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历代王朝更迭在线阅读 - 第104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104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燕昭王的黄金台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这首乐府诗,乃是唐代才子李贺有感于古人筑造黄金台招贤而作,同时也抒发了他渴望为国建功但不得渠道的苦闷心理。

    自从有黄金台招贤这个事例以来,无数才子,纷纷以黄金台招贤为典故,抒发渴望建立功名的雄心壮志。

    李白写道:“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李白《古风其十五》)意思是说,燕昭王听从郭隗的建议,建造一座黄金台,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天下才子听说后,纷纷投奔燕国,连邹衍都放弃稷下学宫的优越生活奔赴燕国。

    前文曾说,燕王哙被朝臣欺蒙,贸然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最终引发内乱。当燕国发生内乱之际,齐国和中山国趁机发兵入侵。齐国占领燕国,中山国也抢夺了大片土地。

    赵国不愤齐国和中山国捞便宜,于是保护还在韩国当人质的太子回燕国继位,借此分一杯羹。国家遭受大辱,燕昭王继位后,立志报复齐国,一雪前耻。但是,当时的齐国是东方霸主,连秦国都不敢贸然进攻齐国,何况是刚刚遭受战乱,还没恢复的燕国。

    继位后,燕昭王大举招纳贤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年,燕国仍旧没有治国的人才。苦闷的燕昭王向郭隗问原因。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给燕昭王听。

    从前,有一个富人爱马如命。为了一匹好马,即使用千两黄金购买也在所不惜。但是,三年过去了,富人连好马的影子都没见过。不久,一位自称是伯乐的人告诉富人,说他能够找到好马。

    果然,不到三个月,他就通知富人,说找到好马了。但是,令富人生气的是,对方竟然送一颗马头给他,而且还花了五百两黄金。

    富人告诉对方,他要的是活马,一颗死马的头对他没有用处。对方说,用五百两黄金买一颗死马的头,只是象征。这个行为表明富人的爱马之心,如果此事传开来,天下的好马会纷纷被运送到富人跟前。

    富人按对方的话去做,不到一年,就收购了三匹上好的马。

    郭隗的意思是,如果真心求贤,光舍得出大价钱不行,还要有先例。如果燕昭王连他身边的人都肯优礼重金厚待,即使远在千里的人才,也会纷纷投奔。

    燕昭王听后,长跪在地拜郭隗为师,并且为郭隗建造了一栋豪宅。

    紧接着,燕昭王花费重金修建了令无数有志之士羡慕的黄金台。黄金台,又称招贤台,位于现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西。

    黄金台筑好不久,大将乐毅离开魏国,只身前赴燕国。乐毅此行,既启动了他人生的辉煌之路,也拉开了燕国报复齐国的幕布。

    乐毅是名将之后,他的祖上是魏文侯的宠将乐羊,乐羊曾经将飞扬跋扈的中山国给灭了。乐毅是本为赵将,赵武灵王遭受沙丘政变后,乐毅万分伤心,于是离开赵国,到魏国谋得了大夫之位。

    但是,乐毅在魏国无法施展抱负。燕国的黄金台筑好三年后,乐毅离开魏国奔赴燕国。与燕昭王第一次见面时,乐毅的身份是魏国的使臣。燕昭王对乐毅施以厚礼,乐毅被打动,答应委身为燕国的臣子。

    为表达谢意,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亚卿这个职位,地位仅次于上卿。《史记》记载:“燕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有国君如此,凡是失意的才子,人人称慕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金台。李白曾希望,有人会“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李白《寄上吴王其三》);刘辰翁说,“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李商隐甚至说,“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李商隐《对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在黄金台的帮助下,燕国招纳了三个厉害人物,军事家乐毅、纵横家苏秦和哲学家邹衍。

    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环为历史发展轨迹,邹衍向燕昭王提出了他的哲学见解。他说,商朝的命运在于金德,崇尚白色,地理位置在西边;能够克制金的是火,因此周朝的命运在于火德,崇尚红色,地理位置在南方;能够克制火的是水,下一个王朝的命运一定是水德,崇尚黑色,地理位置在北方。

    这个时期,最厉害的将军乐毅在燕国,最厉害的纵横家为燕国办事,命运又注定燕国生长在最北边,所以燕昭王雄心大起,决定先吞并齐国,紧接着称霸天下。

    这时,历史已经走到了公元前286年,宋国已经被齐国吞并了。齐国的国君是一个新君,人称齐湣王。燕、楚、宋等国先后被齐国打败,韩、魏又俯首称臣,齐国帮助赵国彻底灭亡中山国,齐湣王不仅在对外策略上骄傲,还蓄意打击孟尝君。最突出的例子是,齐湣王与秦昭襄王相约,两人同时称帝,秦昭襄王自称西帝,齐湣王自称东帝。

    狂妄的齐湣王惹得国内百姓怨恨,国外诸侯国纷纷反对,秦国第一个向齐国发难。秦国向齐国发难,有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有私人利益的抢夺。齐国吞并宋国后,秦国国相魏冉很渴望的陶郡就落在齐国手里。

    如果魏冉想夺取陶郡,只有用武力抢夺。

    公元前285年,为了联合进攻齐国,秦昭襄王和楚顷襄王见了一面。以秦军为主,以楚军为辅,在秦国大将蒙骛的率领下,联军穿越韩、魏国境,侵犯齐国的河东地区,抢夺了九座城池。

    连盟友韩、魏都不帮助齐国,可见齐国已经陷入众叛亲离的绝境,于是燕昭王命令乐毅攻打齐国。

    活着的理由

    燕昭王心意已决,乐毅不忍心违背他的意思,答应出军。但是,他提出一个条件:联合其他诸侯国。

    乐毅的意思是,尽管齐国衰败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的根基还很深厚,仅凭燕国的力量不一定能够彻底占领齐国。

    燕昭王觉得有理,于是派人联合楚国和魏国。乐毅曾经是赵国的名将,很得赵国器重。赵惠王不仅答应将军队交给乐毅,还用占领齐国之后的利益诱劝秦国出兵。

    经过一番努力,公元前284年,乐毅佩戴燕、赵两国的相印,率领燕、赵、秦、韩、魏五国军队,浩浩荡荡地向齐国进发,这就是乐毅心目中的“举天下而攻之”。

    为吸引齐国的主力,秦国大将蒙骛从河东地区进攻。齐国果然上当,倾全国主力,火速开往河东地区抵抗蒙骛大军。

    就在这个时候,乐毅指挥燕、赵主力,从赵国的东南方出击,一鼓攻陷齐国西北边的边境屏障灵丘(今山东高唐南)。

    灵丘失陷,齐国就暴露在联军的刀剑之下,全国一片慌乱。齐湣王急忙任触子为大将,达子为副将,命他们火速前往济西迎战乐毅。

    两军沿济水安营扎寨,触子认为联军势大且锐气当头,应该先避开他们的锐气,凭河坚守,拖一段时间,等联军疲倦后再出击。

    但是,齐湣王却认为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如果不全力出击,岂不颜面尽失?他威胁触子,如果不出军作战,触子的全家将会被斩,甚至连祖坟都要被刨。

    触子心地仁厚,他既忍受不了全家被杀、祖坟被刨,也忍受不了驱赶自己的士兵去送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在两军列阵相持,即将开战之际,触子突然鸣金收兵,悄悄地逃得不知所踪。

    想当初,齐、楚展开垂沙大战时,齐国之所以能胜利,在于大将匡章能够抵挡得住国君的威胁。触子却抵挡不住国君的威胁,临阵脱逃。乐毅见齐军群龙无首,遂大驱军马杀得齐国军队片甲不留。

    联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锐不可当。齐军副将达子收编残兵败将,退守都城临淄的西大门秦周。如果秦周被攻陷,临淄就很危险。

    为了激发士兵的斗志,达子建议齐湣王犒劳军士。此时的齐国,已经陷入将近崩溃的边缘,没有多余的积蓄赏赐。如果真要赏赐,只能从国君的私库中提取。

    让齐湣王动用私库,令他十分恼火,他不仅不发放,还大骂达子,说达子与触子是一丘之貉。

    国君无道,军士灰心绝望,毫无斗志,不堪一击。秦周被攻陷,达子战死,临淄城突兀地矗立在乐毅眼前。

    齐国已经惨败,诸侯国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于是见好就收,纷纷撤军,只有燕军笔直地朝临淄进发。

    乐毅的速度之快,令临淄城民措手不及,于是都城很快被攻陷,当时齐湣王已经逃跑。燕昭王听说临淄被攻陷的大好消息后,火速来到济水岸边,封乐毅为昌平君,并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授勋仪式,任命乐毅为他驻扎齐国的全权代表。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前,齐军在燕国首都所做的一切,在30年后的临淄重演。

    逃离国都后,齐湣王如丧家之犬,一路南奔来到卫国。曾经,齐国对卫国有恩。卫王感恩戴德,所以让出自己的宫殿给齐湣王住,让出自己的生活用具给齐湣王用。总之,齐湣王在卫国所受到的待遇,就像他在齐国受到的一样。

    但是,齐湣王并没有吸取亡国的教训,还把自己当成以前的齐湣王。他竟然在卫国耍国君的脾气,对卫国君臣颐指气使,毫不尊重。卫国一怒之下,断绝对齐湣王的供给。

    齐湣王只能再次逃亡,他来到邹国和鲁国,结果这两个国家都不接纳他。不被其他国家接纳,无处可去的齐湣王只能逃回自己的国家,栖身在南部小城镇莒。

    正当齐湣王走投无路之时,楚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大将淖齿率领一万多人保护齐湣王。楚国之所以出军帮助齐国,只不过想牵制乐毅,使他不能完全占领齐国。

    看见一线生机,齐湣王又摆出架子,封淖齿为相。

    尽管遭遇这些战乱,齐湣王自高自大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一贯轻慢侮辱他人。淖齿不是触子,也不是达子,遂起兵反抗。

    齐湣王手无缚鸡之力,很容易就被淖齿控制。淖齿问齐湣王,他是否知道从千乘到博昌一带,天上下的雨是血雨。齐湣王很高傲地说,他不知道。

    淖齿的眼睛就要冒出火来,说在嬴、博一带,大地突然裂开,黑色的泉水迸涌而出,奔腾咆哮,问齐湣王是否知道这些事。齐湣王还是高傲地说,他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淖齿又问,这些日子人们常常听到山谷之间有孤魂野鬼的哭声,问齐湣王是否知道。齐湣王仍旧高傲地回答,他什么都不知道。

    忍无可忍的淖齿直接说,天上下血雨,是上天对齐湣王的警示;大地冒黑色的泉水,是大地对齐湣王愤恨的表示;至于山谷之间有哭声,那就是百姓对齐湣王的控诉。

    淖齿的意思是,既然上天、大地和人民都愤恨齐湣王,齐湣王就没有活在世上的必要。一位身材魁梧、手段高明的大汉走到齐湣王身边,突然抽出一把刀,像解剖尸体一样将齐湣王的筋一根根拉断。紧接着,齐湣王被放进一面大鼓之中,大鼓就成了齐湣王的最后归宿。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