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在线阅读 - 第583章 五味杂陈

第583章 五味杂陈

    在刘备的潜意识里,刘协应该已经死了,

    谥号都已经送上去了,死不死应该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他乍听人传报说刘协已经来到宫中,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定定神,刘备长身而起,匆匆离开大殿。

    前殿,刘协夫妇都是心中惴惴,

    曹节虽然节烈,可终究是一介女流,想到马上要见到这位如当年光武一般复兴大汉的帝王,两人都是忐忑万千。

    “陛下。”

    刘协终于听见了一声苍老的呼唤,

    他把目光投过去,只见刘备在宫人的搀扶下快步奔来,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接受衣带诏时的刘备四十岁,正是人生最巅峰的年纪,浑身上下充满了热血和力量,是曹操也佩服的天下最顶尖英雄豪杰,是所有汉室宗亲中的第一人,

    二十四年过去,当年顶天立地的汉子却已经老的走路都要人搀扶,

    刘协心中涌起一股酸楚和内疚,他快步奔过去,行晚辈礼,搀扶住刘备。

    两人心中激动,一时居然说不出话来,只是四手相握,用力摇晃。

    “皇叔!皇叔……”

    刘协的泪水滚滚而下,刘备则用力抱住这位饱受苦难的前任大汉天子。

    他心中激动,忍不住连声咳嗽,刘禅赶紧叫人取来后世风格的木凳,请刘备和刘协夫妇坐好。

    刘协夫妇还不太适应这种坐具,见刘禅还站着,刘协非常有些为难,颤声道:

    “太子请坐……”

    “阿兄坐,阿兄今日与父亲重聚,定有许多话想说,

    咱们还是坐下慢慢聊。”

    当年刘协为何对抗曹操,让董承下发衣带诏,让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人共同谋划,对抗曹操。

    天下都知道刘备受了天子的衣带诏,可以名正言顺讨伐奸臣曹操,这在需要师出有名的年代可谓是一把利剑,足以重创曹操的名声。

    如果换做他人,一定要天天把衣带诏拿在手上挂在嘴边——实在不行请人做一个也不算难。

    可刘备一生与曹操多次激战,从没有将衣带诏作为凭据到处诉说,更没有让人造一份拿出来在当年的盟友面前炫耀以增加自己的合法效力。

    毕竟当时刘协掌握在曹氏的手上,

    若是刘备天天拿着衣带诏出来号令群臣,刘协会遭到怎样的命运可想而知。

    尽管刘协要是早早挂了反倒对刘备有利,但刘备还是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这是他做人的,也是他多年来坚持与曹操激战到底的灵魂支撑。

    两人说起当年事,都是不胜唏嘘,

    刘备还特意询问了一下当年的衣带诏是刘协授意,还是董承伪造,刘协面红耳赤,也只能表示当年自己年少热血,实在是相信了董承的鬼话,对曹操的实力认识不足,所以才破坏了局面(一开始刘协手上还是有不少的支持者,在曹操面前还能保持起码的威仪),

    如果徐徐图之,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终究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两人虽然唏嘘,可也总能一笑而过,

    曹节坐在一边,见刘备和刘协聊得非常投机,忍不住道:

    “陛下……若是陛下准允,我们夫妇能去身毒吗?”

    “身毒?”刘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那是什么地方。

    经过刘禅提醒,他才想起那本流传深远的蛮人小说中经常提到这个国家。

    为什么要去这里啊……

    刘协这才想起来今天来的目的,

    他苦笑着道:

    “陛下……皇叔,小侄沉迷小说,一直想去身毒看看,还请皇叔成全了。”

    刘备也不傻,

    刘协哪里是沉迷小说,

    他只是受够了被囚禁黄换火锅不可终日的生活,现在大汉重兴,他的地位反而更加尴尬。

    毕竟在季汉官方的宣传中,他已经死了。

    就算刘备不会杀自己,以后难免会有人揣测上意,直接让碍眼的先帝消失永绝后患。

    想来想去,他们还不如主动表现出人畜无害的形象,说自己喜欢看小说,想去一趟小说中的身毒地。

    自我放逐到这么远的地方,离开国土,身边都是一群妖魔鬼怪,总不会再有人陷害自己了吧?

    刘备默默无语,

    他奋战多年,这地位是绝不可能再还给刘协,就算他愿意,他手下人也绝对绝对不会同意。

    而刘协……

    “大汉光复在即,

    汉土无疆……伯和想去何处,自然都能去的。

    至于身毒,身毒艰险,妖魔众多,若是伯和真的愿意去,不如先在南中待一阵子,等大汉平定身毒,再去不迟。”

    呼。

    南中荒蛮之地,跟身毒其实也差不多,

    听刘备的意思,以后汉军可能要平定身毒,这让刘协的心中又莫名起了一点热血。

    大汉的河山太美好了,只是大多数皇子这一生都无法四处游览,庞大的版图也只存在于地图上的概念中。

    大汉已经许久没有开疆,多年来的鏖战也消耗光了大汉的战争潜力,不知道大汉还要等待多久。

    但刘协跟刘晔最大的不同是,他真心期盼大汉能越来越好,

    毕竟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啊。

    刘备微微有些落寞,他最近本就身体不好,这会儿更是感觉到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头晕。

    刘协赶紧扶住刘备,顺手探了探刘备的脉搏。

    “阿兄懂医术?”刘禅扶着刘备,随口问道。

    “呃,不懂,”刘协尴尬地道,“不是很懂,刚刚开始研*******的防疫之法我也多有研习,若是到了南中,我……”

    刘协本想说到了南中之后要积极推广防疫,可转念一想自己算老几,凭什么代表大汉推广医术。

    刘禅见父亲和刘协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了坑里,他突然灵机一动,道:

    “对了,我听闻潘都督到来,正好可以让潘都督一起来聊聊南中风土。”

    “是了,”刘备笑道,“潘承明一直坐镇南中,对身毒颇为了解。

    伯和不管是去南中还是去身毒,总要听听潘承明诉说,

    召潘承明进来吧!”

    刘协和曹节心中都是五味杂陈,

    他们现在的心情非常复杂——

    离开故土自然是万般无奈的选择,若是离开故土之后能得到自由,那也是值得的。

    只是潘濬是南中的庲降都督,手握一方大权,是不是有可能将夫妻二人直接关在南中的不毛之地,让瘴气和毒兽将自己直接折磨致死。

    刘协夫妇心中惴惴,却也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

    他人生所有的岁月都是这样任人摆布,反倒是习惯了,心道若是真的有什么不测,起码路上要想办法让夫人逃出去。

    她本不该遭受这样的囚禁生活,这么多年自己欠他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多时,威名赫赫的庲降都督潘濬哆哆嗦嗦地上前拜见刘备。

    还不等刘备开口,在南中说一不二宛如土皇帝一样的庲降都督潘濬立刻拜倒,战战兢兢地道:

    “臣死罪,求陛下处置。”

    来的路上,潘濬已经设想过许多跟刘备见面时的场面,也为当时推掉太常的任命想出了好多的借口。

    可真的见到了刘备和他身边的刘禅,潘濬给自己找的借口立刻全都忘记。

    毕竟是亲自率军中兴大汉,夺取天下的传奇父子,在他们面前很少有人能保持淡定从容。

    刘备之前也对潘濬拒绝太常的任命,自己在南中赖着不愿离开有点不满,但诸葛亮表示潘濬此人权力欲望极强,但要说野心是真的没有。

    他出身高门大户,拜的是道德名士,终生的追求只是名垂青史的成就感,这种人谈不上纯臣,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真把他召回朝中反倒是限制了他的本事。

    而且武帝时期就一直在苦苦寻觅的身毒道居然被潘濬发现,利用路上商贸,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身毒这片神秘的土地,之后继续开疆,打开一片新的世界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南中呆着,潘濬的功劳不错,尽管他的缺点也很多,但刘备还是决定好好任用他。

    “潘都督远来辛苦,”刘备和颜悦色地道,

    “久闻潘都督乃天下最善抚夷之人,南中诸事,有劳潘都督详细诉说了。”

    潘濬本来是想把南中描述成一片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以打消有人跟自己竞争的念头。

    可这会儿他还是非常心虚且虚心地认真开口,给刘备描述南中建设的情景。

    他口中的南中风物与汉地截然不同,物产、民俗也有巨大的差异,大汉的文化在南中的播撒才刚刚开始,那里大多数人还保持着原始的荒蛮,需要一代代的耕耘之后才能收获更多。

    “那身毒呢?”刘备问。

    潘濬一凛,如实道:

    “南中去往身毒,一路密林,甚是艰险,可现在身毒商贾贩香过道,收获颇丰,身毒道已经渐渐打开。

    臣闻身毒土地平坦肥沃,物产富饶,若是从南中直取身毒道……起码远征大军不愁吃喝用度。”

    潘濬说的已经非常谦恭小心,

    而看过世界地图的刘备父子都知道,只要抵达身毒,就能跨入另一片大洋,将大汉的视野进一步开拓。

    这还真是一件非常诱人的事情。

    “庲降都督掌管南中夷汉,潘都督做的当真不错,

    现在南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朝廷解决?”

    “人丁!”潘濬迫不及待地道,“若是人丁兴旺,我愿为陛下打下身毒,创开疆拓土之伟业!”

    潘濬这是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刘备缓缓颔首,道:

    “人丁嘛——朕的族侄伯和愿赴南中,有劳潘都督照顾。”

    “啊?”潘濬直接愣住了。

    刘协去南中?

    这是准备让他在那陪老虎玩玩?

    不至于不至于,陛下和太子不是这种人。

    那么……

    “伯和喜欢董荼那写的小说,若是有机会,带他去身毒好好游览一番。

    让他少沾染一些纷扰,就算潘都督大恩。”

    刘禅在一旁笑道:

    “庲降都督是让四方蛮夷来降,可开辟身毒总要一个新的官身,

    不如封潘都督为征夷将军,阿兄这么喜欢小说,以后有劳将大汉开辟身毒的故事好好记述下来,让后人也知晓我等今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