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先礼后兵
书迷正在阅读:替嫁娇妻、诡异模拟:我的词条奇奇怪怪、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择日飞升,我在遮天铸造最强神墓、楚风云沐晴、婚婚欲宠、超甜萌妻缠上你、从鲸鱼岛开始的猎人、柱灭之刃鬼王系统、纨绔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拿到粮食后,石仲魁想了想,官场上最怕惹人注目,有些言官的眼睛,那是时刻都盯着朝堂上下的一举一动。 因为这关乎他们的前途。 这8千石粮食自己拿回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自己手里实实在在有5万两银锭。 但想分发下去,激励屯田兵做事,怎么也得先找个合理的理由才行。 说好听点你这是有关系、有办法,能为下面的兵丁某好处。 往坏处说,自己这就是以利收买军心。 这是想干嘛? 造反? 石仲魁不由想到了宛平城和大兴城的乡绅们。 作为本地地头蛇,说宛平县令等大小官吏和乡绅们,完全不知道宛平城外有自喷泉和湿地,那是不可能的。 石仲魁没记错的话,此时的宛平城,也就是未来的房山。 一个长沟湿地公园,就一万多泉眼长年喷流不息。 湿地面积173.33公顷,也就是1.7万亩,要是算上周围可以利用的土地,绝对超过十几万亩。 这还是未来不停开发才剩下的湿地,按照宛平土地的估计,湿地的面积应该能有3万多亩,甚至更多。 唯一的麻烦是,柳鱼儿在湿地内好几个形成的湖泊里,感应到了不少精怪的存在。 修为虽然不算高,可要是有一只跳出来捣乱,肯定会吓的屯田司的青壮不敢再去开荒。 而这或许就是本地人,不敢去开荒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仅被吓到了,开发成本肯定也不小。 但这就便宜了石仲魁。 而且他也只向工部左侍郎邹恒毅,和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承诺了开荒1千亩,也就是一两个村落的耕地面积而已。 边长666米乘以1千米,走路绕一圈大概也就三十分钟。 这天一早,几十个家中至少有千亩良田的乡绅,怀着期盼和不安,汇集在宛平城最大的酒楼。 前两天湿地周围的大小地主,都接到了钦差官署衙役的通知,而愿意来的其实一半都没有。 石仲魁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募捐。 不过在这之前,他先向工部要钱要粮而不得。 又去了户部,再次被拒绝后,石仲魁开始登门堵工部和户部的两个左侍郎。 六元魁首上门,即便是三品大员家的门子,也不敢蛮狠到赶他走。 反而后院的老太太、夫人们,听到门子的汇报,那叫一个激动。 不仅家中公子全出来迎接,就连五六岁、十来岁的男孩,都规规矩矩的出来请教。 目的无非是希望能得到石仲魁的教导。 即便拜师不成,只要石仲魁考教一番。 说一句,‘会读书’,那这孩子不仅家中更重视,士林也会知道这孩子。 说不定就有‘神童’的呼声传出来。 石仲魁因为多多少少得了邹恒毅的关照,在他家时,不仅以子侄之礼见了老夫人。 还真真切切的考教了邹恒毅长孙的学问。 听着已经11岁的小家伙,战战兢兢的回答问题,石仲魁嘴角一笑,夸了句,‘功底是有了,保持这个状态两三年,一个秀才是没问题的’。 乐的在场的邹家成年男丁,满脸都是笑容。 这可是连中六元的科考魁首说出来的话,谁也不会在这事上反驳。 而且仅凭借这一句话,今后县试、院试的主考县令、知府,心里必然会嘀咕着,要是不取这孩子,那是既得罪左侍郎,又得罪状元郎。 只要文章过得去,县试、院试肯定没问题。 到了府试,因为是学正主考。 就更容易开绿灯了。 因为一省学正早已经从宋时的从九品,从八品,一路到现在的必须由翰林院的翰林们担任。 翰林院的同僚,还真没几个愿意得罪他。 以科举论出身的社会,就如以出身论贵贱的九品中正制一样。 即便官职比他大,心里上还是会低他一头。 当然,有仇的反而是坏事。 邹恒毅下衙回家后,只能带着石仲魁去了书房。 而且,他还必须先谢谢石仲魁,这才谈公事。 隔天再去户部左侍郎家时,待遇一下子又高了一等。 刚下轿子,门子通报后走进侧门,院子里已经跪了一地的下人。 按照和邹恒毅一样的套路来了一遍,户部左侍郎赵伯春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帮他。 而且走的时候,还亲自送他出门。 直到他上轿离开,这才进门。 这事很快就传遍京城,不少家中有读书还算不错的子弟的家族,那是恨不得八抬大轿请他上门。 搞的贾政再也坐不住的直接找上门,然后贾兰就加入到了走读的行列。 至于贾宝玉,这家伙倒是巴不得上门请教,顺便有出门的理由。 只不过讨论的肯定不是四书五经。 石仲魁打算开荒,来要钱的事,也很快传遍的朝堂。 一些早就盯着石仲魁开荒的官员、勋贵,自然而然开始帮他说话。 最后不仅拿到了三千石粮食,还让他如愿的拿到了,可以找乡绅募捐的公文。 至于官正宏的案子,除了有训斥石仲魁看护不利的公文外,什么事都没有。 而且在他待在京城期间,就已经送去了刑部复核。 石仲魁一句‘要维护读书人体面’的暗示,逼得刑部的刑部只能结案。 否则必然有更多人找刑部的麻烦。 不过刚入官场,手下就有人畏罪自杀,有人觉得石仲魁一身正气,也有人更加警惕和防备着他。 但整体来说还是好的,毕竟这案子其实经不起琢磨。 稍微想想就猜到,他已经把事情压到危害度最低的程度。 别看戏文里的包大人明传千古,但换到现实里,基本上没几个人愿意和他一起共事。 但要说谁是最被同僚讨厌的人,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文正公,肯定排在包大人前面。 ----- 几十个家中至少千亩地的大地主们,一听是要自己捐粮、捐钱,心里顿时一万个不愿意。 而且,这次来的人连一半都不到。 更别说那些家里有几十亩、几百亩土地的乡绅就更多了。 自己捐了钱粮,不是让其他人占便宜了嘛? 石仲魁早有准备,让薛蝌带着人把一副图册挂了起来。 别说乡绅了,就是陪着来的宛平县令,都目光热切起来。 修整河道、灌溉系统,本身就是政绩之一,而且还是极容易加分的一项。 上官喜欢,士绅更喜欢。 离任时,万民伞都可以玩玩。 “大人,您要是真能做到,我家第一个捐1百石粮食。” 一百石等于1.2万斤,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其实也就6、7吨。 别看数量不多,可即便是灾荒年,宛平城县令求粮,这群人也没大方到一开口就给一百石的地步。 而且定下调子,后面的人差不多也会是这个数字。 毕竟这不是灾荒时白给,而没任何回报。 要是给少了,今后都没足够底气在灌溉时,和人争夺水源。 四十多人募捐下,最后刚刚过五千石。 石仲魁暗道这群家伙其实精明着,五千石也就是五千两银子换来一条足以惠及子孙的水源,怎么算都划得来。 而且平均一百多石,也就是一年收获粮食的十几分之一而已。 石仲魁倒没生气,本来就没想过这群地主老财能有多大方。 加上之前从上面要来的三千石和结余的一万三千石,手里一下子就有了两万一千石粮食。 拿到粮草,也有了合理解释粮食来源的理由。 石仲魁当然不愿意再浪费时间。 有宛平土地公的帮忙,想在茫茫山野中,选十几次处海拔高度比外界高的自涌泉,就如开了上帝视角一样。 自涌泉说白了,就是地下暗河流动时,水流遇到岩石裂缝时,要是水压足够大,水就会顺着裂缝被水压冲出来。 所以不少山上,才会出现自涌泉。 当然,这也受到季节和降水的影响。 降雨后,水渗入地下河,自然会增强水压。 从薛金平手下的三千屯田兵中,选出500人,带齐长矛弓弩和帐篷、粮草,跟着骑在马上的石仲魁,花了半天时间行军,来到了未来的长沟湿地公园周围。 按照土工公的指引,队伍在一座百米高的山,山脚下扎营。 石仲魁带着人爬上山,眺望下去,就见几公里外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由几千个自涌泉长年累月形成的芦苇荡和湖泊。 “大人,这一片水洼国朝刚建立时,就有过开荒的记录,只是地志里记录着百年前开荒放火烧芦苇时,火刚起,天上就下起漂泊大雨。 而且还只是这一片有雨,稍微远一点则半点雨滴都没下。 当时的乡绅和民壮都认为是有妖邪,或是湖伯发怒了,这才不了了之。” 石仲魁当然明白原因,人要更多耕地,等于从动物、精怪手里抢栖息地。 这成了精的精怪们会答应就怪了。 即便是自己,其实也在和湖泊抢水源。 毕竟选定的那十几处自涌泉流出来的水,最后也是往这附近的大小湖泊里流。 自己要做的就是改道,然后利用水往地处流的原理,把水汇聚起来,轻易就能把水引出来。 而当年那条黑鱼怪只是下雨而没伤人性命,只能说她有脑子了。 否则必然有道士找上门,或者当年的县令奏报给朝廷,就更麻烦了。 别说皇帝一声令下了,就是顺天府的知府跑去城隍庙告状,足以逼着城隍去降妖。 当然,还敢留在京畿附近,有年头的精怪,基本上都不敢兴风作浪。 所以石仲魁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和那黑鱼精谈谈。 真谈不拢,自己也不会直接打杀了她。 而是在外围,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和路线,一点一点的往内挖。 而且这条沟渠选择的路线,必然是逐渐往高走。 等沟渠挖到了选定的十几个海拔比较高的自涌泉附近,差不多也接近了这一块区域最大的湖泊附近。 那黑鱼精要是识趣,那大家就相安无事。 要是忍不住,施法阻拦。 到时候,自己就有了足够理由对她下手。 而且自己也没打算真的把芦苇荡烧了,蛇虫鼠蚁再微小也是生命,没必要的话,还是别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刚才说话的宛平县丞再次开口提醒道,“大人,这一片湖泊本身就是低洼带,想把水引出来,就得修蓄水湖抬高水线。 可这就不是小工程了。” “本官知道”, 石仲魁暗道自己有先见之明,向工部左侍郎邹恒毅只承诺了开荒1千亩农田。 按照计算,只需要利用十四处自涌泉中的3口泉,引出来的水足以灌溉两三千亩地。 同时也足以向这附近捐了5千石粮食的地主们交代。 至于如何分配水权,就和自己无关了。 剩下的11口泉先不动。 万一自己疏通河道时遇到麻烦,也能利用这一点来拉拢朝堂上的势力。 毕竟水源充足的农田,和缺水的农田之间的价格差,往往就是一两倍、甚至好几倍的差距。 甚至招来山神,把一些自涌泉堵住,就可以增加自己选定的那些自涌泉的出水量。 不说灌溉十几万亩地,两、三万亩还是不难的。 这办法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但对石仲魁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而且要是仅仅只用来灌溉麦田,受益的农田数量绝对能多好几倍。 这种选择题,正常来说根本不用犹豫。 不管是稻子还是麦子都是粮食,肯定是增收的土地越多,养活的人也越多,功德就越大。 但自己接的差事写明了稻田,即便最后确实让大几万亩麦田获利,保管还是会有人参自己。 而那些获利的地主,绝大部分也会装聋作哑。 这种事历史上就出现过不止一次。 辫子朝治理了黄河的水利大家的结局,是被参了个‘屯田扰民’而撤职病死。 所以石仲魁没考虑多久,就决定还是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做。 但这之前,还是要和那黑鱼精见一面。 对着随行人员说了句‘下山’,趁着天色还早,骑着马,带着薛金平等人先规划第一期的沟渠开挖路线。 时间也到了傍晚时分。 在自己的帐篷里,招来宛平土地公,再次询问一番,确定了没有湖伯后,这才让接班的夜游神,去寻那黑鱼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