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王在线阅读 - 五十一 齐人难做(二)

五十一 齐人难做(二)

    包先勇胆壮起来,叫道:“就是,这根本不公嘛,谁又是榆木疙瘩,不懂盘算?除了李大壮、李小壮兄弟外,丁全、葛大冲、蒋福、何三路谁心里舒坦?还有,李鹤、王狗剩战死开原,报上去的都只是队长,结果朝廷按小旗什长例抚恤,才发三十两银子。你算算,现在辽东粮价高得吓人,三两银子一石米,够孤儿寡母吃啥?”

    马佳的脸‘刷’一下子黑下来,一会后,咬牙一字一顿道:“这事我们先撑起来,每月给他们家六斗米。至于朝廷那,能争取就争取。对活着的弟兄,跟他们说,不要争一时长短,我马佳记着他们呢。现在是要将全军的习气转到铳炮上来,以后七分远射,三分rou搏。所以,要老弟兄们都加强线膛枪和大炮的学习,这样才立功快,升官快!”

    话音刚落,一阵寒风穿过门缝吹进大堂,把火盆里的火吹得更高,马佳站起身,开门看天道:“又要下雪了,快把兵营里的地火龙升起来,让将士们睡个好觉。”

    马四哥摇头笑道:“又要费银子,你这是何苦,难不成是菩萨转世?这些兵,放假时回家睡老婆的暖被窝就行了,军营里就该吃点苦,磨练磨练。不是有句诗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马佳否道:“磨练也要节制,不能乱来。现在是养兵提气的时候,不能嗝屁着凉。”

    包先勇这时站起来,拿了一瓶酒,抛下话道:“好,我去催催,让那帮新兵蛋子睡个好觉。”

    马佳看着包二远去的背影,摇头叹道:“齐人难做呀,刀切豆腐——两面光,可能吗?”

    第二天,马佳亲自赶往辽阳,告求军饷本色米和伤亡抚恤银的事情。他刚走到经略府外,就听得吵吵嚷嚷——原来是一大票将官也在告饷,只听里面一人高喊道:“诸位将军守备,不要争了,辽东确实缺粮,先忍忍罢,经略一定会给大家补发一些的。”

    马佳挤进人圈,拱手作了个揖。那人一见,说道:“马游击,你也来告饷吧?没有了,整个冬天要省着花。经略说了,腊月开始加发一斗本色米,等明年四五月,运粮大至,再补齐欠饷。”

    马佳点点头,又说道:“林兄,我这次来,主要是说抚恤银的事。”他口中的林兄,名叫林隐,字逸民,早先是熊廷弼的幕僚,赞画钱粮,因为熊袁两人关系还融洽,就留下给袁应泰做事。

    林隐点头道:“进来说,其实呀。。。这事也是个难办的。。。。。。”一边说着一边把马佳请入内堂。

    其实马佳也知道,明朝的军饷调运支给效率很低,这是熊廷弼留给他的资料所表明的。后人常说贪污的问题,其实那还算平常了,因为那是历代都有的,谁也别吹牛。

    明朝的军饷,第一个问题就是跟随他的军制产生的,就是缺乏一个强力机构和机制,以至于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保障军需供应。明朝开始时是卫所军制加军户户籍,等于说划定了军队的常住地和兵源的来源,将打天下的‘野战军’转化为地方上的镇守军,再由镇守军变出一部分野战军和大部分‘武警’部队,再到后来,‘武警’都不是了,变成军奴。这样一来,实际有效的作战力量就是京军和营将、土司兵。虽然有效军队减少,但兵饷却减不了。因为以前有军户屯田供应一部分军饷,现在则几乎全部要靠各野战军所在地和中央府库供应。供应主体和渠道虽然有变,但供应体系仍是过去的‘主兵月粮、客兵行粮’那一套,仍是要一事一议,每每临时筹算,临时组织运输。当然,时间长了,也会手熟,但这并不代表明朝的军饷供应体系达到了实际中能够达到的最优,而是还差得远。

    比如军粮供应,明朝本有各省对应的民-运作为平时的定例。但是,一旦发生大战,则该处该省的民-运就会不堪重负,因为毕竟国家大战不是一省两省能够承担的。辽东开战,从陆路运粮,其他不算,只算山海关外的这一段,记开:

    1、山海关到辽阳近千里,其中从山海关到广宁几百里地都是山岗丘陵和沙石河滩,从广宁到三岔河,又多是湿地塘洼。在这样的地方运输,每辆民间的运粮小车最多装米三石,每天走四十里左右,往返四十几天。

    2、辽东客栈的饭价,每人每天超过五分银子才能吃饱,再加上驾车的驴要吃料,两人一驴,一天要花一钱二分银子吃饭。所以,是花费五两银子得米三石,更不要说还得把粮食从辽阳运到沈阳了。

    实际上,运粮的花费还要远远超出以上这些。具蓟州饷司李君说,从丰润到山海关三百余里,可以载三石米的驴车就要花三两银子以上,物价飞涨的千里辽东可能只花五两银子吗?

    所以,《孙子兵法》说“千里馈粮。。。日费千金”。后勤的重要,不可轻忽。

    但就是这样,朝廷内外的官员,仍然不很积极地组织推广高效的供应体系,总是因循守旧,总是能拖就拖,总是争论不休。

    争议中的一大事,就是海运。其实海运的好处,明太祖的时候就尝到了,而且还是学习元朝的。可在大明二百年的历史中,这东西就是运气不佳,有时开有时禁止,还和海禁搅在一起,让马佳这样的旁观者莫名其妙。

    比如说吧,高拱、张居正时就争过。一边说海运飘沫多,不如内河漕运安全。另一边马上反驳,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也不安全,黄河泛滥,某年某月末日,漕粮船全部飘沫。

    到了辽东这里,先是有人说海运方便,可以借着三岔河口从辽河北上;比如,国初时都到过开原的老米湾,那可是最北边的路城呢。过了两月,又有人说,海运一开,辽东边军民户,都借着海船逃回内地了,长此以往,辽东不是没人守卫了吗?

    总之,议论多多,好像都有道理,好像都是实情,但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总是左右摇摆,没有一个兼顾各方、兼防各种弊端的长期稳妥方案——不是某一个点子,而是全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