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帝国重器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埃尔坎公司

第二十三章 埃尔坎公司

    “到了,到了!”王市长猛点起头,笑道:“我安排了他们一行人住在北山招待宾馆,保准不会怠慢了外国友人!”

    “北山宾馆啊!”胡文海有些感慨,虽然这所宾馆到九十年代后期就渐渐没落了,但是在八十年代,这可是全绣城最好的宾馆,也是市委市府的定点招待宾馆。它的位置就坐落在城北郊,占地面积极其广大,并非是平常的商业宾馆模式,而是园林与宾馆相结合的设计,非常的有格调。

    普通人光是有钱,可住不进这种地方。王市长能把人安排在那里,确实是很重视的表现了。

    “哎,快走吧。”王市长拍了拍脑袋,猛然想起来说道:“也不好让外宾就等,咱们这就过去吧。”

    说着,王市长连忙招呼司机从房间里出来,打开车门就把胡文海给推进了车里。然后招呼着萧野芹上车,急急忙忙的就往北山宾馆赶去。

    哪怕是在路上,王市长也没有闲着。他歪着头,从副驾驶的位置上向后看去,殷殷叮嘱道。

    “小胡同志,我跟你说,到了宾馆你就看我的眼色行事,咱们绣城这次能不能打个翻身仗,可全看你的表现了!”

    ……

    北山宾馆与其说是以宾馆为主,不如说是以园林为主。过了大门进入宾馆的围墙之内,整个宾馆百分之八十的面积,是修剪、整理之后,造型优美整洁的园艺植栽。穿过大片大片的绿化和悠悠的林间小路,就在这园林的深处有一栋三层高的白色小楼,那就是北山宾馆的主体建筑了。

    四十亩园区之中,竟然只盖了一栋三层小楼,可见其低调的奢华。

    胡文海和萧野芹坐着市长的座驾,直接开到了宾馆小楼的门前。王市长甚至等不及别人来给他开门,自己就推开车门跳了下去。

    其实说起来,八十年代的市长们,也不过是才过上了几年好日子。可不是么,这市政府几年前都还不叫市政府,而是叫革委会呢。这可不是换个名字就算了的,而是说明那些前十年上来的人,被清算掉不过三四年时间。

    而在这之前,“王以纯”们,可是不知道在哪个乡下牛棚里蹲着呢。所以说,此时的王市长既没有那个资本,也没有这个意识要去摆谱。区区开个门下车而已,自己又不是没长手,干嘛要等别人来开?

    这不仅是王以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如今的中国,确实也找不出几个那种下雨要别人打伞,下车要别人扶门顶的市长。领导干部们,要进化成星船伞兵里脑虫那样的高级智慧生物,恐怕还要再有十年不可。

    这边北山宾馆的服务员们,可一点也不像是别的国营单位一样态度恶劣、带搭不理。正相反,因为能住进北山宾馆的人身份无不是即尊且贵,这里的服务员的服务素质简直堪比外面的五星级宾馆水平。

    两个穿着白色制服的服务员为王市长推开宾馆的大门,王以纯旋风一般风风火火的就闯了进去。一个满脸书卷气的年轻人此时正站在门口,见到王市长便迎了上来。

    “小蒋,情况怎么样?”

    “市长,拉蒂夫先生和克拉克先生已经在会议室了,他们现在就想见到胡文海。”

    “小胡、小胡,快点,别让外宾等的着急了。”听到秘书小蒋的回答,王以纯连忙往身后招手,让胡文海的脚步更快一些。

    然而胡文海却拉了拉萧野芹的衣摆,两人硬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稳步走了过来。若非是两边外貌年龄的差异相当明显,恐怕不知情的人肯定会把胡文海认错成一市之长,而王以纯才是那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

    倒不是王以纯真的就这么跳脱毛躁,实在是绣城这破天荒的招募外资机会,让他无法淡定。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招商引资也是如此。只要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外资,往往就能起到模范作用。一传十十传百,便有其他外资投资扎堆的找过来。

    而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外资也是唯一让人振奋的亮点。首先是外商投资带来的外汇,国家虽然会截留一大部分,但地方总归能分享一点残渣剩余。然而如今的中国,对进口商品的渴求却是无止境的。进口汽车,进口彩电,进口冰箱,进口空调,哪怕不要享受,一笔外资或许引进一种外国先进技术,就救活了一个国企呢?

    如今的国企是烂泥扶不上墙,国家给钱给政策给人才,什么资源都倾斜过去,就为了让国企改革能有所起色。不过让全中国人都失望的是,时至今日国企改革仍然找不到一条看似可行的出路。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那就是后妈养的私生子,自己活下去都成问题,哪有余力去带动地方投资呢?至于说私人企业,咳咳,绣城有那种东西吗?

    所以数来数去,外资才会如此的受到各地欢迎追捧。外资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不存在与原本的体制之内,于是正可沉渣泛起的经济僵局,带来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王以纯如此兴奋,其实正说明了他——在平常工作中,受到了多少来自体制僵化的掣肘,才能陷入如此失态的境地。

    胡文海和萧野芹跟着王以纯,一路走上了北山宾馆的三楼,在走廊尽头一扇厚重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嘎吱——

    说到底毕竟还是国营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并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啊!胡文海听到明显缺乏润滑的门扇转动发出的声音,脑袋里有些走神。北山宾馆未来的没落,也许正是这些表象之下细节缺失造成的吧。

    服务领导是要做到明处才有效果的,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门页需要上油。或许还会暗自希望这扇门快点坏掉,采购的时候才会有上下其手的机会。

    其实,王以纯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哎呀,我来给二位介绍,这就是你们要找的胡文海。来来,小胡同志,拉蒂夫先生和克拉克先生远道而来,咱们可不能失礼啊!”

    “拉蒂夫少校,欢迎来到绣城,没想到您的动作这么快。”胡文海得体的伸出手,和拉蒂夫握了握手。

    “也是巧了,我正准备回国,结果碰到了埃尔坎公司的克拉克先生。我和他说了你的设计,他非常感兴趣。”

    “哦,对了!”说到这里,拉蒂夫从手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摞文件,放在桌子上说道:“这是我委托律师在巴黎公约组织注册的专利文件,已经在伦敦完成了一次有效的申请。”

    拉蒂夫说到这里想了想,大概是怕胡文海担心,又详细解释道:“你不用担心,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只要有一次成员国的有效申请,后面的其他国家专利提交可以以第一个国家申请时间为准。”

    胡文海拿起文件仔细的看了一遍,点点头道:“拉蒂夫先生做事,我想是可以放心的。”

    “克拉克先生你好,你们的埃尔坎,是加拿大的埃尔坎公司?”胡文海有些惊讶的问道。

    这还真是巧了,这家加拿大的公司正是后世美国军用瞄准镜的供应商。埃尔坎瞄准镜在轻武器军迷之中,不说如雷贯耳,起码也算是冷门常识。

    不过可别因此就认为埃尔坎是家军火公司,实际上并不。这是一家光电仪器公司,生产瞄准镜不过是它的副业,其主业是生产各种镜头、光学玻璃和光电测量设备。别看其名声不响,但主业上做的也是世界前列水平,徕卡的多款镜头甚至就是这家公司代工。

    “胡先生知道我们公司?”克拉克也很惊讶,八十年代的中国,竟然有人知道埃尔坎公司是加拿大企业,这太神奇了。

    “略知道一点。”胡文海没有多说,干脆把话题揭了过去:“只是有点没想到,埃尔坎公司在中国也有业务吗?”

    “哦,那倒不是,我们只是和马可尼公司有业务关系……”克拉克显然也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轻巧的掀了过去。他却不知道,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已经将他的底子漏了个干净。

    马可尼是一家通信技术公司,出口给小巴的歼七上面很多技术,都是用了来自于这家公司的产品。不用说,克拉克肯定是跟着马可尼的商业谈判团队来的。像这种牵涉到中国的军方项目,埃尔坎不愿意大肆声张也可以理解。

    “来说说咱们的项目吧,不得不说,胡先生发明的红点瞄准镜,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埃尔坎公司,愿意用一百万美元,完全买断胡先生手里的专利权。”

    “他们在说什么?”旁边的王市长痛苦的抓耳挠腮,听不懂胡文海和拉蒂夫、克拉克两人用英语的谈话,这可真是急坏了他。

    不过好在秘书小蒋的英语还算过得去,磕磕绊绊的将三人的谈话内容粗翻了过去。

    “等一下,你说克拉克先生要用一百万,还算美元买胡文海的这项技术?”王市长长大了嘴,惊讶的问道:“咱们中国人的技术,能这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