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空间存千亿物资,后娘带崽去逃荒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喜出望外

第三百四十五章 喜出望外

    李木匠应下,“好,我先给你做一个,明天你就能过来拿。拿到地里试试,如果不合适,我再改改。如何合适了,那我再给你做另外的七个。对了,这东西叫什么名字啊?也不能一直称呼这个东西,那个东西。”

    柳盼儿想了想,然后笑着回答:“很简单啊,刚才叔也说像是孩子玩木马,然后又是用于插秧,那就叫做秧马。”

    “呵呵,这个名字挺贴切。”李木匠回答,现在就开始做秧马。

    柳盼儿在家里,闲着没事,开始琢磨吃的。

    柳盼儿挎着小篮子,去地里挖荠菜,然后又去买了几斤肉,准备包饺子。

    猫儿姐看到柳盼儿挖了荠菜,“夫人,您想吃荠菜,就跟我说啊,我去挖。”

    柳盼儿笑道:“我在地里干活,被小花姐赶回来了,闲着没事,就去挖了荠菜。我准备包饺子,猫儿,你把荠菜挑拣干净,我去和面。”

    “好嘞!”猫儿应下,“对了,夫人,厨房还有香椿,您吃吗?不吃的话,晚上再做。”

    柳盼儿果然在厨房里看到一揽子新鲜的香椿,眼睛一亮,“中午不吃,留着晚饭吃。”

    “好嘞!”猫儿姐应下,孩子们都去上学,大一点的猫儿和鱼儿在家里做饭,洗衣服。

    现在洗衣服已经洗好,鱼儿也过来帮忙,挑拣荠菜。

    柳盼儿活好面,然后开始剁饺子馅。好几斤的猪肉,想要剁成肉馅,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累得柳盼儿胳膊酸疼。

    清洗干净的荠菜,切碎了和猪肉拌在一起。倒了一点酱油和调料盐,一锅带着春天气息的饺子馅弄好了。

    柳盼儿擀的饺子皮不太好,但猫儿跟刘氏觉得,擀饺子皮很好。三个人利用一个半时辰,终于包了足够吃的饺子。

    这时候,刘氏带着的众人回来吃饭。

    柳盼儿下饺子,快速地盛在碗里碟子里,端到饭桌上,还让人给养猪场的唐娘子,李十叔送过去一些。

    香喷喷的饺子,填饱了肚子,也解了乏。在家里休息一会儿,大家继续下地干活。

    春天不冷不热,气候适宜。

    傍晚,李木匠扛着秧马,和李木匠媳妇一起过来。

    柳盼儿见状,正是她需要的秧马,连忙说:“叔,婶子,趁着还没天黑,咱们去地里试试秧马好用吗?”

    “我和你婶子过来,就是想看看效果。”李木匠笑着说,制作很简单,把几个零部件弄好之后,再直接安装,一天就能制作几十个。

    李木匠媳妇恭维,“元青家的,你这脑子真灵光,我也觉得这东西好用。”

    柳盼儿轻笑,“我插秧弯腰太累,我就想着制作秧马,能坐着就好了。咱们的地小,还要走来走去扔稻秧,多出来很多脚印。如果放在秧马下面,就不用扔了,只要把稻秧放两头,秧马上的稻秧子没有了之后,在田埂边上装上就好。”

    一路上说笑,到了地里。

    刘氏见柳盼儿又来了,不由得嗔道:“柳妹妹,不是不让你过来吗?”

    柳盼儿和李元青还没孩子,而且她听说受凉也会不易受孕,所以不想让柳盼儿长时间泡在稻田里。

    柳盼儿指了指李木匠手里的秧马,“小花姐,你看好了,这是我制作出来的秧马,准备用来插秧的,坐着就可以。你等着,我马上试试。”

    柳盼儿把秧马放到田里,然后把地头的稻秧放了十几把在秧马上,然后坐在秧马上。

    柳盼儿一手拿着稻秧,一手插秧,这是坐着的,果然轻松很多。不停插秧不停后退,速度也快了很多。

    刘氏等人站起来,看向柳盼儿坐着插秧,速度挺快。

    “叔,就按照这样的秧马,再给我做七个。”柳盼儿觉得这样正好,不大不小,可以按照这个做。

    李木匠已经看到柳盼儿插秧的速度,的确比其他人快一些,“好,那我这就回去做。明天你家就能用上。”

    柳盼儿感谢,“多谢木匠叔。”

    李木匠和他媳妇回家继续制作秧马,柳盼儿像是找到玩具的孩子一样,在地里插秧。

    刘氏看着眼馋,趁着柳盼儿插完一趟,到了地头,“我这弯腰一天了,也给我试试。”

    柳盼儿让开,“小花姐,我给你放好稻秧,你来试试。”

    等到柳盼儿装好稻秧,刘氏坐在秧马上,还没插秧,就长舒一口气,“哎呦喂,不用弯腰,可真舒坦。”

    刘氏比柳盼儿更加麻利,累了一天的腰得到休息,插秧的速度特别快,“柳妹妹,这东西,的确好用。”

    柳盼儿轻笑,“那当然,家里地少的,弯腰两三天,或许还能撑得住。家里地多的,弯腰那么多天,可撑不住。这样的秧马,可以坐着插秧,上面还能放稻秧,轻快省力。”

    其他人见状,也想尝试。

    等到刘氏到了地头,换上去插秧,也不停称赞。

    看着大家干了一天的活,还能笑得这么开心,她也十分欣慰。

    技术改变生活,一点不假。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但的确节省人力,让人在干活的时候,不那么累。

    第二天,李木匠给柳盼儿家做好了七个秧马,送过来,田里插秧的人,人手一个。插秧的速度,明显提高。

    一个秧马,最费工的地方,就是下面的那个两头翘起的板子,用料也多。李木匠只跟柳盼儿要成本四十文钱,“元青家的,我准备对外卖秧马,我要加上手工二十文钱,卖六十文。”

    柳盼儿听到这话,可不好只按照成本价给李木匠,当即按照卖给村民的价格六十文一个,八只,总共四百八十文钱。

    柳盼儿直接给了五钱银子,“叔,你能这么快做好,我已经心里感激了,怎么能让你不赚钱?银子拿着,多谢。”

    柳盼儿直接把银子塞给了李木匠,不占别人的便宜。

    李木匠摆手,“不能要,真不能要。这东西是你想出来的,我准备要制作这东西卖,也不给你钱啊。”

    柳盼儿心胸宽阔,她巴不得这些好用的农具,能够快速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节省人力物力,“叔,真不用客气。你这也是辛苦钱,你不能不拿。”

    wap.

    /105/105427/2736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