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朝风云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来客(二)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来客(二)

    却说裴宽等人入得金城,眼见快到兰州衙署,却遇到华部军出征大捷的消息传来。金城立时举城欢腾,庆祝的人群瞬间挤满了街道,裴宽等人被挤在当中进退不得,只得原地静立。

    此刻但见大街上无论男女老幼,皆是满面笑颜,他们的笑容没有丝毫保留,如此真挚。在兴高采烈的同时,很多人眼中都是晶莹闪亮。特别是家中有人服役出征的女子们,一边笑着,一边已经止不住地开始抹去眼中的泪水。大家热情地和四周的人们相互行礼道贺,大声地议论着,无论其是否曾经相识。

    虽说裴宽等甫至,但是金城百姓发自内心喜悦也深深感染了他们。今天他们的所见所闻已经有了太多惊奇,但是眼前这一幕却是让他们受到最大的震撼。华部和兰州对他们而言,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是如此生动的存在。像是烽燧上那个机警的军官,是护送他们来去如风的骑兵们,是领路的那个外冷内热的队主,更是面前这些沉浸在欢乐中的普通兰州百姓。这些人和裴宽以前见过的人都不一样,但裴宽自己似乎也说不清他们到底那里不同。但此刻,他心中似乎有所明悟,他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一种难以言誉的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这是一种充满充满蓬勃生机又积极进取的气质。更令裴宽感到震撼的,是这些人对自己所在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极高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上下同欲,则无往而不利!”

    裴宽在心中感叹道。

    这时,裴宽所在东西向长街的另一头欢呼声突然高涨起来,引得街上所有人都人不住引颈向西张望。裴宽在马上看得分明,就见西面大街上的人群开始纷纷向两边闪避,让出中间的大道来。在路的尽头则依稀可见一抹红色,在无数攒动的人头上跳跃。

    须臾,前面大街中央的人群已走避一空,这时裴宽方看清,却是一名身背红旗的报捷传骑正当街策马飞驰而来。那传骑顶盔贯甲,身体在马背上挺得笔直,他身后五尺高一尺宽的红旗,迎风猎猎飘动。随着战马的飞奔,马颈下特制的铜铎发出清越嘹亮的声响,每一下似乎都敲击在人们的心上。那传骑一边飞驰过金城的街道,一边不住声地高喊,

    “我军大捷…!”

    那传骑就像一个引信一般,他所过之处,立时引发街道两边的人群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巨大的欢呼声随着传骑策马飞奔的身影,从金城西门一路向城中传递了过来。

    那传骑一路飞驰到距裴宽立马处不远的骠骑大将军衙署面前勒马停住,就见他滚鞍下马,从怀中掏出信筒,双手高举,然后疾步踏上衙署门前石阶。他一边大步往衙署里走,一边声嘶力竭般高呼,

    “大都督军前急递,我军出征大捷啊!”

    传骑一到门前,衙署的侍卫们二话不说,立刻便奋力打开中门,将他放了进去。当值的军官早已候在门内,他从传骑手中接过信筒,查验没有破损,立刻双手高举,转身便向府内飞奔。那传骑交完差使,身体晃了几晃,就要软倒下来。看来已是一路疾驰不停,强撑到此,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左右侍卫忙将他抱住,扶他到一旁休息。然后衙署大门砰然而阖。

    座北朝南的兰州骠骑大将军府位于金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大门正南,恰好将金城南北大道截做两段。而贯穿金城东西的大道则从府门前经过。所以门前三条大路交汇,极为宽阔。

    此刻,数不清的人群已经涌到了衙署门前,三条大道上被站得满满的,几乎无立足之地。人们将骠骑大将军府门围得水泻不通,人人都满眼热切地盯着衙署的大门。裴宽等人也乘势挤了过来,裴义宣悄悄地问裴泥道,

    “叔叔,大家都在等什么?”

    他道自己声量不高,却听他前面一人头也不回地道,

    “一会儿官衙会把捷报贴在露布上抬出来,这样就知道大捷的详情了。”

    裴泥望望四周,低声道,

    “国朝旧制,出征捷报当公于露布,使黎庶尽知,以宣国威。后天下靡乱,废弛久已,不意这兰州仍行此法。”

    裴宽未出一言,只是望着衙署的大门若有所思。

    过了不多时,就见衙署一侧门大开,一名文官当先而出,他身后四名侍卫抬了一块木板紧随。门前的侍卫们排做两队为他们当前开路。他们伸出双手将人群不断向后推,嘴里还不住地喊着,

    “让一让,让一让…”

    侍卫们来到门衙署门前两条大道交会的中央,百姓们自动让出一片空地。侍卫们围成一个圆形,抬着木板的四名侍卫将木板树立在一个的木架上,正面向南。这时大家看得分明,就见木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个个都有拳头大小,当是官员们接到捷报以后随即抄录上去的。裴宽等人距离较远,只觉得依稀可辩。他们正待仔细释读,却听人群中传来一阵鼓噪,

    “大人快给念念吧…”

    “就是,上面都写了写啥呀…”

    “请快念念吧…”

    就听那文官清了清嗓子,现场的人们逐渐安静了下来。那文官待得嘈杂之声稍息,便面向露板,双手揖于胸前,端正而立,开始抑扬顿挫地大声诵读文告,

    “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侍中,兰州刺史,大都督李某驰喻兰州官民:

    此番兴义兵,行天诛,以为复仇消恨之战。赖神佛庇佑,三军用命,遂陷阵克敌,得获大捷…

    …五月辛丑日时约午刻,我军与咄力骨部决战于草原。鏖战竟日,流血漂橹…

    …胡虏知其无幸,遂做困兽之斗…

    …敌骑反复冲突,飞矢若雨。我军守则不动如山,攻则侵掠如火…

    …行军总管贺兰须弥指挥若定,前部都督贺兰阿檀率铁骑横冲,数绝敌阵,槊挑敌酋大纛…

    …三军将士,不避锋矢,人皆奋勇争先,遂大获全胜…

    …是役,我军先后斩首五千余级,俘获马牛牲畜无算,生擒敌酋咄力骨…

    …令马踏敌酋,以威悬远…

    …大军克期凯旋,唯报以闻…”

    那文官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将一篇报捷的文告读得声情并茂。现场百姓们皆屏息聆听,唯恐漏过一字。当读到胡骑攻势凶狠的时候,大家都不禁心中提了一口气,人人双手紧攥,面露忧色。但当听到华部军顽强反击,贺兰仁横扫敌阵的时候,又全都释然,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当最后听说华部军大获全胜,马踏敌酋的时候,人们忍不住只是轰天价叫好不止。那文官读完文告,自和侍卫们退回衙署。而聚集的百姓们却群情激荡,发出一阵阵如春雷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响彻云霄,经久不息。

    在人群中的裴宽等人听着这篇报捷文告,心情似乎也和现场的金城百姓一起跌宕起伏。他们仿佛也身临其境,在和英勇的华部军将士们一起在广袤的草原上与胡虏厮杀血战,最终赢得胜利。这一刻,他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今日才到金城的访客,而是已经成为华部的一员,和金城百姓们一起同仇敌忾,与有荣焉。不知不觉中他们对那个人的敌视,也似乎消减殆尽了。

    听过了宣告,聚集在衙署门前的百姓开始渐渐散去。为裴宽领路的队主挤到他们跟前面带尴尬地行礼道,

    “骤闻我军大捷,一时忘情,怠慢了大人,还请恕罪!”

    裴宽笑道,

    “却是无妨。”

    那队主连连告罪,忙领了裴宽一行来到衙署门前,向守门的侍卫通告。领队的侍卫验过裴宽的印信,见是京城来的高官,立刻便传通了进去。不多时,就见内里匆匆走出一名年轻的文官。此人头戴双梁进贤冠,一身黑色官袍,体态修长,容貌清秀。众侍卫一起躬身而礼,

    “长史大人!”

    那人略一拱手,向侍卫们还礼。却是脚步不停,一路拾阶而下。那人来到阶下,略整一整衣冠,缓步走到裴宽面前,揖手问道,

    “可是员外散骑常侍,河东裴长宽大人尊面?”

    声音宛若黄莺出谷,却是略微有些颤抖,不意这位品级不低的官员竟是一名妙龄女子。

    裴宽自从此人从门内一露面,便目不交睫地盯在了她身上。虽说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却是没由来地心生亲近之感,她轻盈的身影似乎有种莫名的熟悉。待她出口相询,显露是名女子,裴宽更是在心中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他抑住心中的激动,揖手还礼,

    “正是在下。敢问足下是…”

    “啊…”

    只见来人瞬时已是面色潮红,眼中泪光晶莹。就见她抿一抿美唇,强自镇定地长揖一礼,

    “裴大人远来辛苦。在下兰州刺史记室,骠骑大将军府长史,谏议大夫,兼录事参军裴萱。”

    “啊…”

    裴宽虽然心中激动,却也知大将军长史的实职和谏议大夫的加官都是从四品,皆在自己员外散骑常侍的正五品之上。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来人与自己是何种关系,然礼不可废。裴宽立即大礼拜下,

    “不敢。下官裴宽,见过长史大人。”

    裴萱伸手扶住裴宽的双臂,

    “快快请起!大人乃是京官清贵,门第高华,今日千里风尘,莅临金城边陲之地,萱得瞻隆颜,幸何如之?请勿须多礼。”

    裴萱说的都是官场上迎来送往的场面话,裴宽听了,却是心中宽慰。这位裴大人,几乎肯定就是自己的那位外甥女了。如今她不仅确实身居高位,而且看上去已是久历政务的循吏了,在金城显然不是什么内宠玩物之类的角色。这怎不让他心中高兴。

    裴宽起身道,

    “大人英姿勃发,气宇不凡,以弱冠之龄参襄军要,安定一方,足见才具惊人。下官今日得见,惟其幸甚!”

    他伸手延过身后二人,

    “这是舍从弟泥及犬子义宣。”

    他对二人道,

    “汝二人速与大人见礼!”

    裴泥和裴义宣对这个女官充满好奇,但他们教养良好,当裴宽在前面说话寒暄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其身后颔首肃立。闻听裴宽之言,便一起躬身大礼而拜,

    “参见大人!”

    裴萱伸手虚扶,

    “请起!”

    裴义宣到底年轻,起身时忍不住偷眼一看,却见这位裴大人容貌殊绝,清丽无双,此刻双眼微红,正在注视自己。裴义宣脸上一红,忙深深俯首,再也不敢多看。

    好在裴萱却是没有怪他失礼。裴萱与裴宽二人谦让一番,然后并肩步入衙署。

    进入衙署后堂,待得没有外人。裴萱在裴宽面前盈盈大礼拜下,道一声,

    “阿舅,我是葳蕤呵…”

    眼泪就已经若同断了线的珠子般直堕下来。

    裴宽也忍不住落下泪来,他起身将裴萱扶起,

    “好孩子,这些年你们母女受苦了…”

    裴萱顿时哭得梨花带雨,泣不成声。还是裴宽慢慢劝慰了一番,她方才收泪起身。然后与裴泥和裴义宣重新见礼。

    待大家坐定,裴萱一面命人传讯家中,报于母亲裴夫人知道。一面将她们这几年来的经历一一和裴宽详述了一番。

    裴萱说到李辰打破金城,李乾自尽,为报父仇,裴萱改姓应聘,想要替父报仇时,裴宽等都不觉在心中慨叹,对这个聪慧至孝的女子由衷感到敬佩。当又听到经历大灾难,她和华部一起艰难求活,最后移镇兰州时,他们无不动容。裴萱再说道李辰早知自己真实身份意图,却始终以礼相待,信重有加。当自己挂冠求去时,李辰又飞马追来,苦苦相求,俨然是翻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就这样,我便留了下来。此后便一直在主公麾下任职,始终得其礼敬重用,倚为腹心。主公前日开府,便延我为长史,军政机要,悉数相托。”

    裴萱说到此处,面上泛起一阵红晕,罕见地流露出一丝小女儿家的娇羞。

    裴泥和裴义宣听了,只是感叹不已。以女子之身出仕,数载间便已是四品贵官,这等奇遇,真是亘古未有了吧。

    而裴宽则比他们要思虑深远,知道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这裴萱虽一口一个主公如何,却是没有半点敬畏之情,甚至还有一点羞涩。这二人的关系还真是不好说。

    但是当着自己从弟和儿子的面,却又不好明言相问。

    裴宽便岔开话题,向裴萱问及兰州的政务风土等。裴萱却是一改适才的羞态,侃侃而谈。只听她如数家珍般将对兰州的情形娓娓道来,条理分明,一应政务烂熟于胸。裴宽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暗道,

    “我这外甥女果不负才女之名,如今更见干练果决,气度可折须眉。难怪那人要重用于她。”

    裴泥和裴义宣二人只听得咋舌不已,

    “这外甥(姊姊)好生了得…”

    裴萱和裴宽等闲话一阵,转眼已经到了下衙的时分。裴萱便领了裴宽等离了衙署返回寓所。

    裴夫人已经得了消息,早早候在门内。她一见到裴宽就紧紧抱住,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众人一时无不潸然泪下。最后还是裴萱流泪劝慰母亲一番,裴夫人方才收住悲声。裴泥和裴义宣借机礼见了裴夫人,裴氏见他们文雅俊俏,一表人才,不禁连声称赞。随后她和裴宽携手入堂。

    裴萱早早便命人治下了宴席,为裴宽接风洗尘。裴萱自己则入内唤侍女卸了官袍,然后换了一身素雅的女装出来相陪。

    一家人久别重逢,道不尽的悲喜交加。说道大家这些年的境遇,在座无不唏嘘。

    这场宴席一直用到深夜方散。裴泥和裴义宣自有人领下去安排沐浴休息了,堂上只余裴夫人和裴萱母女陪了裴宽用茶。

    裴萱今日穿一件天青色绛沙襦裙,滚边雪白。面上略施粉黛,头上仍是少女的发式,也没有佩什么华丽的首饰头面,只佩了一对明珠耳珰,颈下一挂水晶项缒。

    月夜烛火之下,更显她美貌绝伦,清丽脱俗。

    裴宽见了裴萱的装扮,心中大为讶异疑。想到她出身高门,容貌殊绝,才学过人,如今年过双十,却仍是待字闺中,不由心中慨叹。

    他方下手中的茶碗,捻须慢慢问裴萱道,

    “你如今深得李使君信重,得授高位,可一展所学,报国安民。汝父在天有灵,亦当慰怀。只是你逾双十,至今未嫁,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裴萱顿时脸色绯红,颔首不语。裴夫人长叹一声,已是垂泪道,

    “孽缘啊…”

    “母亲!”

    裴萱却是一声轻唤,止住了她的话头。

    屋内三人一时无言。裴宽沉默了一会儿道,

    “可是那李某要挟于你?若真是若此,你且莫怕。等那人回来,我便去寻他说话。舅舅虽然官品不高,但在朝中仍有清望。此番纵然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救得你们母女出水火。”

    裴萱听了,知道裴宽误会了。忙敛衽一礼道,

    “多谢阿舅维护。然此事却非是如你所料一般。那,那李郎君从未要挟我半分,我与他相敬如宾。但,但我与他确实已有山盟海誓之约。”

    说到这里,裴萱面色绯红,羞不可抑。她停一停方道,

    “只是造化弄人,李郎君为华部前程大计,不得已娶了权臣之侄女为妻,我虽家世破败,但也不能与他为妾…”

    裴宽到这里全明白了。自己的外甥女和李辰已经好上了,可是那个负心家伙却又娶了宇文泰的侄女。裴萱是当世第一等高门的嫡女,自然没有给人做妾

    的道理。裴宽不禁怒气勃发,

    “如此背信忘义之人,倘若见面,吾必唾之!”

    裴萱忙道,

    “此事也怪不得李郎君。是我甘愿留在他身边,只为一展所学,经世济民,以承父志!”

    裴宽望着裴萱略带凄然而又坚定的神情,不由一阵心疼。自己这个外甥女从小都是被当作掌上明珠一般宠着的,可却不料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裴宽突然心中一动,他手捻胡须慢慢道,

    “你若真是对他有情,倒也不是全无办法。”

    裴萱闻言惊讶地张大了眼睛,充满疑惑地望着裴宽。

    裴宽冷声道,

    “我来此前在长安时,闻听市井间颇有传言,那位李使君的妻子,当朝大丞相的侄女,所谓鲜卑贵女,在长安,那个那个行止放浪,不守妇德…”

    裴萱悚然而惊。