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32章 晋州集结

第332章 晋州集结

    原来忽然出手救了丁会的这员猛将,竟然是佑国军的将领李重允。在李重允的身后,还有数百骑兵,在山路间扎住了阵脚,挡住了河东军的去路。

    李存孝却根本没听说过李重允这个人,只认为是无名之辈,遂继续挥槊向前,直取李重允。

    李重允又与李存孝斗了十几回合,气力渐有不支。他不禁心中有些发慌。长这么大,还从未遇到过勇力胜过自己的人。他不敢恋战,余光瞥见丁会已经跑得远了,眼看着河东军的追兵又越聚越多,遂虚晃一招,拨马就走。

    李存孝又追了一段,忽见前方道路变得狭窄,路的两旁都是峭壁。峭壁之上隐约可见旌旗和烟尘,似有伏兵。李存孝遂勒住了战马,不敢再继续追赶。反正他胜了这一阵,目的已经达到。能不能斩杀丁会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便领兵回转,直奔长平关去了。

    丁会死里逃生,也来不及谢过李重允,只管继续向前奔逃。直跑到人困马乏,忽见前方路上横了一支人马,人数不多,大概只有五百。一丈多高的帅旗上大书“佑国”两个大字。帅旗下面,赫然立着一员骑将,丁会竟然认识,正是佑国军节度使李暮。

    李暮一身戎装,冷笑着看着狼狈不堪的丁会。此时丁会身边只剩百余骑,他也彻底跑不动了,遂翻身下马,往路边一坐。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样子。

    李暮催马到了丁会跟前,冷笑道:“丁会呀丁会,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有今天。你的威风呢?你们宣武军不是很能吗?怎么也只知道逃命啊?”

    丁会扬头望着李暮,一脸无奈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李司空既然已经出手救了在下,又何必出言挖苦呢?难道你还要报我当初不让你走天井关之仇吗?”

    “哼!你当我是为了救你?要不是为了大局,我乐得为你收尸!快点起来吧!别赖在地上装死了,咱们赶紧回潞州。康君立要是破了潞州,咱们都得玩完。”

    丁会在葛从周的搀扶下从地上站起,刚要上马,忽然听得一片马蹄声,循声望去,原是李重允领着手下骑兵赶了上来。

    丁会迎了过去,谢过李重允救命之恩。李重允只用鼻子哼了一声,就来见李暮。

    “多亏司空妙计!李存孝怕中埋伏,没有追来,领兵往南去了。”

    丁会一听心中焦急,急忙说道:“李司空,不能轻易放过李存孝啊!他若夺了长平关,就等于关死了潞州的大门了。咱们都会被困在潞州。快让您麾下的人马追击呀!”

    李暮怒斥道:“追你个大头鬼啊!你当我有多少人马?拜你所赐,我们可是翻了王屋山才过来的,总共才有你眼前这一千骑兵!”

    丁会听了,是又羞愧又心凉。羞愧的是当初没同意让佑国军过天井关。心凉的是李暮竟然只带了一千人来助战,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呐!对于潞州的危局来说很难起太大的作用。

    晋州州治,临汾城。

    张寻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涉,终于到了预定的集结地点临汾。虽然离得最远,他竟然不是最后一个到的。此时凤翔军、泾原军和定难军竟然都还没到。

    张寻到了晋州,先是去见了都招讨制置宜慰使张浚。二人以同僚之礼见过。张浚满脸堆笑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西平王您盼来了!王爷不辞辛劳,千里勤王,本相理应出城迎接,无奈军务实在繁忙,不得抽身,还望西平王见谅。”

    张寻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你我同姓,如今又同蒙天子信任,共担此大任,宜以兄弟相称。咱俩之间就别张口王爷,闭口相公的了吧。”

    “好!好!贤弟所言极是!”

    两人又叙了几句闲话,张浚便问张寻有何破敌之策。张寻道:“咱们这一次是替天子征伐,上应天命,下合人心,兵力又倍于敌军。所以依本帅看,根本不需要出什么奇谋,只以堂堂之师临之,用堂堂之阵破敌即可。”

    张浚听了,暗自皱了一下眉头。朱玫之乱时,还是户部侍郎的张浚就与张寻打过交道。在他的印象中,张寻应是个足智多谋之人。所以他本以为张寻胸中早有破敌的奇策。却不成想,张寻只说以堂堂之阵破敌。他不知道张寻这么说,究竟是真实所想,认为河东军不足为惧。还是出于某种考虑,不想跟他这个都招讨交实底。

    张浚遂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李克用素来用兵诡诘,善出奇谋。贤弟切不可掉以轻心。”

    张寻点了点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随机应变即可。”

    张浚见张寻言语中尽是敷衍,遂不再多谈。他将天子授给张寻的南面行营招讨使的印绶旌节等物交与张寻,便结束了这次会面。

    从张浚府中出来,都押牙宋蛮好奇的问道:“九哥跟张浚说话,怎么云遮雾罩的呢?难道您觉得此人不可信任?”

    张寻摇头道:“非也。张浚虽是一介书生,却是一心一意要打这一仗的人。他对朝廷的忠心毋庸怀疑。我之所以很多话不想跟他说,是因为这次联军之中人员复杂,派系众多。所以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少人知道。”

    宋蛮听了,忽然觉得这次的仗也许不再像以前那么好打了。他曾听李暮说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次讨伐河东,不仅要与众多“猪队友”并肩作战,竟然还要防备队友在背后捅刀子,情况着实艰险。他便不再说话,只在心中暗自掰着手指头盘算,到底哪一镇的兵马可能是张寻意中的“不可信任”之人。

    张寻并没有直接回忠义军的军营,而是径直去了行军司马孙揆那里。孙揆原职是京兆尹,这次出征,被天子任命为行军司马。负责辅佐张寻,主管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这次在晋州集结的各路藩镇军的人数、兵种、主将等信息也都由孙揆这里汇总。张寻此行,就是要了解这些。

    孙揆这里早已将晋州的兵马登记在册,张寻一页页翻过去,大体满意。

    如今在晋州的城北和城南,如梅花箭簇般立了十一座大营。除了城南五座大营属于忠义军外,城北六营则全是先期抵达的友军。

    其中,最西侧临近汾河的两营,分别是神策军耀德都和勇胜都。耀德都人数3000,指挥使是与张寻不打不相识的陈佩;勇胜都人数也是3000,指挥使是张寻的老相识巩咸。张浚就是在这两都神策军的护送下到的晋州。

    神策军的大营往东,沿着高粱河南岸,则一字排开有四座大营。

    最左边的一座,是3000威胜军的大营。统领威胜军的人张寻也很熟悉,是威胜军节度使齐克俭的侄儿,现任威胜军都指挥使的齐轩。齐克俭与张寻的私交历来不错,又在张寻举荐下当上了节度使。所以虽然不能算是张寻的手下,但也凡事唯忠义军马首是瞻。这次征讨河东,齐克俭比较积极,派出的这三千人马,俱是威胜军的精锐。

    威胜军的东侧,是镇国军的大营。镇国军此次也派了3000人马过来。更加给力的是,是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亲自带的队。韩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张寻的支持。

    再往东,则是四座营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静难军的军营。静难军节度使裴仲也是亲自领兵来了晋州。而且裴仲带的兵比任何人都多,足有5000人。几乎把静难军的主力全都带了过来。显然,与其他藩镇军不同的是,静难军是张寻最值得信赖的一支友军。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是忠义军的别部。

    最东边的一座大营,则是王重盈的河中军的军营。晋州本来就是河中军的地盘。但虽是坐地户,河中军却只出了2000人马供张寻调遣。统领这支人马的,则是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儿子,晋州刺史王瑶。

    以上六支友军,合兵将近两万。加上两万三千忠义军,晋州的唐军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四万。

    张寻看完图册,问孙揆道:“还有哪几支藩镇军未到?”

    孙揆道:“还有凤翔、泾原、定难三支藩镇军未到。”

    “可知领兵之人是谁?兵力几何?”

    “凤翔军是马军都将杨子焕领军,兵力两千。泾原军是原州刺史张鐇领军,兵力两千。定难军是行军司马拓跋思谏领军,兵力也是两千。刚刚收到消息,定难军已经渡过了黄河,应该很快就会到了。”

    张寻点了点头:“一共才六千人,算了,不等他们了。孙京兆,请你代为传令,立即召集各路兵马的主将来州城议事。”

    孙揆一听,心情颇有些激动:“招讨使可是要马上进兵?”

    “没错。你也给还未到晋州的三路兵马去一封信吧。告诉他们,不用来晋州了,直接去阴地关与本帅汇合。”

    “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