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赵天子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解决办法

第十二章解决办法

    “太后,陛下,这是臣与诸位大人商议的结果,请太后定夺。”

    紫宸殿内,萧云州将一份奏折递交给了慕容雪鸢,待慕容雪鸢接过奏折并将其打开后,萧云州开口说到。

    “太后,臣等商议认为,此次征讨东夷可以大司马乌行学为主帅,率领其在北郡之大军前往东郡平叛。

    如此,陛下明日于京城露面之时,也只用于百姓面前露面,并将此消息告知百姓即可,太后也不用再担心陛下之安全问题。”

    这个方案,也是两个势力互相斗争互相妥协后得出来的结果,萧云州等人退后一步不让楚皓文在军队面前露面,宁谦等人退后一步不阻碍楚皓文在百姓面前露面。

    而早已知晓结果的慕容雪鸢,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奏折后便同意了这份奏呈。

    当这则消息在京城传播时,很多京城的百姓还都处不相信的态度,毕竟之前的传言太过真实,再加上朝廷一直没有回复,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朝廷真的已经逃跑了。

    但还是有很多百姓决定去皇城外看一看,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还在,于是等到楚皓文来到皇城之上时,皇城外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

    面对底下的百姓,处于皇城之上的楚皓文内心及其激动,浑身不断地颤抖,而其身边的慕容雪鸢以及众大臣还以为他是因为害怕而导致的颤抖。

    见楚皓文如此不堪,慕容雪鸢的心中更加对他看不起,同时也放下了对他的警惕。

    感受到楚皓文颤抖的莫锋两步来到他的身后,右手放在楚皓文的后腰上,左手搭在楚皓文的肩膀上,微微一用力,一股暖流瞬间蔓延至楚皓文的全身,他轻轻扭头看向自己身后的莫锋,对方也回复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得到莫锋的鼓励,楚皓文放下了紧张与不安,缓步走到最前面。

    看着底下正抬头看着自己的百姓,楚皓文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喊道:“百姓们!朕!大赵的皇帝!昭宗皇帝的儿子没有跑!依旧同你们在这京城!”

    “百姓们!朕!大赵的皇帝!昭宗皇帝的儿子没有跑!依旧同你们在这京城!”楚皓文刚说完,他左右两旁的甲士便将他的话原封不动的复述了出去,数千甲士的声音迅速响彻了整个皇城。

    与此同时,底下的百姓也看到了那城墙之上的皇帝,当他们听到皇帝的话时,心中所有的疑虑全部被打消,所有的恐惧也在这一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皇帝还在京城,他们便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顿时间,城墙底下的百姓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这个时代的赵国百姓,是淳朴且忠诚的,毕竟赵国传承至今日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这期间赵国经历了多次的亡国危机,都城也数次被围可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对赵国的百姓来说只要皇帝还在,赵国就不会灭亡,京城就不会有事,自己就不会有事。

    见有效果,楚皓文继续高声喊道:“百姓们!大家不要慌张,朕已经派遣大司马乌行学率领大军前往东郡剿杀叛军!不日大军必有捷报送来!”

    得到楚皓文的承诺,底下的百姓再次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看着底下兴奋的百姓,楚皓文不由得挥舞起自己的右手,并高声呼喊“大赵万岁!大赵必胜!”身旁的甲士也同时将此话传了出去。

    听到此话,不同于底下百姓的欢呼雀跃,站在皇城上的一众人则是表情各不相同,萧云州陈润安等人微笑的捋着胡须,慕容雪鸢则是紧眯双眼看着楚皓文,宁谦几人则是一脸的忧虑。

    次日清晨

    京城紫宸殿内,朝堂之上众人正因为边关守将以及京军回调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太后一党以辽人虽退,但辽人不可信,且北方民生糜烂为由想要楚王继续担任镇北大将军,并率领京军镇守北方。其余人则以祖宗家法,封王不可在和平期间领兵为由,极力要求楚王交出兵权。

    “太后,微臣认为,目前边关还未稳固且辽军还在一旁虎视眈眈此时我大军不宜撤出。”宁谦他们知道,掌握了北方这数十万大军便掌握了帝国四分之一的命运,同时还可以牵制庞记的数十万大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宁谦话音一落,便有数十名大臣附和

    “太后,目前镇妖关还未修缮完毕,若辽国突然来攻,若无精锐部队镇守,恐将再次失陷。”

    “太后,目前我大赵除了楚王殿下率领的部队,恐再无部队能与辽国有一战之力了。”

    “太后,边军不能撤,若撤后患无穷。”

    他们的想法陈润安,萧云州等人自然清楚,自从太皇太后前往南山修养,丞相一党和皇帝一党生存条件便岌岌可危,太后一党开始慢慢侵蚀他们,政治上失势的他们若此时再失去兵权,那便真的蹦跶不了几天了。

    此时京城仅剩一个虎威营三千人和禁军四千人,再加上零零散散维持治安的加起来统共一万多人,他们能控制的也就两千多人,但只要京营回防并让庞记统领边军,那他们便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

    “太后,祖宗家法若无战事,藩王应归于国内,不可参政也不可统军。况且,我大赵善战者不止他楚王一人。大将军庞记,大司马乌行学,都是能征善战者。”萧云州站出来反驳宁谦众人。

    “大将军确实是我朝数不多的善战者,可大将军已经六十岁了,再让他在边关待着,恐他身体受不了啊,如此行事,我国朝恐惹人非议。大司马确实也有威望,可丞相别忘了,他也是藩王,而且是异姓王!”宁谦的方法很简单,既然你拿祖宗家法来压我,那我也用祖宗家法来压你,我不但拿祖宗家法来压你,还用大义来压你。

    听完宁谦的反驳,萧云州深感认同的点了点头“宁大人果然是为国为民,既然宁大人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老夫便退一步,楚王可不回封地,并依然担任边关统帅,但要将现边军中禁军及京军的扬威营,熊营,速猛营,巡防营和其余边镇军队撤回,其余部队不变,大司马担任边关副帅。如此两全其美可好?”

    话罢,萧云州满脸笑意的看着宁谦众人,一脸欠揍的表情仿佛在说,来呀,反驳呀,小笨蛋!

    萧云州的意思就是,我完全听从你的意见,你说不让楚王回京,我同意,让他继续统兵我同意,看起来两全其美,各方意见都照顾到了。但细究之下可以发现,调回京的京营大部分都属于萧云州,陈润安阵营的,仅熊营一万人与扬威营一部一千余人属于太后一党,再将其余边镇军队撤回,楚王手中真正能掌握的便仅有几万藩国军和忠于太后的一万京军,而乌行学手中却有十余万厢军和忠于陈润安和萧云州的两万京军其中最重要的还有忠于太皇太后的四万京军,这些人在离京之前可是接受了太皇太后听从大将军和大司马将令的命令,要按这个方法执行,太后这一方将会输的彻彻底底。

    “萧大人好算计啊!不如让楚王调其所部进京护卫,大将军和大司马依旧在边关镇守,同时楚王回封地如何?”宁谦鼓了鼓掌反向讽刺萧云州。

    当萧云州准备继续反驳时,陈润安突然站了出来,恭敬地拱了拱手说道:“太后,目前朝廷仅剩六十万两,加上太皇太后临走前从其内库拿出的一百万两,京师商人捐献的二百万两,朝廷目前仅剩三百六十万两。目前北郡风州地震,大概需要一百万两赈灾,东郡东夷叛乱朝廷需派兵镇压,朝廷此时已无兵可派。”陈润安的意思很明确,朝廷没钱没兵了,要是边关的兵不撤回来,那东郡就别想要了。

    见陈润安放出大招,慕容雪鸢挥了挥手:“好了!既然诸位大人都想不到什么好法子,那哀家说一个法子你们听听。”

    一句话说完,慕容雪鸢停顿了一会,眼神凌厉的扫向台下众臣,见众人没反应便继续说道:“哀家觉得京军必须全部撤回来保卫皇城安全,其他边镇众军也要全部撤回,但同时北方边关的问题也不能不管,哀家想让大将军担任北境边军统帅,楚王暂时不回封地,留在北境重新组建无畏军,无畏军一旦成军,楚王需即刻返回封地。”

    话罢,众臣议论纷纷,这一提议将两方的诉求暂时都照顾了,细究之下却是漏洞百出,但还好将兵调回来了,陈润安等人也不好在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太后圣明!”见众人均如此识趣,慕容雪鸢很是满意接着便说道:“既然这件事情解决了,大家就议议东夷叛乱的事情吧。”

    “太后,臣认为可允许东郡诸王募兵,打造兵器用以镇压叛乱。”刑部尚书盛敬全站出拱手说道。

    “太后不可,祖制藩王除两万郡国兵外,不可私自募兵更不可能打造兵器,此制若开难免天下藩王有样学样,若有人心怀不轨,以朝廷如今实力很难再镇压。”陈润安再次站出来刚正面。

    盛敬全转过身向陈润安问道:“那陈大人你说,朝廷应当如何处置啊?”

    陈润安笑了笑轻蔑的看了一眼盛敬全对着慕容雪鸢说道:“禀太后,臣认为,目前东夷虽攻城陷地但已经无力再战,东郡太守已经组建起有效的防御,再加上有不少义兵在沦陷区起事不断袭击东夷粮道,使得东夷人已经陷入粮草补给困难的地步。只要按此方法进行下去,等到备倭兵及抽调的东郡精锐厢军返回,叛乱自当结束。”

    盛敬全反驳道:“陈大人为何如此自信?若真按陈大人的说法,东夷族如此不堪一击,那为何济州徐州会如此快的失守,两万备倭军为何全军覆没?十几万厢军现在只剩一万多人?”

    “那是我军被突然袭击!东夷本身没有多少战斗力,若不是......”正当陈润安想要继续说下去时,慕容雪鸢打断了他。“好了,两位大人不要再争论了,哀家决定允许东郡诸王募兵但最多一王不得超过三万,军械武器由朝廷发放一半,自己打造一半,各藩王可自行节制所招募兵马,令大司马率备倭军及东郡厢军火速回援,令东郡郡守死守防线等待前线大军归来。”话罢,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慕容雪鸢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便示意下朝。

    不久,朝廷上的这一政令传到了民间,在民间特别是士林学子见影响极为猛烈,众多士子议论纷纷,批判之声不绝于耳。

    翰林院,众多学子正在讨论此项政令。

    “太后下此政令完全是不顾太祖遗训完全是背祖行为。”

    “今时不同往日,若事事都按照太祖遗训办事,那大赵岂能撑到今日?”

    “放开不谈太祖遗训,针对东夷这件事情,明显可以让东郡太守在当地募兵,也可撑到我王师归来。何必非要藩王募兵,难道太后和朝堂诸公忘了前晋的八王之乱了?”

    “太后令诸王募兵,让东郡太守陈静大人死守防线却不给陈大人募兵权限,也不令兵增援,可笑至极!”

    此刻京城的学生士子纷纷抱怨慕容雪鸢违背祖宗家法,擅自同意藩王用兵,并有不少学生猜测慕容雪鸢用心险恶想要谋害当朝皇帝,一时之间慕容雪鸢在各个学术门派之中的声望迅速滑落。

    /134/134711/3170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