示也还算比较合理。 厂商把显示器做成扁的也不会节省多少成本,甚至还需要舍弃一些边沿的显示效果。 但是进入液晶时代就不同了。 液晶面板本来就是标准的矩形,而且是用一大块面板切割下来的。 可以切出任意长宽比的形状。 在对角线相同的情况下,显示器的长宽比越大,实际的液晶面板总面积也就越小。 这意味着“相同标识尺寸”的实际生产成本会越低。 在使用的面板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宽比越大的显示器对角线越大,折算通用标识尺寸的数字也越大。 这意味着消耗了相同面积的液晶版,最终卖出去的显示器“标识尺寸”变大了。 能够在销售宣传上占据一定的优势。 这样通用的显示器尺寸表示方法,直接推动了着相关产业链一起努力,把显示器的长宽比拉的越来越长。 其中固然有宽屏确实适合娱乐的因素在内,但是最关键的驱动力还是成本控制和边际利润。 朱靖垣为了避免这种不自然的倾向,从源头直接卡死了这个不合理的表示方案。 液晶显示器的尺寸采用与传统显像管显示器完全不同的表示方法。 直接用面积表示,多大尺寸的显示器,就要消耗多大面积的的液晶版,都没有办法在测量和宣传口径上耍滑头。 这不会让厂商为了利润强推更宽的显示器,最终把办公用的显示器也变成扁的。 但也不会阻止厂商生产适合娱乐的宽屏显示器。 在这样的基础上,朱靖垣还和相关工匠们一起,拟定了比较严格的长宽比方案。 设置三个典型的最方便交换切割的比例。 一比一的方屏,二比一的宽屏,三比二的折中通用屏。 液晶显示器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实验性质的产品暂时只做通用屏幕。 在配套的操作系统上,又设置几个典型的的分辨率。 300x200、600x400用于小型设备。 1200x800、1800x1200、2400x1600用于大型设备。 推动显示器行业按照这些典型分辨率设计产品,方便操作系统在显示效果上做适配。 这同样是基于朱靖垣前世的经验,或者说是已经承受过的痛点。 早期操作系统在缩放上的适配格外的简单粗暴。 最大分辨率就是最佳分辨率,基本没有怎么考虑过缩放的问题。 在早期默认百分之百显示的时代,各种尺寸和分辨率的显示器都能正常显示。 但是到了高分屏时代,拉伸缩放总是出现各种问题。 电脑显示器长宽比和分辨率太复杂,微软自己就算是做好了系统适配,各种第三方软件也是一堆问题。 朱靖垣现在就是提前做好了防备性质的规划。 硬件介绍完了之后,朱靖垣也直接上手,操作了一下计算机上的软件。 首先看文字和符号的基本显示效果。 有了在这个时代堪称豪华的硬件规格,当然也能完美的显示所有的汉字了。 这台计算机的主机板上,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底账芯片,能够容纳65536个64x64点阵的字符集。 在1800x1200分辨率的显示器上,显示这种级别的文本非常清晰锐利。 单纯显示文字和符号的效果,与自己前世用的最新电脑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差距了。 然后是最主要的实用工具程序。 图形界面的可视化文件和数据管理,与朱靖垣前世的电脑操作系统非常类似。 程序化的专业数据库管理,是在传统大型计算机程序基础上,不断升级改进而来的专业数据库软件。 针对以前的计算机性能设计的程序,搬到这台“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起来非常流畅。 更加基本的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日常计算等当然也完全没问题。 接下来是网络连接和检索工具,包括本地连接和互联网连接功能,相当于浏览器的功能。 目前功能上非常简陋,只有打上地址显示共享文件,或者设计好的简单网页的功能。 地址可以用数字格式的专用网络地址,也可以实用汉字格式的互联网地址。 朱靖垣前世的汉字网址并未实现,大部分都变成了坑钱的工具。 这个世界的网址从一开始就是汉字的。 在此基础上,工匠们还按照朱靖垣的要求,专门开发出了一种即时网络通讯工具。 也就是类似msn、qq、微信的小软件,只是现在的功能格外简单纯粹。 只有最基本的会话、群会话、文件发送和分享功能。 光纤和双绞线组成的网络,也在四年间完成了一轮工艺革新。 线缆本身还是那些东西,只是数据处理和转发设备,都有了大规模的升级。 然后通过多路光纤组合,现在主干网的最大带宽上限,已经达到了每秒一亿字卦。 相当于前世的一千六百兆宽带的水平,每秒下载速度上限200mb。 普通机构和部门用的宽带,如果有特别的需要,也可以申请到一千万字卦,也就是一百六十兆宽带的水平。 普通朝廷部门和机构的带宽是一百万字卦,相当于十六兆宽带。 相比四年前开始普及的拨号上网级别的60kb速度,这又是一次跨越时代的升级了。 四年前皇帝和数据中心才能用上的2mb的带宽,接下来要普及给了所有的普通部门了。 再加上图片查看器、录像播放器等一些基本软件,朱靖垣前世典型的电脑功能已经基本实现了。 如果所有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计算机,就能实现无纸化办工和各种互联网时代的娱乐了。 前世九十年代末的家用计算机和办公电脑,可能比现在这个水平还低。 只是这台计算机短时间内是肯定无法“家用”的。 朱靖垣拿着一个游戏手柄,打开计算机上的一个落箱子游戏,一遍玩一边明显有些感慨的说: “这个计算机的指标已经比较合适了,已经足够在全世界民间推广销售了。 “只不过它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没法直接量产吧?” 司空汪莱也是叹息着直接摇头说: “陛下圣明,陛下您这台计算机是实验室产品。 “他内部和外面的主要硬件,都已经不能算是定做的了。 “包括显示器、账表架、主机板、闪存硬盘等主要芯片,都是从数以千计的半成品中筛出来的。 “剩下的很大一部分直接是不合格的,只有少部分能够降低级别使用。 “暂时是没有办法真正量产同级别产品的。 “除非把订单量拉到百万台以上,然后就可以专门招揽足够的人手,下大功夫提升各个部分的良品率。 “或者是,大幅度的降低标准,降低几个大标准。 “找一个成本上可以接受的方案。 “比如说显示器,整块面板直接做显示器是不行的。 “应该在面板中间切一个六分的屏,剩下的部分做成各种小设备的显示器。 “账表芯片颗粒,也要用已经成熟的低级芯片,容量要至少降低八倍。 “这样还有一定的可行性。” 朱靖垣想了想说: “那就按照爱卿说的做,降级寻找成本可控的节点,然后开始在市面上销售吧。 “当然,也不能只卖降级的产品,我目前这个实验室成品,也要继续研究。 “或者说,继续攻关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新一代实验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应该有助于提升之前的低标准产品的良品率。 “这样不断继续向前,不断的将之前的实验室产品降级,依次变成可以对民间销售的量产产品。” 汪莱非常认真的点头答应着: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