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龙族神话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四 方

第二十六章 四 方

    姜仍站在伏羲面前道:“圣帝,您尝尝味道如何?”伏羲看姜满脸童真,却又十分认真的样子。就打开小口袋,捏出几粒草籽放到了嘴里。刚嚼了几下,伏羲就觉满口油香,自己从未尝过。脸上立刻露出惊疑的表情,问姜:“这是什么草种?怎么这么香?”

    姜说:“这叫粟,是我在我母亲部落的山脚下发现的。我们人类只吃草木上的大果实,从不吃这小草籽。可我见蝼蚁,飞鸟都吃这东西,就想我们人能不能吃呢?我就采了一些尝了尝,发觉挺好吃。如果用火烤熟,味道会更好。您吃的这些是我放在石片上用火烤过的,所以特别香。”

    伏羲听到这儿,由衷地赞叹道:“好孩子,你真有心啊!小小年纪就能有此作为,将来必成大器!”伏羲回头又对少典道:“少典兄,你生了个好儿子呀!只怕我们人类的将来还要靠他引导呢。”少典忙道:“圣帝过奖了。莫要宠坏这小孩子。以后还望圣帝能多多教导,好让我的这俩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人。”说着,抬头看了一眼姬和姜。

    可是,附宝听到伏羲一个劲的夸姜,心里很不舒服。拉起姬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接下来,伏羲便开始在少典的公孙氏部落传授织网。少典安排附宝和安登照料伏羲的饮食起居,并嘱咐姬和姜要每天跟随伏羲,随时聆听伏羲的教诲。

    那附宝每天见了伏羲总是殷勤地嘘寒问暖,可每到该给伏羲做饭或整理床铺时,她不是借故走开,就是只给安登打打下手。而安登虽然话不多,可却始终如一地细心照料着伏羲的日常起居。姬起初几开还一直跟在伏羲身边,很快就没耐心了,偷偷跑去和部落的小朋友们玩去了。只有姜一直跟随在伏羲身边,认真地跟他学习结网。

    过了一段时间,伏羲完成了在少典部落传授结网的工作。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伏羲又收到了许多部族的邀请。因为伏羲这时的名声是越传越远,影响是越来越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断有新的部落首领赶来拜见他。这些首领一致表示承认伏羲为人类共同的王者,同时也希望伏羲能到他们的部落去传授结网。伏羲都慨然应允。这样伏羲接受的邀请比他出行前增加了好几倍。这大大延长了伏羲这次出行的行程和时间。

    当伏羲结束了最后一次传授结网,踏上回家的路途时,他已经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他走遍了黄河两岸,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人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伏羲发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们在方位表达上很不准确。有时候部落首领明明告诉他,他们的部落是在这一边。可当他寻过去时,却发现是在完全相反的一边。有时听两个部落的首领讲,他们似乎离的很近。可到达实地时却发现他们其实相距很远。而有时听两个部落首领讲他们似乎离的很远,可到达实地时发现他们不过隔着一座山或一片树林而已。

    伏羲经过思考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人类没有一个确定方位的标准。说的更准确些就是人类头脑中还没有方向的概念。所谓方向就是指以东西南北来划分四方的概念。在伏羲之前,在人类的认识中还没有这四方的概念。我们在前边的讲述中虽也不断提到东西南北这些方位词,那只是作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才那样叙述的。

    伏羲在返回自己部落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思索解决人类方位表达不清的办法。想来想去,伏羲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让人类准确地表达方位,必须在大地上划分出不同的方向。而要想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表达的方向都一样,那就要求无论在大地的任何角落,都有必须使用同样的方向划分方法。只有这样,在方向的认识上统一了,在方位的表达上才不会混乱。而要想在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使用同样的方向划分方法,那就要求在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划分方向时,都有必须遵照同一个参照物。可这个共同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想到这儿,伏羲的思路断了。他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只有唯一的一个,却又在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直到回到自己的部落,伏羲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蛙听说伏羲回来了,高兴地跑出部落来迎接他。他们夫妻已经整整三年没有见面了。他们的孩子早已出世,是个女儿,已经两岁多了。蛙把孩子抱过来给伏羲看。伏羲把孩子抱在怀里,不住地在孩子的脸上亲吻。蛙说还没有给孩子起名字呢,就是想等他这个做父亲的回来起。伏羲想了想,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宓羲。

    伏羲回到部落后,一有时间就继续考虑如何在大地上划分方向的问题。蛙见伏羲经常发呆,就忍不住问道:“伏羲,你有什么心事?能和我说说吗?”伏羲就把他想为大地划分统一的方向,想找一个唯一的参照物却找不到的难题讲了出来。蛙听了以后也摇起头来,说:“这可难了,只有唯一的一个,却又要在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哪里有这样的东西呢?”说罢,蛙也陷入了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蛙听见他们的女儿宓羲在叫:“娘,娘。”蛙抬头一瞧,原来宓羲爬上了屋前的一道土坡,居高临下地望着蛙,高兴地大叫起来。这时太阳已经西斜,象个通红的大火球一样浮在土坡上。

    蛙瞧着太阳,忽然心念一动。回头对伏羲道:“伏羲,在地上找不到那样的东西,在天上找一个行不行?”伏羲愣了一下,问道:“你说什么?”蛙兴奋地说:“我说的就是太阳啊!我记得我俩在黄河岸边遇到神龙的时候,神龙曾说过太阳从大海中升起,覆照整个大地。在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太阳。用太阳来作参照物划分方向不是正好吗?它既是唯一的一个,却又在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见到。”

    伏羲一听,兴奋地跳了起来,道:“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我的蛙聪明!“说着,伏羲上前一把蛙抱起,高兴地将蛙向上抛了一次又一次。爬在土坡上的小宓羲不解其意,高声叫道:“爹,娘,你们在做什么?”一句话,把蛙问的脸色绯红。

    第二天早晨,伏羲早早地就起来了。他爬上屋前的土坡。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伏羲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定,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一点一点地升起。当太阳升到高空后,一个为大地划分方向的构想也在伏羲的脑海中形成了。

    伏羲构想以太阳升起的方向为第一个方向,叫东方;以太阳落下去的方向为第二个方向,叫西方。东西方连成一线,选择与这条线垂直的线的两头为第三和第四个方向。人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那么与东西这条线垂直的那条线右边这头叫南方,左边这头叫北方。

    伏羲终于划分出了天地四方。这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有了方向,人就可以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一但出行,就可以告诉别人,自己从哪里来,或要到哪里去。有了方向,人还可以分清楚环绕自己周围的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这对人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人认识周围的事物就是从认识它们的方位开始的。

    接下来,伏羲就开始教他的族人认识他划分的四方。可刚开始教授,伏羲就发现了问题。他首先告诉人们认识了方向,就可以讲清自己从哪儿来,或要到哪儿去。可人们每次出行不可能都沿着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方向走。不是向东偏北一些,就是向东偏南一些。或者是向西偏北一些,或者向西偏南一些。于是伏羲又在东西南北的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次一级的方位。

    然而,要想让人们接受这八个方位概念却很不容易。当人类接受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概念,习惯了用这四个方位概念辨别方向后。似乎就觉得天地本来就应该分成四方,东西南北本来就应该在那个方向上。但在四方的概念刚产生时,人类接受起来还觉得很别扭。

    四方并非实际上存在的东西,而是人通过头脑思维总结出的概念,是抽象的东西。伏羲有他父亲雷神为他开通的七窍灵珑心,具有圣人的智慧。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这些抽象的东西。一般的人类则不行,他们会感到很奇怪,好端端的大地上怎么就出现了四方了呢?为什么这一边是东方而不是另外一边呢?

    伏羲费了好大劲给人们讲解,但收效却并不大。人们只是大概知道天地间有了四个方向。至于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却总是搞不清。伏羲看到这种情况,就想设计一个具体形式,把四方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