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超级怪兽工厂在线阅读 - 七百七十八章:请大牛

七百七十八章:请大牛

    在叶青的设想中,眼前这两座代表了工业最高水平的核反应堆。

    其隐藏在密封壳中的关键设备,可能会非常精密紧凑,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都不为过。当电晶双手连点,将图纸上的密封壳去掉时。

    叶青和这帮怪兽们,才发现密封壳内,还有两个密封壳。

    它们呈扁圆柱形,上下叠在一起。

    上面一个密封壳中,内部布满一根根粗壮的金属棒。这些金属棒被固定在密封壳内部,一共480根。下方密封壳内没有金属棒,但拥有众多管道,这些管道上方与头顶的密封壳相连,下方一直延伸到外面,最终与蒸汽轮机连在一起。

    如果仅仅看体立图纸,叶青不难猜到这座反应堆,分为两个核心部位。

    上方是燃料棒,下方是循环冷却系统。

    循环系统,源源不断带走燃料棒周围的超高压热流。这些热流带动蒸汽轮机旋转,逐渐冷却后,重新加入循环过程。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

    燃料棒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加热了液体,这些液体说白了就是水。

    曾有人戏称,反应堆无论发展到第几代,采用了什么高科技,依旧无法摆脱烧热水的毛病。什么时候摆脱了这点,才算真正的科技进步。

    这似乎说的很在理,即使号称距离成功永远还有二十五年,打破了物理法则的可控核聚变,最终依旧还是烧热水来发电。

    但并不能说“烧热水”很土,在人类已知的热能转换中,烧开水的效率永远是最高。

    核反应堆中的烧热水,技术难度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让它烧热水简单,可是如何让它一直稳定的烧热水,并安全稳定运行,才是真正难点。否则,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整艘巨轮的唯一结局就是被沉入海底。

    屏幕中的反应堆图纸被一点点放大,很快,叶青和怪兽们,从这些看似寻常的核心结构中,发现了众多非比寻常的细节。

    例如,这480根燃料棒中装载的反应堆燃料芯块,并不是每根都相同。

    六边形排列的燃料棒,如果最外围燃料棒中装载了数千枚铀235芯块,那最中间的燃料棒中,只装载了六百枚,并且它们的数量排列也很有规律。

    这么做,叶青猜测是为了追求热能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图纸,巨兽工业这边想要摸索出最完美的燃料芯块排列,恐怕要历经多次试验验证,消耗海量资源,积累大量数据后,才能让超算最终模拟出来。而现在,只需要照葫芦画瓢。

    还有下方冷却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随着图纸放大。叶青和怪兽们,顺着循环结构追踪分析,很容易就从这套系统的结构中,推测出这座反应堆的发电模式。

    一回路冷却水,将热量导进给汽轮机发电的二回路水,竟然不是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机组,与普通蒸汽轮机机组有很大差别。龙溪滩工厂这边生产过超临界机组,自然对这块非常了解。不是超临界,那证明这座反应堆的热效比并不高。

    如果说超临界机组能有50%的热效比,眼前这套热效比最多30%。

    叶青有些奇怪,超临界机组制造技术,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掌握,可显然美国就是那个最大的国家。为何在如此先进反应堆上,任然非常保守地采用落后了最少两代技术的普通机组?

    这一定有原因。

    想要让循环水达到超临界状态非常简单,增加它在燃料棒周围的停留时间即可。

    燃料棒在链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加热压力壳中的水。如果不进行冷却,燃料棒的温度可以上升到两千多度。水的临界温度是374.15度,眼前这套机组的蒸汽工作温度,叶青估计最多也就在300度。

    只差了70多度,但热效比却差距甚大。如果让自己选择,肯定二话不说上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机组。

    美国人却不敢上。

    这其中,是因为冶金工业技术不过关的原因?还是燃料棒本身的天然限制原因?

    如果是前者,那叶青不介意让美国人见识见识,什么叫世界顶级工业技术。他们做不到,巨兽工业给他们演示一下什么叫超超临界,什么叫无限澎湃的动力。

    如果是因为后者,那巨兽工业这边,大概率只能采用和美国同样的保守方案。

    ……

    整整一夜,怪兽们都在分析着这套来之不易的航母反应堆三维图纸。所有的细节都被一丝不苟记下,电晶则把这套图纸移植到超算中,利用完备的图纸,和巨兽工业现有的冶金技术,在超算上建立一套演算模型。

    比方说,图纸上无法显示美国人,采用哪种合金技术,来建造反应堆最外围的密封压力壳体。

    但巨兽工业知道自己来制造,可以制造出最高能承受多大压力的壳体。

    同样,循环系统的一回路冷却管道压力,和二回路最大工作压力,都可以非常具体的在模型中表达出来。

    当然光有这些数据还不够,燃料棒内堆芯的具体配方还不清楚,还有冷却循环水中,又参入了哪种催化剂,或钝化剂,来稳定燃料棒的链式反应过程?

    不过这些数据,已经不再是拦路虎。

    最核心的结构被破解,剩下那些未知参数,都是纯粹的理论数据。华夏同样是核大国,大型核电站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第三代,和世界保持同样领先水平。或许受限于工业加工技术,无法生产出水面舰船的反应堆。

    但采用哪种堆芯,如何来稳定堆芯,或是美国不采用超临界机组的原因,都能从核能系统工作者的口中获得答案。

    中云大学没有核能系,但尚海的几所理工大学有。

    里面的教授们,很多都参与过华夏核电站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是正儿八经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以公司名义,聘请他们来完善电晶建立的这套模型中,料棒,和冷却循环水的参数,不要太轻松。

    而且只提供这些国际通用的数据,既不违法,他们也不知道巨兽工业要建反应堆,还是从美国那边搞来的世界最先进船用反应堆。

    第二天一早,叶青就打电话给中云大学的蔡晨宁教授。

    蔡晨宁教授是叶青在大学时的导师,他虽然负责机械工程系,但混迹教授圈子,又活了一大把岁数,人脉关系遍布全国,找他推荐几位核能领域的教授准没错。

    接到叶青电话,蔡晨宁教授没有思考太久,就发出一连串炮仗样的笑声。

    “叶总,问我那是问对了人。”

    “听我的,您根本不用去找一帮子的教授去研究理论数据。研究核能又不是打麻将,人多没用。”

    “我向您推荐一位超级‘大牛’,就他一位就够了,他手上就有您要的现成数据。”

    叶青有些忐忑的问这位‘大牛’是谁,不会是国宝级的院士吧?这种人似乎一个个比总统都忙,不好请的动吧?

    “哈哈~叶总您放心,这位‘大牛’要说别的企业,还真请不动,但您的巨兽工业偏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